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 --虚词》教学设计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一节 “四两拨千斤” --虚词》教学设计1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7 13:13: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选用、仿用句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掌握一些常见句式的概念、特点及其在表达中的作用。
熟悉各种句式的题型结构。
注意仿用句式的显性要求与隐性要求。
【教学重点】
仿用句式中的联想、想象、创新。
【教学方式】
析练结合
【命题分析预测】
近年来,选用、仿用常和“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考点结合起来考查,虽然没有单独命题,但考生仍要加强复习力度。
试题导入
[浙江2016·5]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贾母因要带着刘姥姥散闷,遂携了刘姥姥至山前树下盘桓了半晌,又说与他这是什么树,这是什么石,这是什么花。刘姥姥一一的领会,又向贾母道:“谁知城里不但人尊贵,连雀儿也是尊贵的。 。”众人不解……刘姥姥道:“那廊上金架子上站的绿毛红嘴是鹦哥儿,我是认得的。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众人听了,又都笑将起来。
A.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俊又会说话了
B.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会说话了,也变俊了
C.偏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他也变俊了,也会说话了
D.这雀儿到了你们这里,变得既会说话又俊了
解析:本道题选C。B、C两项中的“偏”字,很好地表现了刘姥姥对大观园中的物事感到新奇时的惊讶,好于A、D两项。再根据后文“那笼子里黑老鸹子,怎么又长出凤头来,也会说话呢”中先说“长出凤头”后说“也会说话呢”的先后顺序,可以确定横线处当先说“变俊”,再说“也会说话了”。
命题规律
年份/卷别 题型与分值 设问方式 考查内容
2017全国Ⅰ 无单独考查
2017全国Ⅱ
2017 全国Ⅲ
2016全国Ⅰ 无单独考查
2016全国Ⅱ
2016 全国Ⅲ
年份/卷别 题型与分值 设问方式 考查内容
2015 全国Ⅰ 单选题,3分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选用句式
2015 全国Ⅱ 单选题,3分 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选用句式
三、选用句式
1、考点综述
所谓选用句式指的是根据上下文特定语境,对意义相同或相近而在风格色彩、修辞功能、表达效果等方面存在细微差别的一些句式进行比较,选出其中表达最恰当,最富有表现力的句式。高考考查选用句式题的目的就是希望考生能在阅读时辨识文章中句式的表达效果以及能在写作时选用具有最佳表达效果的句式。句式本身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要符合语境的需要。
这一考点经常与语言表达连贯结合起来考查,要求考生选用的句式要在保证语句句意协调一致的基础上,与整个语段达成音韵的和谐、内容的连贯。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考查。
2、典例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 (  )
  辣,我们都不陌生,很多人无辣不欢甚至吃辣上瘾。这是因为辣椒素等辣味物质刺激舌头、口腔的神经末梢时,会在大脑中形成类似灼烧的感觉,机体就反射性地出现心跳加速、唾液及汗液分泌增多等现象,__________,内啡肽又促进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能在短时间内令人高度兴奋,带来“辣椒素快感”,慢慢地我们吃辣就上瘾了。
A.大脑在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下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B.内啡肽因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被大脑释放出来
C.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释放出内啡肽
D.这些兴奋性的刺激使大脑把内啡肽释放出来
解析:解答本题,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分析材料表述的主体,以此确定选项中对事物的描述的先后顺序。第二步,采用排除法,确定答案。经过分析可知,所选的句子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所选句子的主语应是上句所讲的“这些兴奋性的刺激”,而宾语则是下句的主语,即内啡肽。由此可知答案为C。
通关方略
(1)形式上一致
①话题保持一致。话题一致,是指组成段落的句子之间,或是组成复句的分句之间,要密切相关,紧紧围绕一个中心,集中表现一个事实、场景或思想观点。
②句式结构一致。句式结构一致能收到形式整齐、音韵和谐、气势贯通的修辞效果。解答此类试题,可以从前后句的句式结构入手。
③时间空间一致。选用句式题所给语段有时会从时间上考查其是否协调一致,有时会从空间上考查其是否协调一致,在解答这类题目时要注意句子前后的时间空间要保持一致。
(2)内容上一致
①情调氛围一致。选用句式题所给语段往往有自己的风格和特色,从而形成一种特定的情调和氛围,或生机勃勃,或冷落萧条,或闲适畅快,或悲戚伤感……对于景物描写的语段,要分析语境因素——景物、情调、写法的特点。景物有远、近、动、静之分,色彩有亮丽、暗淡之差,气氛有热烈、凄凉之别,视角有高、低、俯、仰之异,感情或悲或喜,态度有褒有贬。
②符合内在逻辑。选用句式所给语段都围绕一个明确的话题,符合事物的内在逻辑关系。判断选项时要看是否符合事理。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分句间的关系以及整体的和谐性。弄明白句间的逻辑关系是关键。
③揣摩语气的轻重和语调的重点。句式的不同,会使句子的语气发生相应的变化,也会使语调的重点发生转移。
仿用句式
嵌入式
典例
[天津2012·22]请补写出空缺处的语句,与前两句构成排比,使语段意思连贯,风格统一。
作一次心灵旅行,就以那一本本零落的古卷残页为车票,感受着穿越时空的欣喜。我与李白共攀蜀道,与辛弃疾拍遍栏杆, , 。无论是漠北黄沙,还是江南水乡,我都一一留下足迹。
【示例】与王维同使塞上 与范仲淹共游断桥
通关方略
(1)明确模仿内容。
(2)找全其模仿点。(语法角度,修辞角度,色彩角度,表述角度)
(3)确定陈述对象。
(4)开始尝试模仿。
(二)续写式
1、典例
[四川2012·20]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
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黯淡远去的暮霭,希望才是明亮奔来的晨光;回忆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回忆__________,希望__________。
【示例】毕竟是孤寂飘零落叶 才是生机勃发的新芽 毕竟是扬尘远去的背影 才是迎面而来的笑靥
2、通关方略
(1)审题干,明确显性要求。仿句题对诸如句式、修辞手法、仿句内容等有明确限制,只有将题中的这些要求吃透,才能有的放矢,写出符合要求的规范句子。
(2)审例句,挖掘隐性要求。不同的例句隐性要求不同,一般应关注以下几方面:①审语境,定内容。②用联想,定具体写作对象。③审修辞,定手法。④审句式,定结构。⑤审语言,定表达。在情感的表露或抒发方面,仿句也应与例句的语言风格相吻合。⑥审语意,要贯通。
(三)话题式
1、典例
米兰·昆德拉说:“生命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由于性格、经历和生活环境的不同,每个人对生命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请你从以下四个备选人物中,任选两个仿照示例各写一句话,表达他们各自对生命的理解。要求符合人物特征,句式与示例大致相同。
备选人物:陶渊明 徐志摩 桑地亚哥 巴金
示例:苏东坡——生命就是一次风雨兼程的旅行,只有心胸旷达,才能笑到终点。
答案:示例 陶渊明——生命就是一只冲出樊笼的鸟儿,只有回归自然,才能自由飞翔。
徐志摩——生命就是一个星辉斑斓的梦,只有轻轻地来悄悄地走,才会让梦长留。
桑地亚哥——生命就是一场单枪匹马的战斗,只有先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对手。
巴金——生命就是一只在黑夜里追寻光明的小舟,只有以爱为桨,才能拥抱明天的太阳。
2、通关方略
(1)审清被仿写句的句式特点,仿写句要与被仿写句句式保持一致。
(2)分析被仿写句的修辞特点,仿写句要与被仿写句所用修辞保持一致。
(3)看清题目要求仿写的话题,不要脱离要求另立话题。
(4)依据仿写话题展开联想和想象,写出形象合理的语句。
(四)开放式
1、典例
[重庆2014·20]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
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就像下棋走棋子一样 如果第一个棋子走错了 剩余的棋子都会难行 人生的棋子从一开始就要走好
通关方略
(1)联想相称。即运用相同或相似联想、相对或相反联想以及相关联想等几种联想方式进行创造性思维。
(2)要做到修辞与例句完全一致。考生应在表现句子的意蕴上多下功夫,力求使所写内容新颖独特,讲究文采,以展示自己的文学素养。
(3)句式、字数等符合题目要求。仿写时,在注意所写内容揭示出所写“主题”的内涵的同时,还要注意句式应与例句一致,字数也要符合题目要求。
五、高考预测
2018年高考:关注对联式仿写。写对联可看作是句式仿写、句式变换或句子排序等题型的又一新形式,既可以综合考查考生的修辞知识及简明、连贯、得体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使考生在写对联时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深入而广泛地表现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同时,还能考查相关的文学常识、文化知识。因此,可以说,对联题是一类以综合知识考查为重点并侧重能力考查的典型试题。
典例 补写出下列有关节日的两副对联。注意:①内容与节日相关;②可以不考虑平仄。
(1)端午 上联:赛龙舟不忘楚风余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中秋 下联:明月千里寄相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 (1)端午 下联:闻粽香尚思屈子忠魂
(2)中秋 上联:清风一缕拂丹桂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