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复习课件 (共36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5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沪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7 16:09: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章 声音与环境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声音与音乐、建筑
内容 说明
声音与
音乐 音乐是流行的艺术,是人类心灵的语言.音乐家运用不同的音调、响度,配上伴音、和声等,组成不同的旋律 音乐的特征:有的高亢雄壮,有的低沉抒情,有的轻快流畅,有的婉转缠绵……音乐能呼唤人的心灵,升华人的情感,激励人的斗志,淋漓尽致地把人的内心世界表达出来
内容 说明
声音与
建筑 现代建筑通过采用不同的吸声材料,设置不同方向的反射板等,使人们听到的声音更为清晰、丰满,如回音壁 (1)吸声材料:玻璃棉、矿渣棉、泡沫塑料、毛毡、棉絮、加气混凝土、吸声砖.
(2)吸声材料不是十分松软就是带有小孔.声波传播到吸声材料上,就会引起小孔内空气和细小纤维振动,由于摩擦等阻碍,声音很少被反射出去,声音就这样被“吃”掉了
知识
解读 (1)回声是声波的反射现象.
(2)声音的吸收:表面粗糙、疏松多孔的材料对声音的吸收本领强
例1 一般来说,在大礼堂、影剧院的四周墙壁上都做成凸凹不平的或安装像蜂窝状的装饰板.这样做的目的是(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减弱声音的反射
C.增强声音的反射
D.为了美观漂亮
解析:大礼堂的墙壁做成凸凹不平的像蜂窝状似的,声音在反射时能量会相互抵消(声音被吸收),减弱声音的反射.故选B.
答案:B
吸声就是让声波进入吸声材料后,在其微孔中发生多次反射及摩擦而将声音吸收掉.把消声材料做成蜂窝状、蓬松状,可以减弱声音的反射,类似现象有在雪后的田野上感到格外静.
听不见的声音
要点 举例或说明
超声 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高于
20 000 Hz的声音叫作超声 (1)超声波可以携带信息,主要应用在研究物质结构及性质、水下定位(回声定位)、通信、地下资源勘察、工业检测与控制、声光器件、超声诊断、超声盲人探路等.(2)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主要应用于工业超声处理加工(清洗、焊接钻孔、粉碎、凝聚和乳化)、超声医疗、超声处理种子等
要点 举例或说明
次声 物理学中,把振动频率低于20 Hz的声音叫作次声 (1)能产生次声波的声源有:火山爆发、地震、风暴、核爆炸、导弹发射等.(2)次声波有极大的破坏力,能使机械设备破裂、建筑物遭到破坏.(3)有些动物不但能够听到次声波,还能发出次声波
知识解读 (1)超声波的特点:①方向性强,几乎沿直线传播;②穿透力强;③易获得较为集中的能量.
(2)次声波的特点:①次声波波长很长,传播距离也很远;②次声波在传播过程能量损失小,有预警作用;③次声波具有极强的穿透力
例2 (江苏常州中考)超声手术刀通过超声发射器,从不同方向向身体内的病变组织发射多束超声波,利用其能量准确“烧死”病变细胞.以下超声波的特点与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无关的是( )
A.方向性好 B.穿透力强 C.能量集中 D.遇物反射
解析:超声波具有声音的特点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超声波手术刀就是应用超声波方向性好、穿透力强、能量集中的特点,该手术刀的治疗功能与遇物反射无关.故选D.
答案:D
要点 说明
噪声

定义 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说,一切干扰人们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即对听觉和身心健康有损害的声音 ①自然界产生的噪声:主要来源于暴风雨、海啸、雷鸣、地震、火山爆发等;②生活中的噪声:公共场所人群发出的喧哗声;③交通噪声:主要来源于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机动交通工具在运行时发出的声音;④工业噪声:工厂的各种机器、设备在工作时发出的声音;
噪声的来源及其危害
巧记乐背
噪声定义不唯一,
乐音也能变噪声.
声音等级用分贝,
刚听弱声正为0;
办公学习要保证,
大小不能超70;
要想听力不损害,
声音不能超90;
要想休息睡眠好,
50以内要保证.
要点 说明
噪声

定义 从物理学角度来说,由发声体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⑤施工噪声:建筑工地在施工时,工地上各种运转的机械设备以及工人在使用铁锨、锤子等简单工具劳动时发出的声音
要点 说明




害 噪声对人的心理产生危害 吵闹的噪声使人烦恼,精神不集中
噪声对人的生理产生危害 短时间的强噪声能使人听力变迟钝
噪声引起的物理破坏作用 高强度的噪声能损坏建筑物和其他设备
噪声
与乐
音的
区别

联系 区别 噪声 乐音
物体做无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 物体做规律振动产生的声音
联系 乐音和噪声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声音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属于乐音,但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却属于噪声
知识
解读 (1)乐音随着场合的不同有可能成为噪声.如上课时,学校喇叭传出的优美的音乐,这里“优美的音乐”属于噪声;
(2)从物理学角度来看,噪声的波形是无规则的,乐音的波形是规则的
例3 (多选)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优美的舞曲悠扬动听一定不是噪声
B.从物理学角度看,优美的舞曲属于乐音
C.对于附近想休息的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
D.无论从什么角度讲,悠扬动听的舞曲都应属于乐音
解析:从物理学角度和环境保护角度定义的噪声是不同的.从环境保护角度来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生活、休息和学习的声音都是噪声;从物理学角度来讲,杂乱、振动无规则的声音都是噪声.故选B、C.
答案:BC
噪声的控制
控制噪声三种措施 举例或说明
消声 在声源处控制噪声,如摩托车的排气管加消音器、无声手枪等
吸声 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噪声,如在公路两旁植树造林、墙面上装吸声材料等
控制噪声三种措施 举例或说明
隔声 利用声音的反射,使声音在传播过程中被一些障碍物反射回来,不能向远处传播,如高架桥道路两侧装有隔音板、工厂的工人戴的防噪声耳罩等
知识解读 控制噪声的三种途径:防止噪声的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或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例4 下列措施中不是为了减弱噪声的是( )
A.摩托车的消音器 B.隔音走廊
C.防止噪声的耳罩
D.给城市道路两旁安装环境质量检测仪
解析:摩托车排气管上装消音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不符合题意;隔音走廊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戴上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质量检测仪适用于公共场所环境及大气的测定,不是为了减弱噪声,故D符合题意.故选D.
答案:D
对噪声理解不透彻
例5 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一定是噪声
B.乐音一定不是噪声
C.在有些情况下,乐音也可以成为噪声
D.所有噪声的响度一定很大
解析:从物理角度来看,物体做无规则振动而发出的声音是噪声;从环境保护角度来看,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一定是噪声,故A错误.一切干扰人们学习、休息和工作的声音都是噪声,在有些情况下,乐音也可以成为噪声,故B错误,C正确.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并不是所有噪声的响度一定都很大,故D错误.
答案:C
错解:A或B或D
注意:错选A是因为不能区分乐音与噪声;错选B是不知道乐音有时也可能成为噪声;错选D是因为不知道噪声的响度不一定很大.
题型一 声音传递信息和能量
例6 (湖南郴州中考)下列实例是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 )
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B.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
C.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
D.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
解析: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A不符合题意;利用超声波排除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了声传递能量,B符合题意;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C不符合题意;超声波导盲仪帮助盲人出行,是利用了声传递信息,D不符合题意.故选B.
答案:B
题型二 次声的危害
例7 1948年初,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遭遇一场风暴后,全体船员都莫名其妙地死亡了,后来经过多年的研究,人们终于弄清了元凶是某种声波.下面给出的几种声波,你认为真正的凶手是( )
A.超声波
B.次声波
C.人耳听到的风声
D.人耳听到的很大的海浪声
解析:所有的声波都能传递能量,不同声波传递能量不同.一般来说,能造成危害的能量,都是由地震、火山、海啸、核爆炸时产生的次声波所携带的.风暴会产生能量很高的次声波,具有很大的破坏力,能使机械设备破裂,飞机解体,使人的内脏出血破裂,危及生命.
答案:B
题型三 减弱噪声的途径
例8 (江苏淮安中考)生活中经常需要控制噪声,以下措施中,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是( )
A.道路两旁栽行道树
B.考场周围禁鸣喇叭
C.机场员工佩戴耳罩
D.建筑工地限时工作
解析:道路两旁栽行道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考场周围禁鸣喇叭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B不符合题意;戴防噪声的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C不符合题意;建筑工地限时工作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不符合题意.
答案:A
例9 小明同学为了探究一组材料的隔声性能(材料:泡沫塑料板、玻璃板、木板、硬纸板),设计并完成了下列实验:用这些材料做成盒子,先把机械闹钟放入其中一个盒子当中,然后从听到最响的声音位置开始,慢慢远离声源,测得听不到指针走动声音时的距离并记录下来.然后比较各种情况下这段距离的大小就可以比较不同材料的隔声性能.进行实验后收集到的数据如下表:
材料 不到闹钟指针走动声音时的实际距离/m
泡沫塑料板 0.3
玻璃板 0.6
木板 0.4
硬纸板 0.5
(1)说出两点实验设计或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材料中隔声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___,最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用同一个闹钟
盒子的厚度和形状相同
泡沫塑料板
玻璃板
(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声”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__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是有效的降噪方法之一.在控制噪声的途径中,“隔声”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响度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析:(1)材料的隔声效果是通过距声源距离的大小来体现的,属于转换的思想;实验中应选用同一个闹钟,用不同材料制成的盒子的厚度和形状要相同.(2)由题意可知,如果听者距声源的距离越大,说明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根据题表中数据可知,泡沫塑料板的距离为0.3 m最短,故隔声性能最好;木板的距离为0.4 m,隔声效果次之,而硬纸板的距离是0.5 m,隔声性能排在第三位,玻璃板的距离为0.6 m,隔声性能最差.(3)在噪声污染严重的环境里,“隔声”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隔声”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解读中考:本节知识中次声波和超声波的理解和利用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噪声的产生和控制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是中考命题热点内容之一,出题形式多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
考点一 控制噪声的途径
教材第44页“作业第5题”
2010年5月至10月,上海举办世博会.为了向全世界充分展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十分重视人居环境,如城区汽车禁止鸣笛、主干道路面铺设沥青、住宅区道路两边安装隔音板等.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是()
A.美化居住环境 B.缓解热岛效应
C.降低噪声污染 D.减少大气污染
例10 (四川凉山州中考)白天你的邻居装修房子十分吵闹,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下列措施中哪一个是合理可行的()
A.叫邻居不装修房子 B.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
C.赶快将家中的门窗关闭 D.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解析:A选项,叫邻居不装修房子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但不合理;B选项,将家中音响声音开到最大,更加干扰你的学习和生活,不可行;C选项,关紧门窗可以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合理可行;D选项,安装噪声监测装置只能检测出噪声的强弱,不能减弱噪声,不可行.故选C.
答案:C
核心素养
例11 做物理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学习物理,我们身边的许多物品都可以是做物理实验的器材,现有一根吃饭用的筷子,请你用这根筷子作为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声学实验,简要说明实验的做法和说明的物理知识.(根据实验需要,可任选其他辅助器材)
解析:用筷子轻敲一下桌面,发出的声音小,再重敲一下桌面,发出的声音大.这说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
答案:见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