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知识点梳理
一、正音
噫吁嚱 yī xū xī 巉岩 chán 石栈 zhàn 喧豗 huī
猿猱 náo 砯崖 pīng 飞湍 tuān 崔嵬 wéi
扪参历井 mén shēn 吮血 shǔn
二、一词多义
尚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尚且
尚贤使能 崇尚,尊重
赵王使使视廉颇尚能饭否 还
危
危乎高哉 高
危如累卵 危险
正襟危坐 正,端正
去
去门十里以为界 距,距离
阳虎去齐走赵 离开
除残去秽 除掉,去掉
有敢去柳下季垄而采樵者,死不赦 前往,到…去
绝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横渡
可以横绝蛾眉巅 越过
佛印绝类弥勒 非常
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陡峭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与世隔绝
三、重点字词
1.猿猱欲度愁攀援 为…发愁,为动用法
2.使人听此凋朱颜 使…凋谢,使动用法
3.砯崖转石万壑雷 使…滚动,使动用法
4.侧身西望长咨嗟 向西,名作状
5.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比
6.西当太白有鸟道 面对
7.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沟通相连
8.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使动用法,使……回转;回旋
9.猿猱欲度愁攀援 越过
10.青泥何盘盘 多么
11.但见悲鸟号古木 只
12.雄飞雌从绕林间 跟随
13.连峰去天不盈尺 离 满
14.枯松倒挂倚绝壁 靠
15.飞湍瀑流争喧豗 急流
16.砯崖转石万壑雷 拟声词用如动词 ,冲击
17.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人 挡
18.所守或匪亲 同“非”
19.锦城虽云乐 虽然
20.侧身西望长咨嗟 深深
习题小练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茫然(mánɡ) 巉岩(chán )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ɡ) 吮吸(shǔn) 黄鹄(hú)
C.崔嵬(wéi) 峥嵘(zhēnɡ ) 参宿(shēn )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 趑趄(zī jū )
2.选出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而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
B.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雕朱颜!联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D.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3.下列各组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楹联 义愤填膺 扪心自问 曲折萦回
B.崔嵬 一夫挡关 豺狼当道 望帝啼鹃
C.湍急 峥嵘岁月 面目狰狞 开门缉盗
D.咨询 敷衍塞责 气魄宏伟 闻名暇迩
4.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5.下列对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险也如此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 乎:语气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用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D.所守或匪亲 所:与“守”一起组成“所”字结构
6.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迷惘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胸口)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8.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9.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凋谢
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
C.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转动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
10.对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比。
C.其险也如此 其:加强语气,无义。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乎:助词,无义。
1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使人听此凋朱颜
B.猿猱欲度愁攀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舞幽壑之潜蛟
1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乎,疑问语气词,吗
B、开国何茫然 茫然,迷茫的样子
C、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那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因为
13.比较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③西当太白有鸟道 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14.以下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③黄鹤之飞尚不得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15.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
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习题小练答案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鱼凫(fú) 茫然(mánɡ) 巉岩(chán ) 飞湍(tuān)
B.喧豗(huī) 砯崖(pīnɡ) 吮吸(shǔn) 黄鹄(hú)
C.崔嵬(wéi) 峥嵘(zhēnɡ ) 参宿(shēn ) 万壑(hè)
D.猿猱(náo) 秦塞(sè) 咨嗟(jiē ) 趑趄(zī jū )
解析:D。 D项“塞”读sài。
2.选出下列句子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 )
A.而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嵋颠。
B.地崩山催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勾连。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C.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雕朱颜!联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依绝壁。
D.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解析:D。A项中的“尔”、“眉”误写, B项中的“摧”、“钩”误写,C项的“凋”、“连”误写。
3.下列各组字词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楹联 义愤填膺 扪心自问 曲折萦回
B.崔嵬 一夫挡关 豺狼当道 望帝啼鹃
C.湍急 峥嵘岁月 面目狰狞 开门缉盗
D.咨询 敷衍塞责 气魄宏伟 闻名暇迩
解析:A项 。B项“一夫挡关”应为“一夫当关”,C项“开门缉盗”应为“开门揖盗”,D项“闻名暇迩”应为“闻名遐迩”。
4.给下列诗句划分节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B.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C.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D.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解析:C项。“其险/也如此”的节奏应为“其险也/如此”。
5.下列对加点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其险也如此 也:副词,表示“同样”、“也是”
B.胡为乎来哉 乎:语气助词,无义
C.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之:用于主谓之间,结构助词
D.所守或匪亲 所:与“守”一起组成“所”字结构
解析:A。 句中语气助词,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6.下列词语中对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开国何茫然(迷惘的样子)
B.扪参历井仰胁息(扪,触摸;参、井均为星宿名,相传为蜀、秦的分野)
C.凋朱颜(使……凋谢,这里指憔悴)
D.以手抚膺坐长叹(抚摸着胸口)
解析:A。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
B.
C.
D.
解析:C。 A项都是连词,“虽然”;B项都是介词,“比”;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D项介词,“用”。
8.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D。A,高;B,胸口;C,距离。D,(1)那,指开国之初;(2)你。
9.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使人听此凋朱颜 凋:凋谢
B.连峰去天不盈尺 去:离开
C.砯崖转石万壑雷 转:转动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嗟:叹惋之辞
解析:D。 A项,使…凋谢;B项,距离;C项,使转动。
10.对下列句中加粗虚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但见悲鸟号古木 但:只。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于:比。
C.其险也如此 其:加强语气,无义。
D.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乎:助词,无义。
解析:C。其:它的。
1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使人听此凋朱颜
B.猿猱欲度愁攀援
C砯崖转石万壑雷
D.舞幽壑之潜蛟
解析: B。B项为动词的为动用法,为......发愁。A、C、D三项均为动词的使动用法,分别为"使......凋谢";"使......滚动";"使......舞动"。
12.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危乎高哉 乎,疑问语气词,吗
B、开国何茫然 茫然,迷茫的样子
C、尔来四万八千岁 尔,那
D、以手抚膺坐长叹 坐,因为
解析:C。(A、乎,表示感叹,相当于“啊”“呀” B、茫然,完全不知道的样子D、坐,徒、空)
13.比较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②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③西当太白有鸟道 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解析:C(① “回”有使动之意,“使…调转”; ②中的“回”为“回旋的”之意;③中的“当”为“遮挡,阻挡”之意;④中的“当”为“把守”之意。)
14.以下句中“之”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②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③黄鹤之飞尚不得④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②∕①③④
解析:B(①③主谓间助词,②④结构助词,的)
15.对《蜀道难》这首诗评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首诗大体按照由古及今,自秦入蜀的线索,抓住各处山水的特点,以展示蜀道之难。
B.这首诗融贯着诗人的浪漫主义激情,主要表现在诗人寄情山水,放浪形骸,他对自然景物不是冷漠的观赏,而是用奇特的想像让景色带上浓郁的主观色彩,赋予诗人情感的气质。
C.这首诗以七言为主,其余是散文化的杂言,句式参差错落,长短不齐,形成了极为奔放的语言风格。
D.殷璠编的《河岳英灵集》称此诗"奇之又奇,自《骚》人以还,鲜有此体调也",是因为李白在这首诗中创制了新乐府的诗歌形式。
解析:选D。这首诗不是新乐府的诗歌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