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我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我国的自然环境单元测试(达标卷)(原卷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08 00:34:00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我国的自然环境(培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2020 - 2021年度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产棉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下图为该省级行政区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2.山脉①( )
A.南北两侧均是平原 B.位于我国阶梯分界线
C.走向为东西走向 D.山麓地带多森林
3.与华北地区相比,该省区棉花质量更优的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B.劳动力资源充足
C.科技水平高 D.晴天多,光照充足
【答案】1.A 2.C 3.D
【解析】1.由图中信息可知,该省区北是阿尔泰山,南是昆仑山,行政中心是乌鲁木齐,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故选A。
2.由图可知,图中①是位于新疆中部的天山,山脉的南北两侧是盆地,故A错误。天山不是阶梯分界线,故B错误。山脉呈东西走向,故C正确,山麓地带气候干旱,水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植被多为荒漠,故D错误。故选C。
3.与华北平原产棉区相比,新疆深居内陆,纬度较高,夏季白昼时间较长,气候干旱、晴天多、光照更充足;昼夜温差更大,有利于长绒棉品质的提高,空气干燥,冬季严寒使棉花的病虫害较少。A、B、C叙述的不是新疆省区的优势,综上所述故D正确。故选D。
在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5.关于中国地形地势对河流、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平坦的地形,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C.使众多大河滚滚向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答案】4.C 5.D
【解析】4.我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读图可知,C图符合我国地势特点。故选C。
5.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该地势对我国气候所产生的影响是有利于海洋上的暖湿气流深入我国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河流的影响是使大部分河流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解: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降低;平坦的地形,水流平稳,水能不丰富。落差大的地区水能资源较丰富;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使众多大河滚滚向东流,便利东西交通;我国地势西高东低,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故选D。
2021年D月天气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本月30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降温,多个省区市的小伙伴需要棉裤护体。下图为“D月30日棉裤预警地图”。据此完成问题。
6.D月最可能是( )
A.12月 B.9月 C.7月 D.5月
7.图示日期,成都气温高于武汉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 B.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入侵
C.地处低纬,太阳辐射更强 D.南有高原阻挡冷空气入侵
8.图示“劝君穿着棉裤走,寒冷来袭不会抖”区域对应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
①高原山地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答案】6.A 7.B 8.A
【解析】6.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D月30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降温,全国大范围地区穿棉裤,说明此时是冬季,我国位于北半球,北半球的冬季是12月、1月、 2月,比较选项,因此D月最可能是12月。9月是北半球的秋季、7月是北半球的夏季,5月是北半球的春季,故BCD错误,故选A。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川属于盆地地形,四周有高大山脉阻挡南下的冷空气。武汉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所以成都气温高于武汉的主要原因是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入侵,是地形因素的影响。因此B正确、ACD错误。故选B。
8.读图可知,“劝君穿着棉裤走, 寒冷来袭不会抖”对应的主要是我国的北方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对应的主要气候类型有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不包括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故①②③正确,BCD错误,故选A。
近年来,“油菜花节”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根据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四个油菜花观赏地中,油菜花花期最晚的是( )
A.云南罗平 B.江西婺源 C.陕西汉中 D.青海门源
10.下列关于“油菜花节”旅游活动的说法合理的有( )
①油菜花季节性显著,但游览时间长
②以农业生产景观开发为主,旅游产品结构丰富,差异性大
③易受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旅游资源质量不稳定
④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
⑤观赏和体验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活动
⑥设计相关特色的旅游产品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9.D 10.C
【解析】9.由图可知,图中所示的四大油菜花观赏地中,花期最晚的是青海门源,因为该地区位于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花开的时间更晚,故选D。
10.关于“油菜花节”的说法,油菜花季节性显著,游览时间短;以农业生产景观开发为主,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差异性小;易受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旅游资源质量不稳定;可以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观赏和体验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活动和设计相关特色的旅游产品,增强吸引力,故③④⑤⑥正确。故选C。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中国龙”身上也存在“病症”(如下图)。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把脉”并“对症下药”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黄河下游“脚肿”(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上游兴修水电站 B.中游水土流失 C.中游水污染 D.下游河流断流
12.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
A.植树种草 B.退耕还湖 C.加固大堤 D.南水北调
【答案】11.B 12.A
【解析】11.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也是世界著名大河之一,它源自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四川等9省区,注入渤海,全长5464千米,其中游流经黄土高原,由于水土流失严重,河流泥沙大增,下游流淌在华北平原上,随着河床变得宽坦,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淤积,使河床抬高,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河”(也就是脚肿),故本题选B。
12.黄河流经黄土高原时,由于水土流失十分严重,带走了大量泥沙,使得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条河流,进入下游后随着河道变宽,水流变缓,泥沙在下游沉积,使河床抬高,形成“地上河”,成为中国的一大忧患。因此治理黄河的根本措施是植树种草等,加强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故本题选A。
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B.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的问题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D.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14.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横断山区
15.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第二大河流 B.上中游的分界是湖口
C.流经10个省级行政区 D.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答案】13.B 14.C 15.D
【解析】13.图中①河段无凌汛,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故A错误。图中③为长江下游,水流平稳,江面开阔,适合船运,但水能资源不丰富。故B错误。长江、黄河的源头在三江源地区,该地区存在着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故C正确。长江有很高的航运价值,自古以来就有“黄金水道”的美誉。黄河水量小,下游为地上河,.不适合航运。故D错误。故选C。
14.长江和黄河是我国最长的两条河流,两条河流均发源于青海省,均位于我国海拔最高的青藏高原,故选C。
15.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第二大河是珠江,故A错误。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是河口,故B错误。流经了九个省级行政区,故C错误。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故D正确。故选D。
下图是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 B.滑坡 C.洪涝 D.寒潮
17.该自然灾害( )
A.与冬季风关系密切 B.属于地质灾害
C.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D.影响范围小,危害小
【答案】16.C 17.C
【解析】16.由图可知,图中所示自然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季风区,尤其是平原地区特别严重,说明该灾害是洪涝灾害,故选C。
17.读图可知,该自然灾害是洪涝,属于气象灾害,与夏季风关系密切,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影响范围大,危害大,主要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东部沿海。故选C。
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 回答下列小题:
18.图中甲和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19.乙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 B.低温冻害 C.地震 D.洪涝
【答案】18.B 19.D
【解析】18.从图中可知,地处第一级阶梯的地形区是青藏高原,地处第二级阶梯的甲是四川盆地,地处第三级阶梯的乙是长江中下游平原。故B符合题意
19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我国降水丰富的南方地区,夏季易发生洪涝灾害。故D符合题意。
20.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珠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B.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C.四川汶川地区曾发生过的地震 D.华北平原地区的春旱
【答案】C
【解析】自然灾害包括地质灾害与气象灾害,以上四种自然灾害中,珠江流域的洪涝灾害、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和华北平原地区的春旱属于气象灾害;四川汶川地区曾发生过的地震属于地质灾害,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读下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和“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甲图中阴影部分为第____级阶梯,地形以____为主,OP,MN两条线中,能体现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特点的是____。
(2)甲图中①-⑦代表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____(填序号和名称),位于①山脉北侧的地形区是____。
(3)写出乙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③是____盆地。
【答案】(1) 二 高原、盆地 MN
(2) ⑤太行山 塔里木盆地
(3)四川
【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甲图中阴影部分地处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之间,为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OP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MN线自西向东穿过我国地势第一、二、三级阶梯,所以MN线能体现的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的特点。
(2)读图分析可知,甲图中①—⑦山脉中,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处的⑤太行山是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分界山脉;图中①山脉是地处青藏高原北侧的昆仑山脉,位于①昆仑山脉北侧的地形区是塔里木盆地。
(3)读图分析可知,乙图中③是四川盆地,四川盆地地处我国东部季风区,气候温暖湿润。
22.下图为我国轮廓图及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A线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也是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B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城市D为________气候,其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
(4)E处属于________(温度带)。
【答案】(1) 0 800
(2)B
(3) 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4)亚热带
【解析】(1)A线是秦岭-淮河一线,该线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也是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B线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同时也划分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
(3)城市D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4)E处位于秦岭-淮河以南,属于亚热带。
23.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城市A.________;E地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支流C.________;湖泊F:________
(2)长江流向是________,这是由我国地势________的特征决定的。
(3)长江最大水利枢纽G________,长江大量的淡水注入为我国最大的________渔场提供大量营养物质。
【答案】(1) 重庆 油菜 湘江 鄱阳湖
(2) 自西向东 西高东低
(3) 三峡 舟山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字母A是重庆,是嘉陵江与长江干流的交汇城市;E地位于江汉平原,油料作物是油菜;长江支流C是湘江,主要流经湖南省境内;湖泊F是鄱阳湖,是我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位于江西省境内。
(2)由图可知,长江的流域是自西向东,说明了我国地势的特征是西高东低。
(3)水利枢纽G是三峡,三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它位于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受长江大量营养物质带入等影响,在东海形成了我国最大的舟山渔场。
24.读“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和“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列举两个干旱出现频次>30的主要地形区 。
(2)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特点是 ,试分析其成因。
(3)读图2,试分析A地洪涝频发的自然原因(除气候因素外)。
(4)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洪水会引发的地质灾害有 ,列举两项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
【答案】(1)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黄土高原(任答2个)
(2)主要分布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
(3)A地河道弯曲,地形以平原为主,不易排水。
(4)滑坡、泥石流;退耕还湖,植树造林,加固大堤,裁弯取直。
【解析】(1)干旱出现频次> 30的主要地形区主要出现在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黄土高原等地区。
(2)我国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进退的影响,降水季节、年际变化大,多旱涝灾害。
(3)图2中A地洪涝频发的自然原因(除气候因素外) :河道弯曲,地形以平原为主,不易排水。
(4)洪水会引发的地质灾害有滑坡、泥石流,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有退耕还湖、植树造林、加固大堤、裁弯取直等。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于4月18日至2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其成员国包括26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以海南省博鳌镇为永久会址,每年定期举行年会商讨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
材料二:博鳌镇气候资料图
(1)图中字母所在的博鳌成员国的名称分别是:A____B____C____
(2)博鳌镇的气候类型为____,该地位于我国的____(温度带)。
(3)博鳌镇位于我国____海北部的海南岛上,该岛北侧的____海峡与____是我国的两大内海。
(4)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位于博鳌镇的____方向。
(5)博鳌镇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
【答案】 (1) 印度 越南 哈萨克斯坦 (2)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 (3)南海 琼州海峡 渤海 (4)东北 (5)海口
【解析】(1)由图可知,A是位于我国西南方向的印度;B是与我国广西、云南接壤的越南,C是与新疆接壤的哈萨克斯坦。
(2)博鳌镇是位于海南省东部,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位于热带。
(3)博鳌镇位于我国南海北部的海南岛上,该岛北侧的琼州海峡与我国渤海是我国的两大内海。
(4)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根据经纬度的定向,台湾位于博鳌镇的东北方向。
(5)博鳌镇所在的省区是海南省,该省区的行政中心是海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我国的自然环境(培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2020 - 2021年度我国某省级行政区产棉520万吨,占国内产量比重约87%,下图为该省级行政区山脉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省级行政区是( )
A.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B.宁夏回族自治区
C.内蒙古自治区 D.西藏自治区
2.山脉①( )
A.南北两侧均是平原 B.位于我国阶梯分界线
C.走向为东西走向 D.山麓地带多森林
3.与华北地区相比,该省区棉花质量更优的原因是( )
A.地势平坦,土地肥沃 B.劳动力资源充足
C.科技水平高 D.晴天多,光照充足
在自然环境中,各地理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下列地形剖面示意图中,正确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是( )
A. B. C. D.
5.关于中国地形地势对河流、气温和降水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升高 B.平坦的地形,蕴含丰富的水能资源
C.使众多大河滚滚向西流,便利东西交通 D.便于海上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充沛的降水
2021年D月天气预报:受强冷空气影响,本月30日我国大部分地区有明显降温,多个省区市的小伙伴需要棉裤护体。下图为“D月30日棉裤预警地图”。据此完成问题。
6.D月最可能是( )
A.12月 B.9月 C.7月 D.5月
7.图示日期,成都气温高于武汉的主要原因是( )
A.距海遥远,受海洋影响小 B.北有高山阻挡冷空气入侵
C.地处低纬,太阳辐射更强 D.南有高原阻挡冷空气入侵
8.图示“劝君穿着棉裤走,寒冷来袭不会抖”区域对应的气候类型主要有( )
①高原山地气候②温带大陆性气候③温带季风气候④热带季风气候⑤亚热带季风气候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④⑤
近年来,“油菜花节”成为全国各地乡村旅游的主要内容。根据中国行政区划图完成下面小题。
9.下列四个油菜花观赏地中,油菜花花期最晚的是( )
A.云南罗平 B.江西婺源 C.陕西汉中 D.青海门源
10.下列关于“油菜花节”旅游活动的说法合理的有( )
①油菜花季节性显著,但游览时间长
②以农业生产景观开发为主,旅游产品结构丰富,差异性大
③易受气候条件及病虫害影响,旅游资源质量不稳定
④让游客参与植物培养、种植活动
⑤观赏和体验相关产品的制造工艺活动
⑥设计相关特色的旅游产品
A.①②③⑤ B.②③⑤⑥ C.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⑤⑥
“中国龙”黄河哺育了灿烂的中华文明,但“中国龙”身上也存在“病症”(如下图)。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把脉”并“对症下药”吧。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1.黄河下游“脚肿”(地上河)形成的原因主要是( )
A.上游兴修水电站 B.中游水土流失 C.中游水污染 D.下游河流断流
12.医治黄河“腹泻”(水土流失)的最佳“药方”是( )
A.植树种草 B.退耕还湖 C.加固大堤 D.南水北调
长江、黄河流域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摇篮。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3.关于两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河段经常发生凌汛 B.两河源头都存在着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的问题
C.两河均有很高的航运价值 D.③河段的水能资源丰富
14.长江与黄河共同流经的地形区有( )
A.四川盆地 B.华北平原 C.青藏高原 D.横断山区
15.有关黄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我国第二大河流 B.上中游的分界是湖口
C.流经10个省级行政区 D.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二、三级阶梯
下图是我国某种自然灾害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该自然灾害最可能是( )
A.干旱 B.滑坡 C.洪涝 D.寒潮
17.该自然灾害( )
A.与冬季风关系密切 B.属于地质灾害
C.主要分布在河流中下游 D.影响范围小,危害小
读“我国沿32°N纬线地形剖面图”, 回答下列小题:
18.图中甲和乙代表的地形区分别是(  )
A.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B.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
C.四川盆地、华北平原
D.云贵高原、东南丘陵
19.乙地区频发的自然灾害是(  )
A.春旱 B.低温冻害 C.地震 D.洪涝
20.下列自然灾害中,属于地质灾害的是( )
A.珠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B.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
C.四川汶川地区曾发生过的地震 D.华北平原地区的春旱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读下图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示意图和“我国沿北纬32°纬线地形剖面”,完成下列要求。(12分)
(1)甲图中阴影部分为第____级阶梯,地形以____为主,OP,MN两条线中,能体现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布特点的是____。
(2)甲图中①-⑦代表山脉,位于黄土高原与华北平原之间的是____(填序号和名称),位于①山脉北侧的地形区是____。
(3)写出乙图中序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③是____盆地。
22.下图为我国轮廓图及两城市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2分)
(1)A线是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____℃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大致也是____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2)B线是我国一条重要地理分界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
B.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的分界线
D.第一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3)城市D为________气候,其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
(4)E处属于________(温度带)。
23.读长江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分别是:城市A.________;E地的油料作物是________支流C.________;湖泊F:________
(2)长江流向是________,这是由我国地势________的特征决定的。
(3)长江最大水利枢纽G________,长江大量的淡水注入为我国最大的________渔场提供大量营养物质。
24.读“我国干旱灾害发生频次分布图”和“我国洪涝灾害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14分)
(1)列举两个干旱出现频次>30的主要地形区 。
(2)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特点是 ,试分析其成因。
(3)读图2,试分析A地洪涝频发的自然原因(除气候因素外)。
(4)人们常说“祸不单行”,洪水会引发的地质灾害有 ,列举两项减轻洪涝灾害的措施。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于4月18日至21日在海南博鳌举行。其成员国包括26个亚洲国家和澳大利亚、新西兰,以海南省博鳌镇为永久会址,每年定期举行年会商讨共商经济、社会、环境及其他相关问题。
材料二:博鳌镇气候资料图
(1)图中字母所在的博鳌成员国的名称分别是:A____B____C____
(2)博鳌镇的气候类型为____,该地位于我国的____(温度带)。
(3)博鳌镇位于我国____海北部的海南岛上,该岛北侧的____海峡与____是我国的两大内海。
(4)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它位于博鳌镇的____方向。
(5)博鳌镇所在省区的行政中心是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