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9张PPT。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渔业牧业 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
动物,以获得所需要的农产品。农业:林业副业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以水稻种植业为主的季风水田农业牧羊业泰国湄南河平原澳大利亚东南部1、农业区位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A、古巴的甘蔗B、黑龙江的大豆C、河西走廊的粮棉D、横断山区立体农业E、江南丘陵的茶树F、城市郊区农业灌溉水源炎热的气候地形土壤市场农业区位因素 地域性因地制宜农事谚语过了惊蛰节,耕田不用歇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麦子正当时季节性和周期性因时制宜春播夏种秋收冬藏霜降抢收,不收就丢农业区 位因素自然
区位社会
经济农 技业 术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市 场 交通运输
劳动力
政 策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二、农业区位因素 1、自然因素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不同热量带分布着不同的生物,并且制约农作物的产量,决定该地的种植制度等。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决定着农作物地区分布 不同生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水分条件;年降水量<400mm地区往往只能发展畜牧业因此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影响极大不同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土地肥力不同,如:黑土肥沃,红壤酸性贫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发展耕作业;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副业、立体农业,农作物随海拔不同而不同特别是干旱地区,农业发达地区一般分布在水源充足的地方,如新疆的绿洲农业。自然因素对农业的区位影响并非是决定性的说明:人们通过培育良种、改良耕作制度等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如:我国将橡胶生产向北推广到北纬22度,将双季水稻的生产推广到江淮平原,将小麦的种植高限扩展到海拔4000米的高度又如:丘陵可以通过人类活动改造为梯田
人们利用温室大棚种植反季节蔬菜
人们在干旱的地区通过人工灌溉发展农业生产地形热量水分说明:人们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适宜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使之适宜发展农业(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
(5)南方红壤施用石灰。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改善水源)(改善温度即热量)(改造地形)(改造水分条件)(改良酸性土壤)(光照垂直变化的充分利用)
技术对不利自然区位的改造:市场区位及需求的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最为突出。市场需求量最终决定农业生产的类型和规模。主要影响商品农业,其产品需及时运往销售市场。尤其是产品容易腐烂变质的农业类型,更需有快捷便利的交通。影响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起着鼓励、限制、调整、决策的作用。如我国“退耕还林还草”的政策,促进了相关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三农”政策促进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劳动力丰富廉价、劳动者素质高、都对农业类型有影响。如东亚劳动力丰富,宜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农业。科技进步可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劳动生产率;培育良种、合理使用化肥、农药等可以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鲜、冷藏技术的推广可以扩大农产品的销售范围; 通过技术改革,扩大某种农作物的区位范围;根据经济技术条件,对不利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如:修筑梯田,温室大棚等。练一练:分析下列现象的主要农业区位因素1.产自阿根廷的牛肉,出现在欧洲人的餐桌上。2.产自荷兰的鲜花,装扮着日本的高级酒店。3.上海郊区的乳牛场,饲养着来自丹麦的奶牛。4.产自我国华南的热带水果大规模进入北方市场。5.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价格大幅度下跌。交通运输的发展、保鲜和冷藏技术的发展。交通运输的发展(高速运输),保鲜和冷藏技术市场需求、同时也和优良品种的引用有关市场需求、同时也和交通运输的发展有关市场需求,主要是供过于求自然条件:相对稳定
社会经济条件:不断发展变化
更多的是要考虑社会经济因素的变化如何进行农业区位合理选择?农业区 位因素自然
区位社会
经济气候 地形 土壤 水源市 场 交通运输
劳动力
科技
机械化
政 策从宏观角度对大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C 湿润、半湿润平原地区B 山地或丘陵D 干旱、半干旱地区A 湖泊或水库5 高温多雨的热带、亚热带4 气候温凉的中温带3 光照充足、夏季高温的平原1 水分条件较好的平原6 气候湿润的亚热带2 暖温带半湿润地区ADCB543162提示:根据气候和地形东北
春小麦华北
冬小麦南方
水稻根据地域性要因地制宜新疆长绒棉青藏青稞从微观角度对小范围地区进行区位分析和选择 假如一个城镇附近要发展乳牛、花卉和小麦农业,请把它们合理布局在图中A、B、C三个地方,并说明这样布局的理由。◆需水量(花卉、蔬菜)◆单位面积产值大小
(花卉、蔬菜>乳牛、养鸡>瓜果、棉粮)◆交通运输(乳牛、禽蛋、花卉)◆地价高低“城郊农业”读下图,该城镇周围要发展小麦、乳牛、花卉、养鱼、果园五种农业,请在图中A、B、C、D、E五个区位安排这五种农业,并说明理由 。练一练主要区位:所有区位条件;
主导区位:个别重要区位条件(没有不行);
限制区位:缺乏的或不利区位条件。1.农业的分类
(1)按生产对象分:
种植业、畜牧业、混合农业、林业、渔业、副业。
(2)按产品的用途分:
自给型农业与商品型农业。
(3)按投入多少分:
粗放型农业与集约型农业。 世界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种植业畜牧业粗放农业密集农业自给农业商品农业游牧业
大牧场放牧业
乳畜业热带雨林迁移农业
种植园农业
水稻种植业
商品谷物农业(1)亚洲水稻种植业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区。2.结合教材P65活动,分析下列问题。
(1)结合世界水稻主要产区图,思考水稻的主要分布地区有哪些?
提示: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和东南亚地区。(2)试分析亚洲水稻分布区有哪些有利的区位条件适合水稻的生长?
提示:①自然条件
气候: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的生长。
地形:较平坦的河流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形平坦,排灌方便。
土壤:河流下游土壤肥沃,有著名的水稻土。
②社会经济条件
劳动力:是世界上几大人口稠密区之一,有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市场:长期生活习惯的养成,稻米已成为当地人们喜爱的主要食粮,市场需求量较大。
技术装备:机械化水平低。
种植历史:历史悠久,种植经验丰富。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到三熟。(3)亚洲水稻种植业有哪些不利条件?
提示: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生产规模小、机械化程度低、科技水平低。 一大两小两低(4)针对上述问题分别采取哪些措施?
提示: ① 政府大力投资兴修水利; ②扩大经营规模,集约化经营; ③加快小型机械化建设;④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农民科技水平。(2)商品谷物农业①概念 面向市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的农业地域类型.②基本特征 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③分布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我国东北、西北家庭经营
销往国外生产春小麦
国营农场
供应国内(3)大牧场放牧业想一想:
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区与降水、气温、人口分布有什么关系?西南部降水量大人口较密集气温较温和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大
分
水
岭达
令
河墨 累 河雨影区山地雨影效应——东水西调显著优点休耕地小
麦
区放牧区小麦-牧羊农场土地利用①良性生态系统:
A.农场的土地交替种植小麦、牧草或休耕,充分保持麦田的肥力;
B. 种植的饲料饲养绵羊,羊粪可成为麦田的肥料②合理安排农事:
小麦的耕作活动和牧羊活动在一年内交替同时进行③灵活选择生产:
农民可根据市场需求决定多种植小麦还是多牧羊,农业生产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对市场的适应性.绵羊饲养小麦种植121110987654321月份播种在牧场
上放牧小麦生
长季节配种剪
羊
毛收割在收割
后麦田
上放牧犁地返回分析澳大利亚农业区位因素:地势较平坦(中部平原)灌溉条件较好(墨累-达令河水、东水西调)地广人稀,生产规模大,竞争优势大交通发达便利(靠近主要公路,距海港近)有固定的销售市场(国际市场)机械化程度高政府扶持鼓励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该农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并说明理由。
(2)从区位选择的角度,分析农场在P农田种植花卉的
有利条件。混合农业;同时经营种植业和畜牧业,并且其产品在农场收入中各占一定的比重交通:临近公路,便于运输
水源:有河流穿过,满足用水需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