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节 说“一”不“二” --避免歧义》教学设计2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四节 说“一”不“二” --避免歧义》教学设计2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7 13:12: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认识什么是歧义。
2、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
3、了解歧义的类型。
教学重难点:
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能够消解句子的歧义。
教学方法:教师总结 习题分析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智力测试:
1、赵本山: 说你们家的小狗
为什么不生跳蚤?
2、赵本山: 请听题:树上qi个猴地上一个猴,加一起几个猴?
生:生育;长。
qi: 骑;七。
古时,一个性急的王员外有次宴请四个客人。可是过了约定时间了,客人只到了三个,而另一个却迟迟不露面。王员外不由得说了一句:“该来的怎么还不来?”一客人听了心里不是味:“难道我是不该来的?!”乃拂袖而去。王员外着急了:“不该走的走了。”另一客人暗忖:“原来我是该走的。”也扭头离去。王员外不由地喊了声:“我又没说你!”最后一位客人待不下去了:“讲了半天,却是指我。”拔脚就走。只剩下王员外一人呆在那里。
请同学们想一想,可怜的王员外是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了?
一、什么是歧义?
歧义指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或者说跟原来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相比,“多”出了一个意思。
(一)、 口头歧义是指某个读音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明天qīzhōng考试。
2、经常吃这东西能zhi癌。
3、老张分工专管cáiwù。
(二)、书面歧义则是写出来有歧义。
北京人多。
①北京/人多。
②北京人/多
如“山上的水宝贵,我们把它留给晚上来的人喝。”有两个意思:晚上/来的人”“晚/上来的人喝。”
(三)、词汇歧义是指某个形式相同而意义不同的词语造成的歧义。
1、他原来住这里。(以前 /发现了真实情况)同音词
2、这饭不热了。多义词
(凉,形容词/加热,动词)
3、我要翻译。多义词
(翻译人员,名词/进行翻译,动词)
他还欠款四万元。多音词
、 组合歧义是同一类型的结构都可能会有歧义。
如“咬死了猎人的狗”、“撞倒了他的自行车”
(五)、 语法歧义
1、两个外语学院的学生 ①两个学生②两个学院
2、我们要进口钢材 ①进口的钢材②进口钢材,不进口别的
3、日夜思念着我的慈祥的母亲 ①思念母亲②母亲思念我
4、咬死了猎人的狗
①猎人的狗被咬死了②狗咬死了猎人
(六)、语义歧义
例:开刀的是他父亲。
①他的父亲是医生,是施事者
②他的父亲是病人,是受事者
例:鲁迅的书。
①“鲁迅”是“书”的撰写者。
②“鲁迅”是“书”的拥有者。
二、课堂活动:今日导读
读标题,找歧义
施妙手,解歧义
(一)、“修改法”
改换词语或调整语序
例:他原来是经理。(原先)
学生家长都来了。(学生和家长都来了。学生的家长都来了。)
围剿土匪的部队。
1、土匪的部队被围剿。
2、部队围剿土匪。
②这是一位知识十分渊博的王老师的学生。
1、王老师知识十分渊博,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
2、这是王老师的一个学生,他知识十分渊博。
(二)、补写法
补写必要的句子,设置具体语境。
例:你为什么打他
1、你为什么打他 应该好好教育嘛。
2、你为什么打他 该打的应该是我。
、增加(改变)标点符号
例: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①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②无鱼,肉也可;无粮,米也可。
四、歧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积极作用?
请举例说明。
到处听说好,中国移动通信。(移动通信广告)
还你领袖风采。(洗衣粉广告) ——刺激消费者的联想和购买欲望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情系中国结,联通四海心。”
“几十年风尘岁月,中华在我心中。”
明代学者祝枝山为一店主人所作了一副对联:“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店主人把它读成“明日逢春,好不晦气。终年倒运,少有余财。”因而大为不满。祝枝山微微地笑着说:“不必生气,是你把楹联念错了。应该这样念……”念完,店主人转怒为喜,且置酒招待。这是祝枝山利用这副楹联有两种不同读法所得到的相反效果,与店主人开了一个玩笑。
你知道祝枝山是怎样读的吗?
.....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终年倒运少,有余财。
五、小结:
歧义就是一个句子有两个意思。在语言交际中,尤其是在纯信息交流中,歧义会导致误解而成为交际的障碍,从这一角度出发,歧义是应该努力避免、尽量消除的。但是有的歧义句令人发笑,并且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笑解歧义句,也成为一种乐趣。
六、布置作业:
完成“小试身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