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
1.(2020荆门)在生产和生活中,常见到“水的比热容较大”这一特性的应用情景,以下事例中与这一特性无关的是 ( )
A.沿海地区的气温变化比内陆地区小
B.夜间,往秧田里灌水保温
C.发现人中暑时,常在额头上擦冷水降温
D.汽车发动机用水做冷却液
2.炎热的夏天,小明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这是小明的错觉,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3.星期日,小明同学在父母的协助下,从早上七点开始每隔半小时对他家附近的气温和一个深水池里的水温进行测量,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成如图所示的图像。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温度变化幅度小,是 (选填“气温”或“水温”)的图线,其温度变化幅度小的原因是 。
4.初冬的一场雨后,小明发现小区喷水池的金属部件上结满了冰,而池中的水依然是微波荡漾。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金属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 ,放出相同的热量后, (选填“金属”或“水”)的温度下降得快,因此水在上面凝固成了冰。不同物质的这种属性一般是 (选填“相同”或“不同”)的。
5.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经同一电加热器加热相同的时间后甲的温度高于乙的温度,则甲液体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液体的比热容。如图果乙液体的质量为1 kg,初温为20 ℃,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升高到50 ℃,吸收的热量为1.26×105 J,则乙液体的比热容为 J/(kg·℃)。
6.一个质量为4.2 g的烧红的小铁棒,温度为600 ℃,若它的温度降低到100 ℃,释放的热量为 J;若这些热量全部用来加热水,能使质量为 g的水由初温20 ℃升高到70 ℃。[c铁=0.46×103 J/(kg·℃),c水=4.2×103 J/(kg·℃)]
7.1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0.5 kg、温度为70 ℃的水放出4.2×104 J的热量,水的温度降低了 ℃。[c水=4.2×103 J/(kg·℃)]
8.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损失),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
B.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
C.都加热时间t,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
D.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
9.吃早饭的时候,妈妈用热水给小雪加热250 g的袋装牛奶,为了使这袋牛奶的温度由12 ℃升高到42 ℃,牛奶升温时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妈妈至少要用60 ℃的热水多少千克 [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牛奶的比热容为2.5×103 J/(kg·℃),不计热量损失]
题后反思
在解答有关热量的计算题时,一定要注意识别初温、末温,理解温度“升高到”“升高了”“升高”多少摄氏度的含义。温度“升高到”多少摄氏度,指的是末温。温度“升高”或“升高了”多少摄氏度,指的是温度的变化量。
10.有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个物体,吸收相同热量后,将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热量由甲传给乙,则甲、乙两物质比热容的大小关系是 ( )
A.c甲c乙 D.无法判断
11.将质量相同的三块金属甲、乙、丙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表面平整的石蜡上。经过足够长时间后,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 (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12.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分别吸收相同的热量后将铜块投入水中(c水>c铜,不计热损失),则 ( )
A.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升高的温度和铜块降低的温度相同
B.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降低的温度和铜块升高的温度相同
C.水的温度升高,铜块的温度降低,且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
D.水的温度降低,铜块的温度升高,且水减少的内能和铜块增加的内能相同
13.(2020杭州)夏日晴朗的白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
14.实验测得1 kg某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已知该物质在固态时的比热容c1=2.1×103 J/(kg·℃),设物质从热源吸热的功率恒定不变,根据图像解答下列问题:
(1)在最初2 min内,物质的温度升高了40 ℃,则吸收的热量为 J,吸热功率为 W。
(2)试求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c2。
答案解析
第2课时 比热容的应用及热量的计算
1.C 2.B
3.水温 水的比热容较大,相同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小
4.小 金属 不同
5.小于 4.2×103 解: 由题可知,用同一电加热器加热时间相同时,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甲的温度升高得多。根据Q=cmΔt可知,在质量相等、吸热相同的情况下,比热容小的物质温度升高得多,所以,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由Q吸=cm(t2-t1)得,乙液体的比热容:c===4.2×103 J/(kg·℃)。
6.966 4.6 7.20
8.A 解: 由题可知,在时间t内,A、B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故C错误;在时间t内,吸收的热量相同,A的温度变化量ΔtA=20 ℃,B的温度变化量ΔtB=40 ℃,A、B的质量相同,由Q吸=cmΔt得,c=,则cA∶cB=ΔtB∶ΔtA=2∶1,故A正确,B错误;由图可知,A、B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A的时间长,A吸收的热量多,故D错误。
9.牛奶升温时吸收的热量:Q吸=c1m1(t-t01)=2.5×103 J/(kg·℃)×0.25 kg×(42 ℃-12 ℃)=18750 J。
热水由60 ℃降低到42 ℃放出的热量:Q放=c2m2(t02-t),由于不计热量损失,Q吸=Q放=18750 J,
故需要热水的质量:m2==≈0.25 kg。
10.A 解: 由题意可知,吸收相同热量后,甲、乙两物体相互接触,热量由甲传给乙,说明甲的末温高于乙的末温;已知甲、乙的初温相同,则甲升高的温度大于乙升高的温度,即Δt甲>Δt乙;由c=可知,c甲11.C 解: 金属块丙下方的石蜡熔化最多,说明金属块丙放出的热量最多,甲、乙、丙的初温、末温都是相等的,即温度变化值相等,根据公式Q放=cm(t1-t2)可知,甲、乙、丙三个金属块的质量、温度变化值是相等的,金属块丙放出的热量最多,所以金属块丙的比热容最大。
12.C 解: 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水和铜块,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后,由于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升高的温度少,初温相同,所以水的末温低,铜块的末温高;根据热传递的条件可知,将铜块投入水中,热量由高温的铜块传给低温的水,故铜块的内能减小,水的内能增大,因不计热损失,故水增加的内能和铜块减少的内能相同。
13.A
14.(1)8.4×104 700
(2)由图可知,物质全部熔化后,在10~14 min时间段内,温度升高了40 ℃,吸收的热量:
Q吸=Pt=700 W×240 s=1.68×105 J,
由Q吸=cmΔt可知,该物质在液态时的比热容:
c2===4.2×103 J/(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