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3-06-26 10:09: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高亢的西北腔
[ 教材地位与作用]:
民歌是人民表达自己感情的口头创作,反映的是最底层、最普通的人民的心声,它与人类一切生活实践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系。那些反映生产和生活的民歌却流传至今,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和艺术珍品。
[ 教学目标 ]:
一、通过对西北民歌的学习与探究,激发学生喜爱民歌,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热情。感受民歌“原生性”的质朴美。
二、通过聆听、演唱、比较、探究、交流等活动,让学生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认识“花儿”、“信天游”等民歌体裁。
三、探究民歌的创作手法:“鱼咬尾”、“起、承、转、合”等。
[ 教学重点 ]
一、认真细致地聆听三首民歌,感受、体验、理解三首民歌的内容、感、风格及其创作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做适当的审美评价。 二、了解民歌体裁 “花儿”与“信天游”。
[ 教学难点 ]:
一、 感受、体验西北民歌的风格特征。
二、探究西北民歌的音乐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内在原因。
[ 教学过程 ]:
一、导入 师生唱西北民歌《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片段。
1、刚才听到的歌曲曲名是什吗?(《山丹丹花开红艳艳》。
2、探究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以测试的方式在教材的“拓展与探究”的第4题的地图上找出西北五省的地理位置。 欣赏青海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欣赏山西民歌《刨洋芋》欣赏陕西民歌《脚夫调》 引导学生总结西北民歌的风格特点 1、学生找五省位置,并用“晋、陕、宁、甘、青”等简称填写在相应位置。
3、用谈话法、讨论法回答:西北的自然风貌、生产方式,以及西北人的语言、性格特征。
二、新授
一、《上去高山望平川》
(1)、了解歌曲所表达的情绪?〔借景抒情〕。
(2)、感知音乐的表现手法,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点?(旋律高亢悠扬、开阔,起伏大)。 用了什么演唱方法?(假声)。节奏怎样?(节奏自由,句末最为明显。)
(3)师小结:《上去高山望平川》是声誉极高、流传甚广的“河湟花儿”的代表曲目,属山歌的一种。 
(4、)歌曲有几句?(四句)
( 5、) 跟唱歌曲两遍:(用方言) 找出句与句之间相同的地方。(第一第二句:头相同,尾不同;第二第四句:尾同头不同)
二、《脚夫调》
1、“脚夫”、“婆姨”是什么意思?(“脚夫”又称“赶脚的”或“脚户哥”。脚夫是以为他人运送生活用品为生的劳动阶层。)
2、边听边思考:
⑴有几句?〔上下两句〕
⑵音乐情绪怎样?(第一句上行,第二句下行)
师:《脚夫调》又名《拉骆驼》,是陕北“信天游”中的代表曲目。它主要流行于陕北的绥德、、米脂一带。“信天游”是陕北人民喜爱的一种山歌。由于它常常可以用同一个旋律反复演唱多段歌词,所以在民间有“信天游,不断头,断了头,穷人就无法解忧愁”的说法。
出示测试题:
1、西北地区的民歌旋律、节奏怎样?
〔高亢悠长,起伏大;节奏自由、舒展。〕
2、表现了西北人民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粗犷豪放的性格特征。〕
3、歌曲内容大都表现什么阶层的生活?
〔平民生活。〕
4、师:民歌中对家园的赞颂、对生活的热爱,感情质朴,自然真切,反映大众情感,平民色彩浓厚。
三、拓展与升华 民歌的发展与继续学习。
1、举例说说你还知道哪些西北民歌?〔教师和学生都说自己知道的民歌。教师唱出所说的所有民歌片段——好似赛歌。〕
2、听王宏伟的《西部放歌》、彭丽媛的《刮春风》〔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和课堂时间,作为机动内容〕
3、同教材上的民歌有何关系?〔现代民歌的创作手法和演唱方法艺术性、时代性更强,教材上的民歌更质朴、纯真,靠口传心授繁衍至今;民歌素材是创作的源泉。〕 1、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继续学习民歌的愿望,进一步感悟民歌的真谛。 2、引导学生用动态的、发展的审美意识鉴赏民歌,使我们的学生能受到开放的、最佳的音乐教育生态气候的滋润。为终生喜爱和学习音乐奠定基础。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