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6 22:28: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教学目标
(1) 了解汉字的起源
(2) 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3) 通过图片形象地展示汉字的发展
(4) 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可以使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魅力,关心汉字的发展。
(5) 了解汉字的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了解汉字中的民族文化气息,并且有助于鉴赏书法艺术作品
教学重点
理解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
教学难点
对汉字的起源、造字方法和字体演变的理解并能正确地解决在生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
教学用具 多媒体 图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悠悠中华五千年,中国有着太多太多让外国人仰慕的东西,包括四大发明,文字等等,而汉字则是见证中国悠久历史的重要载体,今天句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走进中国。
二、 看“图”识字
1、 学生辨识课文中的甲骨文图片,了解汉字起源于图画;
2、知识补充:汉字的起源
(1)结绳记事说
(2)八卦说
(3)书画说
(4)仓颉造字说  《淮南子本经训》:“昔者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
3、课堂活动设计二:认字比赛
看谁认出的字最多最全:你认识这些文字吗?你知道它们都是怎样的造字法吗?(让学生指认课本P40面上方所列32个字,学生讨论,教师指正,参考教师用书)
三、造字方法
【补充知识讲解:汉字造字法有所谓“六书”之说,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其中转注和假借其实属于用字法。因此真正的造字法是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结合许慎《说文解字》中的阐述及例字甲骨文讲解)
(1)象形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文字描摹实物的形状)
(2)指事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文字由指示性的符号构成)
(3)会意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汇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个新字)
(4)形声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5)转注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授。考、老是也。
(6)假借
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课文中所列的字中,属于象形字的是:舟、车、册、叉、其(“簸箕”的“箕”的本字,同义假借)、月、川、刀、门、凤(现在的凤字是形声字)、鱼、鹿、羊、牛、犬、豕、、龙、贝、翼、射、立、女等。属于指事字的有:下、亦。属于会意字的有:乳、毓、书、从、莫(暮的本字,假借为否定义的“莫”)、明。属于形声字的有:妇。

四、 汉字字体的演变(结合多媒体图片展示讲解)
1、流变过程;
中国的汉字是很有趣的文字,从古代到现代,汉字的形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个变化过程很漫长,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大约经过了三千多年。
⑴甲骨文产生于商代,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
⑵“金文”是是通行于周代的文字。
⑶篆书是通行于秦的文字。
⑷隶书,秦汉时使用的一种字体。
⑸楷书,魏晋一直通行到现在的常用字体。(几乎同时也产生了行书、草书)
2、 课堂活动三:书法欣赏
3、 完成课后练习“小试身手”的题目。(参考教师用书讲解)
五、课外延伸--热身训练
1、判断下面各组汉字中完全符合括号内所注的造字方法的一项。
A.木(象形)休(会意)江(形声)房(形声)
B.座(象形)占(形声)架(会意)芳(形声)
C.固(形声)攻(会意)旗(形声)本(会意)
D.语(形声)究(形声)材(会意)见(象形)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各种造字方法。正确选项是A。A中“江”左形右声,“工”和“江”古音相近。B中“座”应该是形声字;“占”从“卜”从“口”,是会意字;“架”是形声字,上声下形。C中“攻”是形声字;“本”是指事字。D中“材”是形声字;“见”(見)在“人”上加“目”,是会意字。)
2、判断下面汉字全都是形声字的一项。
A.手 抢 慢 力 海   B.拉 琶 监 弦 裹
C.饮 蜻 跚 峰 地   D.鹉 警 雾 基 羞
(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汉字的各种造字方法。正确选项是D。D中“羞”本义是进献食物,从“羊”,“丑”声,所以也是形声字。A中“手”是象形字,像手的形状。“力”是象形字,像人筋的形状。B中“监”(監)字形表示俯首在盛水的器皿里照脸,是会意字。C中“饮”是会意字。)
3、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新的意义,这种造字方法便是会意。依照示例,另选两个字加以分析。
示例 休:一个人靠在树上,表示休息。
采:一只手放在树上,表示抓取。
参考答案:旦;囚;睡,眼睛垂下来;从,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表示跟从;灭;刃……
4、汉字和字母文字都起源于图形符号,经过几千年的演化发展,最终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文字体系。从图画性上来讲,汉字比字母距离图画更近些,它的“图画基因”还没有完全退化。因此在艺术字的设计上,反映出独特的结构特点。
六、课堂小结:
本堂课我们走进历史,了解了汉字的起源,汉字形体的演变,以及汉字造字的方法和结构特点,让我们对于汉字有了更深的认识,这对于我们学好、用好汉字相信会有所帮助。
课后反思:这是一节有趣的课,学生们参与度很高,但是由于时间紧张,没能让学生们亲自参与汉字演变的书写,我想这个环节应该很有趣。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