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海陆变迁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分层小测练(基础练+重点练)(中图版,原卷+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1.3 海陆变迁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学期同步课堂分层小测练(基础练+重点练)(中图版,原卷+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08 00:22:44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1.3 海陆变迁 (重点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喜马拉雅山考察中,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
A.古代人吃完,扔那的
B.曾经这里是海洋环境,地壳不断变化隆起形成今天山脉
C.喜马拉雅山的高山湖中生物遗体
D.化石是陆地生物是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
小明和爸爸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小明深受触动,并请教爸爸:“珠峰真的很高,电影里男主角送给女主角的海螺化石真是珠峰上找到的吗?",爸爸回答道:"中国测绘员为祖国经天纬地,坚守在荒天野地,生活是幕天席地,工作中战天斗地,终于在2020年12月8日公布珠峰新海拔是8848.86米,爸爸以前在参加建设青藏铁路的时候负责测绘沿线地形,就捡到很多海洋化石。”读完材料结合地图完成下面2-4小题。
2.小明看完电影后,想尝试攀登的感觉,于是周末爸爸带他攀爬淮安最高峰盱眙裂山(194.1米),裂山与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是( )
A.8848.86米 B.194.1米 C.8654.76米 D.9038.53米
3.珠穆朗玛峰发现的海螺化石说明青藏高原海陆变迁过程是( )
A.海洋变成陆地 B.陆地变成海洋 C.一直是陆地 D.没有证据
4.位于喜马拉推山南部的尼泊尔曾经发生了8.1.级地震,受此影响,珠峰高度可能发生变化。2019年10月12至13日习主席访问尼泊尔期间,中尼两国政府商定将共同重新测量位于两国边界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2020年12月8日,两国共同宣布珠峰新高度。结合材料观察上图,请选出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互相挤压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互相挤压
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互相挤压 D.太平洋、美洲板块互相挤压
5.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区的大陆轮廓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景,中国对海洋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平面以下11034来)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6-8小题。
6.地球表面海洋所占比例是( )
A.61% B.71% C.39% D.29%
7.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大致相当于地球半径的( )
A.1/6 B.1/60 C.1/600 D.1/6000
8.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9-11小题。
9.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
①温暖湿润 ②寒冷干燥 ③海拔较低 ④雪山连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11.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二、解答题
12.读下图,回答下题。
(1)在板块交界的地方,地壳比较____,经常发生____。
(2)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会不断地缩小,因为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的_____(张裂、挤压)地区。
(3)未来红海面积应该是____(扩大,缩小),因为红海处在两大板块的_____(张裂、挤压)地区。
(4)喜马拉雅山是由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1.3 海陆变迁 (基础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C.在南极地区发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2.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水井等遗迹证明( )
A.水下人确实存在 B.这里曾经抬升为陆地并且有人类居住
C.海底也有河流、水井等自然现象 D.古人在这里进行了填海造陆活动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红海正在缩小,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
B.东非大裂谷将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C.地中海正在不断的扩张,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
D.珠穆朗玛峰将继续升高
4.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 )
A.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玛峰还在不断抬升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在南昌花鸟市场欣赏热带鱼
5.下列板块全位于海洋上的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板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6.2004年12月发生印度洋海啸造成逾15万人遇难,该次海啸是由8.9级的地震引起的,这次地震与两大板块的碰撞有关,这两大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7.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魏格纳 D.麦哲伦
2020年3月3日,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笼罩6000米高空。左图为世界板块分布局部示意图,右图为拉火山喷发景观图。据图完成8-9题。
8.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 )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9.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其原因是( )
A.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
B.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处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D.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10.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读图,完成下题.
①处的山脉是( )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落基山脉 D.安第斯山脉
二、解答题
11.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 D ________ E ________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4)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_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板块。
(5)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红海将会不断____(缩小或扩大),地中海将会不断_______(缩小或扩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1.3 海陆变迁 (重点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喜马拉雅山考察中,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这说明( )
A.古代人吃完,扔那的
B.曾经这里是海洋环境,地壳不断变化隆起形成今天山脉
C.喜马拉雅山的高山湖中生物遗体
D.化石是陆地生物是由海洋生物进化而来
【答案】1.B
【解析】1.地球上的海洋与陆地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喜马拉雅山考察中,在岩石中含有鱼、海螺、海藻等海洋生物化石,说明此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的抬升慢慢形成了今天这样的山脉,是海陆变迁的例证,其余三项叙述是错误的,故选B。
小明和爸爸观看了“攀登者”这部电影,小明深受触动,并请教爸爸:“珠峰真的很高,电影里男主角送给女主角的海螺化石真是珠峰上找到的吗?",爸爸回答道:"中国测绘员为祖国经天纬地,坚守在荒天野地,生活是幕天席地,工作中战天斗地,终于在2020年12月8日公布珠峰新海拔是8848.86米,爸爸以前在参加建设青藏铁路的时候负责测绘沿线地形,就捡到很多海洋化石。”读完材料结合地图完成下面2-4小题。
2.小明看完电影后,想尝试攀登的感觉,于是周末爸爸带他攀爬淮安最高峰盱眙裂山(194.1米),裂山与珠穆朗玛峰的相对高度是( )
A.8848.86米 B.194.1米 C.8654.76米 D.9038.53米
3.珠穆朗玛峰发现的海螺化石说明青藏高原海陆变迁过程是( )
A.海洋变成陆地 B.陆地变成海洋 C.一直是陆地 D.没有证据
4.位于喜马拉推山南部的尼泊尔曾经发生了8.1.级地震,受此影响,珠峰高度可能发生变化。2019年10月12至13日习主席访问尼泊尔期间,中尼两国政府商定将共同重新测量位于两国边界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2020年12月8日,两国共同宣布珠峰新高度。结合材料观察上图,请选出尼泊尔发生特大地震的原因是( )
A.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互相挤压 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互相挤压
C.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互相挤压 D.太平洋、美洲板块互相挤压
【答案】2.C 3.A 4.B
【解析】2.两地的相对高度是指两地的海拔相减,如裂山(194.1米)与珠穆朗玛峰(8848.86米)的相对高度是8848.86-194.1=8654.76米,故选C。
3.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与陆地的分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是会发生变化的,如在珠穆朗玛峰发现的海螺化石说明了青藏高原处曾经是海洋,后来由于地壳抬升形成了陆地,是海洋变陆地的例证,故选A。
4.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由尼泊尔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尼泊尔位于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上,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B正确。故选B。
5.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假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区的大陆轮廓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A.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
【答案】5.D
【解析】5.大陆漂移假说是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他是在看到南美洲东部和非洲西部轮廓十分吻合的情况下提出的,后来人们在非洲和南美洲发现两大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得到了人们的证实。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是海陆变迁的证据,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不能作为大陆漂移的证据,故选D。
海洋是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景,中国对海洋事业的发展非常重视。2020年11月10日,中国“奋斗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海平面以下11034来)成功坐底,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6-8小题。
6.地球表面海洋所占比例是( )
A.61% B.71% C.39% D.29%
7.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大致相当于地球半径的( )
A.1/6 B.1/60 C.1/600 D.1/6000
8.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
A.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C.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 D.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交界处
【答案】6.B 7.C 8.B
【解析】6.地球表面是由海洋与陆地组成,海洋面积占到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七十一,陆地只占地球表面的百分之二十九,有“七分海洋、三分陆地”的说法,故选B。
7.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深度达到11034米,其深度相当地于地球半径(6371千米)的1/600,故选C。
8.马里亚纳海沟位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处,是由太平洋板块俯冲到亚欧板块形成的,故选B。
古生物学家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了距今约2500万年的棕桐叶片化石。现存的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如图为板块分布示意图(局部)和棕桐叶片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9-11小题。
9.据材料推测,2500万年前青藏高原“年轻时的模样”可能是( )
①温暖湿润 ②寒冷干燥 ③海拔较低 ④雪山连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导致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变化的原因是( )
A.人类活动 B.海平面上升 C.地壳运动 D.火山喷发
11.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 )
A.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地带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C.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 D.南极洲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地带
【答案】9.A 10.C 11.C
【解析】9.据材料可知棕桐科植物主要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且一般位于平原。在青藏高原地区发现棕桐叶片化石说明青藏地区曾经温暖湿润且海拔较低,A正确。寒冷干燥和雪山连绵是现代青藏高原的特点,B、C、D错误。故选A。
10.青藏高原的形成原因是由于地壳运动,青藏高原地区隆起。海拔升高气候变冷导致自然环境发生变化,C正确,A、B、D错误。故选C。
11.读图可知,青藏高原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处于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交界地带,C正确,A、B、D错误。故选C。
二、解答题
12.读下图,回答下题。
(1)在板块交界的地方,地壳比较____,经常发生____。
(2)由于板块运动,地中海会不断地缩小,因为地中海处在两大板块的_____(张裂、挤压)地区。
(3)未来红海面积应该是____(扩大,缩小),因为红海处在两大板块的_____(张裂、挤压)地区。
(4)喜马拉雅山是由_____板块和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答案】12.(1)活跃 火山地震
(2)挤压
(3)扩大 张裂
(4)印度洋 亚欧
【解析】12.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是由板块拼合而成的,全球主要有六大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其余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海洋与陆地的相对位置是不断变化的。
(1)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
(2)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使地中海逐渐缩小。
(3)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之间,因为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正不断发生张裂运动,因此红海的面积应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大洋。
(4)由喜马拉雅山所处的位置及板块运动的方向判定,喜马拉雅山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章 地球运动与海陆分布
1.3 海陆变迁 (基础练)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中不能证明海陆变迁的是( )
A.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B.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
C.在南极地区发现地下埋藏着丰富的煤 D.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
【答案】1.D
【解析】1.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说明台湾海峡原来是陆地,属于海陆变迁,A正确。由于非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形成东非大裂谷,东非大裂谷不断扩张,将形成海洋,属于海陆变迁,B正确。煤是有大量的植物沉积地下经过千百万年时间形成,南极地区发现煤田,说明极地原来处于较低纬度,有茂密的植被,属于海陆变迁的现象,C正确。海岛涨潮被淹没,退潮露出,不属于海陆变迁,D错误。故选D。
2.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有古河流.水井等遗迹证明( )
A.水下人确实存在 B.这里曾经抬升为陆地并且有人类居住
C.海底也有河流、水井等自然现象 D.古人在这里进行了填海造陆活动
【答案】2.B
【解析】2.古河流、水井等遗迹是陆地的重要标志,也是人类活动的标志,说明我国东部海域曾是陆地,并且有人类居住,这种现象属于海陆变迁现象。由此可以判断选择B.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红海正在缩小,几千万年后将会消失
B.东非大裂谷将逐渐缩小,直至消失
C.地中海正在不断的扩张,几千万年后将成为新的大洋
D.珠穆朗玛峰将继续升高
【答案】3.D
【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红海和东非大裂谷位于板块张裂处,会扩张,形成新的大洋;地中海位于板块碰撞处,会缩小;珠穆朗玛峰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碰撞挤压继续升高.故选: D。
4.下列现象不能反映海陆变迁的是( )
A.世界最高峰珠穆拉玛峰还在不断抬升 B.在台湾海峡海底发现森林遗迹和古河道
C.地中海的面积不断缩小,最终将消亡 D.在南昌花鸟市场欣赏热带鱼
【答案】4.D
【解析】4.海陆变迁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和海平面的升降;选项A和C是地壳运动引起的海陆变迁;选项B是海平面上升引起的海陆变迁;在南昌花鸟市场欣赏热带鱼,不是海陆变迁;D符合题意。
5.下列板块全位于海洋上的是( )
A.亚欧板块 B.太平洋板板 C.非洲板块 D.印度洋板块
【答案】5.B
【解析】5.亚欧板块主要由亚洲和欧洲组成,A错误。太平洋板块由太平洋组成,全部位于海洋上,B正确。非洲板块主要由非洲及周边海洋组成,C错误。印度洋板块主要由亚洲南部、印度洋和大洋洲组成,D错误。故选B。
6.2004年12月发生印度洋海啸造成逾15万人遇难,该次海啸是由8.9级的地震引起的,这次地震与两大板块的碰撞有关,这两大板块是( )
A.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 B.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C.印度洋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D.太平洋板块与非洲板块
【答案】6.A
【解析】6.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印度洋海啸引起的地震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A符合题意。故选:A。
7.提出大陆漂移假说的科学家是( )
A.托勒密 B.哥白尼 C.魏格纳 D.麦哲伦
【答案】7.C
【解析】7.大陆漂移学说是由德国的科学家魏格纳提出来的,C正确。故选C。
2020年3月3日,印度尼西亚默拉皮火山喷发,火山灰笼罩6000米高空。左图为世界板块分布局部示意图,右图为拉火山喷发景观图。据图完成8-9题。
8.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 )
A.东北部 B.东南部 C.西北部 D.西南部
9.印度尼西亚是一个火山地震频发的国家,其原因是( )
A.处于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
B.处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C.处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D.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
【答案】8.B 9.C
【解析】8.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地处热带,B符合题意。选B。
9.一般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位于处于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所以多地震、火山。C符合题意。选C。
10.北京时间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位于喜马拉雅山南侧的尼泊尔发生了8.1级地震,读图,完成下题.
①处的山脉是( )
A.阿尔卑斯山脉 B.喜马拉雅山脉 C.落基山脉 D.安第斯山脉
【答案】10.A
【解析】10.图中①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南部,地处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处;落基山脉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安第斯山脉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的碰撞挤压处。故选:A。
二、解答题
11.读“板块运动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板块的名称: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 D ________ E ________
(2)各大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_________,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_________。
(3)喜马拉雅山是________板块和_________板块碰撞挤压而成的。
(4)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_________板块,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是_________板块。
(5)根据板块运动方向来推断,红海将会不断____(缩小或扩大),地中海将会不断_______(缩小或扩大)。
【答案】11.(1)亚欧板块 非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2)稳定 活跃
(3)亚欧板块 印度洋板块
(4)印度洋板块 太平洋板块
(5)扩大 缩小
【解析】11.(1)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面并不是一块整体,而是由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七大板块拼合而成。据图可知:A为亚欧板块;B为非洲板块;C为印度洋板块;D为太平洋板块;E为北美洲板块;F为南极洲板块;G为南美洲板块。
(2) 板块运动学说认为,组成地表的各大板块处于不停的运动中。一般来说,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即板块边缘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形成火山、地震。
(3) 喜马拉雅山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地带,由于板块的相互碰撞挤压,导致地壳抬升而成。
(4) 据图可知:澳大利亚所在的板块是印度洋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是几乎全部位于海洋的板块。
(5)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即板块边缘地带,有的张裂拉伸,有的碰撞挤压,地壳比较活跃。红海位于板块的张裂地带,因此将会不断扩大,形成新的大洋;地中海位于板块的碰撞地带,将会不断缩小,最终消失。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