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3. 中国近代史 试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3. 中国近代史 试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2-07-07 14:2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初中历史2020—2022三年中考真题汇编 3.江苏省 中国近代史 试卷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2分)(2022·连云港)下表内容是小宇为研究某一主题选的几个历史人物。下列人物符合他研究主题的是(  )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朝代 人物
明朝 戚继光
明末清初 郑成功
清朝 邓世昌
...... ......
A.祖冲之 B.李清照 C.曹雪芹 D.林则徐
2.(2分)(2021·扬州)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21cnjy.com
A.英法联军 B.英法美联军
C.英法美俄联军 D.八国联军
3.(2分)(2021·镇江)下侧漫画形象地解释了近代一部历史文献的核心内容。这部文献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4.(2分)(2022·扬州)1863年,有人在给曾国藩的信中提到西方的大炮、弹药、器械等“实中国所不能及”,“深以中国军器远逊于外洋为耻”。可见他主张(  ) 21·cn·jy·com
A.学习西方军事技术 B.仿效西方政治制度
C.发展近代民用企业 D.改变传统教育方式
5.(2分)(2020·苏州)冯骥才的小说《神鞭》中描写了天津卫小贩傻二练就了辫子功,人称“神鞭”。他跟随头领曹福田去紫竹林攻打洋人。出征前,头领画了个避洋枪的符咒给他。傻二把符咒塞进辫根儿里,感到满脑袋的头发都发烫,似乎真有法力注入其中。尽管傻二英勇无畏,但仍挡不住洋枪洋炮,辫子也被打断了。傻二的经历表明义和团运动存在的严重缺陷是(  ) www.21-cn-jy.com
A.带有迷信色彩 B.借拜上帝会欺骗民众
C.对清政府抱有幻想 D.盲目排外
6.(2分)(2020·连云港)下列历史事件与上图所示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
湖北军政府
A.广州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中华民国的建立 D.清帝退位
7.(2分)(2022·扬州)国民党一大选出了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或中央候补执行委员,共产党员李大钊、毛泽东、林伯渠等10人当选,约占总数的四分之一。这反映出(  )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精神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8.(2分)(2021·宿迁)观察图。下列关于百团大战说法错误的是(  )
A.在彭德怀指挥下
B.发生在东北广阔的地域
C.为了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
D.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9.(2分)(2021·盐城)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顽强挣扎。其获得发展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2·1·c·n·j·y
A.①段 B.②段 C.③段 D.④段
10.(2分)(2020·盐城)“愚公移山“是中国古代励志故事。近代用中西画法和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对此故事再阐释的艺术家是(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聂耳 B.冼星海 C.齐白石 D.徐悲鸿
二、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55分)
11.(20分)(2021·镇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www-2-1-cnjy-com
材料一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和仁人志士进行了一系列挽救国家危亡的斗争……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救国的任务历史性地落到了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身上。21*cnjy*com
——曲青山《中国共产党百年辉煌》
材料二 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自6月5日起的几天内,上海就有六七万工人举行声援学生的罢工。随后,北京、汉口、南京等地工人相继罢工,工人阶级成为斗争的主力。面对工人声援带来的强大压力,北洋政府不得不释放被捕学生,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工人阶级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使一些革命知识分子开始同工人建立联系。这一联系,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来源:21cnj*y.co*m】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材料三 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第一个党纲,写明:(1)本党定名为“中国共产党”;(2)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支援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为止;(3)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4)消灭资本家私有制,……归社会公有。【出处:21教育名师】
——《中共中央文件选编》
(1)(5分)材料一中“归于失败”的政治运动有哪些?这些政治运动都是由哪个阶级领导的?作者认为它们“归于失败”的理由是什么?
(2)(5分)据材料二,概括“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的伟大力量。说明这伟大力量所产生的影响。
(3)(5分)材料三中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什么?概括该党纲所确定的奋斗目标。
(4)(5分)综合上述材料,概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必然性。
12.(25分)(2021·无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意识处在一层纱幕之下,这层纱幕是由信仰、幻想和幼稚的偏见组成。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
——(瑞士)布克哈特
材料二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共产党宣言》
材料三
要拥护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教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罪案之答辩书》(1919年《新青年》杂志)
(1)(5分)“在意大利,这层纱最先烟消云散”源自于哪一运动的兴起?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5分)《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哪一科学理论的诞生?
(3)(5分)这一理论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试举一例说明。
(4)(5分)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什么?
(5)(5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
13.(15分)(2022·苏州)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根据国情,因地制宜地开展革命斗争是我党的成功经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21教育网
材料一: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利用上海因租界而产生的管理缝隙.进行各种革命斗争,与工农红军利用相关省份交界地区所形成的管理薄弱地带.建立各种红色政权.其事殊而其理一,都是利用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进行革命斗争。
——摘编自熊月之《上海城市的国际性与中共的创立及早期发展》
材料三:帝国主义和国内买办豪绅阶级支持着的各派新旧军阀.从民国元年以来,相互间进行着继续不断的战争.这是半殖民地中国的特征之一。……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1)(5分)据材料一,概括指出中共一大、二大的选址特点。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空间分布特点。
(2)(5分)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和农村开展革命斗争策略上的共同点。
(3)(5分)据材料三,指出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生存下来的有利条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重要意义。
14.(20分)(2021·盐城)百年风华茂,风雨倍兼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部分重要会议
时间 会议 历史地位 时间 会议 科学理论
① 年 中共一大 开天辟地 1945年 ③ 毛泽东思想
1935年 遵义会议 ② 1997年 中共十五大 ④
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 深远转折 2017年 中共十九大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材料二 中国革命中的“农村中心”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的复杂环境中,严格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顽强探索的成果,……最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
——张弛、黄少群《共产国际与毛泽东“农村中心”思想的提出和实践》
材料三 按照当时的政策,每年给予沈菜舟(恒源祥创始人)定息5万元人民币。他每个月的工资有人民币1000多元……
——吴基民《绒线大王恒源祥在公私合营前后》
材料四 有些专家学者觉得中国经济要栽大跟头,可中国没有我,……它跑的速度比其他国家都快。……中国这40多年来,更多的是实践的成功,是创业的成功。
——金一南《为什么是中国》
材料五
2020年11月23日,是一个载入史册的不平凡的日子,我国最后9个贫困县实现贫困退出。……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历史贡献,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摘编于《中国共产党简史》
(1)(5分)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中横线处的内容。
(2)(5分)据材料二,概括“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形成的特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造恒源祥这类企业过程中的创举。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我党又提出了哪一个创新构想?
(3)(5分)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这40多年来”的“成功”主要得益于哪一项伟大决策?据材料五,指出中国脱贫成就对世界的影响。
(4)(5分)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要有什么样的坚守?
15.(15分)(2020·镇江)革命实践铸就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共产国际后,对于共产国际的决议和共产国际代表的意见,往往照抄照搬。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因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在会议上遭遇批判,失去发号施令权。其直接结果是,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
——摘编自《中国红军长征记》
材料二
抗战期间,中国以伤亡3500多万人的代价,歼灭了日寇150余万,约占日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伤人数的70%。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国军民“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进行了十四年奋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
——摘编自危兆盖《论抗战精神》等
材料三
伟大的长征孕育了长征精神,具体表现为:为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波澜壮阔的抗战凝聚了抗战精种,具体表现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摘编自苏进《精神的力量》
(1)(5分)材料一中“战略转移”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据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早期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国际的态度,这一态度在哪次会议后得到了改变?
(2)(5分)材料二中“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什么事件?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军民十四年抗战的两个主要特点。
(3)(5分)材料一里的中共对共产国际态度的变化、材料二中的万众一心全民抗战,分别对应着材料三所述的哪一具体精神?
16.(15分)(2021·连云港)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
材料二:1959年,王进喜在北京大街上看到汽车顶上背着个巨大的煤气包,心想:“没有石油,国家有压力,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工人阶级的责任。”1960年,王进喜率钻井队到大庆参加石油大会战,当井喷险情发生时,他不顾腿伤,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了井喷。
——摘编自《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人民日报》1972年1月27日)
(1)(5分)据上图,逐条归纳其中的历史信息。选择一条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出现的主要原因。
(2)(5分)据材料二,概括王进喜的崇高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在其激励下,在石油工业领域所取得的成就。
(3)(5分)从上述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结论?
17.(10分)(2022·连云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历史·八年级上下册》
(1)(5分)以上六幅图片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上爱国青年的奋斗历程。如果要出一期主题为“复兴有我”的黑板报,你会选择哪三幅?写出你所选的图片,并分别为其撰写解说词。(要求:任选三幅作答,多选多答则只评前三幅)(9分)
(2)(5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能做到“复兴有我”的主要原因。
18.(20分)(2020·盐城)历史接力棒在传递,中华民族正逐步走向复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化探索一专题知识
材料二 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湘赣边界的制据,就是这许多小块中间的小块。
——毛泽东《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
材料三 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当然,还是由于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
——邓小平《在中央顾间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四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
——习近平《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
请回答:
(1)(5分)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善表格中模线处的内容,并概括中国早期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2)(5分)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湘赣边界第个“小块红色政权”是什么?由此中国革命开创了一条什么样的道路?
(3)(5分)材料三中“根本方针”指哪一重要构想?据材料概括香港回归的主要原因。
(4)(5分)材料四中“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强国梦的认识。
19.(15分)(2020·无锡)历史的发展、社会的繁盛、人类的进步,都离不开文明的滋养和引领。
(1)(5分)成书于明朝中期,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请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2)(5分)它以抗日救亡为主题,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请写出这首歌曲的名称。
2-1-c-n-j-y
(3)(5分)它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富有生命的活力。请写出这幅世界名画的名字。
三、综合题(共1题;共15分)
20.(15分)(2021·南京)阅读下列示意图,回答问题
(1)(1分)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①   经济逐步解体。②   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③   派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这些探索都未成功。
(2)(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④   的统治: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⑤   "。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复辟帝制,他死后,中国陷入⑥   的局面。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命运没有改变。
(3)(1分)中国共产党的⑦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4)(1分)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在南京建立“⑧   "。⑨   等人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面对日益深重的民族危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领导⑩   ,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5)(5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到瓦解的历史进程留下的主要结论是什么?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林则徐禁烟运动
【解析】【分析】 戚继光、郑成功、邓世昌都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选项D正确;
选项ABC 都不是民族英雄,排除;
故答案为 D 。
【点评】 本题考查戚继光、郑成功、邓世昌、林则徐,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掌握基础知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2.【答案】A
【知识点】第二次鸦片战争
【解析】【分析】 依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与火烧圆明园有关,1856年英法联合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清朝首都北京,洗劫并火烧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 A 正确;
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美俄充当帮凶,但没有直接出兵中国, BC 排除;
1900年,英法美俄德日意奥组成八国联军,再次攻陷清朝首都北京, D 排除。
故选 A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1860年10月英法联军攻入北京,闯进圆明园,疯狂抢掠园中珍宝。
3.【答案】A
【知识点】太平天国运动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太平天国想通过这个方案,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A:《天朝田亩制度》,符合题意;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排除;
C:《中国土地法大纲》,排除;
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排除。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天朝田亩制度》,只需识记知识点即可。
4.【答案】A
【知识点】洋务运动
【解析】【分析】A.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这里显示的是当时的人们,看到了西方枪炮的威力,以及自身的军事器械的不足,由此可知,他主张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发展军事工业,故选项A符合题意;
B.仿效西方政治制度,不符合题意;
C.发展近代民用企业,不符合题意;
D.改变传统教育方式,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读懂题干含义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5.【答案】A
【知识点】义和团运动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中“画了个避洋枪的符咒给他”“但仍挡不住洋枪洋炮,辫子也被打断了”可知,天津卫小贩傻二信奉封建迷信。因此:
A符合题意;BCD材料中未体现;
故答案为:A。
【点评】本题考查洋务运动的相关知识。难度不大,理解材料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6.【答案】B
【知识点】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解析】【分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图片反映的是武昌起义成功后成立湖北军政府的知识。因此:
B符合题意;ACD与题意无关;
故答案为:B。
21·世纪*教育网
【点评】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知识。难度不大,抓住材料中“湖北军政府”结合所学知识利用排除法即可作答。
7.【答案】B
【知识点】第一次国共合作
【解析】【分析】B.依据题干信息,可以看出,国民党一大上,中国共产党党员也加入了国民党委员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国民党一大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故选项B符合题意;
A.共产党取得国民革命领导权,不符合题意;
C.共产党掌握独立的革命武装,不符合题意;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对题干信息的理解。解答时,紧贴题干信息进行理解回答,这类题目,就是要紧贴题干信息理解,不要向外延伸。
8.【答案】B
【知识点】百团大战
【解析】【分析】A. 在彭德怀指挥下 ,不符合题意;
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抗日战争时期,在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的指挥下八路军在华北敌后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进攻和反"扫荡"的战役,由于参战兵力达105个团 ,故称"百团大战"。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相持阶段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的一次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战役。百团大战是抗战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它打出了敌后抗日军民的声威,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在战略上有力地支持了国民党正面战场。故答案选项B错误,故选项B符合题意;
C. 为了粉碎日军的“扫荡”和封锁 ,不符合题意;
D. 振奋了全国军民抗战胜利的信心 ,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所学知识,细心分析备选项回答,注意题干中的“错误”字样,细心辨别备选项回答。
9.【答案】B
【知识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分析】 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各种实业团体纷纷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选项 B 符合题意;
选项ACD与题意表述不相符,排除;
故答案为B 。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时期的相关史实。重点掌握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相关史实。
10.【答案】D
【知识点】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解析】【分析】《愚公移山图》批判了日军的凶残暴虐,歌颂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它作于1940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的危急时刻,画家意在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大众去争取最后的胜利。徐悲鸿创作这幅画,是用中西画法和西洋写实主义的技法对此故事再阐释,立意在于以形象生动的艺术语言表达抗日民众的决心和毅力,鼓舞人民将抗日进行到底,并坚信一定能取得胜利。故D符合题意;
聂耳于1935年初,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作曲,排除A;
冼星海先后创作了《救国军歌》《战歌》等大量抗日救亡歌曲,排除B;
齐白石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主要作品是《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排除C。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的有关知识,侧重考查徐悲鸿的《愚公移山》。 徐悲鸿创作的《愚公移山》,借一个寓言故事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11.【答案】(1)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理由: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伟大力量: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3)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知识点】戊戌变法;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中华民国
【解析】【分析】(1)据材料一中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改良派和革命派发起的政治运动都归于失败”可知失败的政治运动主要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这两大运动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说明其失败的理由是“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没有改变”;
(2)据材料二,“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指的是工人阶级,它在五四运动中成为运动后期的主力,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其影响是“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
(3)据所学知识,通过“第一个党纲”的大会是1921年召开的中共一大,党纲确立的奋斗目标是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结合上述材料可以看出,中共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故答案为:(1) 运动:戊戌变法(百日维新)、辛亥革命。领导阶级:资产阶级。理由:未能改变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 伟大力量:成为五四运动后期的主力(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推动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迫使北洋政府释放被捕学生,罢免卖国贼)。影响:促进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
(3) 大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共一大)奋斗目标: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4) 必然性: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
【点评】(1)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解答时,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比如时间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理解识记回答;后面的两问,需要学生理解识记,这是课本上的基础知识,最好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2)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对这些语句进行概括回答;第二问是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回答,答案就在材料中;
(3)本题的第一问,考查学生的运用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把它和课本所学知识结合进行分析回答;第二问是考查概括能力,解答时,细心读材料,从材料中找出关键语句进行概括回答;
(4)本题考查运用能力,解答时,综合上述材料,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2.【答案】(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马克思主义。
(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言之有理,举出一例即可)
(4)民主、科学。
(5)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知识点】新文化运动;文艺复兴;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解析】【分析】(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意大利,这层纱最先烟消云散”源自于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该运动的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8年,受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委托,马克思和恩格斯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共产党宣言》分析了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必然要被社会主义代替的客观规律,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为获得自己的解放而斗争。《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从此,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国际工人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马克思主义诞生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蓬勃发展,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根据材料“要拥护那德先生,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节、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既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的“两位先生”分别指的是民主与科学。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与“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思想解放与社会进步的关系是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故答案为:(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马克思主义;
(3)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俄国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二战后,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言之有理,举出一例即可)
(4)民主、科学
(5)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社会进步促进思想解放。
【点评】本题的前四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材料信息,结合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准确理解和识记来回答,这些都是课本基础知识,只要准确理解和识记,就可以顺利回答;最后一题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时,综合上述材料,再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理解回答。
13.【答案】(1)选址特点:在租界新辟区域或租界交界处。
分布特点:处于省份交界处或偏远地区。
(2)共同点:利用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进行革命斗争(利用管理缝隙或薄弱地带进行革命斗争)。
(3)条件: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
意义:保存并发展了革命力量: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知识点】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工农武装割据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 1921年时的中共一大会址处于法租界新辟区城的边缘地带,会场南面不远处便是农田;中共二大会址,正好处于公共租界与法租界交界线上”可知,中共一大、二大的选址特点是远离敌人的统治中心,在租界新辟区域或租界交界处。结合材料二“ 与工农红军利用相关省份交界地区所形成的管理薄弱地带.建立各种红色政权 ”可知,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空间分布特点是分布处于省份交界处或偏远地区。
(2)据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人自觉地利用上海因租界而产生的管理缝隙.进行各种革命斗争,与工农红军利用相关省份交界地区所形成的管理薄弱地带,建立各种红色政权.其事殊而其理一,都是利用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进行革命斗争。 ”可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和农村开展革命斗争策略上的共同点有都是利用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进行革命斗争。
(3)据材料三“ 因为有了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便给了一种条件,使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的共产党领导的红色区域。能够在四围白色政权包围的中间发生和坚持下来 ”可知,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生存下来的有利条件是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重要意义是保存并发展了革命力量;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故答案为:(1) 在租界新辟区域或租界交界处; 处于省份交界处或偏远地区。
(2) 利用事物发展的不平衡性与矛盾差异性进行革命斗争(利用管理缝隙或薄弱地带进行革命斗争)。
(3)白色政权间的长期的分裂和战争; 保存并发展了革命力量:开展工农武装割据的斗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点评】 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等相关史实。
14.【答案】(1)①1921。②生死攸关。③中共七大。④邓小平理论。
(2)特点:从实际出发,坚持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顽强探索。创举:赎买政策。构想:“一国两制”。
(3)决策:改革开放。影响: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贡献,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坚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知识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对外开放;中国共产党的诞生;遵义会议;中共七大
【解析】【分析】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1935年,党中央召开遵义会议。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举行。大会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1997年,中共十五大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故①填1921;②填生死攸关;③填中共七大;④填邓小平理论。
(2)据材料ニ“中国革命中的‘农村中心’思想,是毛泽东在中国社会的复杂环境中,严格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实践中顽强探索的成果,…最终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这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可知,“中国革命成功之路”从实际出发,坚持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顽强探索。据材料三“按照当时的政策,每年给予沈菜舟(恒源祥创始人)定息5万元人民币。他每个月的工资有人民币1000多元……”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造恒源祥这类企业过程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其中的创举是赎买政策。20世纪80年代为解决祖国统一问题,我党又提出了“一国两制”这一创新构想。
(3)据材料四“…中国这40多年来,更多的是实践的成功,是创业的成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这40多年来”的“成功”主要得益于我国的改革开放这一伟大决策。据材料五“…打赢脱贫攻坚战,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历史贡献,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可知,中国脱贫成就为人类减贫事业作出贡献,为全球减贫治理提供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4)综合上述材料可知,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改革开放。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共一大、遵义会议、中共七大、中共十五大、“中国革命成功之路”形成的特点、改造恒源祥这类企业过程中的创举、“一国两制”、我国的改革开放、中国脱贫成就对世界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15.【答案】(1)历史事件:长征态度:照抄照搬会议:遵义会议。
(2)事件:九一八事变。主要特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3)材料一对应的精神:独立自主;材料二对应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知识点】红军长征;九一八事变;遵义会议;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解析】【分析】⑴由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由材料“在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的过程中”“《中国红军长征记》”,可见“战略转移”反映的是长征。结合所学,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处理党内长期存在的分歧与矛盾,由材料“中国共产党能够独立自主地根据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可见指遵义会议。
⑵“十四年奋战”的起点是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关于“特点”,由材料“中国战场还牵制了日军近80%的兵力,对日寇的彻底覆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可得出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由材料“中国共产党最大限度地动员和团结全国军民共同抗战,开辟广大的敌后战场,对敌作战12.5万次,歼灭日军52万余人,歼灭大部分伪军”,可得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⑶材料一中中共对共产国际态度由盲从到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体现了独立自主精神。材料二中抗日战争期间万众一心全民抗战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故答案为:⑴历史事件:长征态度:照抄照搬会议:遵义会议。
⑵事件:九一八事变。主要特点: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⑶材料一对应的精神:独立自主;材料二对应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点评】本题以“ 革命实践铸就革命精神,革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为主线,考查了红军长征与抗日战争等相关史实。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要求较高。21*cnjy*com
16.【答案】(1)历史信息:答案不唯一,可从歼敌时间、地点、人数、方式等角度获取历史信息。原因:任选一条加以分析即可。示例:三大战役歼灭了大量国民党军队。原因: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解放军的英勇奋战;等等。
(2)精神品质:有社会责任感;艰苦创业;勇于拼搏;甘于奉献;等等。成就:建成大庆油田等,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
(3)只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坚持党的领导;等等。
【知识点】三大战役;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得是三大战役,根据所学知识三大战役是指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进行的战略决战包括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最先开始的是辽沈战役,辽沈战役是三大战役中唯一一个共产党人数超过国民党人数的一个战场。通过“关门打狗”的方式取胜解放东北。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同时进行,淮海战役采取中间突破,以及人民的援助支持取得胜利解放长江中下游,淮海战役也被称为小车推出来的胜利。平津战役通过先去两头,后取中间的方式最终解放华北地区。最终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而这些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的支持以及共产党得领导。
正确答案是;三大战役歼灭了大量国民党的军队。原因;党的正确领导,人民的支持等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进喜是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国家经历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以及苏联与我国关系破裂,可得我们国家在那个时期的发展是比较艰难曲折的,但是即便是这样的艰苦的时期,我们的人民还是没有放弃,坚持开发出来大庆油田,其中最为代表的人物王进喜,雷锋等,再根据材料二中“我们要自觉地替国家承担这个压力,这是我们工人阶级的责任,再到井喷时,不顾腿伤,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可得他是有社会责任感的,甘于奉献的精神。成就,据所学内容可得我们在20世纪60年代建成了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大港油田等,我国实现了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不需要再依赖外来洋油。
(3)从三大战役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离不开党的领导,人民的支持等,所以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我们要坚持党的领导。
【点评】该题考查三大战役和社会主义探索时期人物的内容,以及体现的精神。注意看图,根据所学知识去答题。
17.【答案】(1)[示例]图片:《五四运动》。
选择理由:1919年5月4日,北京3000多名学生汇集在天安门前,发表宣言,并举行示威游行。五四运动是一场彻底反 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2)主要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等。
【知识点】五四运动;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黄埔军校建立;黄继光和邱少云;航天事业的发展
【解析】【分析】 (1)以上六幅图片见证了中国近现史上爱国青年的奋斗历程。如果要出一期主题为“复兴有我”的黑板报,我会选择《黄埔军校旧址大门》《杨靖宇》《黄继光》。选择《黄埔军校旧址大门》的理由是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作了准备。选择《杨靖宇》的理由是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直至壮烈牺牲;选择《黄继光》的理由是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
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他们能做到“复兴有我”的主要原因有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等。
故答案为:(1)图片:《黄埔军校旧址大门》;选择理由:1924年5月,孙中山在广州黄埔创办的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黄埔军校招收学生一万多名,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作了准备;图片:《杨靖宇》;选择理由:九一八事变后,杨靖宇在东北组织抗日游击队,英勇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直至壮烈牺牲;图片:《黄继光》;选择理由:在上甘岭战役中,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机枪射口,为战友开辟了前进道路,自己英勇牺牲。
(2)主要原因:崇高的爱国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时代责任感等。
【点评】 本题考查五四运动、黄埔军校的建立、抗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中国现代科技、教育、文体事业的发展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18.【答案】(1)①:自强、求富;②:戊戌变法;③:孙中山;④: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特点: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3)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4)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认识:实现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改革开放。
【知识点】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一国两制”;香港回归
【解析】【分析】⑴根据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李鸿章是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洋务运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提出“自强”“求富”的口号。康有为是戊戌变法的代表人物之一,戊戌变法主张变法图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三民主义是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陈独秀在1915年创办《青年杂志》,掀起新文化运动,提出“民主”“科学”的口号,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近代化探索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⑵根据材料二“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湘赣边界的制据,就是这许多小块中间的小块。”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工农革命军举行秋收起义。起义开始时攻占了一些县城,但由于城市里敌人的力量比较强大,工农革命军损失惨重。毛泽东分析敌强我弱的形势,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他率领工农革命军向湘赣边的井冈山进军,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⑶根据材料三“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当然,还是由于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中“根本方针”指一国两制的构想,在一国两制的指导下,香港顺利回归祖国。第二小问,根据“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可归纳出综合国力的增强;根据“当然,还是由于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可归纳出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第二小问,根据“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可知,实现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根据“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可归纳出要坚持改革开放。
故答案为:⑴①:自强、求富;②:戊戌变法;③:孙中山;④: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特点:从学习西方的技术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⑵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⑶综合国力的增强;一国两制方针的正确指导。
⑷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认识:实现中国梦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要坚持改革开放。
【点评】本题以“ 历史接力棒在传递,中华民族正逐步走向复兴。 ”为主线,考查了中国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国家统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相关史实。问题的设置既注重基础性,又注重概括性和开放性,对学生的答题能力要求较高。
19.【答案】(1)《西游记》
(2)《义勇军进行曲》
(3)《蒙娜丽莎》
【知识点】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解析】【分析】(1)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游记》 成书于明朝中期,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了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
(2)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 以抗日救亡为主题,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曲,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被确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代国歌,1982年,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正式将它定为国歌;
(3)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蒙娜丽莎》 是达·芬奇为佛罗伦萨一位商人的妻子所画的肖像画,人物形象神态自若,嘴角含着一丝微笑,显得恬静,富有生命的活力 ;
故答案为:(1)《西游记》
(2)《义勇军进行曲》
(3)《蒙娜丽莎》
【点评】本题考查识记能力。解答时,依据题干信息的提示,结合对所学知识的识记来回答,要注意识记与之相关的知识。
20.【答案】(1)自然;洋务;维新
(2)清王朝;短暂的春天;军阀割据混战
(3)诞生
(4)国民政府;毛泽东;渡江战役
(5)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知识点】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渡江战役;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自然经济逐步解体。19世纪60-90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戊戌变法是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制度变革的一次尝试,主张学习西方先进政治制度。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短暂的春天”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1918年),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中国民族工业得到一个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袁世凯去世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进入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
(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辞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4)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后,1927年4月,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国民政府。秋收起义失败后,毛泽东等人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探索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1949年,人民解放军进行渡江战役,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5)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如:只有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 胜利,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等。
【点评】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版权所有:21教育】
试题分析部分
1、试卷总体分布分析
总分:190分
分值分布 客观题(占比) 20.0(10.5%)
主观题(占比) 170.0(89.5%)
题量分布 客观题(占比) 10(50.0%)
主观题(占比) 10(50.0%)
2、试卷题量分布分析
大题题型 题目量(占比) 分值(占比)
材料分析题 9(45.0%) 155.0(81.6%)
综合题 1(5.0%) 15.0(7.9%)
单选题 10(50.0%) 20.0(10.5%)
3、试卷难度结构分析
序号 难易度 占比
1 普通 (90.0%)
2 困难 (10.0%)
4、试卷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认知水平) 分值(占比) 对应题号
1 第一次国共合作 2.0(1.1%) 7
2 航天事业的发展 10.0(5.3%) 17
3 文艺复兴 25.0(13.2%) 12
4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70.0(36.8%) 11,13,14,20
5 中华民国 20.0(10.5%) 11
6 义和团运动 2.0(1.1%) 5
7 太平天国运动 2.0(1.1%) 3
8 三大战役 15.0(7.9%) 16
9 九一八事变 15.0(7.9%) 15
10 渡江战役 15.0(7.9%) 20
11 红军长征 30.0(15.8%) 13,15
12 林则徐禁烟运动 2.0(1.1%) 1
13 五四运动 30.0(15.8%) 11,17
14 香港回归 20.0(10.5%) 18
15 新文化运动 45.0(23.7%) 12,18
16 对外开放 20.0(10.5%) 14
17 遵义会议 35.0(18.4%) 14,15
18 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15.0(7.9%) 15
19 洋务运动 22.0(11.6%) 4,18
20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0.0(10.5%) 14
21 百团大战 2.0(1.1%) 8
22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 15.0(7.9%) 20
23 第二次鸦片战争 2.0(1.1%) 2
24 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0.0(5.3%) 17
25 中国近代文学艺术成就 17.0(8.9%) 10,19
26 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15.0(7.9%) 16
27 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 20.0(10.5%) 18
28 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 15.0(7.9%) 19
29 工农武装割据 15.0(7.9%) 13
30 革命志士与武装起义 2.0(1.1%) 6
31 中共七大 20.0(10.5%) 14
32 “一国两制” 20.0(10.5%) 18
33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0(1.1%) 9
34 戊戌变法 40.0(21.1%) 11,18
35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5.0(28.9%) 11,18,20
36 黄继光和邱少云 10.0(5.3%) 17
37 马克思、恩格斯与《共产党宣言》 25.0(13.2%) 12
38 黄埔军校建立 10.0(5.3%) 17
39 明朝的建筑与文学——明长城和北京城、小说和戏剧 15.0(7.9%) 19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