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学临界问题
[学习目标] 1.掌握动力学临界问题的分析方法.2.会分析几种典型临界问题的临界条件.
1.临界状态:某种物理现象(或物理状态)刚好要发生或刚好不发生的转折状态.
2.关键词语:在动力学问题中出现的“最大”“最小”“刚好”“恰好”等词语,一般都暗示了临界状态的出现,隐含了相应的临界条件.
3.临界问题的常见类型及临界条件
(1)接触与脱离的临界条件:两物体间的弹力恰好为零.
(2)相对静止或相对滑动的临界条件:静摩擦力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3)绳子断裂与松弛的临界条件:绳子所能承受的张力是有限的,绳子断裂的临界条件是实际张力等于它所能承受的最大张力,绳子松弛的临界条件是张力为零.
(4)加速度最大、最小与速度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当所受合力最大时,具有最大加速度;当所受合力最小时,具有最小加速度.当出现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处于临界状态,对应的速度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
4.解答临界问题的三种方法
(1)极限法:把问题推向极端,分析在极端情况下可能出现的状态,从而找出临界条件.
(2)假设法:有些物理过程没有出现明显的临界线索,一般用假设法,即假设出现某种临界状态,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与题设是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处理.
(3)数学法:将物理表达式转化为数学方程,如二次函数、不等式、三角函数等,然后根据数学中求极值的方法,求出临界条件.
一、接触与脱离的临界问题
例1 如图所示,质量m=1 kg的光滑小球用细线系在质量为M=8 kg、倾角为α=30°的斜面体上,细线与斜面平行,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不计,g取10 m/s2.求:
(1)若用水平向右的力F拉斜面体,要使小球不离开斜面,拉力F的最大值;
(2)若用水平向左的力F′推斜面体,要使小球不沿斜面滑动,推力F′的最大值.
答案 (1)90 N (2)30 N
解析 (1)小球不离开斜面体,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为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恰好为0,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甲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a,
解得a==10 m/s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a=90 N
(2)小球不沿斜面滑动,两者加速度相同,临界条件是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恰好为0,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乙,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tan 30°=ma′,
解得a′= m/s2
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F′=(M+m)a′=30 N.
二、绳子断裂或松弛的临界问题
例2 如图所示,两细绳与水平车顶夹角分别为60°和30°,物体质量为m,当小车以大小为2g的加速度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求绳1和绳2的拉力大小.(g为重力加速度)
答案 mg 0
解析 绳1和绳2的拉力与小车的加速度大小有关.当小车的加速度大到一定值时物体会“飘”起来,导致绳2松弛,没有拉力;假设绳2的拉力恰为0,即FT2为0,则有FT1cos 30°=ma′,FT1sin 30°=mg,解得a′=g,因为小车的加速度大于g,所以物体已“飘”起来,绳2的拉力FT2′=0,绳1的拉力FT1′==mg.
三、相对静止(或滑动)的临界问题
例3 如图所示,已知物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4 kg、m2=1 kg,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5,A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5,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g取10 m/s2,在水平力F的推动下,要使A、B一起运动且B不下滑,则力F的大小可能是( )
A.50 N B.100 N C.120 N D.150 N
答案 D
解析 若B不下滑,对B有μ1FN≥m2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N=m2a;对整体有F-μ2(m1+m2)g=(m1+m2)a,得F≥(m1+m2)g=125 N,只有选项D正确.
例4 (2021·南京市高一上期末)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上表面有一质量为m的物块,物块与木板、木板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设最大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滑动摩擦力,若要以水平外力F将木板抽出,则力的大小应大于( )
A.μmg B.μ(M+m)g
C.2μ(M+m)g D.μ(2M+m)g
答案 C
解析 对物块与木板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对物块有:μmg=ma1,得a1=μg,对木板有:F-μmg-μ(M+m)g=Ma2,得a2=-μg,要将木板从物块下抽出,必须使a2>a1,解得:F>2μ(M+m)g,故A、B、D错误,C正确.
分析两物体叠加问题的基本思路
1.一有固定斜面的小车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球某时刻正处于如图所示状态,设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为FN,细绳对小球的拉力为FT,若某时刻FT为零,则此时小车的运动情况是( )
A.小车向右做加速运动 B.小车向右做匀速运动
C.小车向左做加速运动 D.小车向左做减速运动
答案 C
解析 小球和小车具有相同的加速度,所以小球的加速度只能沿水平方向,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小球受到的合力方向水平;小球受到重力和斜面对其向左偏上的支持力作用,二力的合力只能水平向左,所以小车应向左做加速运动或向右做减速运动,选项C正确.
2.质量为m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为α的斜面上,如图所示,系统静止时细线与斜面平行,不计一切摩擦.当斜面体水平向右匀加速运动时,小球与斜面刚好不分离,则斜面体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为g)( )
A.gsin α B.gcos α
C.gtan α D.
答案 D
解析 因小球与斜面刚好不分离,所以小球受力如图所示,由图知tan α=,则a=,D正确.
3.(2021·银川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叠放着两木块A、B,质量分别是m1和m2,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若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要把B从A下面拉出来,则拉力的大小必须满足( )
A.F>μ(m1+m2)g B.F>μ(m1-m2)g
C.F>μm1g D.F>μm2g
答案 A
解析 以木块A为研究对象,则刚要发生相对滑动时,μm1g=m1a
以A、B整体为研究对象,则刚要发生相对滑动时,F0=(m1+m2)a
解得F0=μ(m1+m2)g
则拉力F必须满足F>μ(m1+m2)g,故选A.
4.如图所示,在水平光滑桌面上放有m1和m2两个小物块,它们中间有水平细线连接.已知m1=3 kg,m2=2 kg,连接它们的细线最大能承受6 N的拉力.现用水平外力F1向左拉m1或用水平外力F2向右拉m2,为保持细线不断,则F1与F2的最大值分别为( )
A.10 N 15 N B.15 N 6 N
C.12 N 10 N D.15 N 10 N
答案 D
解析 用水平外力F1向左拉m1,对m1有F1-FT=m1a1,对m2有FT=m2a1,解得F1最大值为15 N;用水平外力F2向右拉m2,对m2有F2-FT=m2a2,对m1有FT=m1a2,解得F2最大值为10 N,选项A、B、C错误,D正确.
5.如图所示,A、B两个物体叠放在一起,静止在粗糙水平地面上,B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A与B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2.已知A的质量m=2 kg,B的质量M=3 kg,重力加速度g取10 m/s2.现对物体B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为使A与B保持相对静止,则恒力的最大值是(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 )
A.20 N B.15 N C.10 N D.5 N
答案 B
解析 恒力最大时,对A有μ2mg=ma;对A、B整体有Fmax-μ1(m+M)g=(m+M)a,联立解得Fmax=15 N,选项B正确.
6.一个质量为0.2 kg的小球用细线吊在倾角θ=53°的斜面顶端,如图,斜面静止时,球紧靠在斜面上,细线与斜面平行,不计摩擦及空气阻力,当斜面以10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则(sin 53°=0.8,cos 53°=0.6,取g=10 m/s2)( )
A.细线的拉力为1.6 N
B.细线的拉力为2 N
C.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为1.2 N
D.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为1 N
答案 B
解析 当小球对斜面的压力恰为零时,设斜面的加速度为a0,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ma0,解得a0=7.5 m/s2,由于a0=7.5 m/s2<10 m/s2,则当斜面以10 m/s2的加速度向右做加速运动时,小球将飘离斜面,斜面对小球的弹力为0.设此时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则mgtan α=ma,解得α=45°,则此时细线的拉力FT==2 N,选项B正确.
7.(2021·兰州一中期末)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小车内,用轻绳AB、BC拴住一个重力为G的小球,轻绳AB、BC与水平方向夹角分别为30°和45°,绳AB的拉力为FT1,绳BC的拉力为FT2,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小车向右以加速度g匀加速运动时FT1=G
B.小车向右以加速度g匀加速运动时FT2=G
C.小车向右以加速度g匀减速运动时FT2=0
D.小车向右以加速度g匀减速运动时FT1=G
答案 B
解析 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当AB绳拉力恰好为0时,Gtan 45°=ma1,解得a1=g,FT2==G,故A错误,B正确;小车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当BC绳拉力恰好为0时,Gtan 60°=ma2,得:a2=g,FT1==2G,故C、D错误.
8.(2021·泰兴中学、南菁高中高一上联考)如图所示,两个质量均为m的物块叠放压在一个竖直轻弹簧上面,处于静止状态,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t=0时刻,物体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作用力F,使得物体以0.5g(g为重力加速度)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则A、B分离时B的速度为( )
A. B.g
C.g D.2g
答案 B
解析 静止时弹簧压缩量x1=,A、B分离时两物块之间的弹力恰好为零,且B的加速度仍为0.5g,设此时弹簧压缩量为x2,对B:kx2-mg=ma,得x2=,物块B上升的高度为x=x1-x2=,由v2=2ax得:v=g,B正确.
9.(2021·泰州、宣城、梁丰、江都四校联考)一辆货车运载着圆柱形光滑的空油桶.在车厢底,一层油桶平整排列,相互紧贴并被牢牢固定.上一层只有一只桶C,自由地摆放在A、B之间,没有用绳索固定.桶C受到桶A和B的支持力,和汽车一起保持静止,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 )
A.当汽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A对C的支持力变大
B.当汽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达到g时,C将脱离A
C.汽车向左匀速运动时,速度越大,B对C的支持力越大
D.当汽车向左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达到g时,C将脱离A
答案 D
10.如图所示,一块质量m=2 kg的木块放置在质量M=6 kg、倾角θ=37°的粗糙斜面体上,木块与斜面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8,二者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现对斜面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作用力F,若要保证木块和斜面体不发生相对滑动,求F的大小范围.(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sin 37°=0.6,cos 37°=0.8)
答案 0≤F≤310 N
解析 由于μ>tan θ,故当F=0时,木块静止在斜面上,即F的最小值为0.
根据题意可知,当木块相对斜面恰好不向上滑动时,
F有最大值Fm.
设此时两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两物体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斜面体对木块的支持力为FN.
对整体和木块分别进行受力分析,如图甲、乙:
对整体:Fm=(m+M)a,
对木块:Ffcos θ+FNsin θ=ma,
FNcos θ=mg+Ffsin θ,
又Ff=μFN,
联立以上各式,代入数据解得Fm=310 N,
故F的大小范围为0≤F≤310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