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 题 学案九 自然资源
【 课 型 】复习课
【课标要求】
●运用资料举例说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型与特点及我们应树立的资源意识。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与分布规律及对土地基本国策的认识。
●运用资料,说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以及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的实例。
【复习目标】
1.通过对自然资源知识要点的建构,学生将地理知识熟练掌握。(重点)
2.举例辨别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运用中国矿产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及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基本特点,知道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重难点)
3.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分布特点,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重难点)
4.运用长江、黄河年径流量曲线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运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的特点。根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重难点)
【复习模式】知识构建——点拨解难——有效训练。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问题导学法、合作交流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与地理助学。
【教学过程】
复习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目标展示 展示复习目标:1.通过对自然资源知识要点的建构,学生将地理知识熟练掌握。(重点)2.举例辨别可再生和非可再生资源,运用中国矿产分布图说明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均衡的特点及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不足的基本特点,知道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树立正确的资源观和环境观。(重难点)3.运用中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说出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利用类型、构成特点、分布特点,结合实例,了解我国土地资源在利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策,进一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观点。(重难点)4.运用长江、黄河年径流量曲线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季节分配特点,运用中国水资源分布图,说出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的特点。根据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说出我国为解决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而采取的有效措施。(重难点) 明确复习目标:1.自主学习完成“自主建构”2.依据目标提示有的放矢地去复习课本知识。3.通过对重点图文资料的分析研究有效解决疑难问题。4.在自主学习、问题导学与合作交流中完成复习目标。 通过复习目标的展示,让学生明确复习目标。有目的、有步骤、分阶段、分层次地依次逐个击破、化整为零,最终完成学习任务
自主学习检测知识要点构建 教师运用实物投影展现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地理知识纲要并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以利于学生全面掌握。(学生答问、识记)利用类型: 、 、 、建设用地等。 我国土地利用类型 、 比重较大, 、 主要特点 比重较小。 总量 ,人均占有量 地区分布 ; 耕地:东部季风区的 、 和低缓的 地区分布 林地: 、 、 的山区。 草地: mm等降水量线以西的 大量占用 ,利用不当 土地利用中的问题 对林地 ,水土 合理利用与保护 对草地 ,土地 颁布法律: 、 、 措施 确立基本国策: 通过快速抢答,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与主动,又在相对轻松愉悦的环境下理解并掌握了知识点。自主学习完成知识建构,不仅有利于学生系统化自己所学的地理知识,而且有利于学生在温故知新中进行查缺补漏。
承转过渡 自然资源分类的关键是能不能生长繁衍和循环利用,注意他们的界限不是绝对的,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换。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资源也要注意保护,合理利用。
自主学习问题导学合作交流有效训练 教师展示中国主要油田煤炭分布等图表资料土地资源出现的较为严重的土地问题:1.大量占用____,利用不当。(1)人为___过多,不少耕地____,造成___;(2)___流失严重,导致_____。2.对林地的____,主要表现在___,导致____,水土___。3.对草地的____,主要表现在___引起___,不适当的____引起___、____等。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图。 学生读图查找主要的煤矿与油田 (1)写出图中数码代表的石油产地。① ② ,③ ④ ,⑤ 。(2)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煤炭产地名称。A 、B 、C 、D 、E 1.利用类型:根据利用方式的不同,可将土地分为____、_ __、__ _、_ ___。2.主要特点:我国土地资源类型____,其中___比重大,其中___和____比重偏小。3. 我国土地资源的第二个特点:总量 ,人均占有量 。类型季风干湿地形耕地林地草地 (1)图中A、B所表示的耕地类型分别是 、 。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 、 。(2)A、B区域之间的界线大致是 ,这条分界线大致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 C等温线及年降水量 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3)从气候上看,B主要分布在 (温度带)和 (干湿区)。(4)从地形上看,我国三大平原都是耕地的集中分布区。以旱地为主的有 平原和 平原,以水田为主 平原。 用鲜明的字母和数字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标注相关的地理知识,有利于学生以进行系统化地记忆地理知识,方便于把地理知识点落实到位。通过学生的观察,找出土地的利用类型有哪些,并且知道各是从事什么用途。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与对比,运用头脑分析,用图示法来培养学生的用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图文转换能力。
观察发现问题导学合作交流 结合以下图文资料分析得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中国南北方地区耕地、水资源和人口对比图教师适时点拨: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学生通过观察读图能够得出: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夏秋多,冬春少,南多北少,东多西少,使有的地方的水土矛盾十分突出。例如北方地区,特别是华北地区。思考讨论: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有什么影响 夏季我国降水集中,河水暴涨,大量宝贵的淡水资源白白流入大海,且易形成洪涝灾害。冬春两季降水少,河流处于枯水期,北方一些河流甚至干涸见底,造成严重的干旱缺水。总结:判断一个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状况,要分析两个方面:水资源的供应量与水资源的需求量的对比关系,即供需矛盾。华北平原比西北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更大。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通过合作交流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和团结协作能力通过对比观察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通过讨论运用所学知识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问题导学有效训练 读“我国南水北调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南水北调工程将把我国的哪四大流域连接起来? 、 、 、 。 (2)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和中线是将 (河流)的水调往 地区。(3)南水北调工程的东线调水可利用 河道,经过 、 、 、 、 五个省级行政区。(4)南水北调工程的中线是从 水库调水,经过 、_ 等省级行政中心一直输往北京、天津。(5)想一想:为什么要建设南水北调工程? (6)我国北方缺水严重。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分析北方缺水严重的原因。①自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人为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7)南水北调工程最早开工的为_______方案,你认为该方案最大的优势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丹江口水库初期将作为____线方案的调水源头,将长江水最终调到______。(9)南水北调工程是否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___________。(10)在南水北调中我们还应该注意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等。 从实际出发,将所学知识能够及时加以运用。培养学生思考和运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当堂达标】
1.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我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 B.我国许多自然资源的总量居世界前列
C.我国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衡 D.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大
2.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主要办法是( )
A.跨流域调水 B.兴修水库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3.2012年3月22日第18个“世界水日”,其主题是“保障清洁水源,创造健康世界”,与这一主题相吻合的漫画是( )
4.该漫画反映了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中的问题是( )
A.毁草开荒 B.土地抛荒 C.乱占耕地 D.退耕还林
5.下列地区与其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搭配正确的是( )
A.黄河下游地区——草地 B.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田
C.大兴安岭——耕地 D.内蒙古高原——旱地
6.缓解我国人均资源不足的办法是( )
A.大力减少我国目前对自然资源的开发 B.科学合理利用资源,保护资源,探索新资源
C.使再生资源不断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 D.大力进口我国缺少的各种自然资源
7.下列省区中,既有大型铁矿,又有著名油田和煤矿的是( )
A.陕西、山西B.黑龙江、内蒙古C.辽宁、河北D.江苏、安徽
8.有关我国耕地分布的叙述,其中组合正确的是( )
①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②主要分布在秦岭一淮河一线以南;③主要分布在湿润的平原地区;④南方以水田为主;⑤北方以旱地为主。
A.①③⑤ B.①④⑤ C.②④⑤ D.①②③
9.为了解决我国水资源供应紧张的问题,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到 ( )
A.实施人工降水 B.节约用水 C.修建水库 D.开采地下水
10..为解决北方地区严重缺水的矛盾,我国正在实施的一项重要工程是 ( )
A.三峡工程 B.西电东送 C.南水北调 D.西气东输
11.华北地区缺水日益加剧,为缓解该地区缺水的现状,可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推进西部大开发,将华北大量的人口和耗水工业迁入西部 ②将长江水引进华北
③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率④加大废水处理力度,减少水污染⑤加大地下水的开采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1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图中显示的是对 资源破坏,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造成的后果是 。
②这种破坏对河流产生的影响是 ,造成的后果是 灾害严重,要想尽量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对上述资源应采取的措施是 。
【教学反思】
地理复习课就是教师能够解决一些学生混淆不清的知识,及时处理好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碰到的问题与困惑,最终弥补好知识系统的缺陷。重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精题训练,合作探究,提升了学生综合分析及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法指导,利用当堂达标,对本课要点加以巩固与深化。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提高了能力。
概念:______中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______和能量
主要特点
分类
_________资源: 土地、生物、水、气候资源等
_________资源: 矿产资源等
1.种类____、总量_______ ,人均占有量____
2.空间分布_________
合理利用和保护
存在的问题:
利用______,_____、_____现象严重
1.针对不同类型的资源,采取不同的
利用和_____措施
2.加强科学研究,提高________
3.探索和开发________
措施
自
然
资
源
土地资源
水资源与
生产生活
节约和保护水资源以及中国节水标志的意义
2.空间分布
水资源的
时空分布
1.特点: 多, 少
1.特点:东 西 ,南 北 ,
2.原因:降水从________向 递减
3.措施:______ __,如
直接利用的的淡水资源是 、 和
2.原因: 降水多, 降水少
我国水资源的特点:总量 ,人均占有量 ,分布
1.时间分布
3.措施:
水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