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 乐海泛舟《摇篮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八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二单元 乐海泛舟《摇篮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2-07-07 17:0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八 年级 音乐 学科备课
年 级 八年级 班 级 1班 时间
课 题 《摇篮曲》 备 课 人 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与“母爱”有关的艺术作品,感悟其中蕴含的情感,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2、知识与技能目标:把握摇篮曲的音乐特征,用连贯、流畅、甜美、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教学重点 1、 装饰音(倚音)的唱法
2、 引导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摇篮曲》
教学难点 1、 节拍的强弱处理,八度大跳及高音的演唱
教学用具 钢琴 课型 集体授课
教 学 过 程 教学反思
一、组织教学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进入到良好的音乐氛围中。】
上课铃响后学生起立,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
1=C 2/4 1 2 3 4│5 ─│ 5 4 32│ 1─ ‖
(师) 同学 们 好!(生)老师 你 好!
【设计意图:把常规但枯燥的师生问好用音乐来代替,既组织了课堂,又做了简短的发声练习,体现了声乐课特色,一举两得。1、聆听舒伯特《摇篮曲》2、引出《摇篮曲》这种体裁――哄孩子入睡演唱的歌曲叫作摇篮曲3、新课学习(1)、歌曲介绍:
  “摇篮曲”又名“催眠曲”,是声乐曲或器乐曲的一种体裁。顾名思义是母亲唱给孩子听的,因此《摇篮曲》多为声独唱。这种体裁的音乐形象亲切、温存、曲调抒情,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速度缓慢,力度较弱,一般不超过中强。
  歌曲《摇篮曲》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写的一首著名歌曲。感情真挚,旋律优美流畅,安稳恬静,具有德国民歌的特点。关于这首歌曲的创作还有一个小小的故事:作者1859年在汉堡指挥女声合唱团时,曾听过合唱团女高音法贝尔夫人唱过一首由鲍曼所作的维也纳圆舞曲,深为她优美的歌声所感动。1868年,他听说法贝尔夫人的次子诞生,他便以这首圆舞曲为素材,作了这首歌曲送给她。
(2)、学唱《摇篮曲》(先唱谱或先唱词视各班情况而定)A、试唱歌曲,注意装饰音的唱法,弱起小节。B、模唱歌词,初步唱会歌曲,通过对比演唱和探讨解决以下问题:①、感受装饰音的作用并唱好装饰音。②、在演唱中把握歌曲的速度、力度及情绪等。【设计意图:初步唱会歌曲,注意把握歌曲速度、力度及情绪等。】③另选一至三首其他著名的《摇篮曲》让学生欣赏。(3)、歌曲演唱情绪分析:
  歌曲前半段的旋律温柔安详,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抚,感情细腻真挚。如摇篮般摇荡,描绘出一片宁静的气氛。
  歌曲的后半段,旋律从低处以八度跳进,表现了母亲对孩子的热爱和希望。这段旋律重复时结尾稍做变化,回复到平静和柔和之中。
(4)、演唱歌曲
(5)、 欣赏其它不同国家、不同体裁的《摇篮曲》:
  a. 舒伯特的《摇篮曲》 b.莫扎特的《摇篮曲》 c.中东北民歌《摇篮曲》
(6)、欣赏后分组讨论这四首《摇篮曲》的异同点并进行小结:
  这四首《摇篮曲》除了国家、作者、旋律等不同,其所要表达的情感,所要表达的音乐形象是一样的:亲切、温存、曲调抒情、旋律起伏不大、节奏平稳、速度缓慢、力度较弱。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慈爱的母亲形象。
【设计意图:开阔视野,感受色彩丰富的各国摇篮曲,增加兴趣。】(7)、总结摇篮曲的特点①、先由学生小结摇篮曲的基本特点:a具有安宁、亲切的气氛。
b曲调徐缓、优美,充满母亲对孩子的祝福和希望。
c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
②、教师再加以总结:摇篮曲:最初为母亲抚慰婴儿入睡时咏唱的歌谣,后发展成为一种音乐体裁。摇篮曲的音乐形象一般都具有温存、亲切、安宁的气氛。曲调平静、徐缓、优美,生动地塑造了一位慈母倚在摇篮边,心中荡漾着爱的波涛,轻轻地推动着摇篮,哼着催眠曲的艺术形象。充分体现了伟大的母爱,充满母亲对孩子未来的祝福和希望。它的伴奏音型多模仿摇篮摆动的节奏。6/8拍是摇篮曲中最常见的节拍,其次3/4拍、4/4拍也常见于这种体裁之中。【设计意图:通过欣赏中外《摇篮曲》,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歌曲内涵,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得到结论,基本说出摇篮曲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8)、小结、布置作业要求背唱《摇篮曲》,并用英文试唱(第二段)歌词。(9)、下课下课师生以音乐相互告别,学生在《摇篮曲》(背景音乐)中走出教室。【设计意图:师生以音乐相互告别与课前师生用音乐相互问好,伴随学生踏着音乐的旋律走出教室形成呼应,给学生一堂完整的音乐课。】4、教学反思:《音乐课程标准》要求中学生通过音乐学习和音乐鉴赏等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音乐,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通过学习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时代的作品,感知音乐中的民族风格和情感,了解不同民族的音乐传统;启发学生在积极体验的状态下,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不单单以学会歌曲为最终的目标,而是通过音乐聆听、不同风格《摇篮曲》的欣赏、分组讨论等方式,启发和鼓励学生走进音乐,获得音乐审美体验,通过音乐艺术实践,增强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