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六年级下册 第六章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五四制)生物六年级下册 第六章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教案(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08 05:43:2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一、教学准备
1.征集意见:仔细观察校园各处绿化情况,结合课本中的“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提出自己对校园绿化情况的建议。
2.课前调查:调查当地或者我国某地的植被情况,制作PPT进行展示。
3.收集资料:自己参加的植树活动照片,各地绿化的有效经验。
4.其他准备:多媒体课件。
二、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目的
情境导入“最喜欢的校园绿化” 同学们,自然界最常见,最富创造力的颜色是绿色,这得益于广袤的?校园里我最喜欢的绿化是“荷塘”(图片),你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最喜欢的校园一角吗?活动一:改进校园绿化问题:1.哪里绿化美?美在哪里?2.哪里绿化需要改进?怎么改进? 学生回顾绿色植物的重要作用。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校园绿化,并说出理由。幻灯展示:学生对校园绿化情况的改进设想。腊梅园、中心区灌木丛、一号楼前树木、室内绿化等等。 以学生最熟悉的校园为出发点,将“绿化校园的设计活动”部分内容前置,从评价校园的绿化到改进校园的绿化,初步感知“绿化”。
2. 不同地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 总结一下我国植被分布的规律。
小组1:川西北高原的绿洲——若尔盖草原
形成认识:我国植被覆盖率低。
引导学生留心身边熟悉的事物,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学生对于土壤沙化有认识,但是对于土壤沙化的过程却不了解,学生的调查,恰恰可以弥补这一空白,生动形象。同时对于植被破坏后的修复需要时间很长有了直观的感性认识,促使爱护植被意识的深化。
植被覆盖率率低怎么破?
出示学生和老师周末参加植树活动的照片,有没有你?有一种踏青叫种植美。“绿色荒漠”怎么破?请阅读“延伸阅读”。“绿色荒漠”是怎么形成的?含义是什么?出示滨海路绿化成功经验。出示资料:“互联网+助力——种绿”新技术助力——库布其防治荒漠化模式。 在认识植被现状的基础上,重视绿化。分析:磁山绿化“植什么树?种什么草?怎么种?取决于什么?”形成依据“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科学选择绿化植物。分析遥感图,直观感知绿化效果。 通过展示学生参与绿化的图片,强化绿化行动的重要意义,体会成就感。应用“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念,科学绿化。形成新技术服务于生活的意识和理念。
2016年,森林覆盖率达21.66%
2017年,中国完成退耕还林还草1230万亩
2018年,拟造林超1亿亩
耕地轮作休耕试点面积增加到3000万亩
学生阅读广告。形成“种植+养护+……=绿化
”的意识。加深养护绿化成果的意识。学生熟悉几条重要法律法规的内容,形成依法护绿的意识。分析数据,形成绿化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的意识。形成“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识。 观念指导生活。本节课的核心任务是形成“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识”。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和一个个形象的数据
小结 相信通过我们不断的努力,一定会造就美好江山,实现人与自然生命和谐共处,打造绿水青山。那么,你将如何设计校园的绿化,请小组合作,继续完善。   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3、板书设计:
第六章 爱护植被 绿化祖国

植 植被 绿化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