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离子共存 离子反应

文档属性

名称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离子共存 离子反应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3-06-25 22:39: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3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解析汇编:离子共存 离子反应
(2013大纲卷)11、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用过量氨水吸收工业尾气中的SO2:2NH3·H20+SO22NH4++SO32-+H2O
B.氯化钠与浓硫酸混合加热:H2SO4+2Cl-SO2↑+Cl2↑+H2O
C.磁性氧化铁溶于稀硝酸:3Fe2++4H++NO3-3Fe3++NO↑+3H2O
D.明矾溶液中滴入Ba(OH)2溶液使SO42-恰好完全沉淀:
2Ba2++3OH-+Al3++2SO42-2BaSO4↓+Al(OH)3↓
【答案】 A
【解析】B错在不是离子反应;C错在磁性氧化铁不能拆写;D错在此时氢氧根过量(不是2:3,而是2:4)溶液中会有偏铝酸根,不是沉淀。
[2013高考?重庆卷?1]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Ba2+、Cl—、NO3— B.Pb2+、Hg2+、S2—、SO42—
C.NH4+、H+、S2O32—、PO43— D.Ca2+、Al3+、Br—、CO32—
答案:A
【解析】Na+、Ba2+、Cl-、NO3-离子间不能发生反应,在同一溶液中可以大量共存,A项正确;Pb2+与SO42-可生成PbSO4沉淀、Pb2+、Hg2+可与S2-形成沉淀,B项错误;H+与S2O32-在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S与SO2,C项错误;Ca2+可与CO32-形成CaCO3沉淀、此外Al3+与CO32-可发生双水解反应而不能共存,D项错误。
(2013安徽卷)9.下列分子或离子在指定的分散系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是
A.银氨溶液: Na+、K+、NO3-、NH3·H2O
B.空气: C2H2、CO2、SO2、NO
C.氢氧化铁胶体: H+、K+、S2-、Br-
D.高锰酸钾溶液: H+、Na+、SO42-、葡萄糖分子
【答案】A
【解析】A、可以共存;B、NO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NO2,不能共存;C、氢氧化铁胶体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共存;D、高锰酸根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葡萄糖具有还原性,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
【考点定位】考查粒子共存问题,涉及胶体的性质、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
(2013广东卷)8.水溶解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a+、Al3+、Cl-、CO32-
B.H+、Na+、Fe2+、MnO4-
C.K+、Ca2+、Cl-、NO3-
D.K+、NH4+、OH-、SO42-
解析:Al3+和CO32-因发生双水解而不能共存,A错误;H+、Fe2+、MnO4-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共存,B错误;NH4+与OH—因生成弱电解质一水合氨而不能共存,D错误。答案:C
命题意图:离子共存
(2013江苏卷)8.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MnO2与浓盐酸反应制Cl2:MnO2+4HClMn2++2Cl-+Cl2↑+2H2O
B.明矾溶于水产生Al(OH)3胶体:Al3++3H2O=Al(OH)3↓+3H+
C.Na2O2溶于水产生O2:Na2O2+H2O=2Na++2OH-+O2↑
D.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Ca2++OH-=CaCO3↓+H2O
【参考答案】D
【解析】本题是基本概念中离子方程式判断正误的考查,选题以元素化合物基础和生活内容为背景,内容基础。
A.氯化氢是最解质,水溶液中应拆成离子。
B.铝离子水解不能进行到底,中间用可逆符号,不写沉淀箭头。
C.该反应未配平,系数应为2、2、4、4、1。
D.书写合理。
【备考提示】高考常设置的错误形式有:离子反应不符合客观事实;各物质化学式拆分错误;不符合“三个守恒”(质量、电荷、电子);不符合有机物官能团性质;反应环境与产物的矛盾;改写是否正确(注意区别胶体与沉淀);隐含的反应是否遗漏(生成物与反应物不共存、隐含的氧化性物质等);方程式与所给的“量”的条件是否切合“过量”,“适量”,“足量”,“少量”等
解此类问题是应做到:
注意“三看”:看反应环境,看操作顺序,看反应物之间量的关系。
牢记“三查”:查物质是否能拆分成离子形式,查三个守恒,查阴阳离子的比例与它们形成化合物时的比例是否相同。
(2013北京卷)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3+H2OHCO-3+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答案】C
【解析】
A、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冒白烟,故正确;
B、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存在CO2-3水解平衡:CO2-3+H2OHCO-3+OH-,使溶液呈碱性,故正确;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铁作负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错误;
D、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正确。
(2013海南卷)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
A.NH4HCO3溶于过量的浓KOH溶液中:
NH4++ HCO3-+2OH-= CO32-+ NH3↑+2 H2O
B.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恰好使SO42-沉淀完全:
2Al3++3SO42-+3Ba2++6OH -=2 Al(OH)3↓+3BaSO4↓
C.向FeBr2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2Fe2++4Br-+3Cl2=2 Fe3++2 Br2+6 Cl-
D.醋酸除去水垢:2H++CaCO3=Ca2++ CO2↑+ H2O
[答案]AC
[解析]:B选项明矾溶液中,Al3+和SO42-个数比为1:2,SO42-完全沉淀时,Al3+应转化为AlO2-;D选项中醋酸是弱酸,应该以分子的形式写入离子方程式。
(2013江苏卷)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Mg2+、K+、SO42-、NO3-
B.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Na+、Cu2+、HCO3-、NO3-
C.0.1 mol·L-1AgNO3溶液:H+、K+、SO42-、I-
D.0.1 mol·L-1NaAlO2溶液: H+、Na+、Cl-、SO42-
【参考答案】A
【解析】本题以溶液中离子共存的方式考查学生对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碱性溶液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碘离子与银离子、偏铝酸根与氢离子等共存问题的理解程度,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化学知识解决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2013新课标卷2)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
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
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2-3+2H+=H2O+CO2↑
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
解析:考察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A项错误,浓盐酸与铁屑反应生成Fe2+;B项错误,.钠与CuSO4溶液反应,Na先与水反应,生成的NaOH再与硫酸铜反应;C项错误,是HCO3-与H+反应;选择D。
答案:D
(2013四川卷)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l2通入水中:Cl2 + H2O === 2H+ + Cl— + ClO—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 + 2H+ + 2I— === I2 + 2H2O
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 + 2H2O === 2Cu + O2↑+ 4H+
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 +4H+ === SO42— + 3S↓ + 2H2O
【答案】B
【解析】A中的HClO 是弱电解质不拆,C中的Cu做电解池电极时参加反应失电子做阳极,不是水中的氢氧根失去电子。D中生成物应该是SO2、S和H2O,答案选B。
(2013上海卷)17.某溶液可能含有Cl-、SO42-、CO32-、NH4+、Fe3+、Al3+和K+。取该溶液100mL,加入过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同时产生红褐色衬垫;顾虑,洗涤,灼烧,得到1.6g固体;向上述滤液中加足量BaCl2溶液,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的沉淀。由此可知原溶液中
A.至少存在5种离子
B.Cl-一定存在,且c(Cl)≥0.4mol/L
C.SO42-、NH4+、一定存在,Cl-可能不存在
D.CO32-、Al3+一定不存在,K+可能存在
答案:B
【解析】加入足量NaOH溶液加热,得到0.02mol气体说明含有0.02molNH4+;得到红褐色沉淀说明含有Fe3+,则不能含有CO32-(CO32-与Fe3+发生双水解,不能共存);利用灼烧后得到1.6g固体知溶液中含有0.02molFe3+;再利用加入BaCl2得到4.66g不溶于盐酸沉淀可知溶液中含有0.02molSO42-,Al3+、K+是否存在无法判定,利用“电荷守恒”可知溶液中必含有Cl-,若溶液中不含Al3+、K+时,溶液中含有0.04molCl-、若溶液中含Al3+、K+时,溶液中含有Cl-的物质的量一定大于0.04mol,结合溶液体积(100mL)可知原溶液中一定存在Cl-,且c(Cl-)≥0.4mol/L,由上述分析知,正确答案为: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