《宋明理学》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宋明理学》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3-06-23 11:16: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课 宋明理学
学习目标
1、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思想。
2、正确认识宋明理学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
二、自学引导
(一)理学产生的背景----三教合一
1、 时期,佛教和道教迅速传播,儒学的发展逐渐出现了危机。
2、 时期, 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3、为重兴儒学,回答“三教合一”氛围下人们在世界观等方面提出的问题, 儒学者不断进行思考和探索。
(二)、理学的产生
1、含义:理学是一种既贯通宇宙自然(道教)和人生命运(佛教),又继承孔孟正宗(根本),并能治理国家(目的)的新儒学。
2、派别:理学的两大流派是 和 。
3、宋明理学
(1)产生:到宋代,逐渐确立了一个以 或 为核心的观念系统,被称为“理学”
(2)代表人物: 、 、
(3)内容
理的含义: 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
,在人身上就是 。
把握途径:通过 的方法,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到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
代表著作:朱熹的
理学统治地位的确立:元朝曾将《四书章句集注》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明初承继了这一趋势,确定了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
(三)理学的发展---陆王心学
1、陆九渊的心学
(1)提出 ,心就是天地万物的本原,
(2)把握途径:提出 以求理的方法。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与朱熹 的方法发生分歧。
2、王守仁的心学
(1)主张用 来更新理学,其思想核心是 ,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
,天理就在自己心中,不必外求。
(2)把握途径: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强调了 的主动作用。
三、合作探究
1、程朱理学的思想内涵是什么?





2、陆王心学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3、如何评价宋明理学?







4、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











四、达标测试

1、1.右图反映了三教合一的历史潮流,其“三教” 是指 ( http: / / www.21cnjy.com / " \l "blogid=4ec6a4030100ahgc&url=http: / / s10. / orignal / 4ec6a4034551b178596e9"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A.佛教、道教、儒教
http://www.21cnjy.com/ - blogid=4ec6a4030100ahgc&url=http://s10./orignal/4ec6a4034551b178596e9 ( http: / / www.21cnjy.com / " \l "blogid=4ec6a4030100ahgc&url=http: / / s10. / orignal / 4ec6a4034551b178596e9"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B.佛教、回教、道教
C.儒教、道教、回教
D.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
2、朱熹说:“......天得之(理)而为天,地得之(理)而为地,凡生于天地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此话主要是( )
A、从统治者的角度阐述封建伦理道德,规范人们的言行,压制人民的反抗
B、阐述了君主专制的道理
C、阐述了自然界的法则
D、为了规范普通人之间的人际关系
3. 宋代大儒张载提出“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了当时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体现了理学家们关注国计民生的价值取向
C.说明理学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D.说明理学在当时有利于维护社会政局的稳定
4.南宋时期集理学之大成的思想家是
A.朱熹 B.程颢 C.程颐 D.王守仁
5.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是:
A、禅宗 B、理学 C、心学 D、道学
6、对宋明理学地位及影响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
A、是宋明时期儒学的主流
B、将儒家思想发展成为集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等于一身的庞大的思想体系
C、宋明理学的适应新时期维护君主专制的需要而形成的
D、对中华民族性格和人的发展没有积极作用
7.确立程朱理学在思想界的统治地位的朝代是
A.北宋 B.南宋 C.元朝 D.明朝
8.下列人物推动了心学的发展的有
①陆九渊 ②朱熹 ③王守仁 ④李贽
A.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③④
9.有关宋明理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力图贯通宇宙自然和人生命运,又能继承孔孟正宗和治理国家
B、一开始就成为人们求取科举功名的敲门砖
C、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毫无积极作用可言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应当完全肯定
10、不符合陆王心学特点的说法是:
A、“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发明本心”以求理
C、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D、理要到身心以外的事物上去寻找
二、非选择题:
1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
——《二程遗书》
材料二: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也。
——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材料三:朱熹:“一事不穷,则阙了一事道理;一物不格, 则阙了一物道理”。
材料四:王守仁:“心即理”“知行合一” “致良知为圣人教人第一义”

请回答:
(1) 材料一和材料二最基本的思想主张分别是什么?

(2) 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的思想在本质上是否根本对立?为什么?


(3)材料三和材料四关于朱、王关于贯通明理的途径有何差异?


(4)应如何评价上述两则材料反映的思想?





探究一.A、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
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B、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去把握“理”。
探究二。陆九渊:
“心即理也”,并提出“发明本心”以求理
王守仁:
“ 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

探究三。理学是宋明时期的儒学主流,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在政治生活、文化教育和社会教化等方面影响极为深远。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探究四.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点,分析宋明理学对中国政治和文化的影响。
相同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两者的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人们,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不同点:程朱理学强调“理”是世界的本原,主张通过“格物致知”的方法贯通明“理”。这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思想;心学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因此天理就在自己心中,只要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达标测试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A B D D C A D

二、非选择题:
11.(1)材料一认为理是世界的本原;材料二认为心是世界的本原
(2)否。二者同属理学,都是儒学的范畴,后者是前者的发展,本质上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3)程、朱主张“格物致知”,既通过实践、学习明事理;陆王主张“致良知”,即通过自我反思,回复良知,天理就在心中。
(4)两则材料反映的唯心主义的理学思想。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产生了消极影响。但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