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端午粽 表格式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10.端午粽 表格式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7 08:50: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师姓名 单位名称 填写时间
学科 语文 年级/册 一年级下册 教材版本 部编版
课题名称 第四单元10端午粽
难点名称 品端午粽的色香味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进行词语积累和表达的模仿迁移训练。
从学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在品读中了解端午粽色香味的特点。
难点教学方法 1.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读中了解端午粽色香味的特点。 2.通过随堂练习,让学生积累词语和表达模仿的训练。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端午粽》的第2自然段,品读端午粽的色香味。《端午粽》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而感受端午粽的色香味特征是这篇课文的重点知识,你可要听好了哦!
知识讲解 (难点突破) 1.请自由朗读课文2自然段,边读边想,圈出表示颜色的词语,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用波浪线画出来。 2.出示自学要求。 3.同桌交流,汇报。 找到的请和同桌交流一下,你找到的词语和句子是什么?互相读一读。 4.交流汇报。谁来说说你找到的句子是什么? 假设句1.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1)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句子。并且想一想外婆包的粽子用了什么材料 (2)指导学生按照从外到内的顺序描述粽子的外形特点。 外面是(青青的)箬竹叶 里面是(白白的)糯米 中间是(红红的)枣 这些“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语?对了,这一句话写出了粽子的颜色美。 (3)比较句子: A: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
红红的枣。 B:粽子是用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糯米,中间有一颗枣。 这两句话,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对了第一句话多了“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这些词语,把箬竹叶、糯米、枣的样子说得更具体、更形象! 像这些“青青的”、“白白的”、“红红的”词语,词和词常常连起来用,我们叫做叠词。平常我们说话或者写话时也可以使用叠词,让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具体、更形象!例如,我们还可以这样说, 也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假设句2.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煮熟的粽子,我们闻到了什么?对了,是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们来读读这个句子吧:“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 你看,这个小朋友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可香了吧!这一句话写出了粽子的清香。 假设句3.剥开棕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既然外婆包的粽子那么香!到底它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我们来读一读这一句话吧。 嗯,真是“又黏又甜”!这一句话写出了粽子的味道既有糯米的黏性,也有枣子的甜味,确实令人回味无穷啊! 我们来看一下这个词语“又黏又甜”它是“又( )又( )”的结构词语,出示图片,我们还可以说说像这样的词语。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我们还可以这样说: ( )的小鸭子 ( )的苹果 ( )的小草 (2)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句式来练习说话: 的外面是 ,里面是 ___,中间是 。 (3)我们还可以说说像这样的词语: 又( 大 )又( 红 )的苹果 又( 香 )又(甜 )的苹果 又( 细 )又( 长 )的面条 又( 大 )又( 圆 )的月亮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端午粽》的第2自然段,品到了端午粽的颜色是那么美丽,香气是那么的清香,味道是那么的黏甜,请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把端午粽的色香味美滋滋地读出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