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末复习
易错点一 判断物体带电情况易出错
例1 甲、乙、丙三个轻质泡沫小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时的场景如图所示,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甲、乙两球均带正电
B.甲、乙两球均带负电
C.甲球带正电,乙球一定带负电
D.甲球带负电,乙球可能不带电
[易错总结] 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两物体间的关系 判断物体是否带电 原理
相互排斥 带同种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相互吸引 带异种电荷 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一个物体带电,另一物体不带电 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易错点二 不能正确对电路故障进行分析
例2 (2020襄阳)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两个灯泡均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两个电压表的示数相等且等于电源电压,则电路故障可能是 ( )
A.L1开路 B.L2开路
C.L1短路 D.L2短路
[易错总结] 开路的判断:如图果电路中用电器不工作(常是灯不亮),且电路中无电流,则电路开路。具体到哪一部分开路,有两种判断方式:①把电压表分别和各处并联,有示数且比较大(常表述为等于电源电压),则电压表两接线柱之间的电路开路(电源除外);②把电流表分别与各部分并联,如图其他部分能正常工作,电流表有电流,则与电流表并联的部分开路。(适用于多用电器串联电路)
短路的判断:串联电路或者串联部分中一部分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其他部分用电器能正常工作,则不能正常工作的部分短路。把电压表分别和各部分并联,如图某一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为零,则此用电器短路。
易错点三 不能正确判断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
例3 (多选)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闭合S2,断开S1、S3,灯L1、L2串联
B.闭合S1、S3,断开S2,灯L1、L2串联
C.闭合S2、S3,断开S1,只有灯L1亮
D.闭合S1、S2,断开S3,只有灯L1亮
[易错总结] 在多开关电路中,要根据电流的路径判断各元件的连接情况,作出判断后要再检查一下是否存在短路等情况导致误判。
易错点四 不能正确判断电流表测量哪部分电路中的电流
例4 在一次实验中,某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闭合开关S后,他发现两只电流表指针的偏转角度相同,如图图乙所示。则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
A.0.16 A 0.8 A B.0.64 A 0.8 A
C.0.64 A 0.16 A D.0.16 A 0.64 A
[易错总结] 分析复杂电路中电流表的测量对象时,常用以下两种方法:(1)将电流表等效为导线,用电流流向法分析电路的结构,然后明确电流表与哪部分串联,则电流表就测通过该部分电路中的电流;(2)用拆除法进行判断,即拆掉某个电流表后,哪部分电路中没有电流通过,电流表测量的就是该部分电路中的电流。
易错点五 不能正确判断电压表测量哪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例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10 V,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是6.5 V,电压表V2的示数是5.5 V,则L1两端的电压是 V。
[易错总结] 要在较复杂的电路中判断电压表跟哪段电路并联,可用“去源法”,去掉电源后分析电压表跟哪段电路构成“一个圈”,电压表就跟这段电路是并联的,即测该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实验:“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规律”
例6 物理实验课上,小明用如图甲所示电路探究“并联电路的电流关系”。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性,L1、L2应选择规格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
(2)根据图甲连接好电路,将电流表接到C处,闭合开关,发现电流表指针如图图乙所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3)小明测量完成后,进行小组交流讨论,下表选录了四个小组的数据,你认为这些数据是否合理,请说明理由: 。
实验小组 IA/A IB/A IC/A
1 0.30 0.24 0.54
2 0.21 0.31 0.53
3 0.82 0.74 1.56
4 0.71 0.87 1.57
(4)根据上表中数据可得出实验结论: 。(写出表达式)
【变式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1)小红在做此实验的过程中,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值如图下表所示。
位置 A B C
电流/A 0.24 0.24 0.48
分析数据后,直接得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她的这种做法不正确,为了得到普遍规律,要有两个改进:一是 , 二是 。
(2)是小红测量电流时连接的实验电路,此时电流表测量的是 (选填“A”“B”或“C”)处的电流。
(3)实验结束后,小红又利用器材连接了如图所示的电路图,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2的示数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例7 小明同学对“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进行探究。
[设计与进行实验]
(1)按所示电路图连接电路。
(2)闭合开关,用电压表测出L1两端的电压。
(3)在测量L2两端电压时,为了节省时间采用以下方法:电压表所接的B接点不动,只断开A接点,并改接到C接点上。
(4)测出A、C间的电压。
[交流与评估]
(1)在拆接电路时,开关必须 。若开关闭合前,发现电压表指针如图甲所示,你认为原因是 ;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偏转如图图乙所示,这是因为 。
(2)小明用上面的方法 (选填“能”或“不能”)测出灯泡L2两端的电压,原因是 。
(3)方法改进后,将所测得的A、B,B、C,A、C间的电压记录在下表中,分析数据可以得出本次实验的结论:串联电路中总电压 (选填“等于”或“不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AB/V UBC/V UAC/V
2.1 1.7 3.8
(4)这个实验在设计上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
【变式延伸】结合上例探究以下问题:
(1)若在测量L2两端的电压时,两灯突然熄灭。指导老师经过分析检查,给出下列两种原因供小明选择,你认为可能的是 (填字母)。
A.一盏灯开路,另一盏灯完好
B.一盏灯短路,另一盏灯完好
(2)为了检测故障,指导老师又提供了下列三种器材:
A.一根导线。
B.符合要求的电流表。
C.符合要求的检验灯。
请你帮助小明从它们中间每次选择一种器材来检测故障。要求:写出所选器材,画出检测电路图,并指出现象与结论。
答案解析
[思维导图建构]
1.(1)电子 (2)正 负 (3)排斥 吸引
(4)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1)安培(A) (2)正 (3)10-3 10-6
(4)0~0.6 A 0.02 A 0~3 A
0.1 A 串联 正 负
(5)I=I1=I2=……=In I=I1+I2+……+In
3.(1)电源 用电器 (2)短路 (3)串联 并联
4.(1)电源 (2)电流 (3)伏特(V) (4)103 10-3
(5)0~3 V 0.1 V 0~15 V 0.5 V 并联 正 负
(6)U=U1+U2+……+Un U=U1=U2=……=Un
[易错考点专训]
例1 D 解: 已知丙球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所带的电荷相同,由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所以丙球带负电;由图知,甲球与丙球靠近时相互排斥,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知,甲球一定带负电;甲球与乙球相互吸引,根据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知,乙球可能带正电;根据带电体能够吸引不带电的轻小物体知,乙球可能不带电;所以乙球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例2 A
例3 AC
例4 D
例5 2 解: 由电路图可知,三灯泡串联,电压表V1测L1、L3两端的总电压,V2测L1、L2两端的总电压,故U1+U3=6.5 V①;U1+U2=5.5 V②;由于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则U=U1+U2+U3=10 V③。由①②③可得:U3=4.5 V,U1=2 V,U2=3.5 V。
[重点实验突破]
例6 (1)不同 (2)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合理,因为实验测量存在误差
(4)IC=IA+IB
【变式延伸】
(1)同一次实验中选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
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2)C (3)变大
例7 [交流与评估](1)断开 电压表未调零
电压表所选量程太大
(2)不能 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
(3)等于
(4)没有更换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多次测量
【变式延伸】
(1)A (2)如图下表所示
方法 器材 检测电路图 现象与结论
导线 闭合开关S,若灯L2亮,则灯L1开路;若灯L2不亮,则灯L2开路
电流表 闭合开关S,若电流表有示数、灯L2亮,则灯L1开路;若电流表示数为零、灯L2不亮,则灯L2开路
检验灯 闭合开关S,若检验灯与灯L2亮,则灯L1开路;若检验灯和灯L2均不亮,则灯L2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