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 弹力有无的判断 胡克定律
[学习目标] 1.掌握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会分析物体间的弹力.2.理解胡克定律,会利用胡克定律解决有关问题.
一、弹力的产生条件
1.弹力的产生条件
(1)两物体间相互接触.
(2)发生弹性形变.
2.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1)根据弹力的产生条件判断.
(2)根据物体所处的状态判断.
二、胡克定律
1.弹性形变:物体在发生形变后,如果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如果形变过大,超过一定的限度,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填“能”或“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作弹性限度.
3.内容: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F的大小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即F=kx.
4.劲度系数:式中k叫作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是牛顿每米,符号是N/m.是表示弹簧“软”“硬”程度的物理量.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 )
(2)在弹性限度内,两根弹簧被拉伸到相同的长度,弹力的大小一定相等.( × )
(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根弹簧被拉伸长度x和被压缩长度x,弹力的大小相等.( √ )
(4)由k=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 × )
(5)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 )
2.弹簧的原长为10 cm,在它下面竖直悬挂一个重为4 N的物体时,弹簧长度变为12 cm,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若在它下面竖直悬挂一个重为6 N的物体,则弹簧的长度为________cm(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答案 200 13
一、弹力有无的判断方法
条件法 根据物体间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 图中弹力带与手直接接触,弹力带发生弹性形变,手与弹力带之间一定存在弹力
假设法 方 法 一 假设两物体间不存在弹力,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状态不变,则不存在弹力;若状态改变,则存在弹力 斜面光滑,细绳竖直 假设斜面对小球无弹力,则小球在拉力和重力作用下能保持静止状态,则斜面对小球无弹力
方 法 二 假设两物体间存在弹力,看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否与物体的运动状态相符合,若不符合,则无弹力 如图甲,若墙壁对小球有弹力,受力情况如图乙,小球不能处于静止状态,则FN2不存在
例1 如图所示,各接触面是光滑的,A、B处于静止状态,则A、B间无弹力作用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判断物体之间是否存在弹力,我们可以利用假设法:假设物体间存在弹力,看物体是否能保持原来的状态;或者用消除法:假设拿走其中一个物体,如果另一个物体会发生运动,则说明两者之间必然存在弹力作用.对于C来说,如果我们假设物体A和B之间存在弹力,C选项中的物体无法保持静止,故物体之间无弹力;对于A、B、D来说,如果我们拿走B物体,A物体都会开始运动,故物体间存在弹力.故选C.
针对训练1 (2022·江苏百校大联考)如图所示,静止的小球m分别与一个物体(或面)接触,设各接触面光滑,小球m受到两个弹力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图A中小球在重力和绳的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小球只受一个弹力,故A错误;图B中小球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故只受一个弹力,故B错误;图C中小球在绳子拉力、重力、斜面的支持力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因此小球受两个弹力作用,故C正确;图D中竖直面对小球没有弹力作用,否则小球不可能处于平衡状态,故D错误.
二、胡克定律
1.对胡克定律F=kx的理解
(1)适用范围:弹簧的形变必须在弹性限度内.
(2)x的意义:x是弹簧的形变量,即弹簧的伸长量(l-l0)或压缩量(l0-l).
(3)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反映弹簧本身的属性,由弹簧自身的长度、粗细、材料等因素决定,与弹力F的大小和形变量x无关.
2.F-x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即k=.
3.推论式ΔF=kΔx:弹簧弹力的变化量ΔF与形变量的变化量Δx成正比.
例2 关于胡克定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F=kx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力F的大小与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成正比
B.由k=可知,劲度系数k与弹力F成正比,与弹簧的形变量x成反比
C.弹簧的劲度系数k是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弹力F的大小和弹簧形变量x的大小无关
D.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数值
答案 B
解析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遵守胡克定律F=kx,A正确;弹簧的劲度系数由弹簧本身的性质决定,与弹力F及形变量x无关,B错误,C正确;由胡克定律得k=,则可理解为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弹力的数值与k的数值相等,D正确.
例3 一根轻质弹簧在10.0 N的拉力作用下,其长度由原来的5.00 cm伸长为6.00 cm.求:(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1)当这根弹簧长度为4.20 cm时,弹簧受到的压力是多大?
(2)当弹簧受到15.0 N的拉力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
答案 (1)8.00 N (2)6.50 cm
解析 (1)弹簧原长L0=5.00 cm=5.00×10-2 m
在拉力F1=10.0 N的作用下伸长到
L1=6.00 cm=6.00×10-2 m
根据胡克定律得F1=kx1=k(L1-L0)
解得弹簧的劲度系数
k== N/m=1.00×103 N/m
设当压力大小为F2时,弹簧被压缩到L2=4.20 cm=4.20×10-2 m
根据胡克定律得,压力大小F2=kx2=k(L0-L2)=1.00×103×(5.00-4.20)×10-2 N=8.00 N.
(2)设弹簧的弹力大小F=15.0 N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由胡克定律得x== m=1.50×10-2 m=1.50 cm
此时弹簧的长度为L=L0+x=6.50 cm.
针对训练2 如图所示,一根弹簧,其自由端B在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0,在弹性限度内,当挂上80 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0,若要指针正对刻度20应挂重物的重力为( )
A.40 N B.30 N
C.20 N D.因k值不知无法计算
答案 A
解析 弹簧的自由端B未悬挂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0,当挂上80 N重物时,指针正对刻度40,则弹力F1=80 N,弹簧伸长量为x1=40.指针正对刻度20时,弹簧伸长量为x2=20.根据胡克定律F=kx得F1∶F2=x1∶x2,解得F2=40 N,即所挂重物的重力为40 N,故选A.
考点一 弹力有无的判断
1.在下图中,a、b表面均光滑,且a、b均处于静止状态,天花板和地面均水平.a、b间一定有弹力的是( )
答案 B
解析 图A中a、b间无弹力,因为a、b无相互挤压,没有发生形变,故A错误.图B中a、b间有弹力,细绳偏离竖直方向,则a、b相互挤压,产生弹力,故B正确.假设图C中a、b间有弹力,a对b的弹力方向水平向右,b将向右运动,而题设条件b是静止的,所以a、b间不存在弹力,故C错误.假设图D中a、b间有弹力,a对b的弹力垂直于斜面向上,b球不可能静止,故D错误.
2.静止的车厢顶部用细线竖直悬挂一小球,如图所示,小球下方与一光滑斜面接触.关于小球的受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受重力和细线对它的拉力
B.受重力、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C.受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D.受细线对它的拉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
答案 A
解析 小球处于静止状态,竖直方向二力平衡,则水平方向没有力的作用,否则细线不可能处于竖直状态,故选项A正确.
3.如图所示,下列各图中的物体A均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物体A是否受到弹力作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地面是光滑水平的,物体A与B间存在弹力
B.图乙中两斜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分别为α、β,两斜面对物体A均有力的作用
C.图丙中地面光滑且水平,物体A与竖直墙壁之间有力的作用
D.图丁中物体A受到斜面B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
答案 A
解析 图甲中的物体A受重力和地面支持力的作用,二力平衡物体A静止,不可能再受到物体B对A的弹力的作用,故A错误;图乙中采用假设法,若除去左侧的斜面,物体A将运动,去掉右侧的斜面,物体A也将运动,所以两斜面对物体A均有力的作用,故B正确;图丙中由二力平衡知外力F与竖直墙壁对物体A的作用力平衡,墙壁对物体A有力的作用,故C正确;图丁由弹力产生的条件可知,物体A与B接触且挤压,二者之间有弹力的作用,故D正确.
考点二 弹力的大小 胡克定律
4.下列关于胡克定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拉力相同、长度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相同
B.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伸长量也相同
C.知道弹簧的劲度系数,就可以算出任何拉力下的弹簧伸长量
D.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拉力、伸长量没有关系,它只决定于弹簧本身的性质
答案 D
解析 根据胡克定律F=kx可知,拉力相同,伸长量也相同的弹簧,它们的劲度系数相同,故A错误;劲度系数相同的弹簧,只有在拉力相同时弹簧的伸长量才相同,故B错误;胡克定律的成立条件是弹簧处于弹性限度内,超过弹性限度,此公式就不再适用,故C错误;弹簧的劲度系数和拉力、伸长量没有关系,它只决定于弹簧本身的性质,故D正确.
5.(2021·南通启东市、通州区高一上期末)一轻质弹簧原长为9 cm,在5 N的拉力作用下伸长了1 cm,弹簧未超出弹性限度,则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50 m/N B.50 N/m
C.500 m/N D.500 N/m
答案 D
解析 弹簧伸长的长度为:x=1 cm=0.01 m,弹簧的弹力为F=5 N,根据胡克定律F=kx得:k== N/m=500 N/m,故D正确,A、B、C错误.
6.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与所受拉力F之间的关系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103 N/m
C.当弹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量x2=80 cm
D.当弹簧伸长量x1=20 cm时,拉力F1=200 N
答案 B
解析 题图图线的斜率表示弹簧的劲度系数,k==2×103 N/m,所以当弹簧受F2=800 N的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量x2=40 cm,B正确,A、C错误;当弹簧伸长量x1=20 cm时,根据F=kx可得拉力F1=400 N,D错误.
7.(2021·盐城市响水中学高一期末)一轻质弹簧的长度和弹力大小的关系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判断,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 N/m
B.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01 N/m
C.弹簧的原长为6 cm
D.弹簧伸长2 cm时,弹力的大小为4 N
答案 C
解析 弹簧处于原长时,弹簧的弹力应为零,由此可知弹簧原长为6 cm;由题图可知,当弹簧伸长2 cm时,弹力的大小为2 N,根据胡克定律可得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0 N/m,选项C正确,A、B、D错误.
8.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1;改用大小为F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
A. B.
C. D.
答案 C
解析 由胡克定律有F=kx,式中x为弹簧形变量,设弹簧原长为l0,则有F1=k(l0-l1),F2=k(l2-l0),联立解得k=,C正确.
9.(2021·南京第五高级中学月考)下列图中各物体均处于静止状态,图中画出了小球A所受弹力的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图A中小球的重力与杆对小球A的弹力二力平衡,可知杆对小球A的弹力竖直向上,选项A错误;图B中小球只受竖直向上的弹力,选项B错误;图C中小球A受竖直墙壁的水平向左的弹力和下面的球对A沿圆心连线斜向上方向的弹力,选项C正确;图D中小球A受绳的拉力和球面对A指向圆心的弹力,选项D错误.
10.(2021·江苏启东开学考试)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两端各受F为5 N的拉力作用,弹簧平衡时伸长了5 cm(在弹性限度内),则( )
A.弹簧所受的合力为10 N
B.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100 N/m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200 N/m
D.根据公式k=,弹簧的劲度系数k会随弹簧弹力F的增大而增大
答案 B
解析 弹簧所受的合力为0,A错误;根据胡克定律k== N/m=100 N/m,B正确,C错误;弹簧的劲度系数k取决于弹簧自身,D错误.
11.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的原长为20 cm,竖直悬挂着,当用15 N的力向下拉弹簧时,量得弹簧长24 cm.若把它竖立在水平桌面上,用30 N的力竖直向下压时,弹簧长度是多少?(始终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
答案 12 cm
解析 当弹簧受向下的15 N的拉力作用时,由胡克定律知F1=k(L2-L1),
即15 N=k(0.24 m-0.2 m).
解得劲度系数为k= N/m=375 N/m,
当用30 N的力向下压时,设弹簧长度为L3,
由胡克定律知F2=k(L1-L3)
整理得L3=L1-=0.2 m- m=12 cm.
12.(2022·衡水中学高一月考)三个重力均为10 N的相同木块a、b、c和两个劲度系数均为
500 N/m的相同轻弹簧p、q,用细线连接如图,其中a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开始时,p弹簧处于原长,木块都处于静止状态.现用水平力缓慢地向左拉p弹簧的左端,直到c木块刚好离开水平地面为止.该过程p弹簧的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是(轻弹簧和细线的重量都忽略不计)( )
A.4 cm B.6 cm
C.8 cm D.10 cm
答案 C
解析 开始时,对木块b受力分析可知,q弹簧初始时压缩量为:
Δx1== m=0.02 m=2 cm
对木块c受力分析可知,q弹簧末状态时伸长量为:
Δx2== m=0.02 m=2 cm
末状态下,对b、c整体受力分析可知,细线对b向上的拉力大小为2G,由于木块a平衡,所以p弹簧的弹力大小也为2G,则末状态时p弹簧伸长量为:
Δx3== m=0.04 m=4 cm
由以上可知p弹簧左端向左移动的距离为:s=Δx1+Δx2+Δx3=8 cm.故选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