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提优训练:1.1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同步提优训练:1.1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7 22:2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题组1 神奇的物理现象
        
1.指出下列各物理现象中哪些是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哪些是生活中的物理现象:A.海水的潮起潮落;B.夏天用棉被盖冰棒,冰棒化得慢;C.夕阳西下常伴有红色的霞光;D.雨后的天空常出现彩虹;E.龙卷风直冲云霄;F.自行车轮胎刻有花纹。
其中属于自然界中物理现象的是      ;属于生活中物理现象的是       。(均填序号)
2.生活在自然之中,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许多与力、声、热、光、电等有关的现象。在自然科学中诞生的物理学就是研究这些现象,找出它们发生的原因,研究怎样利用它们来为人类服务。观察如图所示的情景,按要求将它们分类。(均填序号)
(1)属于力的现象的有      。 (2)属于声的现象的有      。
(3)属于光的现象的有      。 (4)属于热的现象的有      。
(5)属于电的现象的有      。
题组2 探索之路
        
3.从古人的文字和图画中可以看到他们的一些科学思索,例如图:
(1)如图甲所示是甲骨文中的“殸”字,意指手持长柄,敲击乐器发声。这说明古人已经知道声音与    有关。
(2)如图图乙所示,安徽凌家滩出土的雕刻玉版展现了中国古人      的宇宙概念。
(3)如图图丙所示的东巴文“晒干”已含有
  的科学思索。
4.近代物理学的发展非常漫长,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具体的代表人物及其贡献分别如图下:
(1)第一阶段:著名的天文学家、自然科学的先驱    (甲),用“    ”否定了影响人类达千年之久的托勒密的“地心说”,有力地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经典力学和实验物理学的先驱    (图乙),率先用望远镜观察天空,由此得到的关于天体运行的结果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
(2)第二阶段:伟大的物理学家    (图丙),在前人的研究积累上,奠定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物理学基础。他发现日月星辰的运转与苹果下落等有着某些相似,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建立了著名的       。
(3)第三阶段:20世纪杰出的物理学家    (图丁),提出了    ,从根本上冲击了经典物理学体系,动摇了人们所熟悉的时间与空间等概念。    、    等量子力学主要奠基人发现微观世界与宏观世界的物理规律有很大差异。正是这些物理学家的伟大贡献,物理学再次跨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大步。
题组3 科学探究 
       
5.在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要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
B.要善于合作与交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C.要坚持不懈,锲而不舍
D.发现自己的实验数据差距较大时,应立即对数据进行修改
6.关于“猜想”,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
A.猜想是对未知事物的一种猜测
B.猜想一定要是正确的,否则就是谬论
C.猜想有时会与客观事实相差很大
D.猜想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验验证
7.为了比较几种材料(衣服、锡箔纸、泡沫塑料)的隔音性能,小明将机械闹钟作为声源放入鞋盒内,并在其四周塞满待测材料,让小红一边听声音,一边向后退,直到听不到声音为止,测量小红到鞋盒的距离。就这一环节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分析与论证
8.平面镜对光既不会聚也不发散,那么凹面镜对光会有什么作用呢 小枫开动脑筋,想到了所有可能的情况: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他利用激光笔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则小枫的学习经历的过程是 (  )
A.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交流与评估
B.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得出结论、分析和论证
C.提出问题、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D.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思维拓展                提升能力素养
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
某个星期天,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惊奇地发现,房顶上挂着的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他想,脉搏的跳动有规律,可用来计时,于是他一边按着脉搏,一边注视着灯的摆动。不错,灯每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基本相同,这使他又产生了一个疑问:假如图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一样吗
伽利略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松手后让它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结果表明每次摆动的时间仍然相同。这个实验结果说明他的想法是正确的,即“不论摆动的幅度大些还是小些,完成一次摆动的时间是一样的”。这就是物理学中摆的等时性原理。
后来,人们对摆动继续深入研究,进一步发现了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定量关系,据此发明了钟表。
(1)伽利略在比萨大教堂通过观察,发现了什么值得注意的现象
(2)伽利略在观察中提出了什么问题 并作出了什么猜想
(3)伽利略怎样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4)伽利略对摆动规律的探究经历了怎样的历程
答案
第一节 走进神奇 第二节 探索之路 第三节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1.A、C、D、E B、F
2.(1)(d)(e)(f) (2)(b)(d)(f) (3)(a)(b)(c)(d) (4)(d) (5)(b)
3.(1)碰击 (2)天圆地方 (3)太阳光致使地表水分蒸发
4.(1)哥白尼 日心说 伽利略
(2)牛顿 运动定律
(3)爱因斯坦 相对论 普朗克 玻尔
5.D 6.B 7.C 
8.D 解: 分析题意可知,首先提出了问题,即“凹面镜对光会有什么作用呢 ”;再进行了猜想,即“会聚、发散、既不会聚也不发散”;然后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即“他利用激光笔对着凹面镜照射,观察到如图图所示的现象”。
9.(1)吊灯因为风吹而不停地、有节奏地摆动。
(2)提出的问题:假如图吊灯受到强风吹动,摆得高了一些,它每次摆动的时间还一样吗
作出的猜想:每次摆动的时间相同。
(3)把铁块固定在绳的一端挂起来,再把铁块拉到不同高度,松手后让它摆动,仍用脉搏细心地测定摆动的时间。
(4)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与制订计划——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