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单元 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讲义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单元 4 修辞立其诚 怜悯是人的天性 讲义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7 12:48: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损益(sǔn)  尊崇(chóng)  顺风转舵(duò)
(二)多音字
(1)载     (2)阿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显示·显现
“显示”,表明事物事理,如显示图像,显示威力,在行动中显示。“显现”,呈现,如山峦显现,场面显现,在脑子里逐渐显现。指情景、场面等的呈现时,二者可通用。
(2)违反·违犯
“违反”,不遵守;不符合(法规、规程、规律等)。“违犯”,不遵守法律规则,违反,触犯,违规,多用于法律和法令。
2.明确词义
(1)哗众取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顺风使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错综纷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以浮夸的言行迎合群众,骗取群众的信赖和支持。(2)比喻顺着情势改变态度(含贬义)。(3)指头绪纷繁,变化多端。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正误,并将错误的改正。
只要正确地认识世界,就能有效地改造世界。有时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也能加深对于世界的认识,但是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还是改造世界的基本条件。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只要……就……”表示充分条件,应改为表必要条件的“只有……才……”。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语病,并改正。
文学不是表示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然而也必须对于事物现象的本质有所显示,才能够感动人心。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和”表并列,应改为表选择关系的“或”。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正确的一项是(  )
唯物主义者无所畏惧,敢于把自己的思想见解亮出来。虽然在今天的世界上唯心主义比较流行,我还是相信,______________。
A.唯物主义必将战胜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是科学研究的真实基础
C.人们必然会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
B [这两句话主要强调“修辞立其诚”是唯物主义的原则,指出“唯物主义”对于科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资料链接]
当代哲学大师——张岱年
张岱年(1909—2004),曾用名宇同,别名季同,河北献县人。中国现代哲学家、哲学史家。193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任教于清华大学哲学系,后任私立中国大学讲师、副教授,清华大学副教授、教授。1952年后,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思想文化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兼职研究员,1980年后任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名誉会长。主要代表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求真集》《玄儒评林》《文化与哲学》等。
作为思想家的张岱年,为人忠厚,不太善于言辞,“刚毅木讷近仁”,始终以“修辞立其诚”为做人与治学宗旨,从不热心政治,立志“学术救国”。1992年4月发表于《人民日报》的《修辞立其诚》充分体现了他做人要“说真话、讲实话”的主张。
[文本鉴赏]
《修辞立其诚》强调为文为人要“真”,探讨个人立身处世的法则。文章基于“诚”这个核心概念进行阐释,就“立其诚”的三层含义,由修辞到为人,展开了深入的思考和阐述。作者运用唯物主义观点,对在“立其诚”方面存在的问题作出了分析和批判,强调要敢于把自己的思想亮出来,说真话,做实事。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言行一致 ②端正学风
任务一 理解文章的内容
1.作者是如何提出文章的中心议题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章开篇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指出这是“发言著论写文章”的原则,并对“立其诚”重新定义,从历史的角度对其进行重新界定,强调古代儒家谓之为“诚”,就是现代所谓的“真”。至此,本文的中心议题“立其诚”就呈现在读者面前了。
2.文章将“立其诚”的含义概括为哪三点?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认为,“立其诚”应包括“名实一致”“言行一致”“表里一致”等三个方面。“名实一致”,就是言辞或命题与客观实际一致;“言行一致”,也就是理论与实践一致,思想与行动一致;“表里一致”,即心口一致,口中所说的与心中所想的应该一致。
3.从文中看,应如何认识客观世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哲学与科学的目的在于追求真理,追求对于世界的正确认识。首先,正确认识客观世界应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其次,发挥主体性,应以认识的客观性为前提。
4.“修辞立其诚”的最起码的要求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强调,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人们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主要是因为不正常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这种不正确的人心扭曲必须改变,而改变的方法就是说真话、讲实话。
任务二 赏析文章的表达技巧
5.文中作者引用了《心术上》中的名言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引用的这段话是说,在认识外物的时候不要对于外物有所损益,力求外物的本来面目。换句话说,认识外物要尊重其客观性,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尽量排除主观因素对认识的影响。
6.文章倒数第三段引用《汉书·儒林传》的话,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反对“曲学阿世”,批评这种做法违反了追求真理的学术宗旨,说明“修辞立其诚”应是端正学风的首要准则,号召大家要遵行这一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任务三 合作探究
7.联系当今网络媒体存在的混乱现象,谈谈你对“修辞立其诚”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一)好文风源自好作风,祛除浮夸不单是改文字,也要改思路。一些自媒体写作者乃至媒体从业者不深入生活,闭门敲键,杜撰文章;不掌握情况,标题惊悚,文章空虚。把讲故事当作讲大话,把喜闻乐见等同于耸人听闻,放弃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放弃了守正求真的舆论担当,让公信力和权威性受到蚕食。这种坏风气必须得到纠正。
(示例二)现在,一些网络媒体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有的热衷故弄玄虚,语不惊人死不休;有的沉迷卖萌八卦,失于轻佻。种种不良文风,需要引起警惕。归根结底,“修辞立其诚”,内容真实、情感真切、态度真诚,才是不可移易的竞争力。
[语言建构]
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捐弃(juān)   约束(shù)   霍布斯(huò)
禀性(bǐng) 嗜血(shì) 汲汲(jí)
摒弃(bìng) 熏陶(xūn)
(二)多音字
1.组词辨析法
(1)着  (2)埋
(3)禁
2.语境辨析法
(1)这种嗜血(xuè)成性的动物原产于巴西的亚马逊平原,它能把一头活生生的牛的每一滴血(xiě)吸食干净。
(2)为了能让我们这个西北边陲的小村寨自给(jǐ)自足,这位从大城市来的扶贫干部把自己的心血都献给(gěi)了这片土地。
二、写对字形
(1) (2)
(3) (4)
三、积累词语
1.理解辨析
(1)权利·权力
权利:指法律赋予人实现其利益的一种力量。与“义务”相对。权力:①指政治上的强制力量;②指职责范围内的支配力量。
(2)派生·衍生
派生:是由某一根本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分化出来的东西。衍生:是“通过演变而产生的”,“衍生”实际上或理论上是从母体物质得到的新物质。
2.明确词义
(1)混为一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无拘无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感同身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无动于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设身处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充耳不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若无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把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当作同样的事物谈论。(2)形容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3)现多指虽未亲身经历,但感受就同亲身经历过一样。(4)指心里一点不受感动;一点也不动心。(5)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境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6)形容有意不听别人的意见。(7)形容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或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的样子。
[语言运用]
1.判断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写法的正误,并将错误的改正。
在训(xùn)导人们方面,它屏弃了“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这样一句富于理性和符合公正原则的精辟(pì)格言。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屏弃”应为“摒弃”。
2.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恰当的一项是(  )
的确,在旁边观看的动物愈是对受难的动物的痛苦感同身受,___________________。很显然,这种感同身受的程度,在自然状态下比在理智状态下更真切得多。
A.它愈是感到害怕和震惊
B.它的同情心便愈是强烈
C.它愈是变得更加理智
B [整段文字主要谈论动物的“怜悯”心,A项中的“害怕和震惊”有误,C项中的“更加理智”不符语境。]
[资料链接]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思想家——卢梭
卢梭(1712-1778),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是18世纪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先驱,启蒙运动最卓越的代表人物之一。他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儿》,提出了以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奠定了在教育史上的显赫地位。他的代表作《爱弥儿》和柏拉图的《理想国》、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并称为教育史上的三大里程碑。主要著作还有《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忏悔录》《新爱洛漪丝》等。
1743年,卢梭在威尼斯逗留时,就已经打算写一部关于政治制度的鸿篇大论。1753年,第戎学院公布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的征文题目。卢梭应第戎学院的征文竞赛,撰写了他的论文《论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起因和基础》,后结集出版。《怜悯是人的天性》即节选自该部书。
启蒙运动
启蒙运动,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以法国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理性崇拜”,用理性之光驱散愚昧的黑暗。这次运动有力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
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等。启蒙运动同时为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框架,并且导致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兴起,与音乐史上的巴洛克时期以及艺术史上的新古典主义时期是同一时期。
[文本鉴赏]
《怜悯是人的天性》这篇文章在批评霍布斯“人天生是恶人”观点的基础上,用事实指出,善是人的本性,怜悯心作为一种善,是人类最普遍和最有用的一种美德。怜悯心对于人类生活,对于调节人与人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文笔流畅,思路清晰,很具有启发作用。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答案] ①引出善、恶话题 ②归纳怜悯心的各种作用
任务一 分析文章的内容
1.从文章第二段来看,霍布斯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他是怎样得出结论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霍布斯认为,人天生是恶人。在他眼中,人生来就没有任何善的观念,不知道什么是美德,从来不对他的同类效劳,人总是以为自己是整个宇宙的主人。
2.从文章倒数第二段来看,自爱心是怎样产生的?它与怜悯心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作者认为,自爱心是在理智的情况下产生的,它主要是关心自我,使自己远离一切使其感到为难和痛苦的事物。自爱心引导人肯定自我价值,追求自由,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怜悯心,使人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他人,关爱世界。
3.文章最后一段指出了怜悯之心的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能缓和每一个人只知道顾自己的自爱心,从而有助于整个人类的互相依存。②不仅可以代替法律、良风美俗和道德,而且还可以让每一个人都能获得需要的东西。③在训导人们方面,强调“在谋求自己的利益时,要尽可能不损害他人”的原则。
任务二 赏析文章的语言和手法
4.卢梭是如何评价霍布斯的观点的?运用了什么方法对他的看法进行了批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卢梭认为,霍布斯对人性的解释着眼点是错误的,他把满足许许多多欲望而产生的需要,与野蛮人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存而产生的需要混为了一谈,他还忽略了人天生就有一种不愿意看见自己同类受苦的厌恶心理这种事实。卢梭在批评霍布斯观点时主要运用了逻辑推理中的归谬法。
5.如何理解“这是纯粹的天性的运动,是先于思维的心灵的运动”这句话的含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这里是就怜悯心而言的,作者认为,怜悯心是一种天然的力量,要早于思维的心灵运动而产生,这种力量是原始的,即使是最败坏的风俗也难以摧毁。怜悯心是一种感性认识,而不是理性思维。
6.作者在谈论怜悯心会派生出许许多多的社会美德时,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文中以“在旁边观看的动物”为例,运用类比的方法,指出愈是对受难的同类的痛苦感同身受,它的同情心、怜悯心愈是强烈。
任务三 合作探究
7.教育学家孟子和卢梭都主张人性本善,其核心思想一样吗?请结合史料加以探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既有相似点,也有区别。
①孟子的性善论是一种有限定的性善论,强调了善的社会习得和对教育的依赖。它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孟子认为人性是指“仁义礼智”之类道德属性。另一方面,“我固有之”的“仁义礼智”归根结底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人性的善是人类学习的结果,是人类缓慢进化的结果。
②卢梭同孟子一样,都认定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卢梭强调,在人的天性中,包括两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感情,即自爱心和怜悯心。卢梭认为人类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而在长大之后所需要的东西,全都由教育赐予,而人的本性又是善良的,因此,只要能让人的本性得到自然发展,人就必然趋向于善。
[写法借鉴]
1.写作特色
运用引证法
《修辞立其诚》开头引用《易传·文言》中的名句,引出本文的论点;中间部分引用《心术上》一段话,强调追求真理要力求避免主观的干扰;倒数第三段引用辕固对公孙弘说的一句话,说明“修辞立其诚”对端正学风的重要性。这些引用,不仅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也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2.写法指导
引用论证要注意三点
引证法也叫道理论证,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古诗文名句、反映科学规律的俗语谚语警句等来证明自己观点正确可信的一种论证方法。它的好处是丰富论证的内容,增强论证的权威性,对论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怎么用好引证法呢?
(1)所引用的名言警句等针对性要强。每句名言都产生于特定的背景,都应用于特定的交际目的,即使谈同一个问题,也有不少名言可供选取。要仔细分析每个道理论据的特有功能,将它引用到最恰当的语言环境之中。
(2)要简洁,不宜过多。议论是在发表自己的见解而不是在介绍他人的见解。引用他人的话,目的是为了让读者更加信服自己的话,自己的话应是议论的主体,应是全文最醒目的部分。过多的引文,很容易将自己的分析淹没。
(3)要注意直接引用和间接引用的区别。直接引用是指直接摘录原材料的有关词句,务求文字甚至标点均准确无误,引用时用引号表示;间接引用是指摘引或概述原材料中有关词句的大意,不必用引号,但要注意人称的转换。无论直接引用还是间接引用,它们都必须与所论述的中心论点相一致。
3.迁移运用
请以“心系祖国”为话题,写一段议论性文字,运用引证和例证法,不少于2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示例)心系祖国,这是多么神圣崇高的情感!文天祥过零丁洋,浩歌“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时,想到的是祖国;谭嗣同面对屠刀,引颈就戮时,面不改色,“我自横刀向天笑”,他想到的还是祖国;陆放翁说:“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他魂牵梦萦的也是祖国;吉鸿昌就义时慨叹自己不能为国抗日死,发出“何惜自己身”的最强音,他甘洒热血,视死如归,所报者就是祖国。对祖国,他们有着浓烈、深沉、溶解不开的爱恋。为了祖国的命运,他们甘愿将血肉之躯献出,化入祖国的大地,与祖国永远心心相印在一起,这是何等的感天动地啊!
[素材采撷]

1.素材积累
张岱年题字
在第12届国际中国哲学大会上,大会主席方克立先生派我照顾张先生。中午就餐前,张先生刚刚坐下来,南京大学哲学系一位教授就俯身请张先生为他题字。张先生用硬笔在一张白纸上很认真地写下那位老师提前写的一幅字。我看张先生很有兴致,顺便也请他为我写两句勉励的话。张先生没有推辞,爽快地拿起笔,在会议手册空白页上(我没有提前准备纸张)写下了八个有力的大字:“自强不息 厚德载物”。当时,我十分感动,深切体会到张先生平易近人、奖掖后进的长者之风。这八个大字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和以张先生为代表的中国优秀知识分子的精神,也包含了张先生对中国青年一代知识分子的希望。
【应用角度】  “做人与做事”“自强不息”“平易待人”“精神传承”等。
2.素材应用
大凡跟张岱年先生有过交往的人,都会有这样深切的体会:他平等待人,平易近人,有求必应;刚毅木讷,直道而行;诲人不倦,奖掖后进;厚重朴直,淡泊明志,生活俭朴。他的弟子刘笑敢先生说他具有“三诚”,即“为学真诚,为师热诚,为人坦诚”。
张岱年对学生,不仅学习上循循善诱、严格要求,生活上更是问寒问暖、慷慨相助。他还常留学生在家吃饭,如果学生给他送了东西,他必给钱还要说谢谢,或者亲自登门回拜、回赠礼品。难怪张老的学生感叹: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张老仁慈宽厚的胸怀正好应了仁者长寿的古训。

1.素材积累
卢梭的拒绝
法国思想家卢梭年轻时只身闯荡巴黎,他创作的歌剧《乡村卜师》在公演后大获成功,国王观看了演出,给予很高的评价。第二天,使臣来到了卢梭的住所,宣布国王要召见他,并且要赐给他一份年金。有了一份国王赐予的年金,就等于有了一份有保障的固定收入,这对于居无定所、入不敷出的卢梭来说不啻于天大的恩赐,可是谁也想不到卢梭却断然拒绝了。
他为什么要拒绝呢?后来,他在《忏悔录》里陈述了拒绝的理由:“那笔可以说是到手的年金,我是丢掉了,但是我也就免除了年金会加到我身上的枷锁。有了年金,真理完蛋了,自由完蛋了,勇气也完蛋了。从此以后怎么还能谈独立和淡泊呢?一接受这笔年金,我就只得阿谀逢迎,或者噤若寒蝉了。”
【应用角度】  “人格独立”“坚持真理”“自由”“淡泊名利”“诱惑”等。
2.素材应用
掬一捧灼人的黄沙,踏一方炙热的天地,生命中的瀚海阑干,便如此清晰而真实地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无路可退,唯有穿越过去。而此时,一切便如卡夫卡在“自由意志三点式”中所写的,我们因为可以选择穿越沙漠的道路和方式而自由,却也因为必须穿越这片沙漠而不自由。
卢梭有言:“人生而自由,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之中。”我们面对的,是绝对的边城荒漠、苦难挫折,我们拥有的,是相对的自由幸福、平等宁和。从这个意义上看,对渺小的人类而言,似乎一切的努力,终将尽付东流;一切的美好,也会难以为继,只剩下永恒的苦难在短暂的人世中穿透着摄人心魄的回音。
1.[先贤语录]  栖守道德者,寂寞一时;依阿权势者,凄凉万古。
(《菜根谭》)
[明理知义] 一个能够坚守道德水准的人,也许会寂寞一时;一个依附权贵的人,却会有永远的孤独。
[成长启示] 是恪守道德节操遭受一时的冷落,还是依附权势遭受千秋万载的唾弃与凄凉?对照我们今天的一些人在现代商品大潮中丢掉原则、丧失理想而贪污腐败的做法,毋庸置疑,我们当选前者。
2.[先贤语录] 冷眼观人,冷耳听语,冷情当感,冷心思理。
(《菜根谭》)
[明理知义] 要用冷静的眼光去观察他人的行为,要用冷静的耳朵去细听他人的言语,要用冷静的心情去处理事物,要用冷静的头脑去思考事理。
[成长启示] 不要感情冲动,意气用事,而失去理智。唯有在冷静的思考下,人类的智慧才能发挥,分辨才会清晰,思虑才会正确。
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