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综合提升卷(Word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综合提升卷(Word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7 14:5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章综合提升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6分)
1.手掌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鼓声消失了,原因是手 (  )
A.把声音反射回去了
B.吸收了声波
C.改变了鼓面的振动频率,使发出的声音超出了人的听觉范围
D.使鼓面停止了振动
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  )
3.下表记录了声音在一些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请根据表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介质 声速/(m·s-1) 介质 声速/(m·s-1)
空气(0 ℃) 331 软木 500
空气(15 ℃) 340 水(常温) 1500
空气(20 ℃) 343 海水(25 ℃) 1531
氮气(10 ℃) 343 铜 3750
氮气(20 ℃) 349 铁 5200
A.声速的大小只跟介质的种类有关
B.介质的温度会影响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C.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大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在氮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不相等
4.小强是个航天迷,“神舟”系列航天飞船遨游太空时,小强发现航天员在太空舱中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作业时,他们之间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通信设备进行交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飞船外只有用通信设备才能发声
B.飞船外用通信设备传声快些
C.太空舱内是真空环境
D.太空舱内有声音传播需要的介质
5.蜜蜂载着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300次,不载花蜜时平均每秒振动440次,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飞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飞回,主要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辨别的 (  )
A.声音的音调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
C.飞行路线形状不同 D.飞行高低不同
6.小军朗读课文时声音太小,离他较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老师请他声音再大一点。这里的“声音大一点”指的是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7.在门窗关闭的空教室里说话,会感到声音比在门窗打开且放有桌椅的教室里说话的声音响亮,原因是 (  )
A.声音的响度大些 B.声音的音调高些
C.声音与回声分开了 D.声音与回声混在一起了
8.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我们能区分出小提琴和二胡的声音,是因为它们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
B.听不到隔壁教室的声音,这是因为墙壁不能传声
C.医生用的听诊器能减少声音的分散,使传入医生耳朵里的声音响度大
D.歌唱演员引吭高歌,其中的“高”是指音调高
9.如图所示为甲、乙、丙三个物体所发声音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10.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说话声属于噪声
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
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
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11.如图所示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
A.摩托车的消声器      B.隔音走廊
C.工人戴防噪声耳罩 D.噪声监测设备
  
12.声能够传递信息和能量。下列事例中主要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C.通过声学仪器接收到的次声波等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
D.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3.晚饭后,雅琦同学和妈妈一起刷洗餐具,演奏出锅、碗、筷、勺的“交响曲”,响声是由于餐具的    产生的,根据声音的    能够判断出是锅还是碗发出的响声。
14.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从声学角度来看,噪声是由于发声体的        产生的,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条100 m宽的林带可降低20~25 dB,从减弱噪声的途径来看,这是在         减弱噪声的。
15.在飞机失事搜寻过程中,搜救舰船在定位和测量海深时都要用到超声测位仪(如图所示),它是利用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来工作的。若海水的深度是6.75km,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则测位仪发出信号后需经过    s才能接收到信号。
16.成语典故“掩耳盗铃”中的那个人之所以显得很可笑,是因为他既没有阻止声音的    ,也没有阻止声音的    ,只是阻碍了声音传入自己的耳中。
17.人听到的蚊子飞行的“嗡嗡”声,是由于蚊子翅膀    而产生的,但人听不到蝴蝶飞行的声音,是因为蝴蝶发出声音的    不在人耳的听觉频率范围内。
18.我们在打电话时能听出是妈妈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三要素中的    来判断的;如图图果把正在发声的闹钟放在真空罩里,我们就听不到闹钟的声音了,这是因为                。
19.如图所示,相同的瓶子里装入了高度不同的水。用棒敲击瓶子时,可发出不同的声音,此时发声体是       ,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用嘴对准瓶口吹,也可发出不同的声音,此时发声体是     ,发出的声音音调从左至右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20.男女生合唱时,男中音放声高歌,女高音小声伴唱,则  的响度大,   的音调高。
21.小华在家里修理厨房里的桌子时,不停地有敲击物体的声音发出,为了使隔壁的小明学习时避免受到干扰,小华采取了以下三种方案:
①在被敲的地方垫一块抹布;②把房间、厨房门窗关严;③嘱咐小明暂时用耳机塞住耳朵。
上述三种方案中,第一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第二种是在        中减弱噪声;第三种是在    处减弱噪声。
三、实验探究题(共30分)
22.(14分)某同学在探究“声音的音调、响度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做了以下实验:
(1)如图甲所示,用硬纸片在钢锯齿上滑动,硬纸片会因    而发出声音。当滑动速度越大时,硬纸片振动的频率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是由声源的振动    决定的。
(2)如图图图乙所示,用一只手将锯条一端压在桌面上,用另一只手轻拨锯条伸出桌面的一端,听其发声的响度;再用更大的力去拨锯条,这时发现锯条的振幅变    ,发声的响度变    ,这说明响度与声源的    有关。
23.(8分)小丽同学在观察小提琴、二胡等乐器的弦振动时猜想:在弦张紧程度相同的条件下,发声的音调高低还可能与弦的粗细、长短及弦的材料有关。于是小丽找来了各种不同的琴弦,想通过实验进行探究。琴弦的编号及情况如图图下表所示。
编号 琴弦的材料 琴弦的长度/cm 琴弦的横截面积/mm2
① 钢 30 0.3
② 钢 30 0.6
③ 尼龙丝 40 0.5
④ 铜 50 0.5
⑤ 尼龙丝 50 0.5
(1)如图图果想探究弦发声时音调与弦的材料的关系,小丽应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2)如图图果想探究弦发声时音调与弦的粗细的关系,小丽应选用表中编号为    的琴弦进行实验。
(3)通过查阅资料,小丽知道了琴弦的振动频率与琴弦长度的关系,如图 所示。如图图果小丽的实验无误,则可确定的是编号为    的琴弦一定比编号为    的琴弦振动时发声的音调高。
24.(8分)如图所示为一声速测量仪器的使用说明书和实验装置图,阅读并回答下列问题。
(1)若把铜铃放在甲、乙的中点,则液晶显示屏的示数为    。
(2)一同学将铜铃放到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则铜铃离甲越远,液晶显示屏上的数值    (选填“越大”“越小”或“不变”)。
(3)一同学想验证声速与气体内部压力的关系,把铜铃固定放在甲的左边,并与甲、乙在一条直线上,然后在甲、乙之间加压,发现液晶显示屏的数值变小,则说明声速随气体压力的增大而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4)如图图图所示,已知s1=20 cm,s2=80 cm,液晶显示屏上显示:1.875,则此时声速约为_________m/s。
四、简答题(5分)
25.在冬天,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外面万籁俱寂。这是怎么回事 难道是人为的活动减少了吗 那么,为什么在雪被人踩过后,大自然又恢复了以前的喧嚣 原来,刚下过的雪是新鲜蓬松的。它的表面层有许多小气孔,当外界的声波传入这些小气孔时便会发生反射。由于气孔往往是内部大而口径小。所以,仅有少部分声波的能量能通过出口反射回来,而大部分声波的能量则被吸收掉了,从而导致自然界声音的大部分能量均被这个表面层吸收,故出现了万籁俱寂的场面。而雪被人踩过后,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原本新鲜蓬松的雪就会被压实,从而减小了对声波能量的吸收,所以,自然界便又恢复了往日的喧嚣。
(1)根据上述材料,你得到的结论是什么
(2)在生活中比较高档的音箱四周都用多孔的海绵包着,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五、计算题(8分)
26.星期天,雅琦和同学们经过申请来到学校做声学实验,她们在两栋相距较远的教学楼中间的空地上,用扩音器大叫一声的同时打开停表计时,0.2 s后在安静的校园内可以很清晰地听到一次回声,又过了0.2 s后听到另一次回声,由此推算出两栋教学楼中间的直线距离。如图图果空气中的声速是340 m/s,她们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答案
1.D 解: 敲鼓时鼓面振动发出声音,手掌按住鼓面,鼓面停止振动,因此鼓声消失。
2.B 解: 改变试管中的水量,用嘴吹试管口,空气柱的长度发生变化,振动频率发生变化,音调发生变化,研究的是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故B符合题意。
3.B
4.D 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声音。太空舱内有空气,可以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是真空,所以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对话。
5.A 解: 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蜜蜂载花蜜飞行频率小于不载花蜜飞行频率,蜜蜂载花蜜飞行音调低于不载花蜜飞行音调;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了蜜回来,主要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6.B
7.D
8.C
9.A 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故频率相同,音调相同,C错误;甲、乙、丙的振动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B错误;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三者的音色不同,A正确、D错误。
10.C
11.D 解: 给摩托车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隔音走廊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戴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噪声监测设备只能监测所在环境中的噪声,不能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
12.D
13.振动 音色
14.无规则振动 传播过程中
15.液体 9 解: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超声测位仪是利用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来工作的。
超声波传播的距离:
s=2×6.75×103m=1.35×104m,
由v=可得,从发出到接收到超声波所用的时间:
t===9s。 
16.产生 传播
17.振动 频率
18.音色 真空不能传声 
19.瓶子和水 降低 空气柱 升高
20.男中音 女高音
21.声源 传播过程 人耳
22.(1)振动 高 高 频率
(2)大 大 振幅
23.(1)④⑤
(2)①②
(3)③ ⑤
24.(1)0 (2)不变
(3)A (4)320
25.(1)多孔的物体吸音效果要比实心物体吸音效果好。
(2)音箱在使用过程中会振动发声,为了减小噪声对音响效果的影响,常用多孔的海绵包着,这样可以吸收大部分的噪声,使音箱发出的声音纯正一些。
26.她们与一侧教学楼间的距离:
s1 =vt1=340 m/s ×=34 m;
她们与另一侧教学楼间的距离:
s2 =vt2=340 m/s× =68 m;
所以两栋教学楼中间的直线距离:
s=s1+ s2=34 m+68 m=10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