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综合提升卷(Word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五章 我们周围的物质 综合提升卷(Word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粤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7 15:04: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综合提升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太阳能飞机“阳光动力2号”进行了环球试飞,它的机身和机翼均采用了极轻的碳纤维材料。这种材料的优点是 (  )
A.弹性小 B.体积小 C.密度小 D.硬度小
2.下列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  )
A.人体的密度约为2.0×103 kg/m3 B.一辆家用轿车的质量约为2 t
C.盐水的密度约为0.95×103 kg/m3 D.八年级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1 kg
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 (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最大测量值
C.称量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4.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C.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表明1 m3冰的质量是0.9×103 kg/m3
D.宇航员把月球岩石标本带回地球,标本的质量不变
5.小红根据下表提供的几种物质的密度(常温常压下),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
物质 密度/(kg·m-3) 物质 密度/(kg·m-3)
水 1.0×103 冰(0 ℃) 0.9×103
酒精 0.8×103 铝 2.7×103
汞 13.6×103 铜 8.9×103
①固体的密度都大于液体的密度
②体积相同的实心铝块和实心冰块,铝块的质量是冰块的3倍
③把200 g酒精倒掉100 g,剩下酒精的密度不变
④质量相等的实心铝块和实心铜块,铝块的体积一定小于铜块的体积
A.只有①和② B.只有②和④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③
6.甲、乙两个质地均匀的实心正方体边长分别为10 cm和5 cm。用同一台电子秤分别测量它们的质量,结果如图所示,则甲、乙两正方体的密度之比为 (  )
A.1∶4 B.1∶2 C.1∶1 D.4∶1
7.在密闭空间内,气体总是能充满整个空间。一个容积为1 L的钢瓶,充入一定质量的压缩天然气,在用掉后,剩余天然气的密度是6 kg/m3 。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来天然气的密度也是6 kg/m3
B.原来天然气的密度是18 kg/m3
C.剩余天然气的质量是6 g
D.原来天然气的质量是12 g
8.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m-V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乙的密度较大 B.甲的密度为0.5 g/cm3
C.甲、乙的密度之比为2∶1 D.乙的密度随质量的增大而增大
9.关于材料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超导体的导电能力很强,用它做白炽灯的灯丝,灯会更亮
B.用纳米碳薄膜制成的材料能够吸收电磁波,这种材料涂在飞机外面可起到“隐身”的作用
C.一次性医用口罩的鼻梁条多为一根细的金属条,这利用了金属塑性好的特点
D.铝合金的密度小、硬度高,常用来做航空材料
10.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制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量杯的质量为40 g
B.40 cm3该液体的质量为40 g
C.该液体的密度为1.25 g/cm3
D.该液体的密度为2 g/cm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
11.石墨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石墨烯碎片需要全部回收,否则,飘散的石墨烯碎片若进入电器,会导致电器短路,若被吸入人体呼吸道,会切开细胞。可见石墨烯的物理属性是         、        。
12.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时,将被测物体和砝码放错了位置,天平横梁平衡时,左盘放入100 g和20 g的砝码各一个,游码所对的刻度值为4 g,则物体质量为    g。测完后才发现使用的是已经磨损的砝码,则这个物体的真实质量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刚才计算出的质量。
13.小明把装有450 mL纯净水的容器放进冰箱,当容器里的水全部变成冰以后,冰的质量是_________g,此过程体积变化了     cm3。(已知ρ水=1.0×103 kg/m3,ρ冰=0.9×103 kg/m3)
14.小明在校运会上获得一块奖牌,他想知道这块奖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于是他用天平和量杯测出该奖牌的质量和体积分别为14 g和2 cm3,并算出它的密度为      g/cm3,小明通过查密度表得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由此他判断该奖牌    (选填“是”或“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15.小明记录了一定质量的水体积随温度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在0~4 ℃,随着水温的升高,水的体积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当水温在4 ℃时,水的密度是    (选填“最大”或“最小”)的。
16.有一只空心铝球,其质量为54 g,体积为30 cm3,则空心部分的体积为    cm3。若将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总质量变为62 g,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    g/cm3。(ρ铝=2.7×103 kg/m3)
17.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过程中带出的水),则石块的质量为    g,石块的密度为    g/cm3。(ρ水=1.0×103 kg/m3)
三、实验探究题(共28分)
18.(8分)在“用天平测量固体质量”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步骤如图图下:
(1)将天平取出,放置在      上,如图甲所示,此时应该先调节_________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
(2)天平调节平衡后,将待测石块放在天平的    (选填“左”或“右”)盘上,用    加减砝码。根据石块的估计质量,向天平上加砝码时,应该先加    (选填“大”或“小”)砝码。
(3)在测量时,如图图果添加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右,而取出最小的砝码后指针偏左。这种情况下应该取出最小的砝码,并调节    (选填“平衡螺母”或“游码”)使天平重新平衡。
(4)在本次测量中,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图图图乙所示,则该石块的质量是_________g;如图图果本次测量中的砝码生锈(砝码质量变大),那么石块的真实质量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测量结果。
19.(12分)小华在测量某石块密度的实验中:
(1)首先调节天平平衡,在调节过程中,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
(2)然后测量出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图图乙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    g。
(3)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放入前后的液面如图图图丙所示。
(4)石块的密度为      kg/m3。
(5)实验后,小华发现使用的20 g砝码磨损了,由此可知,测得的矿石密度会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6)小华进行了下列操作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
②在烧杯中装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
③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水面处做一个标记;
④取出石块,           ,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
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ρ石=      (用已知量和测量量表示,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上述第④步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8分)小明想知道酱油的密度,于是他和小华用天平和量筒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1)天平调节平衡后,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17g,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酱油,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如图图图甲所示,将烧杯中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中,酱油的体积如图图图乙所示,则烧杯中酱油的质量为     g,酱油的密度为       kg/m3。
(2)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酱油密度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3)小华认为不用量筒也能测量出酱油的密度,他进行了如图图下实验操作:
①调节好天平,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m0;
②在烧杯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
③把烧杯中的水倒净,再装满酱油,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酱油的总质量为m2,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为ρ=     。(已知水的密度为ρ水)
四、计算题(共14分)
21.(6分)春节期间,小明和妈妈到无锡旅游,买了一个如图所示的紫砂壶。听导游说紫砂壶是用宜兴特有的泥土材料制成的,他很想知道这种材料的密度,于是他用天平测出了壶盖的质量为56 g。壶盖体积的测量他采用了一种巧妙的办法:把壶盖浸没在装满水的溢水杯中,测得溢出水的质量是20 g。求:
(1)这种材料的密度。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8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有多大。
22.(8分)为节能减排,建筑上普遍采用煤灰制作的空心砖代替实心砖。如图所示,质量为3.6 kg的某空心砖,规格为20 cm×10 cm×15 cm,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求:
(1)该砖块材料的密度。
(2)生产每块空心砖比同规格的实心砖可节省材料多少千克。
答案
1.C
2.B
3.B
4.D
5.D
6.A
7.C 解: 在密闭空间内,气体总是能充满整个空间,即体积不变。因此,密闭空间内气体的密度是随质量的改变而变化的,故A错误;1 L=10-3 m3,剩余气体的质量:m=ρV=6 kg/m3 ×10-3 m3 =6×10-3 kg=6 g,故C正确;则原来天然气的质量为m'==9 g,故D错误;原来钢瓶内天然气的密度是ρ'===9 kg/m3,故B错误。
8.C
9.A
10.B 解: 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
m=m液+m杯=ρV+m杯,
由图像可得,40 g=ρ×20 cm3+m杯①,
100 g=ρ×80 cm3+m杯②,
由①②解得ρ=1.0 g/cm3,m杯=20 g;
40 cm3该液体的质量为 m液=ρV=1.0 g/cm3×40 cm3=40 g。
11.导电性好 硬度大
12.116 小于
解: (1)根据天平的使用特点,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上游码的示数,物体和砝码的位置放反了,则右盘物体的实际质量为m=100 g+20 g-4 g=116 g。
(2)正常情况下砝码上标的质量是砝码的实际质量,例如图图某砝码上标有50 g的字样,这个砝码的质量就是50 g,如图图果这个砝码磨损了,其实际质量就会小于50 g。用磨损了的砝码去称物体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测量出物体的质量较真实值偏大。
13.450 50
14.7 不是
解: 奖牌的密度:ρ===7 g/cm3,而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所以该奖牌不是由纯铜制成的。
15.变小 最大
解: 由图像可知,在0~4 ℃,随着温度升高水的体积逐渐变小;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4 ℃时,水的体积最小,由ρ=可知,在质量一定的情况下,体积最小,密度最大;由图像可知,温度低于4 ℃时,水的体积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温度高于4 ℃时,水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6.10 0.8
17.30 3 解: 石块的质量:
m=m溢总-m剩=320g-290g=30g,
石块排开水的质量:m排=m总-m剩=300g-290g=10g,
由ρ=可得,石块的体积:V=V水===10cm3,
石块的密度:ρ===3g/cm3。
18.(1)水平桌面 游码
(2)左 镊子 大
(3)游码
(4)80.6 大于
19.(1)右 (2)27.4
(4)2.74×103
(5)偏大
(6)④向烧杯中加水到标记处 ρ水 不变
20.(1)45 1.125×103 
(2)偏大 
(3)③ρ水
解: (1)由图甲可知,酱油和烧杯的总质量:
m总=50g+10g+2g=62g,
酱油的质量:m=m总-m杯=62g-17g=45g,
由图乙所示的量筒可知,酱油的体积:
V酱油=40mL=40cm3,
酱油的密度:
ρ酱油===1.125g/cm3=1.125×103kg/m3。
(2)小明不可能把烧杯内的酱油全部倒入量筒内(有残留),导致测得酱油的体积偏小,由公式ρ=知,测出的酱油密度偏大。
(3)水的质量:m水=m1-m0,
由ρ=可得,水的体积:V=,
酱油的质量:m酱油=m2-m0,
根据题意可知,烧杯内水的体积等于酱油的体积,
则酱油的密度表达式:ρ===ρ水。
21.(1)由题意可知,壶盖的体积等于溢出水的体积,根据ρ=可得,壶盖的体积:V壶盖=V水===20 cm3,这种材料的密度:ρ===2.8 g/cm3=2.8×103 kg/m3。
(2)若测得整个空茶壶的质量为168 g,则该茶壶所用材料的体积:V壶===60 cm3=6×10-5 m3。
22.(1)空心部分有体积无质量,故实心部分的质量:
m1=3.6 kg,
该砖块的总体积:
V=20 cm×10 cm×15 cm=3000 cm3=3×10-3m3,
砖的实心部分占总体积的60%,
则实心部分的体积:
V1=60%·V=60%×3×10-3m3=1.8×10-3m3,
材料的密度:ρ===2×103 kg/m3。
(2)同种规格的实心砖的质量:m=ρV=2×103 kg/m3×3×10-3 m3=6 kg,
可节省材料的质量:Δm=m-m1=6 kg-3.6 kg=2.4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