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课《济南的冬天》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2-07-08 16:53: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2《济南的冬天》
了解“济南”地理特点
济南位于山东省中西部,离渤海、黄海距离都不远,受部分海洋影响,所以冬季气温高些。济南西侧有太行山脉,南依泰山,且三面有小山环绕(千佛山、佛懋山、马鞍山、四里山等),形成济南的天然屏障。故济南类似盆地地形,对冬季风有一定的阻挡作用,虽然地处北中国,但是冬天无大风而多日照。地形决定了济南的冬天温暖晴朗。
了解“老舍”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六年级我们曾学过他写的《草原》和《北京的春节》
《济南的冬天》节选自《一些印象》,题目是编者所加。老舍曾在山东任教,这里是他的第二故乡,因此产生了深厚的情感
一、把握情感基调
阅读1-2节,圈画出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一、把握情感基调
阅读1-2节,圈画出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1)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一、把握情感基调
阅读1-2节,圈画出直接表达作者情感的句子。
分析:(1)宝地-----由衷的赞美
(2)承上启下的过渡段,解读文章的切入点是生命个体,暖和安适的睡着,是一个理想的境界。
(1)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奠定了热爱、赞美的情感基调
二、理解“理想的境界”
研读3-6段(具体的景物)
学习任务
1、描写哪些景物
2、语言形式展示了什么特点
3、“理想的境界”在本段是指什么
研读第3段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学习任务
1、描写哪些景物
2、语言形式展示了什么特点
3、“理想的境界”在本段是指什么
研读第3段
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儿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儿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1)可爱,明显的感彩,把山当作人来看待。通过比喻成小摇篮,表现出其温柔的特质。谁是婴儿?济南城顺势推测济南像婴儿的隐喻,平时,我们用伟岸、巍峨,力量感。来表现山的特点,凸显此处比喻的特别。
(2)感受到的济南是:安逸、舒适、新生---欣欣向荣,生机勃勃!而人们则是:面上含笑的,处在母亲的温柔安抚下,心中有了着落和依靠,不着急盼着春的到来
(3)理想的境界---在被小山”温柔地呵护着“,人们舒适地生活着!多么理想的境界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3)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研读第4段
学习任务
1、描写哪些景物
2、语言形式展示了什么特点
3、“理想的境界”在本段是指什么
(1)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
(2)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3)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4)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本段描写的是“小山”!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以女性形象出现,
呈现女性化特征,温柔的看护、穿着花衣的姑娘,都在照顾济南这个”小婴儿“!这个理想的境界就是被“温柔以待”!
研读第4段
研读第5段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都为写“山”
第3段:俯瞰
第4段:近观
第5段:远眺
研读第5段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都为写“山”
第3段:俯瞰
第4段:近观
第5段:远眺
学习任务
1、描写哪些景物
2、语言形式展示了什么特点
3、“理想的境界”在本段是指什么
研读第5段
古老的济南,城内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都为写“山”
第3段:俯瞰
第4段:近观
第5段:远眺
(1)关注:狭窄、小--摇篮;外-宽敞、阔大
(2)比喻--水墨画!村庄、小雪,主色调--白色,深色点缀大面积的白色水墨画--大唐时代!
(3)对济南极高的评价和赞美!温暖、柔美、诗情画意!这是一种精神追求,文化古城的风貌的高度赞赏!
(4)理想境界---诗情画意!
研读第6段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学习任务
1、描写哪些景物
2、语言形式展示了什么特点
3、“理想的境界”在本段是指什么
研读第6段
那水呢,不但不结冰,反倒在绿萍上冒着点儿热气。水藻真绿,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了。天儿越晴,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1)通过“比喻、拟人”的修辞,表现出:澄清、清凉、不结冰的特点!体现出温情的女性--女性气质;水以及水边的杨柳--温柔的韵味!天水浑然一体的纯净,内部屋顶、黄草山,斑驳强化晶莹剔透,内蕴丰富,空灵的蓝水晶,生活在明净、美丽的世界里。自上而下,全是蓝汪汪的。
(2)理想的境界----生活在明净、美丽、内涵丰富的世界里!
研读3--6段小结
第3段∶小山——小摇篮
第4段∶山上的矮松 ——日本看护妇,山坡的植被—秀气的姑娘
第5段∶城外的远山和村庄———小水墨画
第6段∶水天相接的整体———空灵的蓝水晶
(1)3-5段写山,每段都侧重点。6段写水,水天一体的景象,与第2段相呼应!
(2)这一组比喻句--冬天景物的特点:可爱、温柔、丰富、明净----温情!
(3)理想的境界:生活在“温暖、舒服、明净、丰富”的地方,被“温柔地呵护着”!
三、梳理脉络(关注第1段)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1、北平--刮大风;伦敦--看不见日光;热带--日光毒!凸显:济南--温情
2、分号,前后反差!
变换格式感受
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
像我,
冬天要是不刮大风,
便觉得是奇迹;
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
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
像我,
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
便觉得是怪事;
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
1、对于一个在北平住惯的人,像我,冬天要是不刮大风,便觉得是奇迹;济南的冬天是没有风声的。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人,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觉得是怪事;济南的冬天是响晴的。然,在热带的地方,日光是永远那么毒,响亮的天气反有点儿叫人害怕。可是,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请闭上眼想∶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关注第2段
第2段是一个承上启下的段落,“阳光”对应第1段的”温晴“,境界对应第1段的宝地;“理想的境界”对应后面的3--6段的内容。
四、关注语言形式
(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他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
(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4)天儿越晴, 水藻越绿,就凭这些绿的精神,水也不忍得冻上;况且那长枝的垂柳还要在水里照个影儿呢。
拟人的修辞
人物动作、语言、神态
(1)景物的修饰语--小的。
(2)强化在作者眼里备受关爱的特点怜爱之心
(第3段) 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
(第4段) 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第4段) 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第5段) 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第6段) 这块水晶里,包着红屋顶、黄草山,像地毯上的小团花的小灰色树影。
时刻与读者交流和分享
祈使句和插入语与读者交流
把读者带入这种理想的境界
请闭上眼想……,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最妙的是下点儿小雪呀。
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
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看吧,由澄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
这就是冬天的济南!
拓展
有同学模仿《春》的开头,把本文的第1段改写为:”多么温晴的天气啊!在北中国的冬天,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你是否认同这种直抒胸臆的写法?请你结合全文简述理由。
拓展
有同学模仿《春》的开头,把本文的第1段改写为:”多么温晴的天气啊!在北中国的冬天,济南真得算个宝地!“
你是否认同这种直抒胸臆的写法?请你结合全文简述理由。
不认同. 春 的开头以 “盼望着,盼望着”,开门见山地表达了盼春之情,与后文洋溢着的欢乐的情绪相契合;若 济南的冬天 改写为直抒胸臆式的开头,情感变得格外炽烈,与后文自然活泼的日常语言中体现出的温润情怀不匹配;原文开头通过对比作者在各地过冬的生活经验,推断出 “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的结论,既写出了自己的独特感受,又显得情真意切.
温晴的冬天在我们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