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引子:“窃”书不是“偷”
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的脸上又添上新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的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接连便是难懂的话,什么“君子固穷”,什么“者乎”之类,引得众人都哄笑了起来;店内外充满了快活的空气。
提问:
“偷”是何意?“窃”是何意?
两者有何共同点?
为何孔乙己认“窃”不认“偷”呢?
什么是同义词?
汉语中词语有同义现象。同义词就是意义相同或相近,但在词汇意义、语法意义、色彩意义的某个方面又有细微差别的词语。
说说“看”
要求:以4至6人为一个小组,集体合作寻找有关“看”的同义词。
找找“看”
看、瞧、瞅、望、瞪……
凝望、凝视、瞩目、注目、观看、收看、看见、注视、端详、审视、瞧见、细看、仰望、回顾、张望、顾盼、回眸、鸟瞰、凭眺、瞭望、俯视、守望、展望、遥望、窥探、目睹、瞅见、目击、窥视、偷看……
东张西望、左顾右盼、瞋目而视、探头探脑……
辨辨“看”
要求:陈述分类结果,谈谈你是按照什么依据分类的?并任意挑选两对词语谈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1、从词义上辨析:
(1)、“事情”与“事件”
例句:事情:这件事麻烦你了。
事件:这个事件骇人听闻。
结论:从词义范围辨析成语。例如“灾荒”与“灾害”;“战斗”与“战役”。
(2)、“爱好”和“嗜好”
例句:爱好:小张的爱好是画画。
嗜好:晨练是爷爷一生的良好嗜好。
辨析:a、“爱好”喜欢的程度浅,“嗜好”表示喜欢的程度深。
b、“爱好”没有优劣之分,“嗜好”有好坏之分。
结论:同义词词义轻重存在差异。(例如:“准确”与“精确”。)
(3)、“冷静”与“冷漠”
例句:冷静:小爱遇事很冷静。
冷漠:小鹏待人很冷漠。
结论:同义词的褒贬意义存在差异。例如:“宠爱”与“溺爱”。
(褒义)
(贬义)
注意:
部分词语因为语境的不同而导致褒贬意义不同。
例:a、我为我是中国人而骄傲。
b、骄傲使人落后。
c、喝酒是老王的不良嗜好。
d、晨练是爷爷的嗜好。
2、从用法上辨析:
(1)、“发挥”与“发扬”
例:发挥作用 发扬精神
辨析:“作用”只能与“发挥”搭配,“精神”只能“发扬”,不能“发挥”。
结论:有的同义词有固定搭配。
(2)“活泼”与“活跃”
例句:活泼:小文是班里最活泼的孩子。
活跃:a、张老师的课堂气氛很活跃。
b、小戴是班里的活宝,老师常请 他活跃气氛。
辨析:“活泼”只能用作形容词作定语,但是“活跃”可以用作形容词,作定语,也可以用作动词,作谓语。
结论:
a、同义词在词性上有差异。
b、词性的差异导致同义词在语法功能上的不同。例如:名词能在句中做主语、宾语,而形容词在句中充当定语、状语、补语等。
3、从语言风格上辨析
(1)、“妻子”的同义词:
妻子
————
现代书面语
老婆
————
现代口语
内助、内人
——古代书面语
浑家
——古代方言
屋里人、婆姨
——地方方言
结论:同义词有口语、书面语、地方方言、敬辞、谦辞之分。
(2)、“乘船”与“坐船”
“乘车”与“坐车”
“起飞”与“飞翔”
结论:有的同义词出现在文学性较强的表达环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