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我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版+教师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我国的自然资源单元测试(提高卷)(原卷版+教师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2-07-08 00:35:0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我国的自然资源(提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工程中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天然气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水资源 D.天然气和电力
2.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A.总量丰富 B.人均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 D.种类齐全
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半成品”。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回收,所以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芳学过《自然资源》一课后给家人讲解何为“可回收垃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纸箱的原料来自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
B.铁钉的原料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可回收利用
C.废旧电池是还有剩余能量,可回收利用
D.餐巾纸也是纸张类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4.关于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 B.都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C.可回收垃圾属于自然资源 D.都是人类加工的产物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位次 3 4 6 6
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值 1/2 1/3 1/4 1/5
5.读表,该资料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种类齐全,总量很小 B.总量很小,大部分依赖进口
C.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6.表中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矿产资源 B.耕地 C.水资源 D.森林
7.倡导节约资源、低碳生活,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充分利用好每一张纸 B.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随手关灯,少用空调 D.洗手后,及时关掉水龙头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构成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统计年份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土地
2010年 36 23 18 9 14
2020年 29 37 11 12 11
8.对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资源面积逐渐增大 B.林木种植面积逐渐增大
C.草地资源面积逐渐增大 D.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减小
9.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该地区( )
A.毁林开荒现象日益严重 B.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C.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增大 D.城乡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土地是立国之本,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会完全丧失。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0.土地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自然资源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按这种划分方法,下列资源与土地资源同类的是( )
A.石油 B.铁矿 C.风能 D.煤炭
1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问题尤为突出的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C.乱砍滥伐、风沙危害加剧 D.难利用土地比例较大
12.我国关于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节约、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占多少,垦多少
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14.关于图中图例数字代号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水田 B.②是旱地 C.③是林地 D.④是草地
“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收费的俗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我国许多城市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① 促进节约用水② 增加水厂经济收入
③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④ 与国际水价接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6.我国北方地区水价普遍高于南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B.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大于南方地区
C.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D.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大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7.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汽全部来自太平洋 B.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C.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 D.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冬季
18.根据图示降水量分布,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旱地为主的耕地 C.水田为主的耕地 D.草地
19.为了解决图示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20.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阳光、铁矿 B.阳光、土地、水
C.石油、铁矿、煤炭 D.森林、铁矿、水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我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我国第一个风电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内的9个风电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材料二:我国夏、冬季风示意图。
材料三:据《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是增长最快的燃料来源,年均增长率为7.6%。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结构将继续演变,煤炭的主导地位将从当前的68%降至51%,天然气的比重将翻倍至12%,石油的比重仍将保持18%不变。
(1)风能属于____(选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风能与煤、石油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下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是____和____。(填序号)
①西北地区 ②青藏地区 ③东南沿海地区
(3)能源转型的一大重要特征是能源结构正在持续地低碳化。作为中学生,你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答出一条即可)____。
22.看图下图,完成问题。(14分)
(1)左图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开发_____来代替。
(2)中图是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_____等。
(3)右图中的资源属于_____田,主要分布在_____区(干湿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23.读下列三幅地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图中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①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①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约是B图中的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从B图所示的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
(3)C图中显示的我国的温度带主要有________个,它们是根据我国________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实际,以________为指标划分出来的。
(4)B图中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约是C图中的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的分界线。
24.看图下图,完成问题。(12分)
(1)左图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开发___来代替。
(2)中图是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灌溉、养殖、发电等。
(3)右图中的资源属于___田,主要分布在____区(干湿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25.据报道,2020年5月以来,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多次遭遇强降雨袭击,持续时间较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10余省份受灾严重。(16分)
(1)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出现大范围的旱涝灾害,主要是由于____造成的。
(2)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①主要是来自____洋的东南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____季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
(3)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____。试举出我国目前最大的一例该措施的水利枢纽____。该水利枢纽的兴建目的主要是____。
(4)受灾省区大都位于我国的____(四大干湿地区)地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我国的自然资源(提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西气东输”、“南水北调”、“北煤南运”和“西电东送”是我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四大工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大工程中的“资源”,为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煤炭和天然气 B.水资源和电力 C.煤炭和水资源 D.天然气和电力
2.四大工程表明我国资源( )
A.总量丰富 B.人均不足 C.地区分布不均 D.种类齐全
【答案】1.A 2.C
【解析】1.煤炭和天然气都属非可再生资源,故A正确; 水资源为可再生资源,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故B选项不正确; 煤炭属非可再生资源,水资源属可再生资源,故C错误; 天然气为非可再生资源,电力属于二次能源,故D错误。故选A。
2.四大工程都是调送、调配的资源的分配,缓解我国资源分布不均的问题,与总量丰富、 人均不足、种类齐全没有关系,故C选项正确;故排除ABD,故选C。
垃圾中含有人类生存和从事生产活动所需要的“半成品”。垃圾可以进行分类回收,所以有人说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小芳学过《自然资源》一课后给家人讲解何为“可回收垃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废纸箱的原料来自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可循环利用
B.铁钉的原料是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可回收利用
C.废旧电池是还有剩余能量,可回收利用
D.餐巾纸也是纸张类资源,可以回收利用
4.关于资源和自然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都是大自然中天然存在的 B.都对人类有利用价值
C.可回收垃圾属于自然资源 D.都是人类加工的产物
【答案】3.A 4.B
【解析】3.废纸箱的原料来自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森林资源,可循环利用,故A正确;铁钉的原料是非可再生的自然资源,可回收利用,故B不正确;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不可回收利用,故C不正确;餐巾纸也是属于厨余垃圾,不可以回收利用,故D不正确。根据题意选A。
4.自然资源是大自然中存在的,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如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等。故AD不正确,B正确,可回收垃圾不属于自然资源,故C不正确,根据题意选B。
读下表,完成下面小题。
自然资源 已探明的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总量居世界位次 3 4 6 6
人均量与世界平均量比值 1/2 1/3 1/4 1/5
5.读表,该资料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A.种类齐全,总量很小 B.总量很小,大部分依赖进口
C.总量丰富,但人均不足 D.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6.表中的非可再生资源是( )
A.矿产资源 B.耕地 C.水资源 D.森林
7.倡导节约资源、低碳生活,是我们中学生的义务,下列做法不可取的是( )
A.充分利用好每一张纸 B.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
C.随手关灯,少用空调 D.洗手后,及时关掉水龙头
【答案】5.C 6.A 7.B
【解析】5.由图中表格数据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这是由于我国人口众多导致的,C正确,ABD错误。故选C。
6.自然资源是存在于大自然界中,能够为人们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根据资源的更新时间和速度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表格中的资源中,矿产资源是非可再生资源,耕地、水资源、森林等都是可再生资源。结合题意,故选A。
7.节能减排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中学生也不例外,在学习、生活中要充分利用好每一张纸,随手关灯、少用空调以及洗手后及时关掉水龙头等,而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袋是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做法。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2010年和2020年土地利用构成变化表”,完成下面小题。
统计年份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林地 草地 建设用地 未利用土地
2010年 36 23 18 9 14
2020年 29 37 11 12 11
8.对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资源面积逐渐增大 B.林木种植面积逐渐增大
C.草地资源面积逐渐增大 D.建设用地面积逐渐减小
9.通过比较可以得出该地区( )
A.毁林开荒现象日益严重 B.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C.粮食播种面积逐渐增大 D.城乡基础设施逐渐完善
【答案】8.B 9.D
【解析】8.该地区的总面积不会变化,读表可知,耕地资源比重下降,可推测出耕地面积逐渐减小,A错;森林植被比种上升,说明种植面积逐渐增大,B正确;草地资源比重下降,说明面积逐渐减小,C错;建设用地比重上升,说明面积逐渐增大,D错。故选B。
9.从表中可以看出,林地比重增加,说明该地区的森林植被种植面积逐渐增大,毁林开荒的现象逐渐减少,生态环境更好了,AB错;该地耕地比重减少,说明该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在逐渐减小,C错;建设用地面积在逐渐的增大,说明该地区城乡基础设施逐渐完善,D正确。故选D。
土地是立国之本,如果利用不当,或遭受破坏,生产能力就会下降,甚至会完全丧失。结合所学完成下面小题。
10.土地属于自然资源的一种。自然资源可划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按这种划分方法,下列资源与土地资源同类的是( )
A.石油 B.铁矿 C.风能 D.煤炭
1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问题尤为突出的是( )
A.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等 B.过度放牧、草场退化严重
C.乱砍滥伐、风沙危害加剧 D.难利用土地比例较大
12.我国关于土地的基本国策是( )
A.合理开发,节约、永续利用 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D.占多少,垦多少
【答案】10.C 11.A 12.C
【解析】10.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只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便可以循环利用。石油、铁矿、煤炭,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在人类可预见的时间内是不可再生的,故ABD错误。风能属于可再生资源,是可以循环利用的,故与土地资源属于同一类,故C正确,故答案选择C。
11.我国土地利用中存在诸多问题,其中问题尤为突出的是耕地面积减少、质量下降。我国耕地仅占我国土地资源的14%左右,人均耕地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耕地资源较少,但随着经济发展,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严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质量下降,严重威胁我国的粮食安全,是我国目前最突出的耕地问题,故A正确,BCD错误,故答案选择A。
12.我国虽然国土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我国耕地、林地占比重少,草地和难以利用的土地占比重大,人均土地资源严重不足,因此我国制定"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土地的基本国策,故选C。
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3.下列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 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C.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14.关于图中图例数字代号表示的土地利用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水田 B.②是旱地 C.③是林地 D.④是草地
【答案】13.C 14.C
【解析】13.我国土地资源类型齐全,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A错误。我国难以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B错误。我国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正确。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错误。故选C。
14.读图可知,①表示的是旱地分布区,因为旱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北方地区;②表示的是水田分布区,因为水田主要分布在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的南方地区;③表示的是林地分布区,因为我国的林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和西南山区;④表示的是难利用土地分布区,因为我国的难利用土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内蒙古的干旱荒漠,青藏高原上的高寒荒漠等地区。根据题意,故选C。
“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量收费和超定额用水累进加价收费的俗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我国许多城市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 )
① 促进节约用水② 增加水厂经济收入
③ 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④ 与国际水价接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6.我国北方地区水价普遍高于南方地区,其主要原因是( )
A.北方地区水污染比南方地区更严重
B.北方地区人口数量远大于南方地区
C.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
D.北方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快,需水量大
【答案】15.A 16.C
【解析】15.我国许多城市实行阶梯水价的主要目的是促进节约用水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与增加水厂收入和与国际水价接轨无关,故选A。
16.我国北方地区水价普遍高于南方地区,主要原因是南方地区雨季开始早、结束迟,降水量更大,而北方地区雨季短,降水量较小,水资源短缺,故选C。
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题。
17.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水汽全部来自太平洋 B.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C.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 D.该区域的降水集中在冬季
18.根据图示降水量分布,该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 )
A.林地 B.旱地为主的耕地 C.水田为主的耕地 D.草地
19.为了解决图示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是( )
A.修建水库 B.跨流域调水 C.节约用水 D.防治水污染
【答案】17.B 18.C 19.A
【解析】17.由图可知,图中我国部分地区水汽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属于湿润区,降水集中在夏季,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B对,ACD错。故选B。
18.由图可知,图中我国这部分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我国南方地区土地利用类型是以水田为主的耕地,C对,ABD错。故选C。
19.由图可知,修建水库是解决图示地区水资源时间分配分配不均的有效措施,跨流域调水是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措施,节约用水和防治水污染都是保护水资源的措施,A对,BCD错。故选A。
20.下列自然资源,全部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的是( )
A.森林、阳光、铁矿 B.阳光、土地、水
C.石油、铁矿、煤炭 D.森林、铁矿、水
【答案】C
【解析】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土地、阳光、森林、水和水能等,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可以循环使用,称为可再生资源。煤炭、石油、铁矿等,形成、再生过程非常缓慢,相对于人类历史而言,几乎不可再生,用一点就少一点,称为非可再生资源。C正确,故选C。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目前全世界每年燃烧煤所获得的能量,只有风力在一年内所提供能量的三分之一。我国风能资源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地区百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我国第一个风电示范基地,目前,基地内的9个风电项目已全面开工建设。
材料二:我国夏、冬季风示意图。
材料三:据《BP世界能源展望(2017年版)》预计,可再生能源将是增长最快的燃料来源,年均增长率为7.6%。到2035年,中国的能源结构将继续演变,煤炭的主导地位将从当前的68%降至51%,天然气的比重将翻倍至12%,石油的比重仍将保持18%不变。
(1)风能属于____(选填“可再生”或“非可再生”)资源;风能与煤、石油相比,具有的优势是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下列地区风能资源丰富的是____和____。(填序号)
①西北地区 ②青藏地区 ③东南沿海地区
(3)能源转型的一大重要特征是能源结构正在持续地低碳化。作为中学生,你怎样才能做到低碳生活?(答出一条即可)____。
【答案】 (1) 可再生 污染小 能量高 (2)① ③ (3) 纸双面用(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乘汽车,随手关灯等)
【解析】(1)风能属可再生资源;风能与煤、石油相比,具有的优势是可再生、污染小属于清洁能源。
(2)据材料二分析可知,风能资源丰富的是①西北地区和③东南沿海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风能资源丰富。
(3)能源转型的一大重要特征是能源结构正在持续地低碳化。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在生活中,多步行或骑自行车代替乘汽车,随手关灯、关水龙头等
22.看图下图,完成问题。(14分)
(1)左图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开发_____来代替。
(2)中图是____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_____等。
(3)右图中的资源属于_____田,主要分布在_____区(干湿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_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答案】 (1)非可再生 新资源或新能源 (2)可再生 灌溉、养殖、发电等(合理即可) (3)水 湿润区 耕地
【解析】(1)图一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应该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能源来代替。
(2)图二反映的是水能,是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发电,灌溉、养殖等。
(3)图三的资源属于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23.读下列三幅地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4分)
(1)A图中所示的土地利用类型中,①是________,③是________。①②两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界线大约是B图中的________毫米等降水量线。
(2)从B图所示的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看,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
(3)C图中显示的我国的温度带主要有________个,它们是根据我国________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实际,以________为指标划分出来的。
(4)B图中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约是C图中的________(带)和________(带)的分界线。
【答案】(1) 水田 林地 800
(2)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3) 5 气温 活动积温
(4) 亚热带 暖温带
【解析】(1)从A图中看出,①位于我国南方地区,该区域降水丰富,热量充足,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其耕地为水田,③位于东北、西南的山区,其土地利用类型是林地;②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该区域降水较少,耕地类型是旱地,水田和旱地的分界线大约是B图中的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2)从B图中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这主要是受海陆位置的影响。
(3)从C图中看出,我国的温度带主要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5个温度带,外加一个高原气候区,它们是根据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结合农业实际,以活动积温为指标划分出来的。
(4)B图中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秦岭-淮河线,该线与1月0℃等温线基本吻合,该线是C图中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该线以南是亚热带,以北是暖温带。
24.看图下图,完成问题。(12分)
(1)左图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应不断探索和开发___来代替。
(2)中图是____(可再生/非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灌溉、养殖、发电等。
(3)右图中的资源属于___田,主要分布在____区(干湿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___”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答案】 (1)非可再生 新资源或新能源 (2)可再生 (3) 水 湿润区 耕地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一中是矿产资源,此类资源属于非可再生资源,因此,应该不断探索和开发新能源来代替。
(2)读图可知,图二反映的是水能,是可再生资源,人类利用该资源进行发电,灌溉、养殖等。
(3)读图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图三的资源属于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区,由于破坏严重,国家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了相应的法律。
25.据报道,2020年5月以来,我国南方广大地区多次遭遇强降雨袭击,持续时间较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10余省份受灾严重。(16分)
(1)我国每年总有一些地方出现大范围的旱涝灾害,主要是由于____造成的。
(2)给我国带来丰沛降水的夏季风①主要是来自____洋的东南季风以及来自印度洋的____季风,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是____。
(3)解决我国水资源季节分配不均的主要措施是____。试举出我国目前最大的一例该措施的水利枢纽____。该水利枢纽的兴建目的主要是____。
(4)受灾省区大都位于我国的____(四大干湿地区)地区。
【答案】(1)夏季风强弱和进退“失常”
(2) 太平 西南季风 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3) 兴修水库 三峡 防洪(发电)
(4)湿润
【解析】(1)夏季风的进退影响到我国大陆东部雨带的推移。夏季风不稳定与雨带进退的“失常”,往往会造成旱涝灾害。如果推进迟缓,久久徘徊在南方,则会导致“南涝北旱”;如果推进迅速,且在北方滞留时间长,则容易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影响我国的夏季风①主要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导致我国降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递减。
(3)由于我国水资源受降水分布的影响,在季节分布上,夏秋多,冬春少,解决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主要措施是兴建水库,我国最大的水利工程是长江的三峡工程,是为了防洪,发电。
(4)我国主要划分四大干湿地区,由图可知,受灾省区大都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也就是南方地区。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