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新闻阅读之材料内容概括探究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届高考专题复习:新闻阅读之材料内容概括探究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7 12:54: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新闻阅读:
材料内容概括探究
掌握材料内容概括探究题的答题方法
教学要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我们坚持中国制度的优势,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一起抓扶贫,层层落实责任制的治理格局。我们注重抓六个精准,即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确保各项政策好处落到扶贫对象身上。
(摘自习近平《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的主旨演讲》)
一、真题引领
材料二:贫困是一个世界性难题,反贫困是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或地区面临的共同责任,随着对贫困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和反贫困实践的有效推进,贫困概念和反贫困的理论不断发展。精准扶贫是对世界反贫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体现了以人为本、赋权提能、参与合作的反贫困思想,并将该思想具体化、可操作化,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精准扶贫理论体系。
(摘编自王介勇等《我国精准扶贫政策及其创新路径研究》)
材料三:贵州省江口县通过发掘本地资源与特色文化,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江口县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梵净山周边的自然村落风景优美,少数民族居多,这里保留了丰富的人文和自然资源,因此江口县引进多家旅游企业,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形成了旅游产业群。另一方面,江口县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江口县引进了专业的企业,由企业负责研发、技术指导、标准认证、茶叶深加工和市场开拓,同时在景区周边山区开发茶园,实现“茶旅”互动,促进产业发展良性循环。
(摘编自谢玉梅《脱贫攻坚背景下的设计参与扶贫——基于江口的考察》,《光明日报》2019年5月8日)
材料四: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的云南是国际公认的世界茶树原产地之一。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脉的澜沧江在云南省境内长达1 200多公里,这条大河流经云南两岸的山区正是云南茶叶的主产区,这里拥有成片的古茶园,其中不乏树龄在数百年至上千年的古茶树。居住在这一流域的布朗族、傣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等少数民族世代以茶为生,创造出了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近年来,云南省把茶产业作为重点产业来抓,对以普洱茶为代表的茶产业引导扶持,将其视为促进农村脱贫攻坚、茶农增收的重要途径。在政策扶持方面,重点茶产区各级政府对茶产业发展给予政策倾斜,各级财政加大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与此同时,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困扰茶农与消费者的卖难买难问题,云南从省里到市、县都在努力搭建多种销售平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助力茶产业成长壮大。
(摘编自《茶产业托起云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梦》,《光明日报》2020年2月21日)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精准扶贫方略是我国目前扶贫攻坚工作中的重要举措,它通过对贫困对象的精准帮扶,争取拔除“贫根”,实现脱贫致富。
B.贵州省江口县把产品研发、标准认证等工作交给专业的企业进行运作,这种做法推进了产业规模化,促进了产业良性发展。
C.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把茶产业作为当地重点产业来抓。
D.云南省古茶园区域拥有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结合这两种资源可以设计出更为精准的扶贫方案。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C项,“近年来,云南省充分发挥其生态资源、地理资源、劳动力资源和交通资源的优势”说法错误。结合材料四分析可知,原文只介绍了云南的生态资源、地理资源的优势,并未涉及“劳动力资源”的表述;且从“为解决云南茶叶销路不畅……成长壮大”来看,云南并不具备交通资源的优势。故选C。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和材料二介绍了精准扶贫的具体内容、作用和价值,据此可知落实精准扶贫政策是解决我国当前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
B.材料三中,贵州省江口县通过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两项举措,探索出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
C.材料四中,为进一步做大做强茶产业、推进精准扶贫、带动茶农增收,云南省各级财政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扶持力度。
D.通过材料三、四的对比可以发现,云南古茶园如果发挥自身优势,做好“茶旅”互动的文章,可能会进一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B项,材料三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江口县“探索了一条利于形成脱贫长效机制的新路”:其一是“以‘天下名岳之宗’的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其二是“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重点扶持生态茶和冷水鱼等项目”。由此可见,“打造民族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梵净山地理标识”只是其中的一项举措。
3.贵州省江口县与云南省民族地区的精准扶贫工作内容有哪些共通之处?请结合材料概括说明。
【思路】①审题干,明角度。题干要求找两者的相同点。作答时要注意题干的限制条件“精准扶贫工作内容”“共通之处”。②读文本,定区间。首先,两地都坚持“绿色扶贫”,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贵州省江口县创建景区、中国传统古村落和乡村旅游示范点,发展规模化生态农业。云南省拥有灿烂丰富的民族茶文化,充分发挥自身的地理资源和生态资源的优势发展茶产业。其次,两者都因地制宜,结合自身优势发展各自的特色产业,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脱贫。贵州省江口县以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申遗为契机,创建区域品牌,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云南省民族地区则“重点打造区域品牌,做大做强普洱茶、滇红茶、滇绿茶三个品牌”。③找信息,巧提炼。
【答案】①兼顾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实施绿色扶贫的战略;②利用当地资源打造区域品牌,然后以区域品牌推动重点产业发展,实现产业扶贫。
(1)概括某材料中某事(某种现象)的意义、作用,某问题出现的原因。(概括理解类)
(2)结合材料A和材料B,你对某事(某种现象的出现)有何看法?(见解评价类)
(3)针对某材料中(某事物)出现的问题,提出你的看法和建议。(建议类)
二、材料内容概括探究
1.概括理解类
2.见解评价类
3.建议类
[2021全国甲卷]
6.文中画横线句子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说明。
【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定考向。
题干中“‘其他几个因素’指的是什么”已明确本题属于材料内容概括探究类题。
第二步:据答题角度找对应。
由画线句可知“其他几个因素”与前文中的“这一点”联系在一起,“便能帮助我们理解河水何以泛滥”,考生需找准答题区间。
【答题】 ①水的纯度因素;②泥土颗粒间的气孔因素;③气压因素。
角度 对应 答案要点
其他几个因素 第7自然段 水的纯度
颗粒间的气孔大小
气压
2020全国卷Ⅰ
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有什么关系?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分析】 
第一步:审题干,定考向。
题干要求分析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的关系,属于材料内容概括探究类题。
第二步:据答题角度找对应。
【答题】 
①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的有效方法;
②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了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
③我国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角度 对应 答案要点
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与抗击疫情的关系 材料二:“推进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对冲疫情影响……打开了新基建的窗口期” 投资支持新基建有助于对冲疫情带来的影响,刺激经济增长;而疫情期间线上需求的集中爆发,客观上打开了我国新基建的窗口期
材料三:“中国出台经济扶持计划,以帮助国家摆脱疫情引发的危机”“考虑到至少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的不确定性” 重点投资支持新基建,是针对最近一年经济形势和疫情不确定性的审慎选择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材料一:当今世界,信息化是鲜明的时代特征。新一代网络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信息革命正从技术产业革命向经济社会变革加速演进,世界经济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
截至2018年年底,我国网民人数约8.29亿,互联网普及率达59.6%,贫困村通宽带比例达97%,纳入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名单的贫困县网络零售额超过1 700亿元。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为快递业提供了一个网络中枢神经,保障了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
[摘编自国家网信办《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8年)》,“新华网”2019年5月7日]
三、巩固训练
材料二:目前,我国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已经真正成为世界交通大国。
2019年上半年,我国交通行业完成营业性货运量245.8亿吨,同比增长5.9%,保持在5%以上的较快增长水平。其中,公路完成货运量190.1亿吨,增长5.7%;水路完成货运量35.0亿吨,增长7.2%。港口方面,2019年上半年,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67.1亿吨,同比增长4.5%,其中内、外贸吞吐量分别增长5.7%和2.4%。
(摘编自《2019年上半年中国交通运输行业客运量、货运量及投资现状分析》)
材料三:
(摘编自《2019中国电商半年度发展全景报告》)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快递业诞生至今,也走过了40载。从纯人力肩扛手提的“苦力活”,到自动化、智能化运营的“人机协作”;从农民工创业的“草根企业”,到吸引高端人才不断涌入的上市公司;从单一的快递业务,到集快递、快运、金融等多元化业务为一体的平台……短短数十载,中国快递从成长初期的边缘行业,蜕变为整个社会的明星行业。
2009年新修订的邮政法开始颁布实施。在这之前,由于业务中含有信件性质的物品,民营快递始终处于灰色地带,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发展起来比较艰难。新修订的邮政法首次将快递业务纳入调整范畴,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极大地释放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为民营快递企业打开了大门,让快递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高宏峰表示,快递业的高速发展,关键是放开了市场,形成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和中外合资企业充分竞争的局面。数据显示,2010~2018年,我国快递业务量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6.9%,是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速的6倍以上,增速居现代服务业前列,成为我国新经济的代表行业。
高宏峰还指出,今后快递业要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不能仅停留在“长块头”上,也要“长智慧”,要从规模驱动转向技术驱动。
8月20日,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京东物流展区的无人车、无人仓、配送机器人等智能设备悉数亮相,为传统的机器人在物流场景下赋予更多的智慧。
科技的发展正在影响快递业的未来,同时也为解决人工成本上升、“最后一公里”和绿色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
(摘编自王震等《为什么中国快递这么便利?》)
2.中国快递业蜕变为整个社会的明星行业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简要说明。
答案:
①中国信息化建设不断完善,互联网覆盖面广,保障运输网络高效运转。
②中国交通运输实现跨越式发展(或“中国交通运输能力提升”),为快递业提供了充足的运力。
③电商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网络零售额占比持续增长,为快递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户源。
④相关政策法规的调整,放开了市场,让快递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
⑤科技的融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为快递业带来了巨大的发展空间。(任答三点即可)
解析:根据材料一第2自然段“中国的信息化建设,为快递业提供了一个网络中枢神经,保障了运输网络的高效运转”可以得出第①点原因。根据材料二“我国交通运输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中国已经真正成为世界交通大国”可以归纳出第②点原因。分析材料三的两个图片,可知中国移动电商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网络零售额占比持续增长,它们为快递业提供了充足的客户源,由此可得出第③点原因。根据材料四第2自然段“新修订的邮政法首次将快递业务纳入调整范畴,明确了快递企业的法律地位,极大地释放了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为民营快递企业打开了大门,让快递业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可以归纳出第④点原因。根据材料四末段“科技的发展正在影响快递业的未来,同时也为解决人工成本上升、‘最后一公里’和绿色发展等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案”可以归纳出第⑤点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