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的折射 透镜》单元测试卷
考试范围:第四章;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8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
A. 舞台激光束
B. 错位的“铅笔”
C. 反光镜中的像
D. 水中的“倒影”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关于“影”的成语:立竿见影、形单影只、形影不离、杯弓蛇影中,立竿见影与其它成语成像原理不同
B. 下雪天比较冷,是因为雪的形成过程中需要吸热
C. “鱼戏莲叶间”,莲叶间的鱼是光的折射现象
D. “日影化为虹”,彩虹的形成是光的反射现象
下列光路图中正确的是( )
A. 如图甲所示的是井底之蛙所能观察到的范围的光路图
B. 如图乙所示的是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C. 如图丙所示的是水中鱼看到水面上方昆虫的光路图
D. 如图丁所示的是人眼看见不发光的灯泡的光路图
炎炎夏日,汽车停在露天车场,若把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留在车内,太阳光透过矿泉水瓶后可能把汽车内的易燃物引燃,这是因为这瓶水( )
A.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会聚光线 B. 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发散光线
C.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会聚光线 D. 相当于一个凹透镜,发散光线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如图所示,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成像原理与投影仪的成像原理相同
B. 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至刻度处,移动光屏,光屏上呈清晰放大的像
C. 将蜡烛和光屏对调,从凸透镜左侧适当位置可看到烛焰倒立放大的像
D. 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加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将蜡烛适当右移,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
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一条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透镜后的光路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透镜的焦距等于 B. 透镜成的是虚像
C. 透镜成的是正立的像 D. 透镜成的是缩小的像
地铁已成为郑州绿色出行的交通工具之一。如图所示,这是郑州地铁的刷脸乘车系统,在乘客进站时只需将面部对准摄像头,就能完成开闸进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刷脸”原理与照相机原理相同
B. 摄像头的核心元件是凹透镜,该镜片可制成近视眼镜
C. 乘客靠近摄像头时,成的像会变小
D. 显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黄、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
如图所示,表示近视眼矫正的是( )
A. B.
C. D.
新年伊始,河南多地对机动车实行限行,利用安装在道路上方的摄像头对违反限行规定的车辆进行抓拍,如图所示,关于摄像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摄像头的镜头是一个凸透镜,成像原理与放大镜相同
B. 当汽车离摄像头越来越近时,像距越来越小
C. 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汽车成的像越来越小
D. 摄像头镜头表面上半部分被不透明的污渍覆盖时,成的像缺少下半部分
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光的传播路线总是直的
B.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C.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与物体大小相等,且是倒立的虚像
D. 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
如图所示,这是游客在公园拍摄的一张照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我们能从不用方向看到柳树是因为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B. 柳树在岸边形成的阴影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
C. 湖水看上去比实际浅,这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D. 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
小明在探究“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两个实验中,分别把一个不透明的木板放在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乙均不能成像 B. 甲、乙均不能看到像
C. 甲、乙都能成像且均能看到像 D. 只有甲既能成像也能看到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若将点燃的蜡烛依次放在、、三处,其中蜡烛放在_________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_________处得到的实像最小.
用冰取火,似乎不可思议。但这绝非讹传,据晋代张华的博物志记载,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 ______作用将物体点燃,如图所示。用这类透镜制作的眼镜片,可以用来矫正 ______眼。
小金同学由于经常玩手机,近期发现视力严重下降,经眼科医生检查小金看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前方,则小金被确诊为______视眼,应佩戴______透镜矫正。
如图所示是由两组凸透镜组成的望远镜,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的物镜相当于 ______ 选填“照相机”、“投影机”的镜头;物镜的直径比我们眼睛的瞳孔大很多,主要目的是 ______ ;历史上第一位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 ______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如图所示,画出平行于主光轴的一束光经过凹透镜后的光路图。
如图,已给出了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请在方框内画出合适的透镜。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小明在做透镜方面的实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如图甲所示,光射出后会聚于点,小明在虚线区域内放一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则该透镜应是 ______选填“凸”或“凹”透镜。
如图乙所示,他让一束平行光正对射向一凸透镜,调节光屏位置,在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该透镜的焦距______提示:此焦距值必须要进行估读。
他用图乙中的凸透镜重新调整了位置如图丙所示,蜡烛正好处在位置。他想在光屏上成一个最清晰的像。光屏最适当的位置应该对应标尺 ______处;此时物体所成的像是倒立 ______填“放大”或“缩小”或“等大”实像。
如图丙所示,在的基础上,如果蜡烛再向左移动一段距离,要想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______填“左”或“右”移动。
利用网上购买的台式放大镜焦距为和的镜片各一个、“”形光源和一块半透明的玻璃板,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将点亮的“”形光源、凸透镜、玻璃板依次安装到支架上,调节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图中虚线为透镜主光轴,在玻璃板上出现了一个清晰的像,该像位于玻璃板的 ______填“”或“”侧,为使像能成在玻璃板 ______,便于观察,应适当调节“”形光源的位置。
保持“”形光源不动,将透镜移到刻度处,______填“向上”、“向下”或“不用”调节玻璃板,可在玻璃板上得到清晰倒立、______的实像,生活中的 ______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
在的基础上,换用焦距为的镜片,保持各元件位置不动,为了在玻璃板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在光源和透镜之间加一个合适的 ______眼镜。
五、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表中是光在几种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如图甲、乙、丙是光在这几种介质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
介质 光速
真空
空气
水
玻璃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分析表中的数据和甲、乙、丙的光路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
由分析的结论可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 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入射角。
如图中凸透镜的焦距为,透镜的光心恰好位于刻度轴上的处,某垂直于轴放置的物体上点发出的三条光线经透镜折射后为图中的光线、、,已知与平行。
在图中画出光线、经透镜前的光线并找到点______;
经透镜后的光线相对于它的入射光线______选填“靠近”“远离”主光轴;
物体经透镜后的成像情况是______选填“倒立放大的实像”、“正立放大的虚像”或“不能成像” 。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得到的一次能呈现清晰图像时的情景。
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光屏应 _____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才能再次得到清晰的像,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日常生活中 _____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制成的。
该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当把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时,该凸透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选填“虚”或“实”像。
当蜡烛燃烧一段时间后会变短,烛焰的像会向 ______选填“上”或“下”偏离光屏中心。
若已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此时用遮光布遮住凸透镜的下小半部分,则所成的烛焰的像为 ______填序号。
A.不完整的像
B.亮度相同的完整的像
C.亮度稍暗的完整的像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的眼睛
人类的眼睛很像一架照相机。眼睛与照相机的不同之处是:人的眼睛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来获得清晰的实像;普通照相机是在物距确定的情况下通过改变像距使像变得清晰。由眼睛的调节作用所能看清的最远点,叫远点,正常眼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的近点约距眼睛。眼睛是人体的重要器官,长时间的用眼,比如看书,看电视、
电脑,都可以引起眼睛的疲劳,眼睛疲劳常见症状是头疼脑胀、眼睛发干。看物体时间较长也不易感到疲劳的距离叫明视距离,正常眼的明视距离为。
晶状体和角膜的共同作用相当于______选填“凹透镜”或“凸透镜”;
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______获得清晰______选填“正立”或“倒立”、______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像;
如果来自远处某点的光经过晶状体折射后会聚在视网膜之______选填“前”或“后”,这就是近视眼,应该佩戴______镜来矫正;
根据上文,你认为人的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______。
A.极远处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
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A错误
光的反射 光在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会发生反射,、D错误
光的折射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路径发生偏折,B正确
2.【答案】
【解析】解:、立竿见影是指杆遮挡了光线,形成了杆的影子,因此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形单影只中的影是指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形影不离是由于自己的身体遮挡了光线,所以形成了自己的影子,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杯弓蛇影是由于对面的墙壁上挂着一个弓,弓的影子正好映在透明的酒杯中,好像一条蛇,因此属于平面镜成像;故A错误;
B、雪的形成过程属于凝华,凝华过程需要放出热量,故B错误;
C、人们看到水中的鱼,是由于鱼反射的光从水中经过水面折射后射入人眼的缘故,故人眼逆着光线来看时,看到的是鱼所成的虚像,故C正确;
D、雨过天晴时,常在天空出现彩虹,这是太阳光通过悬浮在空气中细小的水珠折射而成的,白光经水珠折射以后,分成各种彩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所以说雨后的天空出现彩虹是由光的色散形成的,故C错误。
故选:。
“影”的形成包括光沿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以及光的折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为影子;光的反射现象有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为透镜所成的像,根据不同原理所成的像进行分析;
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凝华放热;
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凸透镜成像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此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光的色散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答案】
【解析】解:、图中点是青蛙的位置,两条射向青蛙眼睛的光线,就决定了青蛙的观察范围,图中光的传播方向错了,故A错误;
B、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故B错误;
C、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图中水中的鱼看到空气中的昆虫的像在实际昆虫的上方,故C错误;
D、点亮的灯泡发出的光将不发光的灯泡照亮,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睛,人看到不发光的灯泡,故D正确。
故选:。
青蛙之所以坐在井里只能看到很小的一片天,就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缘故;
根据平行于凹透镜主光轴的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的方向判断;
光的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光线向法线偏折,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看到不发光的物体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以及光的反射等知识,是一道光学综合题。
4.【答案】
【解析】解:装满水的矿泉水瓶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这样就会使太阳光汇聚于一点,凸透镜焦点的温度高,达到易燃物的着火点,易燃物燃烧引起火灾,故A正确。
故选:。
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物体相当于凸透镜,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
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凸透镜的特点及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等问题,平时学会利用身边的器材做实验,多动手、多思考,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答案】
【解析】解:由图中可知,此时物距,像距,物距大于像距,故可知此时所成的像为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图中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的成像原理相同,故A错误;
B.由此时凸透镜的成像特点可知:
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至刻度处时,此时物距为,可知此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不会得到清晰的像,故B错误;
C.将蜡烛和光屏对调后,此时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即物距为,此时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C正确;
D.在蜡烛和凸透镜间加一个近视眼镜,保持凸透镜和光屏不动,因近视眼镜对光有发散作用,会使得光线会聚点向右移动,故将蜡烛适当左移,像跟着向左移,光屏上能呈现清晰的像,故D错误。
故选:。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大于像距,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距小于像距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化,像距变化,像变化经常用到,一定要熟练掌握。
6.【答案】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对特殊光线折射特点的掌握和应用,根据题意确定凸透镜焦距范围,是解答此题的突破口。
与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当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解答】
A.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则焦距等于,故A正确;
如图所示,物距,则,则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BCD错误。
7.【答案】
【解析】
【分析】
考查照相机、远视眼及其矫正、色光的三原色和色光的混合等知识,难度较易。
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之一: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头;
凸透镜可矫正远视眼;
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
【解答】
A、摄像头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光通过摄像头会发生折射,其成像原理与照相机相同,故A正确;
B、摄像头的核心元件凸透镜,该镜片可制成远视眼镜,故B错误;
C、“刷脸”时面部需位于摄像头的二倍焦距以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人靠近摄像头时,物距减小,像距变大,成的像变大,故C错误;
D、示屏幕上的丰富色彩由红、绿、蓝三种色光混合而成,故D错误。
8.【答案】
【解析】解:、图示是远视眼的成因,远视眼在看近处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后面,不符合题意;
B、图示是对远视眼的矫正,佩戴凸透镜可使光线提前会聚成像在视网膜上,不符合题意;
C、图示是近视眼的成因,近视眼在看远处的物体时,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不符合题意;
D、图示是对近视眼的矫正,佩戴凹透镜可以使物体射来的光线先发散一些,通过晶状体时会聚点靠后,落在视网膜上,符合题意。
故选:。
要解答本题需掌握:近视眼是在看远处的物体时,像呈在视网膜的前方,应佩戴凹透镜矫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视眼和远视眼的成因,以及矫正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9.【答案】
【解析】解:
A、摄像机都是根据物距大于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B、当汽车离摄像头越来越近时,物距变大,则像距变大,故B错误;
C、当汽车远离摄像头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即汽车成的像越来越小,故C正确;
D、摄像头镜头表面上半部分被不透明的污渍覆盖时,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照样能会聚成像,像的大小不发生变化,折射光线减少,会聚成的像变暗,仍然是完整的像,故D错误。
故选:。
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用是幻灯机、投影仪。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
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
成虚像时:物像同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
成实像时:物像异侧,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当遮住凸透镜的一部分,还有另外的部分光线,经凸透镜折射会聚成像。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关键是记熟成像规律,并搞清物距像距之间的关系。知道成实像时,物距越大,像越小,像距也越小。
10.【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是一道光学综合题,在光的直线传播这个知识点中常出一些与数学图形知识相关的题,例如: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大小分析,要注意学科之间的联系。
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
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原理制成的;
小孔成像所成的像的大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和数学的相似三角形知识可以判断。
【解答】
A.因为光沿直线传播的前提是: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所以当传播介质不均匀时,光线要发生弯折,例如:海市蜃楼现象,故A错误;
B.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放大的虚像的原理制成的,故B错误;
C.物体与小孔的距离大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缩小的像;物体与小孔的距离小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放大的像;物体与小孔的距离等于光屏与小孔的距离时,成倒立等大的像,故C错误;
D.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故D正确。
11.【答案】
【解析】解:、我们能从不用方向看到柳树是因为光在柳树表面发生了漫反射,故A错误;
B、柳树在岸边形成的阴影是光在直线传播时形成树的影子,故B正确;
C、湖水看起来去比实际浅,这是由光的折射造成的,故C错误;
D、建筑物在水中的倒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故D错误。
故选:。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的现象是光的反射,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
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会发生偏折,这就是光的折射,复色光发生折射时,会出现色散现象,如:海市蜃楼、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雨后天空中的彩虹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平面镜成像、光的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12.【答案】
【解析】解:
因为虚像是光的反射延长线相交得到的,光屏不能承接虚像,因此凸透镜和平面镜所成的虚像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所以在图中放置一光屏对成虚像不产生影响,所以烛焰的像不会发生变化,故C正确。
故选:。
实像和虚像的区别:实像能用光屏呈接,虚像不能;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形成的。
本题考查了平面镜和凸透镜成像,掌握实像和虚像的区别是解题的关键。
13.【答案】;
【解析】
【分析】
掌握凸透镜成像的几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像距、像的变化规律,这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基础知识,一定要掌握。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像距;
,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此时像距;
,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不成像;
,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像距。
【解答】
解:由图可知:点在一倍焦距之内,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成正立放大的虚像,所以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在光屏上得到像;
点在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此时;
点在二倍焦距以外,由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此时。
综上分析可知,蜡烛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大,放在处得到的实像最小。
故答案为:;。
14.【答案】会聚 远视
【解析】解:我国古代就把冰块制成透镜,利用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将物体点燃;
远处物体通过人眼所成的像成在视网膜的后方,为远视眼;为了使像成在视网膜上,需要佩戴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的凸透镜。
故答案为:会聚;远视。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凸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远视眼的矫正,属于基础题。
15.【答案】近 凹
【解析】解:近视眼的成因是只能看清近处的物体,看不清远处的物体,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或者眼球在前后方向上太长,因此来自远处点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对近视眼的矫正可通过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进行矫正。
故答案为:近;凹。
本题要抓住近视眼成因:眼球晶状体的曲度过大,远处物体反射来的光线通过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像,就会落在视网膜的前方造成近视眼。
本题主要考查了眼睛及其视物原理与近视眼的成因。属于识记性内容。
16.【答案】照相机 使像更清晰 伽利略
【解析】解:如图望远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所以此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物镜相当于照相机;
物镜直径大,折射光线就会多,像会更清晰;
历史上第一位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故答案是:照相机;使像更清晰;伽利略。
如图望远镜的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
物镜直径大,折射光线就会多,像会更清晰;
历史上第一位自制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的是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
该题主要考查了望远镜的原理,我们要掌握好此知识。
17.【答案】解: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所以该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其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连接入射光线一侧的焦点和折射点,并延长两点的连线,标出光线的方向,如图所示:
【解析】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过焦点,据此作图。
本题考查了根据凹透镜的特殊光线作图,属于基础题。
18.【答案】解:图中,折射光线相对于入射光线远离了主光轴,即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是凹透镜。
如图所示:
【解析】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根据图示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可以确定经过透镜折射后是发散了还是会聚了,从而可以确定透镜的种类。
该题考查了透镜对光线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先确定光线经透镜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再确定透镜的类型
19.【答案】凹 等大 左
【解析】解:光射出后会聚于点,小明在虚线区域内换放一透镜后,光会聚于主光轴上的点,折射光线发散了,所以该透镜应是凹透镜;
让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移动光屏,直到在光屏上会聚成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
蜡烛正好处在位置,由图丙可知,此时的物距为二倍焦距,像距也为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所以应该光屏最适当的位置应该对应标尺上处;
若把蜡烛向左移动一段距离,物距变大了,像距应减小,为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向左移动。
故答案为:凹;;;左。
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的作用;
根据凸透镜焦点和焦距的定义进行解答。跟主光轴平行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在主光轴上一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
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为二倍焦距;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三种规律是解题的重要依据,一定要掌握。
20.【答案】 中央 不用 缩小 照相机 远视
【解析】解:由于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所以该像位于玻璃板的侧;
为使像能成在玻璃板中央,便于观察,应适当调节“”形光源的位置;
由于凸透镜成像时,光路可逆,保持“”形光源不动,将透镜移到刻度处,不用调节玻璃板,此时的物距等于原来的像距,像距等于原来的物距,所以依然可以成像,但由于此时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折光能力越弱。将原透镜换成焦距是的凸透镜,故光线相比原来的会聚情况减弱了,若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应让光线再会聚一点,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镜为凸透镜,应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一个度数合适的远视眼镜。
故答案为:;中央;不用;缩小;照相机;远视。
凸透镜成的是倒立的实像;
为了便于观察,应该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
凸透镜成像时,光路可逆;
当物距大于像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为照相机;
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折光能力越弱;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远视眼镜为凸透镜。
本题考查了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灵活运用凸透镜成像规律分析问题,是解题关键。
21.【答案】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哪种介质中的光速大,那么光在这种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就大 小于
【解析】解:
由表中数据可知: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甲图,光从真空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乙图中,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且光在空气中的速度大于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丙图中,光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且光在玻璃中的速度小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由此可得: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哪种介质中的光速大,那么光在这种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就大;
由表中数据知道,光在水中的速度大于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故答案为: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哪种介质中的光速大,那么光在这种介质中与法线的夹角就大;
小于。
从表中数据分析得出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大小情况;
由图看出,光从传播速度大的介质斜射入传播速度小的介质中时,折射角的与入射角的大小关系;
由表中数据知道光在水和玻璃中的传播速度,依据中结论得出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中,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
本题考查了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能从表中数据和折射图象得出相关信息是本题的关键。
22.【答案】;
靠近;
不能成像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难度不大。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过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
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
根据、平行分析点的位置,然后判定成像的情况。
【解答】
根据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后会过焦点,经过光心的光线的传播方向不变,据此做出点,、经透镜前的光线如图所示:
;
由于凸透镜对光线具有会聚作用,所以经透镜后的光线相对于它的入射光线靠近主光轴;
折射光线、是平行的,这说明这两条折射光线的入射光线是从焦点所在的竖直方向上的点发出的,当物距等于焦距时,不成像。
23.【答案】远离 放大 投影仪 虚 上
【解析】解:由图可得,物距大于像距,物距,解得;像距,解得;所以凸透镜焦距的取值范围是:;
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物距减小,所以成的像会变大,像距也会变大,因此要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光屏应远离透镜,由图可知当把蜡烛向凸透镜靠近时,,所以物体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为投影仪;
当把蜡烛移到距离凸透镜时,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会向上移动,像成在了光屏的上方;
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凸透镜的上半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成烛焰完整的像;由于凸透镜折射光线的数量比原来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故选C。
故答案为:远离;放大;投影仪;;虚;上;。
先根据物距大于像距,物距,像距,确定焦距的取值范围,再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确定成像特点;
,物体通过凸透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
随着蜡烛燃烧而变短,根据过光心不改变方向,像会向上移动;
若将凸透镜的一部分遮住,凸透镜其他部分仍能折射光线,所以仍能成物体完整的像,只是折射的光线数量减少,所以像比原来变暗。
当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当时,凸透镜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当时,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当时,不成像;当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
24.【答案】凸透镜 焦距 倒立 缩小 前 凹透
【解析】解:
人眼的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我们看物体时,是通过睫状肌的伸缩来调节晶状体的弯曲程度,改变晶状体的焦距,使不同远近的物体都能在像距相同的视网膜上生成清晰的倒立的实像;
近视眼是像成在视网膜前,原因是晶状体过厚或眼睛的前后距离过长,若是晶状体过厚,可以对晶状体和角膜构成的透镜进行手术,使其变薄,对光的偏折能力变弱,使成的像后移,直到移到视网膜上;
根据题干可知: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极远处。眼睛所能看清的最近的点,叫近点,正常眼睛的近点约距眼睛。所以正常眼睛的观察范围是:到极远处,故选D。
故答案为:凸透镜;焦距;倒立;缩小;前;凹透;。
人的眼睛像一架神奇的照相机,晶状体和角膜相当于凸透镜,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成倒立、缩小的实像。
近视眼的形成原因:晶状体过凸或眼睛的前后距离过长,使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前;
根据文中的内容解答。
材料阅读分析题所占比例逐年递增,这类题型给出一个情景材料,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阅读理解,从材料中捕捉信息,解决实际问题。材料阅读题取材广泛,涉及的知识面较宽,所举事例贴近生活,要求学生思维活跃,利用所掌握的基础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探究。
第4页,共22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