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藏族踢踏舞蹈组合
学科 舞 蹈 学段 1-3 年级 三年级
舞种 民族舞 音乐选取 我的家在日喀则 课时 1课时
相关 领域 涉及两个学习领域:本领域——感受与欣赏;他领域——表现 本领域的核心内容:对藏族舞蹈风格与音乐特点的感受与欣赏 本领域的相关内容:藏族舞蹈的节奏、风格和特点的感受 他领域的相关内容:舞蹈中的体态、动律、步法和表情
教材 中国民族民间舞特色教材(初级篇)
是否已实施 是
一、指导思想
本课程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协调、柔韧、灵敏、平衡的运动能力,实行“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师生地位,通过舞蹈训练的手段,培养学生优美体态、高雅气质、纠正生活中不正确的姿态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在学习藏族舞蹈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模仿、即兴表演、交流合作、创造求新和综合融化能力。在音乐伴奏下节奏性很强,可以使学生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并学习舞蹈艺术,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练习积极性,而且对学生的自信心、创造力与组织能力的开发都有积极作用。
二、教学背景
(一)教学内容
1、基本动律:颤膝动律
2、基本步法:颤踏步、退踏步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理解能力与表现能力,具备基本的肢体模仿的能力。他们对于难度较低的舞蹈动作的能够较准确地把握,对舞蹈动作的幅度和速度也有一定的把控能力。但在动作的记忆、舞蹈表现中的上下肢协调配合以及在节奏变换的反应能力上仍存在一定困难。
(三)教学方式与手段说明
1.情境导入
通过图片展示和教师的舞蹈展示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藏族踢踏舞进行初步直观的感受和体验,激发孩子们对舞蹈学习的兴趣。通过对藏族文化的介绍来引入舞蹈的教学,将藏族文化与藏族舞蹈相联系,让学生能够对即将学习的内容进行初步感知。
2.循序渐进
本课遵循舞蹈学习的规律,采用从单一动作元素到复合组合的教学过程,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进行审美体验实践活动。
3.道具运用
在动作的教学中,教师穿上藏族硬底皮鞋,使教师的步法踏地声音更加响亮,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相互作用下更全面地把握藏族舞步的特点;利用道具水袖作为辅助,突出教师上肢动作的随动性,学生能够更快更准地理解和掌握动作的要领。
4.音乐陶冶
舞蹈的背景音乐上选取了节奏欢快鲜明的藏族踢踏舞曲《我的家在日喀则》,以不同版本的音乐来展开不同阶段的舞蹈训练,给学生以“变换”式的接受与理解音乐,最终将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完美地融为一体。
5.启发引导
在动作的教学中,以节奏作为切入点进行脚下踏地的动作教习,在新动作的教学初阶段让学生根据教师所提供的节奏来进行脚下动作的即兴创作,同时让学生根据动作的特点来猜出动作的名称,这样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与记忆动作。
三、教学过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单一动作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藏族舞蹈文化,掌握藏族踢踏舞的基本动律及基本步法的做法及名称;
2、技能目标:
加强动作的协调性,通过用脚踏着音乐和节奏来舞蹈来训练学生的脚下步法的节奏感与上下肢配合的协调性。在舞蹈过程中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对自己的膝盖、脚的律动方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能够正确认识藏族舞蹈的风格,掌握藏族舞蹈的特点;
3、情感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舞蹈学习的兴趣,培养审美情感,提升艺术修养,感受我国少数民族舞蹈的魅力,增进孩子们热爱少数民族文化感情。
(二)教学重点:
颤膝动律与基本步法的配合
(三)教学难点:
颤膝动律中膝部的松弛与幅度的控制
(四)教学过程:
一、热身活动
热身活动主要以膝关节的活动为主,配合其他各关节部位的活动与伸展。
二、情境导入
1、教师舞蹈展示
教师展示藏族舞蹈,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感受和认识舞蹈的风格特点,并思考在舞蹈动作中看到了什么特点;
2、藏族文化介绍与图片展示
通过图片介绍西藏地区的环境、气候、服饰、习俗等特点,以及藏族文化特点与舞蹈动作之间的联系;
三、推新
1、以“节奏”练习作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教师给出的“节拍”基础上进行步法创作。再由此引入步伐动作的单一教学,示范并讲解新动作,并说明动作的要求与注意事项;
A、颤踏步
节奏型:XXXX X X
要求:颤膝带动双脚交替,全脚踏地,踏地节奏准确;
B、退踏步
节奏型:1.XX X XX X
2.XX X X X
要求:重心保持中立,上身不要前后移动,手臂的摆动与步法相配合;
C、颤膝动律
要求:膝盖快速而小幅度地连续颤动,并将颤膝动律动律融入前两个舞步进行练习。
2、合音乐进行舞蹈动作顺序练习;
3、说明每个动作的节奏与顺序,进行动作顺序整合与熟记;
4、合音乐进行组合的完整练习;
5、对藏族踢踏舞进行相关背景的说明,介绍藏族百姓围“圈”起舞的习俗;
6、变换队形,组织学生围成圆圈进行舞蹈;
四、小结
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重难点以及学生的学习态度等进行总结与评价,并对下节课的内容进行简单介绍。
四、学习评价方式
采用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综合性评价,主要从动作的完成程度、节奏的把握以及表情等方面来进行评价。
五、教学反思
藏族舞蹈是风格性较强的民间舞蹈,该组合选取了藏族舞蹈中堆谐的动作素材,以脚下的步法随着音乐的节奏来踏地为节,教学步骤由单一的步法动作逐渐到动作顺序整合与形式变换。藏族踢踏舞对膝关节有很大的训练意义,颤膝是其舞蹈最突出的风格特征,加强膝部的松弛与韧性的控制能力。在教学方式上运用图片和教师的舞蹈展示让学生从整体上对藏族踢踏舞有更直观的感受和体验,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作的教学中,以节奏练习为切入点,融入了即兴与创编环节,开启了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天窗。音乐选取节奏欢快鲜明的藏族踢踏舞曲《我的家在日喀则》,以不同版本的音乐来展开不同阶段的舞蹈训练,给学生以“变换”式的熟悉与理解音乐,将舞蹈动作与音乐更完美地融为一体。同时,运用变换队形的方式让学生“身临其境”,真正去感受藏族人民载歌载舞的氛围,使学生在巩固舞蹈动作的同时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掌握舞蹈所要传达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