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
第三课第一节
《字之初,本为画——汉字的起源》
鸡飞蛋打 骑虎难下 盲人摸象 妖魔鬼怪 心照不宣
字之初,本为画
—— 汉字的起源
学习目标
一、了解汉字的起源 。
二、掌握汉字的造字方法。
三、学会汉字造字法的应用。
汉字的产生:
“结绳记事” 说: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结其绳
“仓颉造字”说 :仓颉创造了文字,老天降了一场谷子雨表示祝贺(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的来历),鬼怕记下自己的恶行而于夜晚哭嚎。
“八卦” 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
文字是人类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为满足日益复杂的交际需要,在原始画画记事的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的。
科学考证:汉字起源于图画
汉字的演变:
汉字演变成现在的样子,主要有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和楷书五种基本样貌:
甲骨文
金文
小篆
隶书
楷书
魚
魚
虎
虎
人
人
車
車
二、汉字的造字方法
1、象形
2、指事
3、会意
4、形声
说说你对四种造字法的理解
1、象形,描画事物的形状的字,像画画那样“依葫芦画瓢”。多是事物的名称。
2、指事:
用象征性符号,或在象形字上加上指事性符号表示意义的字。多为抽象事物。
3、会意: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象形字或指事字组合而成,用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朝”字像日、月同现于草莽之中,表示太阳初升而月亮未落的早晨的情景。
“及”字从人,从又,像人的后面有一只手,表示追赶或赶上的意思。
“莫”字是“暮”字的初文,从日,从茻,像日落于草莽之中,表示日暮。
“即”字像人靠近饭食就食,本义为靠近。
会意—— 叠罗汉式:
就是把两个或几个同样的字形重叠起来。如:
一“木”是“树”,三“木”成“森”;
一“火”是“火”,,三“火”成“焱”(yàn) ;
一“水”是“水”,三“水”成“淼”;
一“石”是“石”,三“石”成“磊”;
一“羊”是“羊”,三“羊”成“羴” (shān) ;
一“牛”是“牛”,三“牛”成“犇” (bēn);
一“手”是 “手”,三“手” 成“掱” ( pá )…………
4、形声
特征:用一个字的一半符号表示意义,另一半符号表示声音。
左形右声:洋、梧
左声右形:鹉、攻
上形下声:竿、宇
上声下形:架、型
内形外声:闷、闻
内声外形:圆、匣
形占一角:载、腾、颖
声占一角:旗、房、赶
总结:汉字的造字方法
象形:依照事物的形状构成汉字。
指事:象形字上加上象征性符号。
会意: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构成一新字
形声:一半表意义,一半表声音。
猜猜课本39页的古汉字各是什么字?
属于哪一种造字方法。
看“图”识字
看“图”识字
舟、车、册、又、箕、月、川、刀
门、凤、鱼、鹿、羊、牛、犬、豕
下、亦、龙
贝、翼、射、立
女、妇、乳、毓
书、从、莫、明
并行不悖 刚愎自用
瞠目结舌 婆娑起舞
自诩 市侩
纤维 刽子手
(bèi) (bì)
(chēng) (suō)
(xǔ) (kuaì)
(xiān) (guì)
读 准 字 音
造字法在文言词中的应用
1、庖丁解牛
2、日籴太仓五升米
3、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角+刀+牛=解
入+米=籴(dí)
出+米=粜(tiào)
(分解动物肢体)
(买入粮食)
(卖出粮食)
会意字
1、夜缒而出,见秦伯
2、一曲红绡不知数
3、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
4、剑阁峥嵘而崔嵬
(缒:用绳子往下吊)
﹙绡:丝织品﹚
精美的食物
(山势高俊)
形声字
禾--
皿--
宀--
贝--
纟--
求--
隹(zhuī )--
歹--
月--
目---
五谷
金钱
死亡
器具
丝麻
肉
房舍
毛皮
眼
鸟雀
字形分析字义法
1.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
2. 四十五里,道皆砌石磴,其有七千有余。
3.生而眇者不识日 。
4.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5.王怒曰:“劓yì之。”
分开
石阶
瞎 ,双目失明
打
割掉鼻子
北大校徽
“北大”两个篆字上下排列,其中“北”字构成背对背的两个侧立的人像,而“大”字构成了一个正面站立的人像。突出了学校“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右图是汶川地震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的一幅招贴画。
请你给这幅招贴画写一段介绍文字和这幅图的丰富意味。
同舟共济,希望大家帮助汶川人民共渡难关
方文山《菊花台》:
愁莫渡江,秋心拆两半。
吴文英《唐多令·惜别》: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江边停着一只鸟。
马的嘴巴裂开。
(鸿)
(骂)
热爱母语,
热爱汉字,
留住民族精粹!
作业:
1、找一些有意义的会徽,试分析其中的韵味。
2、收集一些有关于拆字的谜语互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