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我国的自然资源(培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2021年1月24日位于海南陵水海域的我国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日产天然气已达1000万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全面掌握超深水气田的生产运维完整技术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然气属于( )
A.可再生能源 B.非可再生能源
C.生物资源 D.大气资源
2.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位于(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本次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太阳能②铁矿③天然气④土地资源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做法不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是( )
A.绿色出行,减少排放 B.减少用纸,保护树木
C.滥砍滥伐,破坏森林 D.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6.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鼓励私人购买燃油车 B.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C.实施垃圾分类 D.倡导“光盘行动”
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耕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C.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8.“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
A.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 B.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
C.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很充足 D.水田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读漫画三侧,完成下面小题。
9.漫画①表示的含义是( )
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 C.挤占耕地 D.退耕还林
10.对漫画①和②的造成的后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 D.耕地越来越多
11.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制定了关于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数量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地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3.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省区简称是( )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陕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C.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D.土地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5.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②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④占用林地、草地作为建设用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读“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非常缺水的省区有( )
A.青、新、甘等 B.黑、吉、辽等 C.新、陕、黑等 D.晋、冀、鲁等
17.非常丰富的地区( )
A.人口稠密 B.珠江发源地 C.以平原为主 D.水资源南、北方界线穿过
18.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 )
A.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多南少
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调水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调水的水源来自(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澜沧江流域
20.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用水及治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三先三后”原则。下列选项中与“三先三后”原则相一致的是( )
①先节水后调水②先调水后治污③先用水后环保④先治污后通水⑤先环保后用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漫画“所剩无几”
材料二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___________问题。
(2)造成材料二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小明认为,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今后不会出现资源危机,小强有不同的看法,请你帮小强说出理由:人均资源继续_________;资源_______、破坏________;社会经济_______,对资源需求__________。
22.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现象,算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由材料可知:炭火烧烤是以破坏______资源为代价的,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对河流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炭火烧烤对环境的破坏是________。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保护烧烤这种饮食,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及对资源的破坏?________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举两例)___
23.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图中①、②均为我国主要耕地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平原、____和低缓的____等地形区,其中①为____,②为____。(土地利用类型)
(2)图中①和②大致以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东南部的山区。
(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____气候(气候类型),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____不足;青藏高原地区属于____气候(气候类型),光照充足,但海拔高,____不足。两地区土地生产力较低,多____(土地利用类型)、荒漠。
24.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抢耕”漫画。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所给图例,在图上相应位置画出“旱田为主的耕地”分布区域。
(2)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部地区,该地区是____业、林业、____业的主要分布区。
(3)林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东南地区的山区。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____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季________(填“多”或“少”),冬春季________(填“多”或“少”)。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__(合理/不合理)。
(4)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我国的自然资源(培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2021年1月24日位于海南陵水海域的我国首个自主开发建设的1500米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日产天然气已达1000万立方米,这标志着我国海洋石油工业全面掌握超深水气田的生产运维完整技术体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天然气属于( )
A.可再生能源 B.非可再生能源
C.生物资源 D.大气资源
2.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位于( )
A.渤海 B.黄海 C.东海 D.南海
【答案】1.B 2.D
【解析】1.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以将自然资源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天然气属于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故选B。
2.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的海洋自北南向分别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位于我国纬度最低的南海,故选D。
2021年4月22日是第52个世界地球日,本次地球日的主题为“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太阳能②铁矿③天然气④土地资源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4.下列做法不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的是( )
A.绿色出行,减少排放 B.减少用纸,保护树木
C.滥砍滥伐,破坏森林 D.垃圾分类,变废为宝
【答案】3.D 4.C
【解析】3.①太阳能、④土地资源均属于可再生资源,在短时间内是可以再恢复的。而②铁矿、③天然气是经过漫长时间在地底下演化形成,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是不可再恢复的。故D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
4.绿色出行,减少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故A正确。减少用纸,保护树木,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故B正确。滥砍滥伐,破坏森林,不利于保护环境,不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故C错误。分类回收垃圾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节省资源,符合“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主题,故D正确。故选C。
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需要,也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土地资源 B.水资源 C.森林资源 D.矿产资源
6.下列措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鼓励私人购买燃油车 B.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
C.实施垃圾分类 D.倡导“光盘行动”
【答案】5.D 6.A
【解析】5.自然资源是存在于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资源和水资源都属于可再生资源,矿产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故选D。
6.以上四种做法中,鼓励私人购买燃油车是浪费能源,污染环境的做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实施长江流域“十年禁渔”、实施垃圾分类和倡导“光盘行动”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故选A。
我国是第一个设立土地日的国家,每年6月25日是全国土地日。下图为中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 B.耕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C.各类土地资源均匀分布 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地区
8.“保护耕地”是多届土地日的主题。我国耕地( )
A.在土地利用类型中占比最大 B.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
C.可供开垦的后备资源很充足 D.水田都分布在长江流域
【答案】7.A 8.B
【解析】7.图中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类型多样,A正确。草地多分布于地势第一二级阶梯,B错误。各类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C错误。西北内陆地区主要是沙漠,戈壁等,林地分布我国东部地区,D错误。故A符合题意。选A。
8.我国耕地、林地比重少,难以利用地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A、C错误。我国耕地总量有限,人均耕地少,B正确。我国水田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的南方地区,D错误。选B。
读漫画三侧,完成下面小题。
9.漫画①表示的含义是( )
A.过度放牧 B.乱砍滥伐 C.挤占耕地 D.退耕还林
10.对漫画①和②的造成的后果,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水土流失 B.土地荒漠化 C.可利用土地越来越少 D.耕地越来越多
11.针对上述情况,我国制定了关于土地资源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
A.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减少人口数量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退耕还林、还草,改善生态环境
【答案】9.B 10.D 11.C
【解析】9.由图可知,图①反映的小鸟的悲哀,是由于人们过度的乱砍滥伐森林,导致鸟类失去了生存的家园,与ACD三项无关,故选B。
10.漫画①反映的是人们过度砍伐森林,漫画②反映的是人们过放放牧导致草场退化,造成的直接后果是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和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耕地也会减少,故选D。
11.针对上述情况,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我国出台了管理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基本国策,故选C。
中国现有荒漠化土地267.4万平方千米,其中风蚀荒漠化187.3万平方千米,土地盐渍化17.3万平方千米,冻融荒漠化36.3万平方千米。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下图(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所示的9个省区,占荒漠化土地总面积的99%。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2.我国的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 )
A.西北 B.西南 C.东北 D.东南
13.按照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省区简称是( )
A.内蒙古、甘、藏、青 B.新、内蒙古、藏、青
C.青、藏、内蒙古、新 D.新、藏、甘、青、陕
【答案】12.A 13.B
【解析】12.图中数字为该省区荒漠化土地占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的比例。读图可以看出,荒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北地区。故选A。
13.荒漠化土地面积由大到小依次是:新40%,内蒙古24%,藏16%,青8%,甘7%,宁、陕、晋、冀等省区均为1%。故选B。
2020年6月25日是第30个全国”土地日”,今年的全国土地日宣传主题为”节约集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B.我国土地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C.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 D.土地属于非可再生资源
15.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②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④占用林地、草地作为建设用地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答案】14.D 15.C
【解析】14.我国土地资源总量丰富,但是人口多,导致人均不足,A正确。我国土地类型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但耕地比重小,B正确。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山区,如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C正确。若合理利用,土地属于可再生资源,D错误。D符合题意,故选D。
15.漫画中建楼开发农家乐会导致建设用地侵占耕地,加剧人均耕地不足状况,合理的对策有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C正确。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保障农业产量和材料问题无关,占用林地、草地作为建设用地会加剧耕地资源减少问题,②④错误。ABD错误。故选C。
读“中国各省级行政区人均水资源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16.非常缺水的省区有( )
A.青、新、甘等 B.黑、吉、辽等 C.新、陕、黑等 D.晋、冀、鲁等
17.非常丰富的地区( )
A.人口稠密 B.珠江发源地 C.以平原为主 D.水资源南、北方界线穿过
18.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 )
A.南多北少 B.西多东少 C.东北多西南少 D.北多南少
【答案】16.D 17.D 18.A
【解析】16.由图可知,我国非常缺水的省区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集中在山西省、河北省、山东省及河南省和江苏省的北部,其中山西省、河北省和山东省分别简称晋、冀和鲁,青海省属于非常丰富的省区,新疆、黑龙江属于较为缺水省区,甘肃、辽宁、吉林、陕西属于资料不全的省区,故选D。
17.由图可知,我国各省区中,水资源非常丰富的地区集中在青藏地区;青藏地区是人口稀疏区;是长江和黄河的发源地,珠江发源于云贵高原;该地区以高原为主;该地区被水资源南、北方界线穿过,故选D。
18.从空间分布上看,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匀,东部多于西部,南方多于北方,呈现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的特点。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读南水北调东线和中线工程调水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9.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调水的水源来自( )
A.珠江流域 B.长江流域 C.淮河流域 D.澜沧江流域
20.对于南水北调工程的调水、用水及治污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三先三后”原则。下列选项中与“三先三后”原则相一致的是( )
①先节水后调水②先调水后治污③先用水后环保④先治污后通水⑤先环保后用水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答案】19.B 20.C
【解析】19.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我国北方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其调水的水源来自长江流域,是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输送到西北地区和华北地区,分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0.选项中①先节水后调水、④先治污后通水、⑤先环保后用水,有利于水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三先三后”原则相一致,①④⑤正确。其余两余②先调水后治污、③先用水后环保与“三先三后”原则不相符,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漫画“所剩无几”
材料二 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居世界前列,但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1)材料一反映了___________问题。
(2)造成材料二问题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3)小明认为,我国是世界资源大国,今后不会出现资源危机,小强有不同的看法,请你帮小强说出理由:人均资源继续_________;资源_______、破坏________;社会经济_______,对资源需求__________。
【答案】(1)人口与资源
(2)人口多
(3) 减少 浪费 严重 发展 增加
【解析】(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反映了人口增长消耗大量资源,资源减少。
(2)由材料二可知,我国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但由于人口多,人均占有量不足,资源形势紧张。
(3)今后我国资源形势将更加严峻,主要原因是人口众多且持续增加,人均资源继续减少;资源浪费、破坏严重;社会经济发展、对资源需求增加,以及对资源的需求增加和资源的不合理利用等。
22.读下列材料和图,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中国环境报》有一篇报道:吃烧烤等于“吞绿荫”,少年呼吁不能“为嘴伤林”。报道中介绍了两位中学生针对大街小巷到处分布烧烤羊肉串摊点现象,算了一笔帐,于是向社会公众呼吁“口下留情救树林。”
(1)由材料可知:炭火烧烤是以破坏______资源为代价的,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_,对河流造成的后果是________;炭火烧烤对环境的破坏是________。
(2)你认为采取什么措施能保护烧烤这种饮食,同时又能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及对资源的破坏?________
(3)根据你的观察,在目前的餐饮业中,还有哪些对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现象?(结合实际列举两例)___
【答案】 (1)森林 破坏林木 使河流含沙量增大 污染空气 (2)电烤(其他答案只要合理也可以) (3)吃野生动物,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等。(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解析】(1)由材料可知,炭火烧烤是对森林资源的破坏为代价的,这种破坏对山区来说直接导致林木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对河流造成的后果是使河流的含沙量增加;炭火烧烤会使空气受到污染。
(2)既满足大家的需求,又要保护环境,可以采取电烤的方式。
(3)在目前的餐饮行业中,还存在吃野生动物,用一次性筷子、用塑料饭盒等,都是破坏大自然、污染空气的做法,不可取。
23.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图中①、②均为我国主要耕地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平原、____和低缓的____等地形区,其中①为____,②为____。(土地利用类型)
(2)图中①和②大致以____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___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东南部的山区。
(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____气候(气候类型),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____不足;青藏高原地区属于____气候(气候类型),光照充足,但海拔高,____不足。两地区土地生产力较低,多____(土地利用类型)、荒漠。
【答案】 (1)盆地 丘陵 水田 旱地 (2)秦岭-淮河一线 0 800 (3)东北 西南 (4)温带大陆性 水资源 高山高原 热量 草地
【解析】(1)我国的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高原的东部、青藏高原的东部和南部。图中①、②均为我国主要耕地分布区,主要分布在平原、盆地和低缓的丘陵等地形区,其中①为水田,②为旱地。
(2)图中①水田和②旱地大致以秦岭-淮河一线为分界线,这条分界线与我国1月平均气温0°C等温线及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3)我国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部的山区。
(4)我国西北内陆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区光照充足,热量较丰富,但水资源不足;青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山高原气候,该地区光照充足,但海拔高,热量不足。两地区土地生产力较低,多草地、荒漠。
24.图甲示意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乙示意“抢耕”漫画。读下图回答问题。(12分)
(1)根据所给图例,在图上相应位置画出“旱田为主的耕地”分布区域。
(2)耕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____部地区,该地区是____业、林业、____业的主要分布区。
(3)林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和东南地区的山区。
(4)“抢耕”漫画,反映了当前____是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的一大问题。因此,我国把_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答案】(1)
(2)东;种植;渔业
(3)东北;西南
(4)破坏耕地(挤占耕地;使用耕地不合理;耕地面积减少)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突保护耕地(错字、少字不给分)
【解析】(1)结合图例认真标注,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
(2)读图可知,我国耕地包括了水田和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该地区是我国的种植业、林业、渔业的主要分布区。
(3)读图可知,我国的林业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西南和东南地区的山区。
(4)读漫画可知,图中反映的是乱占耕,破坏耕地,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的问题。为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5.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2分)
(1)我国水资源的时间分布特点:夏秋季________(填“多”或“少”),冬春季________(填“多”或“少”)。
(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______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______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_______、________地区。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________,比南方相对较________(多/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________(合理/不合理)。
(4)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我市的缺水问题,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________。
【答案】(1) 多 少
(2) 空间 长江 华北 西北
(3) 60% 多 20% 少 不合理
(4)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合理即可)
【解析】(1)中国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
(2)跨流域调水可有效缓解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以缓解我国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缺水问题。
(3)我国耕地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60%,比南方相对较多,而水资源北方占全国总量的20%,比南方相对较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不合理,南方地区耕地资源不足,北方地区是水资源不足。
(4)天津市缺水现象严重,为缓解缺水问题,可以采取措施有: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治理水污染,修建水利工程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