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我国的自然资源(培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资源中,人均占比最高的是( )
A.煤炭 B.草地 C.水 D.耕地
2.图中所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现实状况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人均草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D.人均资源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B.切实保护耕地
C.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可燃冰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中,中国国土资源部将可燃冰 列为新的一种矿产资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可燃冰( )
A.分布广泛 B.是可再生资源
C.容易开发 D.是不可再生资源
5.依据可燃冰的生成条件,结合我国的自然环境,可以推断出其主要分布在(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及南海深海区
C.东南丘陵 D.黄土高原及内蒙古高原
6.可燃冰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会( )
A.改善大气质量 B.增加煤炭消耗
C.加剧大气污染 D.导致油价上涨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小题:
7.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
B.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8.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供应
B.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
C.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 A,B 两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地形不同 B.纬度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 D.生产方式不同
10.在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中,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D.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漫画反映了一种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请你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
A.靠山吃山 B.自毁家园 C.幸福之门 D.为了美好的明天
12.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的文章。引发热议。红旗河调水 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下降实现全程自流.
读“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可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红旗河”西部调水线路工程量巨大,尤以图中A区域更为艰巨,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多荒漠 B.地势低洼多沼泽
C.人口密集移民难 D.山高谷深地质险
《黄河妈妈》歌词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图示意黄河流域图,读歌词和图完成下题。
15.黄河河水在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
A.落差大,水流湍急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
D.河床高,泥沙淤积
16.下列关于水资源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
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D.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
下图是“我国沿海省区的耕地与水资源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我国沿海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省区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B.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C.山东省水多地少 D.广东省水少地多
18.针对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我们应( )
A.加大力度开采北方地区的地下水 B.在北方地区大力种植水稻
C.设想进行“北土南调” D.积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读我国水资源总量、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区域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0.解决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有效措施是 ( )
A.北粮南运 B.东人西迁 C.兴建水库 D.南水北调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____,人均________。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②类型所在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4)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非常不合理,作为中学生他们应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至少两条措施)
22.【合理用电 生态环保】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缺的不是电量,而是电力”2020年12月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湖南、江西气温异常偏低。尤其是湖南,据气象专家表示,较2019年,湖南提前26天入冬,气温低于常年2.2℃。根据湖南省发改委《关于启动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电的紧急通知》,全省最大负荷已超过冬季历史纪录,电力供应形势紧张,从12月14日开始“有序用电”,压减部分景观、市政和工商业用电,咬紧牙关度过这个冬天。
(1)今年湖南比往年入冬时间提前的原因是今年______(夏/冬)季风偏强。该季节湖南常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2)“缺的不是电量,而是电力”湖南省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和_________;结合湖南省冬季气候特征,分析冬季限电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缓解湖南、江西等地用电紧张,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电力需求。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23.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到260多万平方千米,并仍以每年3000多平方千米的规模在扩大;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位于山脉A___________以西年降水量多为______ mm以下的半干旱区和__________区。
(2)B是__________盆地,盆地内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沙漠,荒漠化问题尤其突出。该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如C__________高原、D________高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C高原___________的地表形态。造成D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为解决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_
(4)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等(任写二点)。山区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如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24.如图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曲线a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①是________山脉;巫山西侧是________盆地,东侧是________平原。
(2)以曲线b为界,甲、乙两区域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的是________区域,以耕地为主的是________区域。
(3)图上标黑点的某市位于________(季风或非季风)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该市容易产生________气象灾害。
25.读南水北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地区。
(3)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布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4)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___作为输水主干河道。
(5)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还有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就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2-2023学年上学期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三章我国的自然资源(培优卷)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40分)
读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与世界平均水平比较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资源中,人均占比最高的是( )
A.煤炭 B.草地 C.水 D.耕地
2.图中所反映我国自然资源的现实状况是( )
A.总量丰富 B.人均占有量少
C.人均草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D.人均资源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3.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叙述错误的是( )
A.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 B.切实保护耕地
C.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D.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答案】1.B 2.B 3.C
【解析】1.据图可知,我国煤炭资源的人均占有量最高,约占80% ,是图中所有资源中最接近100%的资源,B正确,故选B。
2.图中不能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总量,A错误;我国人均草地占有量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 ,超过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C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D错误。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少,B正确。故选B。
3.注意本题要求选择应对措施叙述错误的一项。由于煤炭、石油为非可再生能源,针对我国人均不足的情况应该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我国耕地资源少,对于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来说,保护耕地非常重要,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我国水资源短缺,所以应该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目前还无法做到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C错误,符合题意。故选C。
可燃冰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中,中国国土资源部将可燃冰 列为新的一种矿产资源。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4.可燃冰( )
A.分布广泛 B.是可再生资源
C.容易开发 D.是不可再生资源
5.依据可燃冰的生成条件,结合我国的自然环境,可以推断出其主要分布在( )
A.华北平原 B.青藏高原及南海深海区
C.东南丘陵 D.黄土高原及内蒙古高原
6.可燃冰为清洁能源,开发利用会( )
A.改善大气质量 B.增加煤炭消耗
C.加剧大气污染 D.导致油价上涨
【答案】4.D 5.B 6.A
【解析】4.天然气水合物,即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分布并不广泛,南海海域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区,不容易开发,可燃冰和煤炭、石油、天然气,都属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故选D。
5.可燃冰,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天然气水合物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陆湖的深水环境,南海海域及青藏高原是我国可燃冰最主要的分布区。故选B。
6.可燃冰为清洁能源,燃烧不会对大其造成污染,所有开发利用会改善大气质量,同时不会增加煤炭消耗,导致油价上涨。故选A。
读“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图”,回答下列小题:
7.关于我国土地利用类型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少
B.林地比重最大,难利用土地比重小
C.耕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
D.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
8.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 )
A.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增加耕地供应
B.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
C.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
D.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答案】7.C 8.D
【解析】7.由图可知,我国耕地比重小、草地比重大,土地利用类型多样,故A错误;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最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故BD错误,C正确。故选C。
8.针对我国土地利用现状,我国应采取的对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故D正确;大力开发难利用土地,难度很大,故A错误;大规模毁坏林地,增加城市用地面积, 将草地开垦为耕地,提高粮食产量会破坏生态平衡,加速土地退化,故BC错误。故选D。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9.图中 A,B 两地的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候、地形不同 B.纬度不同
C.生活习惯不同 D.生产方式不同
10.在下列利用土地资源的方式中,合理的是( )
A.围湖造田 B.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
C.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 D.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
【答案】9.A 10.D
【解析】9.A地位于我国华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B地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以高原山地气候为主,由于气候地形不同,导致两地在土地利用类型存在差异,A地旱地农业为主,B地以草地为主,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根据所学知识,围湖造田会破坏生态环境;为了提高草场利用率,尽量增加牲畜的数量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这样会破坏草地资源;在荒凉的陡坡上开垦耕地会加剧水土流失;在宜林荒坡上植树造林能够利用宜林荒坡、保护生态环境;综上可知D正确、ABC错误。故选D。
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下列漫画反映了一种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请你为漫画选择一个主题
A.靠山吃山 B.自毁家园 C.幸福之门 D.为了美好的明天
12.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主要原因是
A.土地资源分布不均 B.土地资源的总量少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
【答案】11.B 12.D
【解析】11.从画面看漫画的含义:人类 乱砍滥伐,导致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灾害发 生;从漫画的深层内涵上来看,漫画要告诫 人们: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会自毁家园; 因此漫画的主题是自毁家园。故选B。
12.我国人多地 少,人地矛盾突出,因此把“十分珍惜、合理利 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故选D。
2018年2月11日,人民网刊登了一篇关于“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的文章。引发热议。红旗河调水 工程分为一条主线、三条支线。选线各取水点的水位依次下降实现全程自流.
读“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设想图,完成下面小题。
13.推测“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可调水量最大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4.“红旗河”西部调水线路工程量巨大,尤以图中A区域更为艰巨,原因是( )
A.气候干旱多荒漠 B.地势低洼多沼泽
C.人口密集移民难 D.山高谷深地质险
【答案】13.B 14.D
【解析】13.春季气温较低,有积雪融水,需水量较小;故A错误。“红旗河”西部调水工程主要向新疆、宁夏、甘肃、内蒙古等缺少地区调水,这些地区夏季气温高、降水相对较少,但生活和农业需水量较大,故需要调水量大,故选B。
14.读图可知,A区域位于地势第一、二阶梯的分界山脉——横断山脉处,地势险峻,山高谷;故选D。
《黄河妈妈》歌词写道:“走出冰川的时候,你是那样的清亮,等你经过了……你就把那晶莹变成浑黄”,图示意黄河流域图,读歌词和图完成下题。
15.黄河河水在丙河段变成浑黄的原因是( )
A.落差大,水流湍急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C.工业集中,污染较大
D.河床高,泥沙淤积
16.下列关于水资源描述错误的是( )
A.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B.我国黄河、海河、淮河流域用水十分紧张
C.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是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D.兴建水库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衡问题
【答案】15.B 16.D
【解析】15.读图可知,黄河的丙河段是黄河的中游河段,其河段流经黄土高原。因为黄土高原土质疏松,易受雨水的侵蚀,注入河流的是泥沙与水混在一起,所以河流变得非常浑浊,故答案选B。故选B。
16.我国降水空间上来说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降水逐渐减少,导致我国水资源东多西少、南多北少,故A叙述正确;我国的黄淮海流域水资源缺乏,该地区降水较少,工农业和生活用水量大,故B叙述正确;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上具有夏秋多,冬春少和年际变化大的特点,故C叙述正确;兴建水库可以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跨流域调水可以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问题,故D叙述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
下图是“我国沿海省区的耕地与水资源比重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关于我国沿海省区,叙述正确的是( )
A.各省区耕地资源分布均匀 B.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
C.山东省水多地少 D.广东省水少地多
18.针对我国水土资源的分布情况,我们应( )
A.加大力度开采北方地区的地下水 B.在北方地区大力种植水稻
C.设想进行“北土南调” D.积极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答案】17.B 18.D
【解析】17.由图可得,各省区耕地资源分布不均匀,差异很大,所以A错误。水资源分布南多北少,所以B正确。山东省水少地多,所以C错误。广东省水多地少,所以D错误。故选B。
18.加大力度开采北方地区的地下水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所以A错误。水稻生长在南方湿热多雨水田里,北方为旱地不能种水稻,所以B错误。“北土南调”想法错误,所以C错误。南水北调能够缓解北方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所以D正确。故选D。
读我国水资源总量、人口数量、耕地面积区域比重图,完成下面小题。
19.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 (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西南地区
20.解决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有效措施是 ( )
A.北粮南运 B.东人西迁 C.兴建水库 D.南水北调
【答案】19.A 20.D
【解析】
19.根据材料可知,北方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的18%,人口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40%,耕地约占全国耕地面积的60%;南方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0%,人口约占全国的53%,耕地约占全国的30%;西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的6%,人口约占全国的4%,耕地约占全国的7%;西南地区水资源约占全国的16%,人口约占全国的3%,耕地约占全国的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水资源与人口、耕地匹配较差的地区是北方地区,A正确。故选A。
20.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东南多,西北少,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有效措施是南水北调,D正确。故选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解答题(60分)
21.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相关问题。(12分)
材料一:中国自然资源种类多,储量大,一向有“地大物博”之说
材料二:我国土地利用类型图
(1)下列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①石油 ②水资源 ③土地资源 ④太阳能 ⑤天然气 ⑥小麦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④⑤⑥
(2)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国情是总量________,人均________。
(3)根据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土地的原则,①~⑤代表的土地利用类型中最适合发展畜牧业的是____,②类型所在地主要种植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
(4)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非常不合理,作为中学生他们应该怎样的实际行动为节约用水做出自己的贡献(至少两条措施)
【答案】(1)B(2)大;少(3)④;水稻(4)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好水龙头等。
【解析】(1)可再生资源是指在短时间内可以再生或循环使用的资源,相反则是非可再生资源.
(2)我国自然资源在总量上是丰富的,但是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不足.
(3)根据图例及分布地区可知,①为旱地,②为水田,③为林地,④为草地,⑤为荒漠,水稻是我国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
(4)我国北方地区水土资源搭配非常不合理,所以要在生活中注意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好水龙头等.
故答案为(1)B;
(2)大;少;
(3)④;水稻;
(4)大力宣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生活用水一水多用;及时关好水龙头等.
点评:考题中紧密联系实际问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合理用电 生态环保】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10分)
“缺的不是电量,而是电力”2020年12月以来,受强冷空气影响,湖南、江西气温异常偏低。尤其是湖南,据气象专家表示,较2019年,湖南提前26天入冬,气温低于常年2.2℃。根据湖南省发改委《关于启动2020年全省迎峰度冬有序用电的紧急通知》,全省最大负荷已超过冬季历史纪录,电力供应形势紧张,从12月14日开始“有序用电”,压减部分景观、市政和工商业用电,咬紧牙关度过这个冬天。
(1)今年湖南比往年入冬时间提前的原因是今年______(夏/冬)季风偏强。该季节湖南常见的气象灾害是________。
(2)“缺的不是电量,而是电力”湖南省电力的主要来源是火电和_________;结合湖南省冬季气候特征,分析冬季限电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缓解湖南、江西等地用电紧张,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积极采取措施切实保障电力需求。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任答一点即可)
【答案】 (1)冬 寒潮 (2)水电 湖南冬季降水少/湖南冬季温和少雨 (3)节约用电;加强宣传;随手关灯(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1)读图可知,图中箭头表示的是来自于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的冬季风,是西北风,冬季风寒冷干燥,所以造成湖南比往年入冬时间提前的原因是今年的冬季风势力偏强,冬季,是冬季风活动频繁的季节,容易造成寒潮灾害。
(2)湖南省河流水量较大,落差较大,所以电力主要来自于水电和火电,根据湖南省的降水图可知,冬季温和湿润,降水少,发电量少,所以冬季限电。
(3)联系实际可知,作为中学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如节约用电;加强宣传;随手关灯等。
23.目前我国荒漠化面积已达到260多万平方千米,并仍以每年3000多平方千米的规模在扩大;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旱涝灾害频繁发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我国荒漠化严重地区主要位于山脉A___________以西年降水量多为______ mm以下的半干旱区和__________区。
(2)B是__________盆地,盆地内分布着我国面积最大的___________沙漠,荒漠化问题尤其突出。该盆地气候干旱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___级阶梯,如C__________高原、D________高原。长期的水土流失形成了C高原___________的地表形态。造成D高原水土流失的气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为解决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态措施是___________
(4)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区生态环境相对脆弱,常见自然灾害有______、______等(任写二点)。山区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如______________(任写一点)。
【答案】 (1)大兴安岭 400 干旱 (2)塔里木 塔克拉玛干 深居内陆,离海遥远,降水稀少 (3)二 黄土 云贵 沟壑纵横(千沟万壑) 夏季降水集中且多暴雨,过渡垦殖 植树造林 (4)滑坡、泥石流、山洪、崩塌等 发展生态旅游业、农业多种经营 合理开发山区矿产资源、水能资源
【解析】(1)读图可知,A位于我国的东北部是大兴安岭,以西为非季风区降水量多在400mm以下,是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2)读图,B在我国的西北地区,天山山脉的南部是塔里木盆地,盆地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由于该地处于亚欧大陆腹地,高山环绕,深居内陆,距海遥远,水汽难以抵达,干旱少雨。
(3)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读图,C位于黄河“几”字部分是黄土高原,D在西南是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地表裸露,植被稀疏,特别是夏季多暴雨,水土流失特别严重,形成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云贵高原水土流失是这里石灰岩广布,土层较薄,特别是夏季多暴雨加上不合理的垦殖、樵柴,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为解决水土流失可采取的生态措施是植树造林。
(4)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常见的自然灾害有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山区的开发要重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山区可以利用当地的优势发展生态旅游业、农业多种经营;合理开发山区矿产资源、水能资源。
24.如图是我国地势阶梯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2分)
(1)图中曲线a是我国地势第二级和第________级阶梯的分界线;①是________山脉;巫山西侧是________盆地,东侧是________平原。
(2)以曲线b为界,甲、乙两区域中,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的是________区域,以耕地为主的是________区域。
(3)图上标黑点的某市位于________(季风或非季风)区,气候类型是________,其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该市容易产生________气象灾害。
【答案】 (1)一 太行 四川 长江中下游 (2)乙 甲 (3)季风 亚热带季风气候 低温少雨 水旱(或旱涝)
【解析】(1)图中曲线a是我国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昆仑山;图中①山脉是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太行山;巫山作为我国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既是我国第二三阶梯的分界线,又是地形区的分界线,西侧是四川盆地,东侧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2)图中曲线b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甲区域位于季风区,降水丰富,地形平坦,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乙区域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气候干旱,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
(3)图上标黑点的某市位于东部季风区,根据气温曲线分析,该地最冷月气温在0~15℃之间,属于亚热带气候;根据降水量柱状图得知,该地夏季降水多,故可以判断该地气候类型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其冬季气候特征是温和少雨(或低温少雨)。我国季风区的降水受到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活动不稳定时,容易产生旱涝灾害。
25.读南水北调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
(1)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
(2)南水北调工程就是把______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我国缺水严重的____地区。
(3)我国水资源在季节分布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
(4)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东线利用了我国著名的___作为输水主干河道。
(5)除跨流域调水外,你认为解决我国北方地区缺水问题还有哪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就可)
【答案】 (1)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 长江 华北,西北
(3) 夏秋多,冬春少 修建水库 京杭运河 节约用水
【解析】(1)我国地域辽阔,南北跨度大,东西距离长,水资源在空间与时间上分配不均,空间上东多西少,南多北少。
(2)我国南方地区水资源丰富,特别是长江水系,是我国水资源最丰富的的地区,而西北地区,华北地区严重缺水,南水北调就是将南方长江水系丰富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
(3)我国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东南部以季风气候为主,西北部以大陆性气候为主,季风气候夏秋多雨,冬春少雨,大陆性气候全年少雨。所以水资源在季节上是冬春少,夏秋多。为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修建水库的措施。
(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分东、中、西三条调水路线,其中东线工程利用京杭大运河作为输水主干河道。
(5)北方地区缺水严重,缓解北方地区缺水问题的可以跨流域调水,更应该从意识上提高节水意识,生活用水可以重复利用,工农业用水可以循环利用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