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百色市普通高中春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参考答案
高一语文
1.B(“重新定义”说法不正确,文中只是指出技艺“以新的面貌出现”,人们并没有对其概念进行重 新定义。)
2.D(A“只有……”条件关系错误。B 根据文意“技能的培养需要以人格的培养为基础”只是孔子的观 点,并不能作为所有工匠培养原则的根据。C“以道促技”不正确,根据文意,两位匠人的事例应该是表现 “道技融合”。)
3.D(根据文意,中国传统“匠人培养”观点是注重“道技合一”“人格为先,技艺并重”。A 主要是 体现中国传统“匠人培养”中注重“技艺”磨练。B 表现的是技艺传承中的创新发展。C 表达的是传媒与文 化传播的关系,与“匠人培养”无关。)
4.在行文思路上,先从匠人的身份特点及时代变化切入,强调了工匠技艺的重要性。接着提出工匠精神 所具备的哲学与伦理德性的两层内涵,阐明了工匠精神的特点。在论证方法上,理论论证与举例论证结合, 为表达观点服务。(4 分。“行文思路”与“论证方法”各 2 分。)
5.袁隆平是科学家,跟是否具有“工匠精神”并不矛盾。袁隆平怀着“让人民吃饱”的梦想,奋斗一生, 有着崇高的品质,体现了工匠精神的要有胸怀天下,有德性的要求。袁隆平不断创造科学奇迹,是他对自 然之理的准确把握,有着科学的精神。他身上体现出了工匠的道技合一,人格为先的精神。(6 分。工匠精 神的概括,2 分;两个层次的分析,4 分。)
6.B(A 老头和“我”说话是想说明读书无用,向“我”传达他自己的人生哲学,并非是向往知识,和 “我”拉近距离。C 小黑牛被抛弃一是病情太严重,二是知道太多山贼的消息,并非因为他懦弱。D 无法推 测出小黑牛是主动投靠山贼的。)
7.B(只有拟人,没有通感手法。)
8.①对小黑牛命运的同情;②对魏大爷做法的不满;③走自己道路,不再与山贼同行的决心。(每点 2 分,满分 4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9.①为情节展开提供背景,渲染气氛;②烘托人物的心理,表现人物的情绪变化;③用自然环境的凶险 来反映人生存环境的恶劣和黑暗。(每点 2 分,满分 6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10.B(A.断绝,动词;横渡,动词。B 回头看,动词。C 向人认错道歉,动词;感谢,动词。D 趁着,介词;于是,连词。)
11.B(“古代男子在十八岁行冠礼后”错,应是二十岁。“古代女子无需取字”错,古代女子也取字, “古代女子在十八岁行笄礼”错,应是十五岁。)
12.B(“有人因所提定都关中之说拂逆其意而惨遭烹煮之大祸”错,此人被烹煮的原因是讽刺项羽沐猴而冠。原文有“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
13.(1)于是项王说:“我听说汉王用千金、封邑万户悬赏征求我的脑袋,我送你个人情吧!”(“闻”,听说;“购”,重金悬赏;“德”,名作动。三个得分点,答对一点得 1 分,大意 1 分。)
(2)派遣官兵去把守函谷关的原因,是为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的变故。(“所以”,……的原因;“出入”,偏义复词;“非常”,意外的事变。三个得分点,对一个得 1 分,大意 1 分。)
14.(1)他认为自己走投无路是上天的旨意,已无力回天;(2)征战致使江东子弟损兵折将,他愧对江东父老感到,不愿再起战火破坏他们的生活;(3)他是个高傲自尊的人,不肯接受失败,宁肯自刎而 不受辱;(4)他慷慨赴死,保全自己英雄气节,令后人赞颂;(5)他沽名钓誉,不愿做临阵脱逃之人。 (答对一点得 1 分,满分 3 分)
附译文:
(一)
项籍,是下相人,字羽。他的小叔父是项梁,项梁的父亲就是楚国的将领项燕,就是被秦将王翦所杀 戮的那个人。秦二世三年,项羽诛杀了卿子冠军,名闻于诸侯。就遣当阳君、蒲将军率领二万人渡过漳河, 援救钜鹿。战斗稍获胜利,陈余又来请求增兵。项羽就率领全部军队渡过漳河,把船全部沉入水中,把锅 和煮食物的瓦器(炊具)全部砸破,把简陋的方屋全部烧毁,只带三天的军粮,用这来表示全体士兵都坚 决拼死战斗,没有一点后退生还的想法。部队抵达前线就包围了王离,与秦军遭遇,多次交战,截断对方 甬道,大败秦军,杀了苏角(秦将),俘虏了王离。过了几天,项羽率兵西进,屠戮咸阳城,杀了秦降王 子婴,烧了秦朝的宫室,大火三个月都不熄灭;劫掠了秦朝的财宝、妇女,往东走了。有人劝项王说:“关 中这块地方,有山河为屏障,四方都有要塞,土地肥沃,可以建都成就霸业。”但项王看到秦朝宫室都被火烧得残破不堪,又思念家乡想回去,就说:“富贵不回故乡,就象穿了锦绣衣裳而在黑夜中行走,别人谁知道呢?”那个劝项王的人说:“人说楚国人象是猕猴戴了人的帽子,果真是这样。”项王听见这话,把那个人扔进锅里煮死了。项王的军队在垓下修筑营垒,兵少粮尽,汉军和各路诸侯军队把它包围了好几层。夜晚听到汉军在四面唱着楚国的歌,项王于是大惊说:“汉军都已经占领了楚国吗 为什么楚国人这么多啊 ”于是项王上马,部下壮士骑兵随从的有八百多人,当夜冲破包围,向南飞奔逃走。天刚亮,汉军才发觉,派骑兵将领灌婴率五千骑兵追赶项王。项王渡过淮水,能够跟上的骑兵(只有)一百多人,项王到阴陵,迷失了道路,询问一个种田的人,种田的人欺骗他说“往左”。项王往左走,就陷入了一大片沼泽中。因此,汉军追上了项王。于是项王就想要向东渡过乌江。乌江亭长把船停靠在岸边等待着(项王),对项王说:“江东虽小,地方(也)纵横上千里,民众数十万,也足以称王。希望大王赶快渡江。现在只有我有船,汉军来到,没有船渡江。”项王笑着说:“上天要灭亡我,我渡江干什么呢!况且我和江东青年八千人渡江西征,现在没有一个人回来,即使江东父老兄弟怜悯我,让我称王,我有什么脸面去见他们 即使他们不说(什么),(我)项籍难道内心不感到惭愧吗 ”项王对亭长说:“我知道您是个忠厚长辈。我骑这匹马五年了,所向无敌,曾经一天飞奔一千里,不忍心杀了它,把它送给您吧。”就命令骑兵都下马步行,手持短兵器交战。单单项籍(一人)就杀死汉军几百人。项王身上也受了十多处伤。(他)回头看见汉军的骑司马吕马童,说:“你不是我的老朋友吗 ”吕马童背对项王,指给王翳说:“这就是项王。”项王就说:“我听说汉王用一千斤黄金买我的头,封邑一万户,我把这件好事送给你。”就自刎而死。
(二)
张良走出来,邀请项伯。项伯就进去见沛公。沛公向项伯敬(一杯)酒祝寿,定为儿女亲家。沛公说:“我入了关,丝毫利益不敢接近,登记官民,封存府库,等待将军。之所以派将守关,是为了防备别的盗贼出入和意外。(我)日日夜夜盼望将军到来,怎么敢反叛! 请项伯(兄向将军)详细说明我是不敢背弃恩德的。”项伯答应了。对沛公说:“明天不可以不早来向项王道歉。”沛公说:“好的。”于是项伯又当夜离去,回到军中,把沛公的话详细地报告了项王。随即(向项羽)说:“沛公不先攻破关中,您怎么敢入吗 如今人家立有大功而去攻打他,是不道义的,不如借此机会好好对待他。”项王答应了。
15.B(第四句说的是白居易和元稹两人第一次做官时都很年轻,不只是白居易。)
16.①深深思念。因为思念白居易二坐到天明。②回忆交往经历。二人同科考中,而后成为挚友。③劝慰朋友,但又感到迷惘,同病相怜;劝慰朋友说彼此前途依旧在,不要灰心失望,但又对前途感到迷惘。 (每点 2 分,满分 6 分。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7.(1)如其礼乐 以俟君子 (2)奈何取之尽锱铢 用之如泥沙 (3)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每 句 1 分,错字、漏子、添字、调换顺序等不得分。)
18.B(①层层叠叠:并列重叠,形容层次很多,错综复杂。层出不穷:表示连续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②纵横交错:形容许多事物交叉错杂在一起。参差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③开垦:把荒地开辟 成可以种植的土地。开发:通过研究或努力,开拓、发现、利用新的资源或新的领域。④蕴藏:积蓄深藏 不露。包罗:指包括网罗,含盖一切。)
19.C(原文画波浪线句中有两处语病,“截至到”中的“至”是到的意思,“在……中”介词的滥用导 致缺少主语。从用法上来说,“截止”后不能带时间宾语,不能说“截止昨天”,“截至”后必须带时间 宾语,例如“截至昨天”,如果“截至”后加上“到”,就与“截至”的意思相同了,可以在后面带宾语。)
20.A(原文中的省略号用法表示语意未尽。其中,A 表示语意未尽,B 表示话题的转换,C 表示列举的省略,D 表示说话断断续续。)
21.①睡前不宜光线太强 ②睡前不宜剧烈运动 ③睡前不宜暴饮暴食 ④白天不宜睡眠过多(每点 2 分,任选 3 点)
22.①健康睡眠,益智护脑;②顺其自然睡觉,尽心尽力应考;③放下学习,简单生活,考试睡觉两不 误;④睡得好才能考得好,快来查收高考睡眠宝典。(宣传语结合睡眠角度 2 分,体现高考考生这一情境 1 分,修辞手法 1 分,不超过字数 1 分,总分 5 分。)
23.
一、解题
本题旨在适当地回归学生的生活,侧重对读书与文化的思考,符合当下深入推进全民阅读,大力建设 书香中国的主旋律。这是一道典型的任务驱动型作文,重点考察考生理解材料、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 表达能力。材料首先点明了“全民阅读大会”这一时代背景,接着通过读书的警句强调重读经典的重要性,然后提供具体的写作情境,要求考生从四篇文章中选一篇撰写一篇读书会发言稿。发言稿要求格式规范,内容层面要联系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
二、审题指导
(一)限制性
1.真实情境的限制
“为你将要参加的全民阅读大会读书分享会写一篇发言稿”为写作提供了真实的情境。要求考生的作文符合发言稿格式。发言稿有以下三个基本要求:①观点鲜明。对问题持什么看法,要明确表态。对尚未认识清楚的问题,要实事求是说明,不要含糊其词,如果是汇报性的发言,要中心明确,重点突出,不必面面俱到。②条理清楚。要谈几方面的问题,每一方面问题要讲哪些条目,都要安排得有条有理,让人听起来容易抓住重点。③语言简洁明快。发言是直接面向听众,所以,发言的语言一定要简洁明快,尽量不使用冗长啰嗦的句子,更不要使用一些深奥难懂的词句,话要说得准确、易懂,最好运用大众语言。
2.典型任务的限制
“请从苏轼《赤壁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鲁迅《祝福》、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四篇文章中任选一篇,联系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谈谈重读这篇文章带给你的思考与体会”“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是题目的典型任务。首先要从四篇文章中选一篇,其次需要联系自身与社会实际来写。第 4 页 共 4 页
3.价值判断的限制
你“中华民族自古提倡阅读,古人认为读书应反复阅读,好书更要重读,重读能加深理解,增进思考”这一句是材料的重点,也明确了材料的价值取向。材料强调了阅读的意义和重读的重要性,这也为写作划定了基调一一认同阅读,褒扬重读。
(二)开放性
1.立意角度自由。
从四篇经典作品中任选一篇本身就具备开放性。其次,每篇作品本身又具备多元的解读性。既可以结合全篇理解,也可择取部分来谈。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可以写要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也可以就“五十步笑百步”写要正确认识自己,还可以写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选择的立意是多样化的。
2.联想和思考是开放的
联系自身实际与社会现实谈谈重读这篇文章带来的思考与体会,贴近学生生活,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学生明确材料的价值取向后,可以见仁见智。可以综合多角度进行全方位思考,可以联系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可以联系社会发展,应该说联想和思考是自由的。
三、参考立意
(一)符合题意
1.苏轼《赤壁赋》
(1)人生路上要保持豁达乐观的态度,笑对人生风风雨雨。(2)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可知苏轼身处逆境,仍然坚持对朝廷政事的关切,坚定理想。
2.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必须有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再应有足够的力量,还要具备可资凭借的物质条件,只 有具备“志”“力”和可以辅助的“物”这三者,才能达到预期的境地。而在这三个条件中,“志”是最 根本的。“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即使未达到目的,也可以于己无悔,不为人讥。(2)要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认真的求实精神。
3.鲁迅《祝福》
(1)由鲁镇上咀嚼祥林嫂悲剧的看客联想到当下的看客,呼唤一个充满温情与关怀的社会。(2)身处逆境,要勇于自救,不在乎他人的评价。
4.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1)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理念。(2)追求物质与精神的共同富裕。(3)由“五十步笑百步”可谈要正确认识自己。
(二)偏离题意
1.谈读书的重要性,没有选择具体篇目来谈自己的思考与体会
2.由《赤壁赋》得出“做人要谦虚”“克己复礼”等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