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节 入乡问俗 --语言和文化》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节 入乡问俗 --语言和文化》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7 13:11: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习优美汉语 传地方文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探究地方文化提升语言运用能力。
过程与方法: 合作探究学用优美汉语赞颂家乡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升人格抱负,宣传家乡建设祖国。
教学活动准备:
1课前学生搜集成都方言,著名景点对联。 2了解青白江区的主要人情风物。
设计思路:
语言运用是高考语文重要考点,通过方言寓风俗、对联赏胜景、图文观民风、仿句写乡情等语言运用形式,让学生合作探究用优美汉语宣传家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爱家、传承文化是当代中学生德育教育的重点;引导学生提升人格抱负,宣传家乡建设祖国。
教学活动形式: 上网搜集 小组讨论 观看视频 合作探究 思考发言
教学活动步骤: 1成都——浓缩中国文化的博览园 2青白江——体现成都文化的展示区
成都——浓缩中国文化的博览园
【导入:】
在诗人眼中成都这座城市鼎盛而绚丽。诗仙李白在蜀中游历时曾写到“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如画来。”而诗圣杜甫对成都的感情更为深厚“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他们的歌咏成就蜀地千年的风华。
著名导演张艺谋说:成都是一座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这是一个让时间慢下来的休闲之都。在这座悠闲洒脱的城市,鲜花点缀的古都里,川剧古老神秘,茶楼鳞次栉比,人们热情奔放。生活在这里,让无数奔波于生活前线的人心生向往,这里让匆匆离去的人久久难忘。而最牵系我们的的是那一口难忘的乡音。
【一川香麻辣——说一说成都话】(板书:方言寓风俗)
安 逸 此词有“安闲舒适”之义。如《庄子。至乐》:“所苦者,身不得安逸,口不得厚味,形不得美服,目不得好色,耳不得音声。”今成都方言中仍保留此义。“安逸”一词在成都方言中还有“令人满意、精彩、糟糕”等意思,用得十分广泛。
坝 坝 意为“平地、平原”。“坝,蜀人谓平川为坝。”今成都人仍称“平地、平原”为坝、坝坝、坝子。
打 牙 祭 此词反映的是成都人的祭祀习俗,后泛指吃肉。 旧时厨师供的祖师爷是易牙,每逢初一、十五,要用肉向易牙祈祷,称为“祷”。
打 摔 手 “摔手”本指“定额以外备替换的轿夫”。如成都作家李劼人《死水微澜》中:“明天一早,给我喊一乘轿子,多喊两个摔手。”后繁衍出“打摔(甩)手”一词,意为“空着手”。
装 舅 子 成都民俗,姐姐或妹妹出嫁时,其哥哥或弟弟一定要穿戴得十分整洁去送亲,称为“装舅子”。此词后指讥讽某人穿戴讲究、整洁。
撇 脱 即洒脱,干净利落。已见于宋代。“撇脱”一词在成都方言中还有“简单、容易、轻松”等义。
吃 九 斗 碗 “九碗(儿)”本指筵席上的九道主菜。“斗”一词在成都方言中有“大”的意思,所以成都人又将赴宴称为“吃九碗(儿)”或“吃九斗碗(儿)”。“破费一席酒,可解九世冤;吝惜九斗碗,结下终身怨”。成都地区流行的这一民谣,形象地道出了筵席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另外,成都人之所以将“赴宴”称为“吃九斗碗(儿)”,是因为民间视“九”为吉数。
吃 赏 午 今成都仍将“吃午饭”称为“吃赏午”,这和一个传说有关。相传在很久以前的一个夏天,川西坝子的农民们边插秧子边唱山歌,知府不让大家唱,农民戏曰:“吼山歌会把田头的杂草吼掉。”知府说,如果真能吼掉杂草,则赏大家一顿午饭。后来果然田里的杂草就没有了。知府只好认输,给插秧的农民每人赏了一顿饭,从此人们便把吃中午饭叫做“吃赏午”。
【文化解读:】 一口软糯麻辣乡音的反映的是成都人的真性情,
一段嬉笑怒骂的熟语是老成都的民俗民风。
【过渡语:】乡音不改,民风难忘。老成都,新成都,好几个世纪的时光在这里和谐共生,让我们一起走进成都的山水胜色。
【二乐不思蜀——猜成都名胜】(板书:对联赏胜景)
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蜷虎卧几诗客; 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 杜甫草堂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武侯祠
胜地拟蓬莱,毓秀钟灵,千里江山堪入画; 仙人居阆苑,深丹锦碧,数重楼阁宛凌云。 青城山
蜀王创绪,秦守奏功,惠泽灌溉都江,重光古观龙驯久; 象鼻分流,宝瓶倾润,弘图拓开天府,再造飞沙鹏运长。 都江堰
望江楼 望江流 望江楼上望江流 江楼千古 江流千古, 印月井 印月影 印月井中印月影 月井万年 月影万年。 望江楼
【三人杰地灵——猜一猜成都历史名人】
两表一对 鞠躬尽瘁酬三顾
鼎足六出 威德咸孚足千秋 诸葛亮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 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
乘激流以壮志抛家,风雨百龄,似火朝霞烧长夜。 讲真话而忧心系国,楷模一代,如冰晚节映太阳。 巴金
亦庄亦谐妙语连珠,评说成都故事; 绘声绘色笑浪袭人,演绎天府传奇。 李伯清
【四炼字推敲——我来填对联:】
成都的著名景点:拜水都江堰,
问道青城山。
【文化解读:】上善若水,泽被万物;孜孜求道,内外方修。
【过渡语:】古今奇景、君臣合祠的武侯祠郁郁葱葱,向世人低声述说着历史的变迁和不死的轮回;那焕然一新的杜甫草堂里,你是否能寻觅到昔日被秋风所破的凄苦和不屈?欣赏完家乡的山水胜色,你心目中的家乡是怎样的,让我们为成都挑一张名片。
【五精挑细选——成都名片】(板书:图文观民风)
图文转换:请用说明性语言描述,并解释寓意。
【文化解读: 】
1图标上有竹节分别标有413筒指代成都麻将。
成都麻将代表休闲文化,竹有节气代表成都人的品格。
2图标上有盖碗茶和成都的高山。
茶盖四方代表品味人生,蜀山多姿代表人杰地灵。
3图标上有红色辣椒构成的成字和太阳鸟围成的圆形。
红火的海椒代表成都火锅文化和红火的生活,金沙遗址代表古蜀都三千年悠久的历史文化。
4由熊猫抱竹子组成象形的成字和太极的符号。说明成都是国宝故乡,道法自然。
【总结成都人的特点】
喜为人先 成都人创业富有激情、事业充满干劲,也就是会工作;
乐容天下 成都人胸怀宽广博大、秉性热情友善,也就是会做人;
进退自如 成都人善于求实开拓、敢于委曲求全,也就是会处世;
浮沉自安 成都人既能与时俱进、又能四平八稳,也就是会生活。
青白江——体现成都文化的展示区
【过渡语:】
在成都东北部,距主城区17公里的地方坐落着一座美丽的樱花小城。她的面积378平方公里,在成都建设国际化大都市的背景下,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交汇点,正成为成都面向欧洲开放的“桥头堡”,她就是我们美丽的家乡——青白江。
【六儿时情怀——青白江公园】
原创对联示例:笑览怡湖园,银河独厚青江水。
乐赏凤凰湖,翠涛偏怜川化人。
【七酸甜苦辣——猜一猜青白江小吃】
卤味辣香,曾排骨,啃了回味; 椒香鲜嫩,状元兔,嚼过化渣。 曾排骨 状元兔
汤浓色白,铺盖面,尝了难忘; 外酥里嫩,白水鹅,吃过留香。 铺盖面 白水鹅
【过渡语】对于家乡的景点和小吃有一定了解后我们青白江还有哪些家乡胜景呢?让我们走进青白江宣传片。
【八流光掠影——观看青白江宣传片】
(板书:仿句写乡情)
【九仿句问情:我最美的家乡——青白江】
美就是繁华似锦的杏花村,
美就是绿树成荫的生态长廊,
美就是草长莺飞的怡湖园,
我爱家乡儿童嬉戏的欢声笑语。
【学生创作展示:】
【过渡语:】读了同学们笔下的美丽家乡,老师也作赋一首与同学们共赏。
【十共筑未来——诗歌朗诵】(遥远的旅途配乐)
家乡美(原创诗歌)
天府之北,成渝之角,青白江水,日夜流淌。
青白江区,东临龙泉,桃海田园,美名远扬;
南壤益州,武侯草堂,濡养都市,西部首航;
西接郫县,都江堰市,分流灌野,伟惊“二王”;
北近广汉,高照青史,奇震山川,“三星”眺望。
湖水汤汤,乐赏凤凰。恭迎游人,熙熙攘攘
春光烂漫,立体花海,梦幻之旅,迎来送往。
落英缤纷,樱花含笑,何处寻觅,湖畔花墙。
夜间花灯,璀璨闪亮。盛世花开,舞动激光,
樱花工坊,艺术天堂,美食汇城,流连回访。
欧洲花雕,荷兰风车,异国情调,观览徜徉。
绣川书院,古老学府;汉代铜马,威武雄壮;
八卦遗址,福洪杏花,龙门桃色,人来人往。
蓉欧快铁,国际新港。欧洲真品,奔涌如浪。
一线两核,多点集货。国内国外,一派繁忙。
【结语:】
我爱这土地爱的深沉,
只因我生于斯长于斯。
我的血脉里流淌着家乡的青江水,
我的人格里大写着吾志如此青江,
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事。
爱我家乡,建设故土。
爱我河山,建设祖国。
【课外延伸:】
请根据个人爱好兴趣,选择以下设计:
1我拟标语设计成都名片。
2我写对联展望成都蓝图。
3我创作诗赋歌咏成都生活。
【标语示例】国际铁路港,智慧产业城(青白江区最新宣传标语)。
板书:习优美汉语 传地方文化
方言寓风俗
对联赏胜景
图文观民风 汉语系乡情
仿句写乡情
6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