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提优训练:12.2 第2课时 凝固(有答案解析)全国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同步提优训练:12.2 第2课时 凝固(有答案解析)全国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2-07-07 17:2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凝固        
1.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凝固现象的是 (  )
A.寒冷的冬天滴水成冰
B.春天冰封的河流解冻了
C.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
D.冬天湿的衣服在外面放一会儿就冻住了
2.糖画是我国的一种传统民间手工艺,如图所示,它以红、白糖加上少许饴糖为材料来进行造型。糖料在炉子上用温火熬制    为液态,艺人用小汤勺舀起糖汁,在石板上造型,造型完成后糖汁逐渐    ,用小铲刀将其铲起粘上竹签就完成了。(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3.小敏在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和时间,作出了如图所示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    ℃,凝固过程用了     min。
4.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他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放入装有含盐冰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小明发现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        ;烧杯内含盐冰的温度必须远低于试管中水凝固时的温度,这说明水在凝固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5.(2020西宁)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温度-时间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  )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是40 ℃
B.在0至5 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
C.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D.在CD段物质处于液态
6.小东用蜡块做原料,将其熔化后倒在模子里浇铸了一个小蜡人。整个过程中,随着物态变化,蜡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线应该是中的 (  )
7.在探究某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小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的示数及时间,作出了如图甲所示图像。
(1)根据图像可知,该物质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在凝固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凝固过程用了    min。
(2)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图乙所示,此时物质的温度是     ℃,此时该物质的状态为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
(3)下列物质的凝固图像与该物质的凝固图像相似的是    (填字母)。
A.石蜡   B.冰   C.玻璃   D.松香     
8.南极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地方,堪称“世界寒极”,它的最低温度可达-80 ℃,即使在温暖时气温也只有-20 ℃。下表是1个标准大气压下几种物质的熔点,如图果要在南极用温度计来测量气温,你认为应选择      温度计。
物质名称 冰 固态汞 固态酒精
熔点/℃ 0 -39 -117
9.北方的冬天虽然气候寒冷,但其中充满了乐趣。最近一组“泼水成冰”的照片刷屏了朋友圈,如图所示,画面极致唯美。“泼水成冰”这一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在此过程中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0.小明到超市买了一罐可乐和一些冰块,他把冰块放入可乐中,一会儿可乐变得凉爽可口,这是因为冰    时    热量,使可乐的温度降低;北方的冬天,气温常在0 ℃以下,菜窖里放几桶水就可以防止蔬菜被冻坏,这是因为水    时    热量,使菜窖内的温度不会太低。
11.如图所示是一款新型水杯,称为“55 ℃杯”,可快速变温。杯的夹层中封入特殊的固态物质,可以实现快速变温。其变温的工作原理是:加注热水后,利用夹层中特殊物质     (填物态变化名称)吸热使水降温;温度低时利用    (填物态变化名称)放热使水升温,所以能使杯中的水长时间保持55 ℃。你认为夹层中封入的特殊固态物质应该是     (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12.把0 ℃的水和-5 ℃的冰块混合后,放在一个与外界隔热的容器里,那么过一段时间后,可能的状态是 (  )
①冰 ②水 ③冰水混合物
①或②      
①或③
②或③
①或②或③
13.小明和小华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想制作一个医用冷藏盒,不知道给药品降温用冰好,还是用盐水结成的冰好,他们动手测量了盐水的凝固点。
(1)在测量过程中,他们同时发现所测得盐水的凝固点并不相同,于是对比了双方的实验过程,发现烧杯中装水都是200 mL,小明加了1汤匙的盐,而小华加了3汤匙的盐,由此作出猜想:盐水的凝固点可能与盐水的浓度有关。接着他们进行了多次实验得出了不同浓度盐水的凝固点,数据记录如图下表:
盐水浓度 0 3% 6% 9% 12% 15%
凝固点/℃ 0 -2 -4 -6 -8 -11
盐水浓度 18% 21% 24% 27% 30% 36%
凝固点/℃ -15 -18 -17 -1.8 -0.4 0
分析表格中数据可知,当盐水浓度增大时,其凝固点  。
(2)你认为给冷藏盒中的药品降温最好选用               (选填“冰”或“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3)实验后,他们联想到冬天在冰雪覆盖的路面上撒盐便于除雪,原因是 。
答案解析
第2课时 凝固
1.B 2.熔化 凝固 3.50 8
4.保持不变 放热 5.A
6.A 解: 蜡属于非晶体,用蜡块做原料,将其熔化后倒在模子里浇铸成一个小蜡人,整个过程中蜡块先熔化后凝固。由图A可知,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先熔化后凝固的图像,符合题意;图B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先熔化后凝固的图像,不符合题意;图C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晶体先凝固后熔化的图像,不符合题意;图D中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非晶体先凝固后熔化的图像,不符合题意。
7.(1)晶体 放出 5 (2)42 固态 (3)B
解: (1)由图像可知,该物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属于晶体;物质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该物质从第5 min开始凝固,到第10 min凝固结束,凝固过程持续时间为5 min。
(2)由图乙可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2 ℃,示数为42 ℃;由图甲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8 ℃,所以42 ℃时物质为固态。
(3)石蜡、玻璃和松香都是非晶体,凝固过程中温度不断下降,其凝固图像与该物质的凝固图像不同;冰是晶体,凝固过程中放出热量,温度不变,其凝固图像与该物质的凝固图像相似。
8.酒精 9.凝固 放出 10.熔化 吸收 凝固 放出
11.熔化 凝固 晶体 解: 使用时,将热水倒入杯中,此时物质熔化,会吸收热量,当水的温度下降到55 ℃以下时,此时物质凝固,会放出热量,在此过程中水能较长时间保持55 ℃不变。夹层中封入的特殊固态物质有熔点,是晶体。
12.B
13.(1)先降低后升高 (2)适当浓度的盐水结成的冰 
(3)撒盐后积雪的熔点降低,使积雪易于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