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文言句式七大类型之判断句》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了解高考对文言句式的要求。
2 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的特征和翻译方法。
学习重点 :
1 理解并掌握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的特征和翻译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自主探索法 习题练习法
学生活动
1、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搜集活动,为课堂活动做准备。
2、课堂通过由易到难的练习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判断句的特征和翻译方法。
教学流程
一、导入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这样介绍一个人,比如:李浩杰是鄂尔多斯人。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是这样,那么同样一句话,古代汉语又会怎么说?
学生回答……
教师出示参考答案:
李浩杰者,鄂尔多斯人也。
李浩杰,鄂尔多斯人也。
李浩杰者,鄂尔多斯人。
总结:大家回答得很好,原来同样一句话古今有如此不同的表达方式,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文言文中的文言句式,重点学习判断句。
二、考纲要求:
(一)《考试说明》中要求“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方法”能力层级为B级。常见题型有:断句题、翻译题。
(二)常见文言句式七大类型:
1 判断句
2 被动句
3 倒装句(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状语后置句)
4 成分省略句
5 固定句式
判断句:
定义: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三、 自主探究:
(一)翻译下列句子并归纳句式特点:
1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
4 兵者,不祥之器。
5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6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7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8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规律一
用“者”、也”配合表判断,其形式有:
(1)……者 , ……也。(2) ……者 , ……。
(3) ……,……也 。 (4) ……者也。
注意:“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一句中的“者”如何理解?
学生答……(“者”字定语后置的标志)
所以,并非所有用了“者、也”的都表判断。
(二 )找出下列判断句的判断词。
1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2 问今是何世。
3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规律二
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注意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一句中的“是”如何理解?
学生答……(“是”理解为代词“这”)
判断句中谓语前出现的“是”一般都不是判断词,而是指示代词,作判断句的主语。
(三)翻译下列句子并归纳句式特点。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3 梁父即楚将项燕。
4 环滁皆山也。
规律三
用副词“乃”“则”“即”“皆”等表判断。
(四)翻译下列句子并归纳句式特点。
予本非文人画士。
规律四:
用“非”“未”等否定词表示或辅助表示判断。
(五)翻译下列句子并归纳句式特点。
1 荀卿,赵人。
2 刘备天下枭雄。
规律五:
没有标志,通过语意直接表判断。
四、习题巩固:
1 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 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B 且相如素贱人。
C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 下列各句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 ( )
A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B 刘备天下枭雄。
C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
D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楚俗信巫不信医,自三代以来为然,今为甚。凡疾不计久近浅深,药一入口不效,即屏去。至于巫,反覆十数不效,不悔,且引咎痛自责,殚其财,竭其力,卒不效,且死,乃交责之曰,是医之误,而用巫之晚也。终不一语加咎巫。故功恒归于巫,而败恒归于医。
参考答案:
1 C
2 C
3 (1) 楚地的风俗是相信巫术不相信医学,从三代以来就是这样,现在更为严重了。
用尽他们的钱财,耗尽他们的精力,最终不见效,将要死了,反而相互指责说,这是医生的失误,而找巫师太晚了。
五、布置作业:
完成《专题专项检测》275页 1、2、10题
六、课堂小结:
古汉语判断句主要形式:
1、用“者”、“也” 表判断;
2、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3 用副词“即”“乃”“则”“诚”“必”等表判断;
4、用否定词“非” 表示判断;
5、无标志的判断 。
翻译方法:
判断句翻译时一般译成“是”或“不是”。
板书设计:
常见文言句式之判断句
古汉语判断句主要形式:
1、用“者”、“也” 表判断;
2、用动词“为”“是”表判断;
3 用副词“即”“乃”“则”“诚”“必”等表判断;
4、用否定词“非” 表示判断;
5、无标志的判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