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word版,含答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7.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2-07-08 21:38: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测试题
一、单选题
1.根尖结构中与幼根的生长有直接关系的部分是(  )
A.分生区和伸长区 B.伸长区和成熟区
C.根冠和伸长区 D.根冠的生长点
2.棉花生长到一定时期要进行“摘心”,这样做是为了(  )
A.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 B.促进光合作用
C.去掉侧芽,促使棉植株长高 D.减少蒸腾作用
3.为了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进行以下实验,以下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甲装置可探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条件是光
B.植物在有光时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时进行呼吸作用
C.乙装置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种子在萌发的过程中释放二氧化碳
D.丙装置中蜡烛熄灭是因为种子萌发过程中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4.木本植物茎能够逐年长粗的原因是茎的结构中有( )
A.形成层 B.木质部 C.韧皮部 D.髓
5.“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生物界中植物体却反其道而行之水从低处向高处流,植物体水分向高处“流”的动力是(  )
A.吸收作用 B.B呼吸作用 C.蒸腾作用 D.光合作用
6.下列有关种子萌发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只要外界环境适宜种子就能萌发
B.保存完好的种子都能萌发
C.种子萌发必须要有光照
D.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一定的水分、充足的空气、适宜的温度
7.下列关于植物类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藻类植物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苔藓植物有类似茎、叶的分化,有假根,但是茎中无导管
C.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并有输导组织
D.种子植物都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8.在水稻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以下措施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是( )
A.松土—促进根部细胞的呼吸 B.生物防治—减少病虫的危害
C.灌溉、施肥—促进有机物的吸收 D.合理密植—提高光合作用效率
9.你见过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情形吗?这是近年来在果树栽培和树木移植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给植物输入的液体中含有水和无机盐,以促进植物的生长
B.输液用的针头插入树木的输导组织中
C.水分和无机盐进入茎内的导管往下运输到根部
D.给植物打针输液的方法操作并不复杂,肥料利用率高
10.下列有关叶、芽、茎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枝芽中的幼叶可以发育成新的叶
B.枝芽的生长点属于分生组织
C.木本植物茎的形成层分裂后,向外可形成韧皮部,向内可形成木质部
D.园林工人给移栽后的绿化树“挂吊瓶”来补充水和无机盐,针头应插入茎的韧皮部
11.关于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被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大气中氧的主要来源
B.煤、石油的过量燃烧对碳—氧平衡具有破坏作用
C.生物的呼吸作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来源之一
D.植树造林、低碳生活可以有效缓解碳—氧平衡的破坏
12.小明爬山时发现了一株不认识的植物,观察后记录如下:①生活在阴湿环境,②株高约50厘米,③叶片有输导组织,④叶背面有孢子囊群。那么该植物属于以下哪种类型的植物(  )
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
13.生物小组将放置暗处一昼夜的银边天竺葵做如图处理,光照一段时间后,取A、B两叶片脱色、漂洗、滴加碘液。叶片中不能设为对照的部位是(  )
A.甲与乙 B.乙与丁 C.乙与丙 D.甲与丁
14.生物的多样性是大自然赐予人类的宝贵财富。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种子外有果皮包被的植物都是被子植物
B.海带、紫菜等藻类都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C.古代的蕨类植物在地层中长期埋藏形成了煤炭
D.种子植物的一生中都会出现花、果实和种子三种生殖器官
15.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在播种前往往要松土并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如果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下列叙述中最恰当的是
A.种子结构中的胚芽发育成幼苗
B.种子萌发的过程中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
C.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
D.只要环境条件适宜,种子就一定能萌发
16.在电影《长津湖》中,志愿军战士在冰天雪地吃冻土豆的场景特别的感人。土豆的可食用部分是它的块茎,其中含有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主要来自于(  )
A.叶肉细胞制造后运输而来 B.块茎细胞的光合作用制造而成
C.块茎细胞利用无机物自身合成 D.块茎细胞从土壤中吸收累积而成
17.贮藏蔬菜或水果时,可以将保鲜袋中的空气抽掉一部分并注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可以较长时间内保持果蔬的新鲜,其原因是( )
A.抑制了果蔬的呼吸作用 B.控制了微生物的繁殖
C.促进了果蔬的光合作用 D.加快了有机物的转化
18.如图为桃子结构示意图,其中的种子来源于桃花的(  )
A.花瓣 B.雄蕊 C.花柱 D.胚珠
19.下图是测定一密闭蔬菜大棚内24小时氧气含量变化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e两时间点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其他的生理作用
B.b点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d点结束光合作用
C.这一天大棚蔬菜增重明显,产量有所提高
D.bcd时间段,若增加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将不利于蔬菜的生长
20.下列植物中属于藻类植物的是( )
A.水绵 B.地钱 C.鹿角蕨 D.满江红
21.下列除哪一项外,都属于我国面临的植被问题( )
A.森林资源贫乏 B.森林覆盖率低
C.森林呈现衰退趋势 D.过度放牧,沙化严重
22.“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形象地描绘了生物圈中绿色植物的繁茂景象。下列有关绿色植物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
A.蕨类植物的根、茎、叶中有输导组织,比苔藓植物长得高大
B.“青苔满阶梯”描述的植物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银杏属于裸子植物,它的果实又名“白果”
D.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
23.下列叙述与图中的实验装置不相符合的是( )
A.甲——收集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B.乙——验证蒸腾作用散失水分
C.丙——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D.丁——验证呼吸作用释放热量
24.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进行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中小烧杯中放的液体是酒精
B.乙装置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C.丙装置中对照实验的变量是氢氧化钠溶液
D.丁装置实验利用了氧气助燃的特性
25.图1至图4为生物的某些生命活动的坐标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1可以表示某温室蔬菜大棚内一天中氧气含量的变化曲线
B.图2中b曲线可以表示某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内的呼吸作用变化曲线
C.图3中b点表示该植物此时既不进行光合作用也不进行呼吸作用
D.图4可以表示装有萌发种子的密闭保温装置中温度和氧气含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二、综合题
26.如图是花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花的雌蕊有①_______④花柱和⑤_______构成。
(2)花的雄蕊包括③花丝和[ ]_______两部分。
(3)经过传粉和受精后,⑤内的⑥_______发育成_______。
(4)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上看花属于_______。
(5)一朵已授粉的桃花,哪一部分被害虫吃掉后将不能结出桃子( )
A.花瓣B.雄蕊C.雌蕊 D.花托
27.“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勾画出生机盎然的生物世界,古人却不清楚一粒种子如何长成植株又结出多粒种子以及种豆得豆的秘密,请你结合豆科植物不同生长发有时期的示意图回答,1-5表示种子的结构。
(1)A→B,种子的萌发需要适宜的温度、__________和充足的空气等外部条件。种子萌发时,首先突破种皮的结构是[ ]_______________。
(2)C图,根吸收水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根尖的___________,把水分、无机盐运输到植物体各处的是根、茎、叶内的__________(导管/筛管)。
(3)从D→E过程中必须经过___________两个重要的生理过程。从果实的发育过程分析推理:经异花传粉获得的果皮、种皮、胚,三者中的遗传物质和C(亲代)相同的两个是_______________。
28.小薇非常喜欢生物学科,她在课下栽培了菠菜和大蒜,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面是她的探究过程,请分析回答:
(1)小薇用显微镜观察了菠菜叶片的横切面和下表皮,并绘制了菠菜叶片横切面示意图(图1)和下表皮结构示意图(图2)。图1中的2所示细胞与图2中的6所示细胞都具有的能量转换器是______;图1中的5对应图2中的______(填数字)。
(2)小薇培育了蒜黄(叶片中不含叶绿素)和蒜苗,用矿泉水瓶制作了如图3所示的实验装置。她要证明植物在光下也进行呼吸作用,就选用了甲装置放在光下进行实验1小时后将甲装置塑料袋内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观察到______,实验成功。她不用乙装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3)小薇整理笔记,绘制了24小时植物叶肉细胞释放和吸收二氧化碳情况的曲线图(图4)。图4中植物叶片有机物积累最快的点是曲线上的______;当外界温度降低时,图4中的a点会向______(选填上或下)移动。
29.图甲表示在一定条件下测得的某植物光照强度与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关系;图乙为该植物体内两种气体的移动方向模式图;图丙是某兴趣小组将植物栽培在密闭玻璃温室中,用红外线测量仪测得的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与时间关系的曲线。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a点数值可表示_______(填生理过程名称)强度;当光照强度为6klx时,该植物二氧化碳的吸收量是______mg/100cm2/h,若呼吸作用强度不变,光合作用利用的二氧化碳的量是________mg/100cm2/h。
(2)图乙所示的气体移动情况对应图甲中的点__________(填字母),①表示_____________(填气体)。
(3)由图丙可推知,密闭玻璃温室中氧气浓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点(填字母)。24点与0点相比,植物体内有机物总量的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填“增多”“不变”或“减少”)。
30.小麦是人类的主粮之一,在我国北方广泛种植。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生产大省,被誉为“中原粮仓”。
(1)面粉主要来自小麦种子的_____,可用来制作面包、馒头等食物。
(2)图1为小麦叶肉细胞结构示意图。小麦叶片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经_____运输到种子内储存。光合作用的场所是细胞内的[ ]_____。
(3)某科研团队测量了不同光照强度下,密闭容器内小麦叶片二氧化碳的吸收量,结果如图2所示(忽略其他因素的影响)。分析曲线可知: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与呼吸作用释放的二氧化碳量相等的点是_____点;当光照强度为_____lx时,小麦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最多。
(4)AB段植物有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_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A2.A3.B4.A5.C6.D7.D8.C9.C10.D11.A12.C13.D14.D15.C16.A17.A18.D19.C20.A21.A22.C23.C24.C25.C
26. 柱头 子房 ②花药 胚珠 种子 器官 C
27.(1) 一定的水分 3胚根
(2) 成熟区 导管
(3) 传粉和受精 果皮和种皮
28.(1) 线粒体 8
(2)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 浊蒜苗细胞内有叶绿体(叶绿素),会进行光合作用,影响实验结果
(3) d 下
29.(1) 呼吸作用 12 18
(2) c 氧气
(3) h 减少
30. 胚乳 筛管 ③叶绿体 B 3250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