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提优训练: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提优训练:6.3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5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7 22:03: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题组1 弹力    
1.(2020邵阳)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2.下列关于弹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作用
B.只有受弹簧作用的物体才受到弹力作用
C.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D.不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弹力作用
3.下列不属于弹力的是 (  )
A.手握可乐瓶时,手对可乐瓶的压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磁铁对大头针的吸引力 D.地面对讲桌的支持力
4.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壁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右拉弹簧的另一端,下列有关“弹簧形变产生的力”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手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手的拉力
C.墙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5.一个茶杯放在桌面上,下列相关受力分析中正确的是(  )
A.茶杯和桌面之间有弹力作用,其原因是桌面发生了形变,茶杯并未发生形变
B.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形变
C.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D.茶杯受到向上的弹力,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形变
6.如图所示,用手将一端固定的弹簧向右拉伸,请画出弹簧对手指弹力的示意图。
7.如图所示,物体放置在竖直的弹簧上,画出物体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题后反思
  (1)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之间直接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2)产生弹力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分析:茶杯放在水平桌面上,茶杯对桌面有压力,茶杯对桌面的压力实质上就是弹力,这个弹力是由茶杯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桌面对茶杯有支持力,这个支持力实质上也是弹力,这个弹力是由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
题组2 弹簧测力计
        
8.小华在用弹簧测力计测力的大小时,归纳了一些使用弹簧测力计的方法,其中错误的是
(  )
A.所测力的大小不能超过弹簧测力计的最大测量值
B.弹簧测力计必须竖直放置,对物体受力进行测量
C.避免弹簧测力计指针、挂钩与外壳摩擦
D.使用前,要检查指针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
9.若在弹簧测力计的拉环上安一个挂钩,把测力计倒过来使用(如图所示),对新安装的挂钩施加2 N的拉力时,测力计的示数 (  )
 
A.等于2 N B.大于2 N C.小于2 N D.无法确定
10.如图所示,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各加4 N的拉力并使其保持静止,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
A.0 N B.2 N C.4 N D.8 N
11.弹簧测力计在使用前应检查指针           ;是使用弹簧测力计测力时的情景,请指出图中存在的操作错误: 
  。
12.(2020镇江改编)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为    N,分度值为    N,其示数为    N。
13.小明观察发现,弹簧测力计的刻度是均匀的,由此他猜想弹簧的伸长量与它受到的拉力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决定进行如图下实验。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如图甲所示的一根两头带钩的弹簧、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重力已知)、铁架台以外,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进行实验后小明记录数据如图下表所示,表中数据明显错误的是第    次实验。
实验 次数 1 2 3 4 5 6 7
拉力(钩码 总重)F/N 0 1 2 3 4 5 6
弹簧伸长 量ΔL/cm 0 0.40 0.80 1.70 1.60 2.00 2.40
(2)去除错误的一组数据,在图乙中作出弹簧伸长量与所受拉力的关系图线。
(3)由图像可验证小明的猜想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4)小华认为实验中可以用弹簧测力计代替钩码。他的做法:用弹簧测力计挂钩勾住弹簧下端向下拉来改变力的大小,力的数值由弹簧测力计读出。你认为用    (选填“弹簧测力计”或“钩码”)更好一些,理由是   。
思维拓展                提升能力素养
14.长为10 cm的弹簧被竖直悬挂,下端受到大小为4 N、竖直向下的拉力后,弹簧的长度为12 cm。在弹性限度内,当弹簧的长度为15 cm时,弹簧下端所受的拉力为    N;当弹簧下端受到的拉力为8 N时,弹簧的长度为    cm。
15.学校科技活动小组的同学们准备自己动手制作弹簧测力计。他们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绘出如图所示的图像,图像中OA段和OB段表示弹簧发生的是弹性形变(其余未画出)。若他们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若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
答案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1.B 解: 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橡皮泥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则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故A错误;跳板被跳水运动员压弯,运动员离开后跳板能够恢复原状,发生的是弹性形变,故B正确;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粉笔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则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故C错误;饼干一捏变成碎片,饼干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则发生的不是弹性形变,故D错误。
2.C 解: 只有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间才存在弹力作用。
3.C 4.B
5.C 解: 茶杯和桌面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和茶杯都发生了形变,故A错误。桌面受到向下的弹力,是茶杯施加的,是由于茶杯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茶杯受到桌面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桌面发生了弹性形变而产生的,故D错误。
6.如图图所示
7.如图图所示
8.B
9.B 解: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作用在挂钩上的力,弹簧测力计倒过来使用时,测力计的外壳及安装的挂钩对弹簧有一定的拉力,当对新安装的挂钩施加2 N的拉力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会大于2 N。
10.C
11.是否与零刻度线对齐 弹簧测力计弹簧轴线方向与拉力的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12.0~5 0.2 2.4
13.(1)刻度尺 4
(2)如图图所示
(3)正确
(4)钩码 用钩码拉弹簧时拉力稳定,便于读数
14.10 14 解: 弹簧的原长为10 cm,受到大小为4 N的拉力后长度为12 cm,则伸长量为Δl1=12 cm-10 cm=2 cm。当弹簧的长度为15 cm时,其伸长量为Δl2=15 cm-10 cm=5 cm,根据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与其伸长量成正比可得,=,解得F=10 N;当弹簧受到的拉力为8 N时,设弹簧的伸长量为Δl3,则有=,解得Δl3=4 cm,则弹簧的长度为l=10 cm+Δl3=10 cm+4 cm=14 cm。
15.乙 甲 解: 由图可知,甲、乙两根弹簧伸长相同的长度时,乙受到的拉力比甲大,因此弹簧乙可用来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甲、乙两根弹簧受到相同的拉力时,弹簧甲的伸长量比乙大,可以提高精确度,因此,弹簧甲可用来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
①要制作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在伸长量相同的情况下,应选取能承受更大拉力的弹簧。
②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在受到的拉力相同时,应选取伸长量较大的弹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