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01 地球
一、单选题
(2021·江苏)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 )
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
C.几内亚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
2.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 )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3.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风沙影响 C.气候变暖 D.航道变迁
(2021·浙江)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下列小题。
4.甲地位于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5.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6.(2020·浙江)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下面小题。
(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A.5点 B.6点 C.7点 D.8点
7.(2020·江苏)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 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
(2)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图
8.(2018·全国Ⅱ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图3
(1)2月7号,当恩克斯宝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2)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检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商业中心及其形成
【解析】【点评】经纬网的应用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相隔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 km,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相隔1°的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 km×cos φ(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如上图中AC。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注意:也可以根据距离计算经纬度差,从而确定经纬度位置。
1.根据图文资料, 基尔瓦是由于商贸中心兴起而形成的港口城市,图中信息显示,基尔瓦位于非洲东海岸,东邻阿拉伯海,故判断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海沿岸,而基尔瓦距离我国的南海、几内亚湾和地中海较远, 基尔瓦与这些海域之间的商贸部发达,不是其主要贸易地区,A正确,故答案为:A。
2.由图可知,图中科伦坡到摩加迪沙之间大约35个经度(且该线路在赤道附近),因此两地之间距离约为35×111=3885千米;摩加迪沙到基尔瓦之间大约是10个纬度,故两地之间距离约为10×111=1110千米,所以 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距离约为4995千米, 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千米,航行时间约为26天,大约是4周,B正确,故答案为:B。
3.根据上题的分析,基尔瓦是由于商贸活动而兴起的城市,由于在17、18世纪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 ,世界海上运输主要航线的变化,导致基尔瓦的交通地位下降,致使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而资源枯竭、风沙影响和气候变化不是基尔瓦商贸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答案为:D。
【答案】4.A
5.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光照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影子的方向可以反映光源的方位,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呈反比,正午时为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刻。
4.根据材料中描述,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故可以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影子的方向,可得出,此时为二分日,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推得当地的纬度大约为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0°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0°N以南,四川盆地位于30°N附近,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推得答案为东北平原,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5.由于甲地位于45°N,则相同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度往北逐渐减小,①④不对,②对;③不是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③不对;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其左右两侧的经线应该是对称的,②对。故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6.【答案】(1)D
(2)C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17点,则乙地为12点,则乙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由图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的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之间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点,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图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7.【答案】(1)A
(2)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60°E以东航线无论1月还是7月航线都基本不变,因此该航线对风阻和逆水等因素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故BC错。从图文信息不能看出该航线的岛礁的多少,D错。从题干信息可知,海上航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线,因为大圆劣弧球面距离最短,故A对。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错。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西风带北移,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小西风带影响,降低风阻,B对。航线北移,纬度更低,受热带风暴影响更大,C错。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航线,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短的长度大约是40000千米。经度相差1度纬线长是111千米,其他纬线的长度是111×cosΦ(Φ是地理纬度)。
8.【答案】(1)A
(2)D
(3)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南极点为中心的自转是顺时针旋转,恩克斯宝岛的经度是165°E左右,是东11区,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相差3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8区比东11区晚3小时,所以A正确。故选A。
(2)恩克斯堡岛的纬度是75°S,根据90°S极地高气压吹向60°S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是极地东南风,所以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故选D。
(3)根据材料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是冰川中陆缘冰及海冰集中分布地,对全球变暖敏感,B正确;生物类型较少,A错误;大气质量优良和人类活动影响不是恩克斯堡岛独有的,ACD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1)A(2)D(3)B
【点评】(1)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关键是恩克斯宝岛经度的判断,要根据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旋转判断东西经,再依据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
(2)(3)题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查站为背景材料,考查时间计算、大气环流、风向、南极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题组难度不大,该题组的设置也可以引起人们对两极地区的关注,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及综合思维三个方面在本题组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呈现。
1 / 1高考地理历年真题汇编(2018年-2022年)专题01 地球
一、单选题
(2021·江苏)公元8世纪开始,基尔瓦逐渐成为非洲东海岸的商贸中心。15世纪初郑和船队曾从不同航线到达基尔瓦。17、18世纪随着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1981年基尔瓦所在地的遗址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图为“郑和船队航海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公元8世纪基尔瓦作为商贸中心兴起时,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 )
A.阿拉伯海沿岸 B.南海沿岸
C.几内亚湾沿岸 D.地中海沿岸
2.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km,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的最短时间约( )
A.2周 B.4周 C.6周 D.8周
3.公元17、18世纪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的主要原因是( )
A.资源枯竭 B.风沙影响 C.气候变暖 D.航道变迁
【答案】1.A
2.B
3.D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的互相影响;商业中心及其形成
【解析】【点评】经纬网的应用
1.根据纬度差定经线长度:纬度相隔1°的实际经线弧长处处相等,约是111 km,如图中AB。若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只要知道两地的纬度差,就可以计算出两地之间的距离。
2.根据经度差定纬线长度:经度相隔1°的实际纬线弧长由低纬向高纬递减,约是111 km×cos φ(φ表示该纬线的纬度),如上图中AC。
3.图中BC的距离可根据勾股定理估算出。
注意:也可以根据距离计算经纬度差,从而确定经纬度位置。
1.根据图文资料, 基尔瓦是由于商贸中心兴起而形成的港口城市,图中信息显示,基尔瓦位于非洲东海岸,东邻阿拉伯海,故判断其对外贸易的主要地区是阿拉伯海沿岸,而基尔瓦距离我国的南海、几内亚湾和地中海较远, 基尔瓦与这些海域之间的商贸部发达,不是其主要贸易地区,A正确,故答案为:A。
2.由图可知,图中科伦坡到摩加迪沙之间大约35个经度(且该线路在赤道附近),因此两地之间距离约为35×111=3885千米;摩加迪沙到基尔瓦之间大约是10个纬度,故两地之间距离约为10×111=1110千米,所以 从科伦坡经摩加迪沙至基尔瓦距离约为4995千米, 郑和船队若每天航行190千米,航行时间约为26天,大约是4周,B正确,故答案为:B。
3.根据上题的分析,基尔瓦是由于商贸活动而兴起的城市,由于在17、18世纪世界贸易格局不断改变 ,世界海上运输主要航线的变化,导致基尔瓦的交通地位下降,致使基尔瓦商贸地位逐渐衰落。而资源枯竭、风沙影响和气候变化不是基尔瓦商贸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D正确,故答案为:D。
(2021·浙江)我国某中学组织学生对直立物日影变化进行观测﹐具体做法是:先在一块平坦的地面上直立一根标杆﹐再以此杆直立点(甲)为圆心,以杆长为半径绘一半圈。下图为某日杆影变化图,图中阴影部分为标杆影子范围。完成下列小题。
4.甲地位于 ( )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四川盆地 D.珠江三角洲
5.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一年中某时刻地面上昼夜状况与经纬线位置关系最有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4.A
5.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光照图的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解析】【点评】影子的方向可以反映光源的方位,影子的长短与太阳高度角呈反比,正午时为一天中影子最短的时刻。
4.根据材料中描述,半圆以杆长为半径所绘,故可以得出其正午时太阳高度角为45°;根据影子的方向,可得出,此时为二分日,则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可推得当地的纬度大约为45°N;根据东北平原在40°N以北,华北平原大部分位于40°N以南,四川盆地位于30°N附近,珠江三角洲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可以推得答案为东北平原,A选项正确,B、C、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A。
5.由于甲地位于45°N,则相同经度差之间的纬线长度往北逐渐减小,①④不对,②对;③不是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③不对;若从甲地垂直上方朝下看,其左右两侧的经线应该是对称的,②对。故B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B。
6.(2020·浙江)图一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图二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完成下面小题。
(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
A.持续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持续变小 D.先变小,后变大
(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
A.5点 B.6点 C.7点 D.8点
【答案】(1)D
(2)C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昼夜长短的变化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大圆周(最短航线)飞行时,是先向东北飞,再向正东飞,后向东南飞。在由甲飞向乙时,随着纬度的升高,飞行方向越接近与纬线平行,所以,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变小;在乙点时达到最小;则飞机由乙地飞向丙地时,飞过的纬度差变大,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2)由题干可知,此时丙地的地方时为17点,则乙地为12点,则乙地所在的经线为昼半球的中央经线;由图2可知,乙地为晨昏线与纬线相切的切点,而且“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的大圆周飞行,”可判断甲、乙、丙为晨昏线,则甲丙所在的纬线为昼弧,甲丙之间经度相差150°,则可以推出甲、丙的昼长为10小时,根据公式“日出=12-昼长/2”可以计算出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7点,C正确。ABD错误。故答案为:C。
【点评】图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
7.(2020·江苏)选择大洋航线时,应在确保航行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以地心为圆心过地表两点的圆)航行。下图为“巽他海峡西行好望角的大洋航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0°E以东航线的选择,主要考虑的是( )
A.航程最短 B.风阻最小 C.逆水最短 D.岛礁最少
(2)7月航线西段明显北移,主要是为了( )
A.避开南极冰山 B.减少西风带影响
C.远离热带风暴 D.便于沿途补给图
【答案】(1)A
(2)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分析】(1)读图可知,60°E以东航线无论1月还是7月航线都基本不变,因此该航线对风阻和逆水等因素不是主要考虑因素,故BC错。从图文信息不能看出该航线的岛礁的多少,D错。从题干信息可知,海上航行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气象、海况条件和岛礁等因素,尽可能沿地球表面大圆航线,因为大圆劣弧球面距离最短,故A对。故答案为:A。(2)读图可知,该航线西段纬度较低,南极冰山难以到达,A错。7月太阳直射点北移,西风带北移,此时该段航线受西风带影响大,航线北移可以减小西风带影响,降低风阻,B对。航线北移,纬度更低,受热带风暴影响更大,C错。航线北移,并没有明显靠近陆地航线,D错。故答案为:B。
【点评】在经纬网的地图上的方向判断,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长短的长度大约是40000千米。经度相差1度纬线长是111千米,其他纬线的长度是111×cosΦ(Φ是地理纬度)。
8.(2018·全国Ⅱ卷)恩克斯堡岛(图3)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2017年2月7日,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徐徐升起,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选址奠基仪式正式举行,据此完成以下小题。
图3
(1)2月7号,当恩克斯宝岛正午时,北京时间约为( )
A.2月7日9时 B.2月7日15时 C.2月7日17时 D.2月8日7时
(2)五星红旗在恩克斯堡岛上迎风飘扬,检测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 )
A.东北方向 B.西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北方向
(3)对于极地科学考察而言,恩克斯堡岛所在区域的优势在于( )
A.生物类型多样 B.对全球变暖敏感
C.大气质量优良 D.人类活动影响少
【答案】(1)A
(2)D
(3)B
【知识点】地球仪与经纬网;地方时与区时的确定与计算;三圈环流及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分布
【解析】【分析】(1)根据南极点为中心的自转是顺时针旋转,恩克斯宝岛的经度是165°E左右,是东11区,北京时间是东8区的区时,相差3小时,依据东早西晚,东8区比东11区晚3小时,所以A正确。故选A。
(2)恩克斯堡岛的纬度是75°S,根据90°S极地高气压吹向60°S副极地低气压带的风是极地东南风,所以红旗常年飘扬的主要方向是西北。故选D。
(3)根据材料恩克斯堡岛是考察南极冰盖雪被陆缘冰及海冰的理想之地,是冰川中陆缘冰及海冰集中分布地,对全球变暖敏感,B正确;生物类型较少,A错误;大气质量优良和人类活动影响不是恩克斯堡岛独有的,ACD错误。故选B。
故答案为:(1)A(2)D(3)B
【点评】(1)本题考查区时计算,关键是恩克斯宝岛经度的判断,要根据以南极点为中心的旋转判断东西经,再依据东早西晚的计算原则。
(2)(3)题以我国第五个南极考查站为背景材料,考查时间计算、大气环流、风向、南极自然环境特征、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相关知识。题组难度不大,该题组的设置也可以引起人们对两极地区的关注,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及综合思维三个方面在本题组中也得到了有效的呈现。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