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词语万花筒
第二节 词语的兄弟姐妹——同义词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导入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同义词的现象,初步感知什么是同义词,以及同义词间的差别。
2、通过活动让学生了解同义词之间的区别,初步体验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3、在活动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体会同义词的区别,并总结同义词的辨析方法。
4、通过具体的真题讲解,让学生学会根据具体的语境需要选择合适的词语。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体会同义词的区别,辨析同义词。
2、难点:辨析同义词并学会实际运用。
三、课时:1课时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合作探究学习法、提问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孔乙己认“窃”不认“偷”的故事进行导入。
提问(1)、“偷”是何意?“窃”是何意?
、两者有何共同点?
、为何孔乙己认“窃”不认“偷”呢?(启发:可以从人物形象方面去考虑。)
总结:汉语中有很多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但他们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等某个方面存在着差别,这样的词汇就是同义词。
提问:说说生活中你知道的同义词还有那些?并简单的谈谈他们之间的区别。
教师举例分析:妻子——内助、屋里人、婆姨、老婆(口语和书面语。)
、活动探究,初步了解同义词
说说“看”。
要求:学生以4至6人为一个小组,集体合作寻找有关“看”的同义词。2分钟后请2至3组学生对合作结果进行陈述。
找找“看”
在多媒体中陈列部分学生找到的有关“看”的同义词。
要求:对上述词语进行分类。
辨辨“看”
要求:陈述分类结果,谈谈你是按照什么依据分类的?并任意挑选一组同义词中的一对词语谈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讨论结束,教师挑选3-4个组的代表陈述探究结果,并作出恰当的点评。
注:2、3环节计划讨论用时4分钟,陈述结果和教师评价用时4分钟。
总结:
通过刚刚的陈述大家应该发现韩语中表示“看”这一意义的词语有很多,但受到词语词义范围、感彩、语体色彩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同义词却又产生了细微的差别。
那么,我们究竟可以从哪些角度来辨析同义词呢?
、总结归纳,深入辨析
从词义上辨析:
、“事情”与“事件”
例句:事情:这件事麻烦你了。(波及面积小,范围小。)
事件:这个事件骇人听闻。(传播面积广,影响大。)
结论:词义范围辨析成语。例如“灾荒”与“灾害”;“战斗”与“战役”。
、“爱好”和“嗜好”
例句:爱好:小张的爱好是画画。
嗜好:晨练是爷爷一生的良好嗜好。
辨析:a、“爱好”喜欢的程度浅,“嗜好”表示喜欢的程度深。b、“爱好”没有优劣之分,“嗜好”有好坏之分。
结论:同义词词义轻重存在差异。(例如:“准确”与“精确”。)
、“冷静”与“冷漠”
例句:冷静:小爱遇事很冷静。(褒义)
冷漠:小鹏待人很冷漠。(贬义)
结论:同义词的褒贬意义存在差异。例如:“宠爱”与“溺爱”。
注意:A、部分词语因为语境的不同而导致褒贬意义不同。
例:a、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b、骄傲使人落后。
c、喝酒是老王的不良嗜好。
d、晨练是爷爷的嗜好。
2、从用法上辨析
(1)、“发挥”与“发扬”
例:发挥作用 发扬精神
辨析:“作用”只能与“发挥”搭配,“精神”只能“发扬”,不能“发挥”。
结论:有的同义词有固定搭配。
、“活泼”与“活跃”
例句:活泼:小文是班里最活泼的孩子。
活跃:a、张老师的课堂气氛很活跃。
b、小戴是班里的活宝,老师常请他活跃气氛。
辨析:“活泼”只能用作形容词作定语,但是“活跃”可以用作形容词,作定语,也可以用作动词,作谓语。
结论:a、同义词在词性上有差异。
b、词性的差异导致同义词在语法功能上的不同。例如:名词能在句中做主语、宾语,而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等。
3、从语言风格上辨析
(1)、“妻子”的同义词;
妻子——现代书面语
老婆——现代口语
内助、内人——古代书面语
浑家——古代方言
屋里人、婆姨——地方方言
结论:同义词有口语、书面语、地方方言、敬辞、谦辞之分。
(2)、“乘船”与“坐船”
“乘车”与“坐车”
“起飞”与“飞翔”
结论:有的同义词出现在文学性较强。
、真题演练,强化巩固
、作业布置:
寻找近年的高考真题中的成语辨析题,进行课后巩固练习,进一步掌握同义词的辨析方法,并学会在实际中运用。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