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课件(共1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与平仄》课件(共1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76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6 23:07: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诗 歌 的 分 类
古诗
古体诗
四言古诗:出现最早
五言古诗:成熟于汉代
七言古诗:成熟于唐代
近体诗
(格律诗)
绝句
律诗
五言绝句 :如王之涣《登颧鹊楼》
七言绝句:如杜牧《泊秦淮》
五言律诗:如杜甫《春望》
七言律诗:如杜甫《登高》
排律


乐府诗
(又称“诗余”、“长短句”、“倚声”、“填词”)
小令
散曲
套数
古诗从形式上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
1、古体诗(古风):是相对于近体诗而言的。特点:
(1)从字数看,基本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四种;
四言古诗:如《诗经》
五言古诗:陶渊明《归园田居》
七言古诗:如白居易《琵琶行》、李贺《李凭箜篌引》
杂言古诗: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作者往往在隋唐之前;
(3)唐诗中凡题目里有“行、吟、歌、引”等标志性字眼的均为古体诗。
(4)每首诗的句数不限,可长可短。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诗经》)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汉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曹植《白马篇》)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饮酒》)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
2、近体诗(格律诗):是指隋唐时期出现的比较讲究音韵和格律的诗歌,大致可分为绝句和律诗两种。特点:讲究押韵\对仗\平仄(体裁分类)
(1)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
(2)诗歌有严格的音韵格律要求,即绝句二、四押韵,律诗二、四、六、八押韵。
律诗:四联八句,其中一二句叫首联,三四句叫颔联,五六句叫颈联,七八句叫尾联。
律诗的颔联、颈联必须对仗。
平:指阴平、阳平;
什么叫平仄
仄:上声、去声、入声。
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即:
仄仄平平仄, (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 (平起平收)
平平平仄仄, (平起仄收)
仄仄仄平平。 (仄起平收)
诗歌中的平仄格式(五言)
诗歌中的平仄格式(七言)
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仄起仄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起平收)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五绝
七绝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杜甫《春望》)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对仗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3、 词
是一种合乐而歌、字数固定、句式长短不一的诗体。又称诗余。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
词因最早是配乐的,都有词调,每个词调都有几个名称,叫做词牌。
小令五十八字,中调五十九字至九十字,
长调九十字以上。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忆江南》)
小令
词牌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词牌
词题
春花秋月何时了?
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上阕
下阕
词牌
4、散曲
金元两代兴起,由词蜕化出来的一种歌曲,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分为小令和套数(套曲)。
小令:只用一曲
套数:则合一个曲调中许多曲子为一套。每一套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全套的曲牌名。
全套必须同一宫调,有首有尾,一韵到底。结尾处多用“煞”,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
小令
曲牌
曲题
【正宫】【端正好】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宫调名
曲牌名
另外,依据不同的标准和角度,诗歌还可分成不同的类型:
如从艺术手法上分,有写景抒情诗、即事感怀诗、咏物言志诗;
从表现内容上分有:田园诗、边塞诗、怀古诗、羁旅诗、思乡诗、登临诗、闺怨诗、哲理诗、游赏诗、送别诗、咏史诗等。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