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语言的色彩》课件2(共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三节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语言的色彩》课件2(共44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7 15:46: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4张PPT)
听《说唱脸谱》并感受色彩在京剧艺术中的运用: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
红脸的关公战长沙,
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紫色的天王托宝塔,
绿色的魔鬼斗夜叉,
金色的猴王、银色的妖怪、灰色的精灵笑哈哈。
红色--最“正”之色,表现忠贞,英勇的人物性格,如:关羽。
黑色--表现正直,无私,刚直不阿,性格卤莽的人物形象, 如:包公、张飞。
白色--最“邪”之色,代表阴险,疑诈,飞扬,肃煞的人物形象,如:曹操。
蓝色--表现刚强,骁勇,有心计的人物性格,如:窦尔敦。
绿色--代表顽强,暴躁的人物形象,如:武天虬。
黄色--代表枭勇,凶猛,残暴的人物,如:典韦、宇文成都。
紫色--表现刚正,稳练,沉着的人物。
金,银色--表现各种神怪形象,有时也用在番邦的大将的脸上。如孙悟空、金兀术 。
戏曲脸谱
戏曲脸谱
戏曲脸谱
戏曲脸谱
戏曲脸谱
戏曲脸谱
戏曲脸谱
黄色——高雅、光明、辉煌、快活、成熟、富贵
红色——动感、热情、刺激、活力、危险、恐惧
白色——纯洁、神圣、威严、明朗、清净、光亮
绿色——自然、清新、蓬勃、希望、生命、和平
黑色——肃静、神秘、稳重、冷漠、寂寞、绝望
蓝色——沉着、冷静、神秘、阴郁
色彩的“性格”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语言的色彩
1、颜色
2、比喻人的某种思想倾向
或者事物的某种情调。
“色彩词”与“色彩义”
色彩词,即表示颜色的词。
色彩义,指色彩的客观性、表情性和象征性赋予了色彩词“客观色彩、形象色彩、感彩、语体色彩、象征义、引申义”等不同方面的色彩意义。
客观色彩,表示的只是色彩本身。
象征义,指利用象征手法而形成的词义 。
引申义,指在词的本义基础上经过推演而形成 的新义。
形象色彩,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 事物视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感彩,主要是褒义色彩和贬义色彩。
语体色彩,包括口语和书面语。
给下面的句子按不同的色彩义分类。
A、我父亲终于决定送我出去留学,附加条件是:不准娶个红毛绿眼睛的外国婆子回家,这一点,我倒是“遵命”了。(黄佐临《旧社会回忆点滴》)
B、绿幽幽的竹园,绿生生的瓜,绿油油的菜畦,绿翠翠的豆荚……(张宣强《农家》)
C、头上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月白背心……(鲁 迅《祝福》)
D、六十年代,美国产生了黑色幽默。
E、青春应当是鲜红的,永远的鲜红—生命只属于这样的人。苍白的、黯淡的生命,只是宇宙间一闪而逝的轻尘。(杨沫《青春是鲜红的》)
感彩
形象色彩
客观色彩
引申义
象征义
具体研讨:
怎样辨别语言的色彩
语言表达上的各种差异,包括语体差异、感情差异和形象差异,都属于语言的“色彩”差异。
口语与书面语
通用词 口语词 书面词

休息
散步
漂亮
喝茶
脑袋 头颅
歇 休憩
溜跶 徜徉
好看 标致
吃茶 品茗
(一)辨清语体色彩:
要点:区别场合;表达得体
1、口语语体:口语就是“像说话”一样的口头表达语体,多用于日常交谈,也经常用于比较口语化的文学作品和一般文学作品的对话描写,用语灵活,多短句。
2、书面语体:书面语用于比较庄重、正式的场合,如报纸的社论评论和新闻通讯、科技学术论文、各种公文和应用文等,用词规范,多长句,表意严密,结构严谨。
书面语体
①科技语体:用于社会、自然科学论文论著、科普论著。表达客观严密,多用专业术语,常引进外来词汇,大量使用限定成分较多的长句,插入成分多。
②文学语体:形象生动,富于感染力。又分为散文体(散文、小说等),韵文体(诗、词、顺口溜等,讲究音乐美),戏剧体(对白个性化,口语色彩浓)等。
③政论语体:用于社论、评论、报告等,观点鲜明,逻辑性强,概念精确而严密,长句较多。
④公文事务语体:应用于公文,讲究简要、平实、程式化,遣词造句准确,常用习惯语,专用词语,还常用一些文言词语,如介绍信常用“兹有”、“为荷” 。
1、从语体风格来看,下列句子中,有一句与其它三句不同,这一句是( )
A.实行在党的纪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给违反纪律的党员以应有批评或处分,把坚持反对党、危害党的分子清除出党。
B.幼儿园的小朋友,从明天起,下午两点钟进幼儿园,每天可以在家里午睡。
C.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必须予以追究。
D.对于确属坚持错误意见和无理要求的人,要给以批评教育。
小试身手
B
2、根据各种文体对语言的要求,选出语言得体的一项( )
A. 自从我省东部地区发生特大洪水以来,我市各界对灾区人民生活甚是关心,积极开展赈灾活动。捐款(包括实物捐款)累计已逾百万之巨。(广播稿)
B. 4月18日,该犯与两个哥儿们一同到博物馆踩点,回来合计好行动步骤,当晚乘月黑风高之机,潜入博物馆,盗窃有价值文物多件。(法院公告)
C. 梅:落叶乔木,品种很多,性耐寒,叶子卵形,早春开花,花瓣五片,有粉红、白、红等颜色,叶香。果实球形,青色,成熟的黄色,都可以吃,味酸。(工具书)
D. 我校教室一共六间,有四间处在风雨飘摇之中,东倒西歪,气息奄奄,人命危浅, 朝不虑夕,迫切希望教委伸出援助之手,拨款修整为荷!(某校给教委的报告)
C
(二)辨清感彩
◆词语的感彩有:
①褒义色彩:表现肯定、赞许、喜爱的态度。如团结、鼓舞、爱护。
②贬义色彩:表现否定、贬斥、厌恶的态度。如勾结、煽动、袒护。
③中性色彩:没有感彩的词。
如结合、鼓动、保护。
辨清感彩方法——合作探究
例1:他出狱后,仍不思悔改,和一个盗车犯同心同德,半年之内偷了三辆摩托车。
例2:这些年轻的科学家决心以无所不为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
1、辨明褒贬
分析:“同心同德”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是个 褒义词。犯了褒词贬用的错误。
分析:“无所不为”是指“什么坏事都敢干”,此处贬词褒用了 。
试练:
1、李明见别人在下棋,不免倍增心喜、蠢蠢欲动。
分析:句中的“蠢蠢欲动”原是形容虫子蠕动的样子,现多用来形容敌人准备进犯或坏人准备捣乱,明显带有贬义。如“敌人又蠢蠢欲动”。
2、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围棋、上英语兴趣 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用其极。
分析:“无所不用其极”指做坏事时什么手段都使得出来,贬义词,意思与“不择手段”相近。
课堂小活动——“针锋相对”
你能说出多少意义相近而褒贬不同的成语呢?
侃侃而谈
殚精竭虑
同心协力
高瞻远瞩
多谋善断
怡然自得
东山再起
夸夸其谈
处心积虑
狼狈为奸
好高骛远
老奸巨猾
沾沾自喜
死灰复燃
1、为纪念中国话剧百年诞辰,话剧界一些前辈
粉墨登场,重新排演了《雷雨》等经典剧目。
2、每次政治运动,总有一些人物粉墨登场,企
图从中捞取好处。
3、“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
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4、再就让我说,我也没姐姐说的这等透彻,这
等淋漓尽致。
     
2、 识别两可
辨清感彩方法——合作探究
化妆上台演戏/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
形容文章或谈话详尽透彻,也可指暴露得很彻底。
试练:关于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
分析:“想入非非”一般指“不切实际或胡思乱想”,也形容思想进入虚幻境界,完全脱离实际。 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为产生神话的人类儿童时代在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一切,应当是“想入非非”的。
要点:把握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两可(可褒可贬、可中可贬、可褒可中)
1.按图索骥: (贬)比喻办事机械死板。
(中)比喻按照线索寻找。
2.规行矩步: (贬)比喻墨守成规,不知变通。
(褒)比喻举动合乎规矩,毫不苟且。
3.左右逢源: (褒)比喻做事得心应手,顺利无阻。
(贬)比喻处事圆滑。
4.独善其身: (贬)指只顾自己缺乏集体精神。
(中)指人要搞好自身修养。
词汇累积——“聆听我们的朗朗书声”
3、摆正谦敬
例:但望先生鼎力相助,能得一枝之栖,就深感大德了。
分析:
“鼎力相助”是敬辞,敬称对方相助,使用正确;
“一枝之栖”是谦辞,比喻一个安身之处或一个工作位置,所求不多,用来说自己,也使用恰当。
辨清感彩方法——合作探究
忝(tiǎn)列门墙:谦词,表示自己愧在师门。
一孔之见:多用作谦词,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
姑妄言之:谦词,姑且说说(对于自己不能深 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
高抬贵手:敬词,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 恕或通融。
不吝赐教:敬词,用于自己向别人征求意见或请教问题。
注意谦敬辞的合理运用
辨清感彩方法——合作探究
4、区别轻重
例:在班主任和他多次诚恳的谈话后,他仍旧上课迟到、课堂睡觉,他简直是罪不容诛。
分析:“罪不容诛”形容罪恶极大,杀了也抵不了所犯的罪恶。用于此程度太重。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 ( )
A.惊悉家父仙逝,足下不胜哀伤,特致沉痛哀悼。
B.阁下能光临寒舍,真使蓬荜生辉,我感到十分荣幸。
C.贵校师生十分热情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校门口恭候光临,我很感动。
D.经过我多次垂询,终于弄清楚了,我惠存二十余年的照片还可以翻拍。
家父是谦辞,足下是敬辞
恭候是谦辞
垂询是敬辞
4、下列各句中,用语得体的一项是 ( )
A.吴雅兰对邻居张爷爷说:“爷爷,我们班演话剧,借您家那把宝剑用一下,好吗 明天,我一定还您。”
B.奶奶,您老今年几岁呀
C.这回我不吝赐教,你收获不小吧
D.你有问题,一定要虚心向我请教,我将鼎力相助。
(三)辨清形象色彩
形象色彩是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觉、听觉等形象的联想。如:
视觉——桃红、雪白、残月、新月、狮子狗、鼠窜、雀跃、蘑菇云等。
听觉——布谷鸟、乒乓球、蝈蝈、潺潺、呜呜咽咽等。
嗅觉——浓香、恶臭、泥土味儿、臭烘烘、香喷喷、腥乎乎、花气袭人等。
味觉——甘甜、苦涩、麻辣、微咸、甜丝丝、酸溜溜、辣乎乎等。
景中含情, 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
1、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
例:如“落叶”与“落木”,一则有水份,而枝繁叶茂盛;一则,木叶落尽,枯干而黄:暗示了两种完全不同的环境氛围。
如李华《春行即兴》:“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2、展开情景或处境的联想
《雷雨》:“繁漪(喝一口):苦得很,谁煎的 ”
这儿的“苦”并非仅指“药”苦,而是指“日子过得痛苦,精神痛苦”。如果不了解繁漪在周家的处境,就很难理解到这层意思。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摘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标致”多形容女子相貌、姿态美丽。鲁迅先生用辛辣笔法讽刺那伙男不男、女不女的纨绔子弟。
4.反映作者本人的身份、性格
例:科学的带鱼
(背景:甲、乙、丙都是某学院的教师,一天他们去超 市买东西)
售货员:新鲜带鱼特价促销,限量出售!
顾客甲(上前看了看):看这个带鱼的“切口”, 不是很新鲜。
顾客乙:确实不新鲜了,你看,带鱼的“截面”都发黄了。
顾客丙(马上应和):这是放得时间长了,被 “氧化”了。
根据他们各自专业的特点,你能猜出他们分别是哪个学科的教师吗?
下面是《红楼梦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林黛玉和薛宝钗各自以柳絮为题填的词。请判断分别出自谁人之手。
A.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队成 毬 。漂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B.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1.下面的诗句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色彩词,表达了怎样的主观情感?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小试身手
2.下面的诗歌抒发了怎样的情感?有人认为第二句“红叶青山”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谢亭送别
许 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小结
词语的色彩义:
语体色彩
感彩
形象色彩
(口语色彩和书面语色彩)
(褒义、贬义、中性;
方法:辨明褒贬、识别两可、
摆正谦敬、区别轻重)
(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展开情景
或处境的联想;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试身手
分析“黄”颜色的词语色彩及其表达效果。
黯黄、白黄、菜黄、惨黄、苍黄、干黄、黄蜡蜡
鹅黄、橙黄、黄橙橙、黄澄澄
褐黄、黄古隆冬、黄乎乎、灰黄、金黄黄
课外延伸
在全国两会上,某政协委员建议将“扫黄”改为“扫秽”或“扫色”。下面是他的发言节录。
我们中国人最不应该将“黄色”作为色情、低俗、淫秽的代名词了。请看: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我们华夏儿女称自己为“炎黄子孙”;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她用自己的乳汁哺育了伟大的中华文明;一曲激越高亢的《黄河大合唱》,激发起多少中国人民抗战救国的爱国主义热情;我国西部的黄土高原被称为“黄土高坡”,中部的冲积平原被称为“黄淮海大平原”,东部的浩瀚海域被称为“黄海”;中国历代封建帝王穿的衣服是“黄袍”,发的告示是“黄榜”,用于奖掖有功人员的是“黄马褂”;
黄金是世界上至为珍贵的金属,人们常用“金光闪闪”、“金光大道”、“金色年华”、“黄金搭档”、“黄灿灿的颜色”等来喻义光明、美好;中国人把好日子叫“黄道吉日”,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人赞誉为“老黄牛”,把艺术杰作称为“黄钟大吕”;中国人是世界上人数最多、代表性最强的“黄种人”;放在国际关系的层面去考量,现代版的所谓“中国威胁论”则是当年所谓“黄祸论”的翻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是五星红旗,而这五星正是五颗黄色的五角星;如此等等,还可以举出很多。
对于这位政协委员提出的这个问题,你有怎样的看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