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1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第1节音乐与人生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6-23 21:48:29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第1节音乐与人生
第一课时
[教材地位与作用]:
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
[教学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题] 学会聆听
[教学内容]:
一、学习导言、格言、散文。
二、认识音乐基本要素、音乐形式要素。
三、鉴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第一部分《草原牧歌》。
[教学目标]
一、通过《草原小姐妹》小散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初步认识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
三、聆听《草原放牧》,感受形式要素。
[教学重点]:
一、认识音乐要素、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二、通过鉴赏作品《草原牧歌》认识部分音乐形式要素是怎样发挥作用的?
[教学难点]:
认识音乐形式要素节奏、力度、速度、旋律的艺术作用。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谈话导入
问:音乐与人生有什么关系?
三、认识音乐鉴赏的相关
(一)学习导言、格言和散文
1、孔子格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教师补充。“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2、散文。 
师小结: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我们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
(二)初步学习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
1、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2、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3、“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
4、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所用示例见教材第八页) 
5、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
6、速度: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四、鉴赏《草原牧歌》
(三)第一次聆听《草原牧歌》(完整聆听)
提问: 1、有哪音乐要素在发生作用?
(讨论后小结出:节奏……)
2、独奏乐器是什么?
(琵琶)讲“琵琶协奏曲”
3、音乐情绪怎样?联想和想象到了什么?
(富有生机和朝气、天真、活泼;联想到美丽的草原 和放牧的生活情景)
4、节奏等形式要素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
(四)对比、聆听《草原放牧》第一主题音乐和第二主题音乐
1、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  
师:给节奏配合上高低起伏的乐音,加上力度、速度的变化,按一定的关系连接起来就为我们塑造了生动的画面,带来了美感。 .
2、对比听、唱两个主题音乐。
五、拓展
(五)再次完整聆听《草原放牧》思考“拓展与研究”第1、2、5题和第3题有关《草原放牧》的项目完整播放音乐,学生思考后提问回答,教师做以鼓励为主的补充和评价,并做好记录。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一单元第1节音乐与人生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
一、《第六(悲怆)交响曲》 二、《长江之歌》
[教学目标]:
一、进一步认识和熟悉音乐的形式要素。
二、聆听《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通过与《草原放牧》的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三、听赏《长江之歌》,探究音乐的各形式要素在这首作品中发挥的艺术功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这两部作品中所发挥的不同的艺术作用。
[教学难点]:
分析、探究音乐的形式要素在不同的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
1、课前播放《草原放牧》的音乐。
2、上课后提问刚才播放的乐曲的名字是什么?乐曲体现了什么样的情绪特点?让学生回答。
新课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简介作者、背景。
3、完整地欣赏作品
(1)提出问题:
A乐曲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
B听了音乐后能让你联想到些什么?
(2)欣赏音乐,并将音响与解说有机结合。
4、对比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1、听赏《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音乐片段),让学生比较两首作品的力度和速度有何不同?
2、唱《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的第一主题,画出旋律线,与《草原放牧》的第一主题进行比较,感受两段音乐不同的旋律特点。
3、标出《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第一、二主题的节奏,拍击节奏,与《草原放牧》的节奏进行比较,体验两段音乐不同的节奏特点。
5、《长江之歌》
1、作品欣赏
(1)完整地欣赏歌曲,感受作品的情绪特点。
(2)学唱歌曲的第一乐段,引导学生说出歌曲旋律、节奏的特点。
(3)复听歌曲
听前提出问题: A、歌曲的速度、力度有什么特点?
B、歌曲的结构是怎样的?
拓展 思考、完成拓展与探究的1,3,5题
拓展与探究部分的1,3两题,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