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光的色散
题组1 光的色散
1.中现象与光的色散有关的是( )
2.物理老师演示了如图所示实验:让一束太阳光射向三棱镜,在教室的墙上形成了一条彩色光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称为光的色散
B.实验中光通过三棱镜发生了两次折射
C.实验现象说明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的
D.通过三棱镜时红光的偏折程度比紫光要大
3.把硬纸板覆盖在教学投影器的书写玻璃上,开启投影器,调整好平面反射镜的角度并转动调节手轮,使幕布上出现一条白色光带(教学投影器发出的光近似于白光)。如图所示,将三棱镜A放在平面反射镜前恰当的位置,从幕布上可看到一条 光带,靠近幕布最上方、最下方的色带分别是 、 。上述现象说明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单色光,发生了光的 现象。如图果在三棱镜A前倒置另一块相同的三棱镜B,仔细调整B的位置,又能在幕布上看到 光,这说明 。
题组2 色光的混合
4.人们把红、 、 三种色光叫做光的“三基色”,如图所示,三种色光按一定比例混合(阴影部分),可以形成 。
题组3 物体的颜色
5.(2020苏州)如图所示,在光学实验室内,将一辆玩具汽车放置在白色背景板前。拉上窗帘,打开光源A,让一束白光照向汽车,发现汽车呈现黄色,这是由于汽车 (选填“吸收”或“反射”)了黄色光。若将另外一束红光照向汽车的影子,则影子区域此时呈现 色。
6.如图所示是某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用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 ,白条纹将光 ,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的相关信息。(均选填“反射”或“吸收”)
7.国庆节时小明遇到喜欢摄影的表哥,表哥给他看了一些用滤光镜拍摄的有特殊效果的照片。请思考:当小明的表哥用蓝色的滤光镜拍摄景物时,照片上 色的物体看上去比较明亮,红色的物体在照片上是 色的。
题后反思
无色透明物体、白色不透明物体、黑色不透明物体对光的作用:
物体 作用
无色透明物体 能透过各种色光
白色不透明物体 能反射各种色光
黑色不透明物体 能吸收各种色光
答案
第四节 光的色散
1.D 2.D
3.彩色(七色) 红光 紫光 色散
白 白光是一种复色光
解: 白光属于复色光,是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混合而成的。当白光射到玻璃三棱镜上时,由于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本领不同——玻璃对各种色光的折射本领从红光到紫光依次增强,因此在幕布上会得到彩色光带,这种现象称为光的色散。如图果加上三棱镜B,那么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理,这条彩色光带又重新“复合”成白光。
4.绿 蓝 白光
5.反射 红
6.吸收 反射
7.蓝 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