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单元第2章第3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单元第2章第3节《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步练习(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08 21:0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同步练习
1.下列属于先天性行为的一组是( )
A.蚂蚁搬家、蜘蛛结网、孔雀开屏 B.狗辨主人、尺蠖拟态、鹦鹉学舌
C.大雁南飞、公鸡报晓、惊弓之鸟 D.猫捉老鼠、黄牛耕地、老马识图
2.“孔雀开屏”这一行为,从行为的发生及功能上看分别属于( )
A.先天性本能行为,繁殖行为 B.先天性本能行为,节律行为
C.后天性学习行为,防御行为 D.后天性学习行为,领域行为
3.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发生争斗的行为是( )
A.取食行为 B.攻击行为 C.繁殖行为 D.领域行为
4.下列行为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猴子骑自行车 B.婴儿吮吸乳汁 C.小袋鼠吃奶 D.菜青虫取食
5.动物的学习行为有助于动物适应复杂的环境,下列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母鸡生蛋 B.老鼠钻洞 C.蜜蜂酿蜜 D.黄牛耕田
6.对“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解释错误的是( )
A.该食物链是蝉螳箭头→螂→黄雀
B.蝉、螳螂、黄雀都是消费者
C.该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
D.蝉和螳螂属于节肢动物,黄雀属于鸟类
7.在探究菜青虫取食行为的实验中,不正确的是操作过程是( )
A.对菜青虫从卵开始隔离饲养
B.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
C.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
D.最好将其先饿饲一段时间
8.渔民利用鱼类的趋光性用灯光捕鱼,鱼类的趋光性属于( )
A.先天性行为 B.后天性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9.动物的行为多种多样,根据行为的发生可以分为先天性的 行为和后天性的
行为两类,它们是动物适应环境的两种最基本方式。
10.各种有利于动物生活和繁殖后代的活动,都是动物的 。如小狗打盹、蚂蚁搬
答案与解析
1. 答案:A
解析:动物行为受神经系统和激素的调节,受遗传物质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动物的行为使其能适应环境变化,提高其存活和繁殖的机会。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分为:先天性行为(不依赖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行为(借助经验经历)。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自然进化而来,如:蜜蜂跳舞、酿蜜、蜘蛛结网、母鸡营巢孵卵、昆虫的趋光趋热行为、动物的抚育行为、蚂蚁搬家、尺蠖拟态、大雁南飞、公鸡报晓、猫捉老鼠。后天学习行为则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行为,如:小狗算加法、惊弓之鸟、黄牛耕地、老马识图、鹦鹉学舌。学习行为的意义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
故选A
2.答案:A
解析:动物行为从获得的途径上分为:先天性行为(不依赖生活经验)和后天学习行为(借助经验经历)。先天性行为又称本能行为,是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自然进化而来,如:蜜蜂跳舞、酿蜜、蜘蛛结网、母鸡营巢孵卵、昆虫的趋光趋热行为、动物的抚育行为。后天学习行为则是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获得的行为,如:小狗算加法。学习行为的意义更有利于个体生存和种族繁衍。繁殖行为与繁殖有关的行为,主要包括雌雄两性动物的识别,占有繁殖的空间,求偶、交配、孵卵以及对后代抚育等。“孔雀开屏”这一行为,从行为的发生属于先天性行,从功能上看属于繁殖行为。
故选A
3.答案:B
解析: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域等发生相互攻击或争斗,在攻击行为中,同种动物个体之间的争斗有一个明显的特点是双方的身体很少受到致命伤害。两只狗为争夺一块骨头而发生争斗的行为是攻击行为。
故选B
4.答案:A
解析: A、猴子骑自行车是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学习行为,A正确;BCD、婴儿吮吸、小袋鼠吃奶、菜青虫取食,都是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BCD不正确。
故选A
5.答案:D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黄牛耕田,是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属于学习行为,母鸡生蛋、老鼠钻洞、蜜蜂酿蜜,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D
6.答案:A
解析: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是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的,并逐级减少,营养级别越低,得到的能量越多,生物数量越多;营养级别越高,得到的能量越少,生物数量越少,在“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中,形成的食物链应为:树→蝉→螳螂→黄雀,A错误;蝉、螳螂和黄雀都是动物,它们的生存都直接或间接的依赖于绿色植物制造出的有机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B正确;螳螂捕食蝉,黄雀捕食螳螂,都是动物的捕食行为,捕食行为是动物生来就有的行为,由体内遗传因素决定的行为,属于先天性行为,C正确;蝉、螳螂的身体由很多体节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都分节,体内没有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所以蝉、螳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黄雀体表被覆羽毛,身体流线型,有喙无齿,肺呼吸为主,气囊辅助呼吸,体内受精、生殖方式卵生,体温恒定等,符合鸟类的特征,属于鸟类,D正确。
故选A
7.答案:B
解析:对菜青虫从卵开始进行隔离饲养,才可能说明观察或检验菜青虫的某些行为究竟是本能,还是后天习得的行为,使探究具有可信度.故不符合题意;直接使用从野外捕来的幼虫,不能说明菜青虫的行为是先天性行为和后天学习获得的学习行为.故符合题意;
“十字花科植物”与“非十字花科植物”为实验的唯一变量,而环境中的其他所有因素实验组与对照组都要尽量相同,如实验的材料、时间和地点.为了避免或减少其他因素对探究的干扰,保证探究的严谨有效.因此实验叶片和滤纸片应当一样大,性状、颜色相同.故不符合题意;将其先饿一段时间有利于菜青虫取食,如果不饿取食行为不明显,影响观察,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答案:A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例如:蜜蜂采蜜,蚂蚁建巢,蜘蛛织网,鸟类迁徙等. 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攻击行为:同种动物个体之间常常由于争夺食物、配偶、领地或巢区而发生相互攻击或战斗;繁殖行为:与动物繁殖有关的行为.如占巢、求偶、交配、孵卵、哺育等一系列行为;渔民利用鱼类的趋光性用灯光捕鱼,鱼类的趋光性,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故选A
9.答案:本能|学习
解析:先天性行为是指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称为先天性行为,先天性行为是动物的一种本能行为,不会丧失,学习行为是动物出生后通过学习得来的行为,动物建立学习行为的主要方式是条件反射,参与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动物在成长过程中,通过生活经验和“学习”逐渐建立起来的新的行为。
10.答案:行为
解析:动物的行为常表现为各种各样的运动,动物的运动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种动物的同一行为可能要通过不同的运动方式去完成,如动物的取食行为,鱼通过游泳的运动方式去完成,而陆生动物要通过行走或奔跑的运动方式来完成。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