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红楼春趣
课题 红楼春趣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课时
文本解读 《红楼春趣》是一篇略读课文,节选自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题目为编者所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能初步了解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主要人物的特点。 依据文前的阅读提示要求能大致读懂课文内容,读后交流宝玉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继续运用本单元所学阅读方法,从“整合趣事”的梳理与“聚焦人物”的描写两大板块研读课文,感受放风筝时的自由快乐,体会大观园儿女手足情深及高雅意趣,叹服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文中,人物的语言描写丰富、个性鲜明。我选择联系学生生活、创设情境朗读对话内容,深入人物内心的方法。关注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多处“笑道”想象画面,关注话语中多处出现的语气词“了、来、儿、罢”朗读出韵味。拓展部分,通过“阅读链接”,让学生对放风筝这一活动有进一步的感受,体会民俗文化的传承。
学情分析 阅读名著《红楼梦》青少版的同学寥寥无几。课前让学生充分阅读资料(文字、图片)、观看影视短片,了解课本中出现的人物,了解《红楼梦》的文学地位、作者及创作背景。开启学生的阅读视野,不仅为走近课文中的人物做好铺垫、理顺人物关系,也为学生学习课文、激发课外阅读奠定极大兴趣。
教学目标 1、读准课文中难读的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大致读懂课文,品读重点语句,感受人物形象,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4.品味本文语言,初步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通过语言、动作等细节描写,走近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初步学习阅读名著的方法。
教学难点 品味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 通过细节描写初步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激发阅读《红楼梦》的兴趣。
教学准备 1. 熟悉《红楼梦》相关资料(文字、图片、影视)。 2. 参照文前的“阅读提示”预习课文,熟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做好阅读批注。 3.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导入(2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八课《红楼春趣》,你知道“红楼”是什么意思?对了,它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那你了解《红楼梦》吗? 《红楼梦》,中国古代章回体长篇小说,又名《石头记》,清代作家曹雪芹所著。小说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为背景,以贾宝玉与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为主线,展现了古代社会各个角度的人生百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红楼梦》里发生在春天的一个有趣的故事。 此环节的教学目的是创设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预习(8分钟) 学习课文之前,请你用十分钟的时间先预习一下 预习提纲; 1、读课文两遍,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遇到不理解的字词,查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猜测,大致读懂课文。 此环节的教学目的是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自我检测 1、 读句子,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或选字组词,画上√。 (1)据说古时候风筝是用来放(晦 讳)气的,所以落到谁家院子里若是拾回去,就会犯忌(晦 讳 ) 。 (2)(洽 恰)遇春暖花开,院中姹紫(嫣 焉)红,姑娘们打开抽屉(tì dì ),拿出扇子,带上珠钗(chā chā i),朝院子走去。 2、正音并理解 剪子股儿 籰子 豁喇喇 3、理解句子 探春笑道:“紫鹃太小器,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此环节立足于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和学习要求进行针对性训练。
课文分析(30) 一、疏通课文脉络 《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读读课文,能大致读懂就可以。 读后和同学交流: 课文围绕风筝写了几件事?请你默读课文,用短语来概括。 1、(1自然段)丫头们拾到了一只别人放飞的风筝。(拾风筝) 2、(2、3自然段)大家听从黛玉放晦气的建议,纷纷拿出自己的风筝。(拿风筝) 3、(4自然段)宝玉等一干人在山坡上放风筝。 4、(5自然段)大家都想帮黛玉把病根放了去,剪断了风筝线,放飞了风筝。 二、剖析主要人物性格特点 1、课文人物介绍 林黛玉,薛宝钗,薛宝琴,贾探春都是住在贾府里的身份高贵的小姐,贾宝玉是贾家的公子;紫鹃,嫣红,翠墨,晴雯,袭姑娘是这些小姐公子们的丫鬟。 2、在今天这篇课文里谁才是主角呢? 贾宝玉:贾政最小的几子,因为出生时口含玉石,便得名“宝玉”,他的祖母,也就是府中德高望重的贾母视他为掌上明珠,对他宠爱有加。 这样一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贾府公子在课文里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请你画出课文描写宝玉言行的句子,并为他设计一张人物卡片。 (
人物:宝玉
1
、文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描写:
------------------------------------------------
。
2
、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
-
-
-------------------------
----------------------------
。
) 3、交流欣赏学生制作的人物卡片。 总结 宝玉性格单纯善良,很会为别人着想。 对于求而不得的风筝,宝玉没有生气,更没有怪罪丫鬟们,可见,他虽然是个公子,但却没有一点公子的架子。为人亲切,随和。 宝玉是个直性子,遇到不开心的事情,一吐为快。单纯率真。 你有不同的看法和想法,课下请跟身边的人交流下。 4、在放飞风筝时,贾宝玉又会有怎样的表现呢,课文里没有细说,让我们观赏一段视频,来了解一下吧。 播放电影《红楼梦》片段 瞧,这样一位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公子哥,身上不但没有骄奢之气,反倒待人亲切,性格单纯,真是惹人爱呀。请你读一读这些描写宝玉的句子吧。 (1)宝玉等听了,也都出来看时,宝玉笑道:“我认得这风筝,这是大老爷那院里嫣红姑娘放的。拿下来给他送过去罢。” (2)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宝玉道:“我还没放一遭儿呢。” (3)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便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 5、聚焦一个人物,细读相关描写,感受他的性格特点,这也是读名著的一个好方法。 三、欣赏阅读链接 同学们,《红楼春趣》主要写了宝玉、黛玉等在春天放风筝的趣事,现代作家林庚先生也写了一篇《风筝》。请你快速默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边读边思考,它与课文中的放风筝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交流 相同之处 1、林庚先生的《风筝》和课文都描写了放风筝的乐趣,也都提到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 2、都表达了对风筝的喜爱。 不同之处 《红楼春趣》主要写公子小姐和丫鬟们放风筝的故事,林庚先生的文章主要介绍自己小时候放风筝的经历和故都北平放风筝的盛况。向我们展示了放风筝这一古老的民俗文化。 四、列举红楼故事 《海棠诗社》《黛玉葬花》《刘姥姥进大观园》《宝玉挨打》《元春省亲》 这些故事或喜或悲,或有趣,或好玩。课后我们可以继续走进红楼梦,去感受书中跌宕起伏的人物命运,和四大家族的兴亡盛衰。 五、出示课后练习 (一)将本课与阅读链接进行比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这两篇文章都描写了放风筝的乐趣。 ( ) 2、《红楼春趣》里的人生活条件优越,可以尽情享受放风筝的乐趣;而林庚却因生活所迫,想放风筝而不可得。 ( ) 3、两篇文章都提到了放风筝是为了放晦气 。( ) (二)推荐阅读《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以总结归纳的形式明确新知。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检验学习效果,梳理知识的体系,内化新知识。 以分析和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为立足点,精心设计课堂问题,使课堂教学整合成既有学生自学,又有研讨交流的平台,保证课堂教学时间真正用于学生的有效学习。 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于共同发展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在倾听中学会思考,在思考中学会质疑。 巩固上面环节中对宝玉的认知,进一步感受其性格特点。 立足于课内外相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点带面,进一步深入红楼,激发孩子探究名著的魅力。 检测学习效果,在评价中发展提高。 拓展阅读
板书设计 一目了然,感受文章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