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节 看我“七十二变”--多义词》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6 22:1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看我“七十二变”
------多义词
教学目标
1、理解词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各种意义
2、能正确理解和使用多义 词
3、在生活中发现语言的魅力,热爱我们的母语
重点难 点:
正确理解和使用多义词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问答
教 具: 多媒体
课时:一课时
板书设计
借代引申义:相关性
多义词
比喻引申义:相似性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课前五分钟——学生小品
“一朵花儿有八个瓣儿”,八个花瓣各不相同。同样的,有的词语往往也会有多个含义,适用于不同的语境。在我们的课文上就有这样的一则小笑话-- ----《意思?》,我们请两位同学来表演一下。(出示“学生活动”)
------学生表演,点评。
二、教学目标:
这里的“意思”就是我们汉语中一个典型 的多义词,如何去正确理解和使用多义词就成为了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难题了。
(出示“教学目标”)
三、自学释疑
1、 就让我们从“意思”这个词语入手来完成我们的目标。“意思”都有哪些含义呢?
明确------学生发言,多媒体展示
2、那么,谁来说说相声中的“意思”分别是什么意思。
明确------学生发言,
局长:你这是什么意思①?——意图、用意。
小贝:没什么,就是想意思意思②。——表示心意。
局长:那你可就不够意思③了。——不够朋友、不够交情。
小贝:小意思,小意思④。——礼品所代表的情谊、心意。
局长:呵呵,你这人还真有意思⑤。——情趣、趣味。
小贝:其实我也没别的什么意思⑥。——意图、用意。
局长:那我可就不好意思⑦了。——不客气地收下了。
小贝:不,应该是我不好意思⑧。——难为情。
那么这么多的词义,如何才能准确掌握使用呢?
这需要我们查阅工具书,需要我们结合语境,更需要我们弄清楚词义的发展过程 。
3、我们知道,词义有本义、基本义、引申义等等,他们如何发展而来?请同学们与读课文“工具箱”部分,说说什么是词语的本义、基本义和引申义。
明确------学生回答,多媒体展示。
本义:文献记载的词的最初的意思——有些本义已经消失了,因此一般词典已不列入义项了。
基本义:词在现代最常用和最主要的意思。
引申义:由本义派生出来相联系的新义。
4、以“兵”字为例,说说哪些是它的本义,哪些是它的基本义,哪些是它的引申义。
四、合作探究
1.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类词义的演变,比如:
便衣:平常人的衣服——穿着便衣执行任务的军人、警察等
编辑: 对资料或现成的作品进行整理、
加工——做编辑工作的人
这就是词的“借代引申”。它是指甲、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关性,所以就有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
(板书:借代引申义:相关性)
2、我们再看看下面这几个词语。
包袱 :包裹物件用的布面
------影响思想或行动的负担
迷雾 :浓厚的雾
------让人迷失方向的事物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使用这些词语?举例说明他们词义的变化。
明确------学生发言,多媒体展示。
这类词语就是我们所说的词的“比喻引申”。它是指甲 、乙两类对象之间有某种相似性,所以就有可能用原本指称甲类对象的词语去指称乙类对象,从而使词语产生新 的意义。
(板书:比喻引申义:相似性)
3、说说下面这些词语是借代引申还是比喻引申
“干戈”——代“战争”,
“朱门”——代 “大户”,
“兵甲”——代“军队”,
“江山”——代“国家”,
“皓齿”——代“美人”,
“心腹”——亲信,
“手足”——兄弟,
“草芥”——微不足道之物,
“咽喉”——要害之处,
“风雨”——人生的挫折、困难。
4、借代的类别:
1)特征代事物。如:红领巾走过来了。
2)部分代整体,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3)具体代抽象,如:他一肚子墨水。
4)专称代泛称,如: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亮。
5)作者代作品,如:他弹肖邦,弹李斯特。
6)材料、工具代本体,如:我把这心思去跟那位丹青手商量。
……
5、请解释下列词语中“头”的含义,确定它们本义、基本义及引申义,并指出哪些义项是借代引申义,那些义项是比喻引申义。
1、头可断,发型 不可乱。
2、理个小平头。
3、小山头
4、白头偕老。
5、他是头儿 。
6、头几年
7、铅笔头

五、练习巩固
请同学们根据我们所做过的习题和对高考题性的掌握,想一想,哪些高考知识点涉及多义词的考查?
(一) 文言实词中的多义词
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将领陈玉成率兵猛攻六合城。守将温绍原对城能否守住没有把握,只好一面拼命顽强抵抗,一面上奏朝廷。奏折上写道:“城在臣在,城亡臣亡。”看似决一死战,但是温绍原在上表之时,又暗中让手下挖了一条直通城外的地道,以备城被攻破之后可以逃跑。他的一个心腹私下问他:“如此安排,将来皇上问罪,该作如何解答呢?”温绍原笑着说:“我不明明写着‘城亡臣亡’吗 ”想想这其中有什么奥妙之处。
明确:亡:1、逃跑:怀其璧,从径道亡。
2、失去:亡羊补牢
3、死:伤亡,死亡
4、消灭:灭亡
(二) 文言虚词中的多义词
近代名士章式之在给学生批改作文时,发现有个学生一连用了十几个“而”字,都不恰当,章式之看了,啼笑皆非。于是在该生作文上写了一段批语:
“当而而不而,不而而而而,而今而后,宜而而而也!”
明确:意思是:“应当用“而”的 地方你却不用“而”,不应当用“而”的地方你却偏要用“而”啊,从今以后,应该用“而”处你才该用“而”啊!”
②和⑤是连词,表示转折;
⑦是语气词,表示感叹;
⑧和⑨是介词,“从、往”的意思;
连词表示承接的意思;
其他的“而”都是指这个“而”字而言。
(三)、多义词造成的歧义
1.我叫他去。
2.门没有锁。
3.铁锤锤蛋锤不破。
4.他走了一个多小时了!
5.我跟他去教室。
6.店已经关门了。
7.他已经三天没吃饭了。
8.下午我们加油去。
9.她怀疑他偷了钱。
(四).理解多义词在广告中的运用。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
一流产品,为足下增光。
人人都需要阳光。
南极人,不怕冷。
------请同学评析讲解。
(五)、让老外抓狂的中文八级考题,你能说出以下两句话的区别吗?
1. 冬天:能穿多少穿多少;夏天:能穿多少穿多少。
2. 剩女产生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谁都看不上,二是谁都看不上。
3.单身人的来由:原来是喜欢一个人,现在是喜欢一个人。  
4.地铁里听到一个女孩大概是给男朋友打电话,“我已经到西直门了,你快出来往地铁站走。如果你到了,我还没到,你就等着吧。如果我到了,你还没到,你就等着吧。”
六、课堂小结
本义本义 牵着引义
记住本义 “一本万利”
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我们要 重视本义的分析,掌握词语本义方可举一反三。
词语变化多端,运用多有困难。使用常常出错,缺乏知识有关。学习本节内容之后,希望同学们烦恼少一点,喜悦多一点,进步大一点。多义词,你有七十二变,我有火眼金睛,任你千变万化,我会运用自如。
七、布置作业
尝试用多义词来介绍自己,给自己做做广告。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