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综合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提优训练:第五章 质量与密度 综合提升卷(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7 22:28: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五章综合提升卷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
A.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 g
B.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1.5 t
C.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0 mg
D.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
2.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铁杵磨成针”时铁的密度发生了变化
C.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表明1 m3冰的质量是0.9×103 kg/m3
D.通常说“铁比木头”重,是指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
3.下列有关托盘天平的使用,正确的是 (  )
A.称量前,应调节平衡螺母或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
B.称量前,应估计被测物体的质量,以免超过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C.称量时,天平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物体
D.称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左盘加砝码
4.关于铝块的密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由公式ρ=可知,质量大的铝块比质量小的铝块密度大
B.由公式ρ=可知,体积小的铝块比体积大的铝块密度大
C.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铝块的密度与它的质量、体积无关
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铝块的密度大小取决于铝块的质量或体积
5.有四个容量均为200 mL的瓶子,分别装满酱油、纯水、植物油和酒精,那么质量最大的是(ρ酱油>ρ纯水>ρ植物油>ρ酒精) (  )
A.纯水 B.酱油
C.酒精 D.植物油
6.形状相同、大小不同的甲、乙两个长方体长分别为a和b,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若两长方体质量相同,则ρ甲∶ρ乙=a∶b
B.若两长方体质量相同,则ρ甲∶ρ乙=a3∶b3
C.若两长方体材料相同,则m甲∶m乙=a∶b
D.若两长方体材料相同,则m甲∶m乙=a3∶b3
7.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实心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由图像可知 (  )
A.乙的密度比水的小
B.甲的密度为0.6×103 kg/m3
C.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
D.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
8.我们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时,以下操作步骤中,不必要的是 (  )
A.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
B.取适量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
C.将烧杯中的部分食用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倒入量筒中的食用油的体积
D.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
9.为了铸造金属工件,事先用密度为ρ1的实木材料制成木模,木模的质量为1.8 kg。再用密度为ρ2的合金铸造30个这样的工件,这些合金的总质量为648 kg,则木模与合金材料的密度之比为 (  )
A.1∶4 B.1∶12 C.1∶30 D.1∶360
10.用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物体的质量分别是64 g、24 g,其体积分别是8 cm3、4 cm3,若已知其中一个为实心,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甲物体为空心
B.该材料的密度为6 g/cm3
C.空心物体空心部分的体积为1 cm3
D.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4∶3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2分)
11.地面附近空气的密度是1.29    (填单位)。高压线比普通导线粗很多,架设高压线一般用铝线而不用铜线,是因为铝与铜相比有较小的    。
12.如图所示的情景中,物体的质量保持不变的是     。(填序号)
13.如图所示是小芳同学用天平测量酒精质量的过程。其中有一处操作错误,这个错误是                。这种操作虽然是错误的,但还是可以正确测出烧杯和酒精的总质量,其质量是    。小明坚持用正确的方法测量,当加入一定量的砝码后,发现天平的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再加入最小的砝码,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右侧,这时应该               ,直至天平平衡。
14.王兵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石块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图像是    ,能正确表示密度与质量关系的图像是    。(均填字母)
15.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瓶子中装有不同的液体,放在横梁已平衡的天平上(称量前天平已调平),如图所示。则甲瓶液体的质量    乙瓶液体的质量,甲瓶液体的密度
    乙瓶液体的密度。(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16.某医院急诊室的一氧气钢瓶中装有密度为5 kg/m3的氧气,给急救病人供氧用去了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    kg/m3;病人需要冰块进行物理降温,取450 g水凝固成冰后使用,水全部变成冰后的体积为    cm3。(ρ冰=0.9×103 kg/m3)
17.用电子秤、一个玻璃杯和水,可以粗略测量椰子油的密度。先后测出空杯、装满水、装满油的杯子的质量,数据如图下表所示。杯子两次“装满”,是为了使被测量的油和水的    相同。根据测量数据计算,椰子油的密度是      kg/m3。(ρ水=1.0×103 kg/m3)
空杯的质量/g 水和杯的总质量/g 油和杯的总质量/g
100 300 268
18.小明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得到的数据如图下表所示,根据表中数据可得到液体的密度为      ,容器的质量为    。
实验次数 1 2 3 4
液体体积/cm3 5.8 7.9 16.7 35.1
液体和容器的总质量/g 10.7 12.8 21.6 40.0
三、实验探究题(共20分)
19.(5分)小丽发现:体积大的铁块质量大;体积大的木块质量也大;水也是这样。于是,她选用水来探究“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在实验中,小丽测量水的质量需要的器材有:盛水的容器、水、烧杯和      。
(2)小丽为了简化实验,找来一个小杯,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下表所示的数据。
实验次数 水的质量/g 水的体积
1 10.1 1小杯
2 20.0 2小杯
3 29.9 3小杯
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小丽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水的质量与体积成     比。
(3)为了更直观地看到水的质量随体积的变化关系,请在下面的虚线框中画出水的m-V图像。
(4)小梅用另一种杯子按小丽的方法探究“水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得出了与小丽完全相同的结论,但在与小丽就实验数据和结论进行交流时,发现小丽这种实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都很明显,请你就小丽这种实验方法的优点和不足之处作出简要评价:
  。
20.(7分)小明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和同学们一起到实验室测量一个金属球的密度,如图所示是他们测量金属球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由于金属球体积过大而不能直接放入量筒中测量体积,他们采用了下面的方法:
A.在溢水杯中装满水,如图图甲所示;
B.将金属球用细线系好,把它浸没在溢水杯中,同时用小烧杯收集从溢水杯中流出的水,如图图乙所示;
C.将小烧杯收集到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图丙所示。读量筒的示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则金属球的体积为    cm3。
(2)从水中取出金属球,直接把它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图丁所示,则金属球的质量是    g。由此可知,金属球的密度为
    kg/m3。
(3)在本次实验中,所测得的金属球的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会    (选填“偏大”或“偏小”),原因是 
  (写一条即可)。
(4)小明根据所测数据,在图戊上描出一个对应点A,接着他又换用另一金属球重复了上述实验,将所测数据在图戊上又描出了另一个对应点B,若ρA、ρB分别代表两金属球的密度,则ρA
     (选填“>”或“<”)ρB。
21.(8分)小张发现外婆家的腌蛋咸淡适中恰到好处,猜想可能和盐水的密度有关。他和小华共同测量外婆家用来腌制腌蛋的盐水密度。
(1)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的    刻度线处,观察到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如图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使天平平衡。
(2)调节天平平衡后,进行以下实验操作:
①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0,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及游码的位置如图图乙所示,m0=    g。
②向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为55 g;然后将盐水全部倒入量筒(如图图丙所示)。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    ,读出体积V=    mL。
③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
(3)小华指出:以上测量过程中,烧杯中会残留部分盐水导致测得盐水的密度偏大。于是他与小张利用电子秤再次测量该盐水的密度。
进行了以下实验操作:
①取密度为8 g/cm3的合金块,用电子秤测得其质量为80 g(如图甲所示);
②将合金块放入溢水杯中后向溢水杯中注满盐水,测得杯、盐水、合金块的总质量为100 g(如图图乙所示);
③取出合金块,向溢水杯中补满盐水,测得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31 g(如图图丙所示)。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ρ=    g/cm3。若测量后才发现此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 g左右,则以上步骤所测得的盐水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四、计算题(共18分)
22.(6分)有一捆质量为8.9 kg,横截面积为2×10-5 m2,粗细均匀的金属丝。小红想知道这捆金属丝的长度,她选了一根同规格、同材料的短金属丝来间接测量这捆金属丝的长度。测得短金属丝的长为1 m,质量为0.178 kg。求:
(1)这捆金属丝的总长度L。
(2)此金属丝的密度ρ。
23.(6分)一个空玻璃瓶的质量是20 g,装满酒精时的总质量是60 g,则该玻璃瓶最多能装多少克的水 将水全部倒入量筒中,加入16 g盐完全溶解后,盐水的总质量为多大 此时液面升高到60 mL刻度处,这种盐水的密度是多少 (酒精的密度为0.8×103 kg/m3)
24.(6分)某校课外活动小组到某酒厂参观,了解到白酒是把粮食中的酒精从酒糟中蒸煮出来后,通过冷凝器液化成液态酒精,再与水勾兑而成。按照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 ℃时、100 mL酒中所含酒精的毫升数,请你根据行业规定计算在20 ℃时某白酒厂生产的每瓶装“500 mL 45度”的白酒中酒精的质量是多少 水的质量是多少 这种酒的密度是多少 (不考虑勾兑时体积变化,酒精的密度是0.8×103 kg/m3)
答案
第五章综合提升卷
1.D 解: 一张邮票的质量约为50 mg,故A不符合实际;一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 kg,故B不符合实际;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6 g,故C不符合实际;一枚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故D符合实际。
2.D 解: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故A错误;“铁杵磨成针”时,尽管铁杵的质量、体积都变小,但是密度不变,故B错误;冰的密度是0.9×103 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 m3冰的质量是0.9×103 kg,故C错误;通常说“铁比木头重”,意思是:在体积相等时,铁的质量比木头的质量要大,即铁的密度比木头的密度大,故D正确。
3.B 4.C 5.B
6.D 解: 由题知,甲、乙两个长方体的形状相同,其长分别为a、b,则它们长、宽、高的关系都是a∶b,体积之比为a3∶b3。若两长方体质量相同,由ρ=可得,ρ甲∶ρ乙=∶=V乙∶V甲=b3∶a3,故A、B错;若两长方体材料相同,即密度相同,由ρ=可得,m甲∶m乙=ρV甲∶ρV乙=V甲∶V乙=a3∶b3,故C错误、D正确。
7.B 解: 由图可知,当甲的体积V甲=50 cm3时,m甲=30 g,甲的密度:ρ甲===0.6 g/cm3=0.6×103 kg/m3,故B选项正确。当乙的体积V乙=40 cm3时,m乙=50 g,乙的密度:ρ乙===1.25 g/cm3>ρ水,故A选项错误。当甲、乙的体积V=40 cm3时,m乙'>m甲',即甲的质量小,故C选项错误。当甲、乙的质量m=30 g时,V甲'>V乙',即甲的体积大,故D选项错误。
8.A 
9.B 
10.C 解: 由题知,甲、乙两物体由同种材料制成,甲物体的密度:ρ甲===8 g/cm3,乙物体的密度:ρ乙===6 g/cm3,因为ρ甲>ρ乙,所以甲物体为实心,乙物体为空心,制作这两个物体的材料的密度是8 g/cm3,故A、B选项错误。乙物体实心部分的体积:V乙实===3 cm3,则其空心部分的体积:V空=V乙-V乙实=4 cm3-3 cm3=1 cm3,故C选项正确。甲、乙两物体由同种材料制成,则密度相同,所以,甲、乙两物体实心部分的密度之比为1∶1,故D选项错误。
11.kg/m3 密度 
12.(a)(b)(c)
13.被测物体和砝码位置放反了 63.4 g
取下最小的砝码,向右移动游码
14.C A
15.等于 小于 解: 由题意可知,两个瓶子及瓶中液体的总质量相等,又已知两个瓶子完全相同,故甲瓶液体的质量等于乙瓶液体的质量。由图可知,甲瓶中的液体体积大一些,根据ρ=可知,甲瓶液体的密度小于乙瓶液体的密度。
16.2.5 500 
17.体积 0.84×103 解: 用同一个杯子分别装满水和椰子油,体积相等,由表格数据可得,杯子装满水或椰子油时,水或椰子油的质量分别为m水=m水总-m杯=300 g-100 g=200 g,m油=m油总-m杯=268 g-100 g=168 g,由ρ=可得,杯子的容积:V==,即=,解得ρ油=0.84 g/cm3=0.84×103 kg/m3。
18.1 g/cm3  4.9 g
解: 分析第1、2次数据可知,增加的质量与增加的体积是对应的,液体的密度为ρ===1 g/cm3,当液体的体积为5.8 cm3时,容器中液体的质量为m1=ρV1=1 g/cm3×5.8 cm3=5.8 g,则容器的质量为m0=m总1-m1=10.7 g-5.8 g=4.9 g。
19.(1)托盘天平 (2)正
(3)如图图所示
(4)小丽实验操作简便,但杯子测量体积时误差较大
20.(1)相平 20 (2)54 2.7×103
(3)偏大 从水中取出金属球后,直接把它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导致所测质量偏大
(4)<
解: (1)读量筒的示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由图丙可知,水的体积为V水=20 mL=20 cm3;由实验步骤可知,金属球的体积就等于量筒中水的体积,即V=V水=20 cm3。
(2)由图丁可知,金属球的质量:m=50 g+4 g=54 g,
则金属球的密度:
ρ===2.7 g/cm3=2.7×103 kg/m3。
(3)本实验用排水法测金属球的体积,在从水中取出金属球后,直接把它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量其质量时,会导致所测金属球的质量偏大,由ρ=可知,计算出的球的密度会偏大。
21.(1)零(或“0”) 右 
(2)①32 ②相平 20 ③1.15
(3)1.1 偏大
解: (1)使用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游码移到称量标尺左端的零(“0”)刻度线处;由图甲可知,指针偏向分度标尺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由图乙可知,此时天平的示数为m0=20 g+10 g+2 g=32 g。读量筒的示数时,视线应与液面相平,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V=20 mL=20 cm3。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m=m1-m0=55 g-32 g=23 g,故盐水的密度:ρ===1.15 g/cm3。
(3)由题意可知,合金块的体积:V合金===10 cm3;所补盐水的质量:m补=m甲+m丙-m乙=80 g+31 g-100 g=11 g;由于所补盐水的体积即为合金块排开盐水的体积,且等于合金块的体积,则盐水的密度:ρ===1.1 g/cm3。已知电子秤的每次测量值均比真实值大1 g左右,则甲、乙、丙三图的示数分别为79 g、99 g、30 g;根据以上分析可得,合金块的真实体积:V'===9.875 cm3;所补盐水的真实质量:m补'=m甲'+m丙'-m乙'=79 g+30 g-99 g=10 g;由于所补盐水的体积即为合金块排开盐水的体积,且等于合金块的体积,则盐水的真实密度:ρ真==≈1.01 g/cm3,故测得的盐水密度值与真实值相比偏大。
22.(1)金属丝的总长度:
L=L'=×1 m=50 m。
(2)金属丝的总体积:
V=SL=2×10-5 m2×50 m=1×10-3 m3,
金属丝的密度:
ρ===8.9×103 kg/m3。
23.玻璃瓶装满酒精时,酒精的质量:
m酒精=m总-m瓶=60 g-20 g=40 g,
玻璃瓶的容积:
V=V酒精===50 cm3,
玻璃瓶装满水时水的体积:V水=V=50 cm3,
最多能装水的质量:
m水=ρ水V水=1.0 g/cm3×50 cm3=50 g。
盐水的质量:m盐水=m水+m盐=50 g+16 g=66 g。
盐水的体积:V盐水=60 mL=60 cm3,
盐水的密度:ρ盐水===1.1 g/cm3。
24.500 mL白酒中含酒精的体积:V酒精=×45 mL=225 mL=225×10-6 m3,
根据ρ=可得,酒精质量:m酒精=ρ酒精V酒精=0.8×103 kg/m3×225×10-6 m3=0.18 kg。
白酒中水的质量:m水=ρ水V水=1.0×103 kg/m3×(500-225)×10-6 m3=0.275 kg。
白酒的质量:m=m水+m酒精=0.275 kg+0.18 kg=0.455 kg,
这种酒的密度:ρ===0.91×103 kg/m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