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3-06-25 15:46:34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
(命题: 宋少华)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填在答题框中相应的位置,1×20=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用于生产食品和饮料 B.用于生产医药产品
C.用于改良新品种 D.用于生产化工产品
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
A.将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将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杀死或抑制食品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2013·菏泽学业)2001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4倍,且寿命更长,原因是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
( )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
4、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技术的是( )
A.转基因、克隆 B.扦插、嫁接 C.微生物发酵 D.电脑软件杀毒
5、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了解生物之间是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6、下列可由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植物是( )
A.海带 B.地衣 C.葫芦藓 D.桫椤
7、比较右图所示的两种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为被子植物、乙为裸子植物
B.甲产生种子,乙不产生种子
C.甲生长在南方,乙生长在北方
D.甲为水生植物,乙为陆生植物
8、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
①是否有脊椎骨 ②卵生还是胎生 ③水生还是陆生 ④体温是否恒定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9、下列水产品中,属于鱼类的是( )
①甲鱼;②黄鳝;③鲫鱼;④鲸鱼;⑤鳙鱼;⑥墨鱼;⑦鲍鱼;⑧娃娃鱼;⑨鳄鱼;⑩鱿鱼。
A.①②③④⑦⑧ B.①②③⑧ C.②③⑤ D.②③⑤⑦⑧⑩
10、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营养方式和繁衍后代的方式与下列哪种生物相似( )
A.酵母菌 B.绿脓杆菌噬菌体 C.大肠杆菌 D.衣藻
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12、(2012·东营学业)右图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
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13、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 )
A.原始生命 B.低等的动植物 C.复杂有机物 D.简单有机物
14、(2013·菏泽学业)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
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
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15、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
C.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16、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
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B.人比类人猿高等
C.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D.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
17、(2013·福州中考)生态系统的构成是( )
A.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B.校园里的各种花卉
C.麦田里所有的生物 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
18、下面四幅图中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食物链:“草→蜗牛→画眉→食雀鹰”( )?
A B C D
19、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生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B.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和相对的平衡
C.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自然因素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2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 )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      、      、      、和       等。
2、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        、营养方式,在      中的作用以及进化上的      关系,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3、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      。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       ,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原始的      。
5、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生物的        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与环境之间的           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的稳定状态称为       。
6、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     的下层、      和
      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
7、除了达尔文的观点外,许多科学家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           ”和
“            ”。
8、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      等的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共祖的观点。
9、自然选择学说中,       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推动着生物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定向的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10、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   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
三、识图填空(共14分)
1、(2010·济宁学业)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4分)
(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 。
(2)E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      ,体表被覆羽毛等。
(3)F特有的生殖特点是      。
(4)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A.ABDCFE B.ABCDEF C.ADBFCE D.ABDCEF
2、右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
的条件和 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 闪电 为其提供能量。
(3)图中B里为 。
(4)火花放电后,在活栓处取到的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是   。
(5)米勒的实验说明:                。
3、(2013·菏泽学业)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此图回答:(4分)
(1) 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
戊所代表的生物成分属于      。
(2)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损失较少的食物链      。
(3)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乙的数量突然减少,假设丁的数量不变,则其他生物的变化可能是             。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10分)
1、(2013·福州中考)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4分)
(1)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   。鲨鱼依靠它在水中灵活、迅捷地游泳。
(2)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    积累,鲨鱼体内含量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入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鲨鱼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
A.海马    B.海豚      C.海龟     D.海葵
(4)鲨鱼是包括鲸鲨、双髻鲨和白鳍鲨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      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2、(2013·东营学业)初夏的黄河口,景色迷人。风吹芦苇,绿波荡漾,水草依依,随风摇曳;欢快的鱼儿在水草间自由嬉戏,清脆的鸟鸣从苇丛中阵阵传出;野兔贪婪地享受着美味,不时晃动着警觉的耳朵。当鹰在天空出现的瞬间,水鸟、野兔迅速地躲藏起来,顷刻间,这里变得十分静谧。请分析回答:( 6 分)
(1)上述情景是黄河口自然保护区常见的一幕,作为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组成成分上除了上述场景中的生物,还应包括                 。
(2)请根据上述场景中的描述,用文字和箭头绘制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注:水鸟为杂食性动物)。(至少画出三条食物链,其它合理即可)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      __,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4)湿地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远远少于野兔的数量,原因是           
                                      。
(5)野兔的体色一般为灰黄色,有利于逃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够       。
(6)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原因是        。
五、科学探究(每空2分,共10分)
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只要求答要点)。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细菌、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初二生物下学期期末检测题答案
(命题: 宋少华)
班级 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把答案填在答题框中相应的位置,1×20=20)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下列关于发酵技术应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用于生产食品和饮料 B.用于生产医药产品
C.用于改良新品种 D.用于生产化工产品
2、防止食品腐败所依据的主要原理是( D )
A.将食品内的细菌都杀死 B.抑制食品内真菌的生长和繁殖
C.将食品内的真菌都杀死 D.杀死或抑制食品内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
3、(2013·菏泽学业)2001年,科学家培育出了“超级鼠”,其肌肉质量超过普通鼠4倍,且寿命更长,原因是它们体内多了一份特殊的基因。科学家获得这种超级鼠的方法属于
( D )
A.发酵技术    B.克隆技术 C.组织培养 D.转基因技术
4、生物技术是人们利用微生物,动植物提供产品,为社会服务的技术,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物技术的是( D )
A.转基因、克隆 B.扦插、嫁接 C.微生物发酵 D.电脑软件杀毒
5、对生物进行分类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D )
A.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B.了解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C.了解生物之间是进化关系 D.了解生物的有害和有益物种
6、下列可由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植物是( D )
A.海带 B.地衣 C.葫芦藓 D.桫椤
7、比较右图所示的两种植物,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A.甲为被子植物、乙为裸子植物
B.甲产生种子,乙不产生种子
C.甲生长在南方,乙生长在北方
D.甲为水生植物,乙为陆生植物
8、某同学把七种动物分成鲸、麻雀、袋鼠和蟹、蝴蝶、乌贼、蚱蜢两类。他可能是根据什么特征来进行分类的?( D )
①是否有脊椎骨 ②卵生还是胎生 ③水生还是陆生 ④体温是否恒定
A.①或② B.②或③ C.③或④ D.①或④
9、下列水产品中,属于鱼类的是( C )
①甲鱼;②黄鳝;③鲫鱼;④鲸鱼;⑤鳙鱼;⑥墨鱼;⑦鲍鱼;⑧娃娃鱼;⑨鳄鱼;⑩鱿鱼。
A.①②③④⑦⑧ B.①②③⑧ C.②③⑤ D.②③⑤⑦⑧⑩
10、乙型肝炎的病原体,其营养方式和繁衍后代的方式与下列哪种生物相似( B )
A.酵母菌 B.绿脓杆菌噬菌体 C.大肠杆菌 D.衣藻
1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C )
A.生物多样性仅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B.每一个生物个体都是一个十分丰富的基因库
C.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
D.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
12、(2012·东营学业)右图中鸟儿的“我的家在哪里”启示人们,保护动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 B )
A.禁止开发利用任何生物资源 B.保护动物的栖息地
C.控制有害动物的数量 D.宣传保护动物的重要性
13、科学家推测,原始大气在高温、紫外线以及雷电等自然条件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了( D )
A.原始生命 B.低等的动植物 C.复杂有机物 D.简单有机物
14、(2013·菏泽学业)关于生命的起源与进化,下列说法不确切的是( B )
A.米勒实验说明原始地球条件下无机物形成有机物是可能的
B.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非生命物质已经得到了实验证实
C.具有同源器官的生物祖先可能相同,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差异
D.生物化石为生物的进化学说提供了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
15、对下列观点或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
A.长颈鹿“长颈”的形成是其生活环境自然选择的结果
B.人们对“超级细菌”无可奈何是抗生素质量下降的缘故
C.害虫为了适应大量施用农药的环境,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枯叶蝶的体色和体形酷似枯叶这是发生有利变异的结果
16、研究结果表明,人和类人猿的骨骼在结构上差不多完全相同,内脏结构也非常相似,人和类人猿的的胚胎在五个月以前几乎完全一样,这些事实说明( C )
A.人是由类人猿进化来的 B.人比类人猿高等
C.人和类人猿有共同的祖先 D.现代类人猿将来可以进化成人
17、(2013·福州中考)生态系统的构成是( D )
A.森林里所有的动物和植物 B.校园里的各种花卉
C.麦田里所有的生物 D.池塘及池塘里所有的生物
18、下面四幅图中均表示在一个食物链中消费者和生产者的比例,在每一个图最下面一层表示生产者。问哪一个图可以表示下面这个食物链:“草→蜗牛→画眉→食雀鹰”( D )?
A B C D
19、下列关于生态平衡的叙述错误的是( D )
A.生态平衡是指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保持相对稳定
B.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和相对的平衡
C.生态平衡依赖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无限的,自然因素不会破坏生态平衡
20、“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景象已越来越少。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造成蛙类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的是( C )
A.栖息地和繁殖环境遭破坏 B.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C.青蛙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 D.人类的大量捕杀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6分)
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 细胞工程 、 基因工程 、 发酵工程 、和 酶工程 等。
2、生物学家根据生物的 形态结构特征 、营养方式,在 生态系统 中的作用以及进化上的 亲疏远近 关系,将生物分为若干类群。
3、原始生命形成的过程中,保护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线伤害主要靠 原始大气 。
4、地球上最早出现的植物是海洋中原始的 单细胞藻类 ,最早出现的动物是生活在海洋中原始的单细胞动物 。
5、在一定的时间内,一个自然生态系统内生物的 种类和数量 一般是相对稳定的,它们之间与环境之间的 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 也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的稳定状态称为 生态平衡。
6、 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 大气圈 的下层、 水圈和的 岩石圈的上层(主要是土壤层)。
7、除了达尔文的观点外,许多科学家又提出了生物进化的“ 现代综合进化论 ”和“ 分子进化中性论 ”。
8、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通过 比较解剖 等的方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共祖的观点。
9、自然选择学说中, 过度繁殖 是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和变异 是生物进化的内在因素, 生存斗争 推动着生物的进化,是生物进化的动力,定向的 自然选择 决定着生物进化的方向。
10、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生态系统可以分为两大类: 水域 生态系统和 陆地 生态系统。
三、识图填空(共14分)
1、(2010·济宁学业)仔细观察图中动物,回答下列问题:(4分)
(1)A、B与C、D、E、F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 脊柱 。
(2)E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 前肢变为翼 ,体表被覆羽毛等。
(3)F特有的生殖特点是 胎生(或胎生、哺乳) 。
(4)将以上动物按照由低等到高等的进化顺序排列,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B 。
A.ABDCFE B.ABCDEF C.ADBFCE D.ABDCEF
2、右图是米勒模拟原始地球条件的模拟实验装置,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6分)
(1)米勒在图中所示的A装置中泵入了甲烷、氨、氢、水蒸气等气体,该装置模拟了
原始地球 的条件和 原始大气 的成分。
(2)这个实验通过进行火花放电模拟 闪电 为其提供能量。
(3)图中B里为 沸水 。
(4)火花放电后,在活栓处取到的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是 氨基酸等有机小分子 。
(5)米勒的实验说明: 在一定条件下,原始地球上原始大气中各种成分是能够转变为有机小分子的 。
3、(2013·菏泽学业)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示意图。请据此图回答:(4分)
(1) 在此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组成成分是
甲(生产者) 。
戊所代表的生物成分属于 分解者 。
(2) 写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损失较少的食物链 甲→丁 。
(3)在此生态系统中若乙的数量突然减少,假设丁的数量不变,则其他生物的变化可能是 甲增加,丙减少 。
四、阅读理解(每空1分,共10分)
1、(2013·福州中考) “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由于人们对鲨鱼“鱼翅”的大量食用,目前全球有八种鲨鱼濒临灭绝。其实“鱼翅”营养价值不及猪皮,其中超标的汞更会危及食客的健康。(4分)
(1)鲨鱼的“鱼翅”,实际上是运动器官 鳍 。鲨鱼依靠它在水中灵活、迅捷地游泳。
(2)由于有毒物质会通过 食物链 积累,鲨鱼体内含量较高的汞等重金属,随着“鱼翅”被食用进入人体,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3)鲨鱼属于鱼类。下列动物中,与它亲缘关系最近的是( A )。
A.海马 B.海豚 C.海龟 D.海葵
(4)鲨鱼是包括鲸鲨、双髻鲨和白鳍鲨等多种鲨的总称。每年有超过七千万头鲨鱼被捕杀,这是对生物 种类(基因) 多样性的破坏,对维持海洋的生态平衡十分不利。
2、(2013·东营学业)初夏的黄河口,景色迷人。风吹芦苇,绿波荡漾,水草依依,随风摇曳;欢快的鱼儿在水草间自由嬉戏,清脆的鸟鸣从苇丛中阵阵传出;野兔贪婪地享受着美味,不时晃动着警觉的耳朵。当鹰在天空出现的瞬间,水鸟、野兔迅速地躲藏起来,顷刻间,这里变得十分静谧。请分析回答:( 6 分)
(1)上述情景是黄河口自然保护区常见的一幕,作为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在组成成分上除了上述场景中的生物,还应包括 非生物成分和分解者(答出分解者即可) 。
(2)请根据上述场景中的描述,用文字和箭头绘制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注:水鸟为杂食性动物)。(至少画出三条食物链,其它合理即可)
(3)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_营养结构__,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就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
(4)湿地生态系统中,鹰的数量远远少于野兔的数量,原因是 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营养级越高,能量传递过程中消耗越多。鹰处在食物链的顶端,它得到能量最少,因而鹰的数量远远低于野兔的数量_____
(5)野兔的体色一般为灰黄色,有利于逃避敌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能够 适应环境_。
(6)与农田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强,原因是_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
五、科学探究(每空2分,共10分)
在学习了细菌和真菌的知识后,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洗手前后细菌和真菌数量变化情况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下是该小组同学的讨论对话,请你帮他们完成实验并回答:
甲: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一样多吗
乙:利用培养基,怎样证明手上有细菌和真菌呢
丙:将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在培养基上接种时,需要设计对照实验。
(1)若以甲提出的问题进行探究,那么你所做出的假设应是 洗手前后,手上的细菌和真菌不一样多。(其它合理答案亦可) 。
(2)请你帮他们将下面培养细菌和真菌的操作步骤进行排序: D→B→A→C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A.培养 B.接种 C.观察 D.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冷却
(3)依据丙同学的叙述,请你写出实验设计思路: 取相同的两组培养基,洗手前、后分别进行接种,然后在恒温下培养。 (只要求答要点)。
(4)在观察现象时,发现两培养基上的菌落都较小,且表面光滑黏稠,可判断这是 细菌 (细菌、真菌)菌落。
(5)请你预测实验的结果: 洗手前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多,洗手后培养基上菌落的数量较少。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